1000多年種茶史,浙江綠茶望海茶香飄四方,桑洲茶農採茶忙
最近正是採茶旺季,在寧海縣桑洲鎮各村的茶園裡,頭戴草帽、身背茶簍的採茶婦女穿梭其中,一簇簇嫩尖被熟練地摘下,運到加工廠,經過攤青、殺青、揉捻、乾燥、精製等步驟,成為杯中的香茗。
桑洲的種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歷史了。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一千年前,唐代僧人靈一和他的朋友「元居士」在此品茗飲茶,沉醉於此地茶之香,景之美,不知暮之將至,流連忘返。詩中的「此山」,就是美麗的桑洲。
桑洲地處寧波最南端,氣候溫暖溼潤,光照充足,茶樹發芽早,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首望海茶的重要生產基地。據寧海縣誌記載,在清光緒年間就已形成了一定的種茶規模。清光緒縣誌云:「寧海產茶區,王愛山莊,桑洲莊,麻岙莊,吳岙莊。」故早在清朝,桑洲就是寧海縣的主要產茶區。
桑洲名茶「望海早茶」、「雙尖白茶」和「雙尖香茗」等品牌先後多次獲得過國際、國內名茶評比金獎。茶葉產自海拔900多米的桑洲鎮各大生態茶場。
「雙尖香茗」全芽略有毫,湯色嫩黃明亮,清香,滋味清爽,葉底綠亮勻齊;
「雙尖白茶」外形呈蘭花形,鮮活綠潤,湯色嫩綠明亮,嫩香,葉底嫩綠成朵,都是茶葉中的精品。
今天的桑洲,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名茶大鎮,還成為了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茶葉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基地。
桑洲鎮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實施以茶富民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從2004年開始,桑洲鎮充分利用「望海茶」的品牌優勢,按照「望海茶」的產業標準積極發展名茶經濟,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七屆品茶節,提高了桑洲名茶的知名度。
目前,全鎮茶葉種植面積有7000餘畝,其中良種茶麵積4000餘畝。2019年全鎮茶葉總產量達250噸,產值1500萬元。茶葉已成為桑洲山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成為山區經濟重要的增長點。按照萬畝生態茶園發展規劃,該鎮計劃近年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10000餘畝,其中良種茶麵積6000餘畝。
望海茶是浙江省寧波市的特產。望海茶外形細嫩挺秀,翠綠顯毫。內質清香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成朵。
望海茶茶園多分布於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四季雲霧繚繞,空氣溫和溼潤,土壤肥沃,生態環境特別適合茶樹生長。受雲霧之滋潤,集天地之精華。尤以其幹茶色澤翠綠,湯色清綠,葉底嫩綠的「三綠」特色在眾多名茶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高山雲霧茶之獨特風格。
小編生於斯長於斯,對家鄉的茶葉有著深厚的感情。屋後就是大片的茶園,對綠茶的種植、維護、採摘、製作及銷售過程十分熟悉。希望對喜歡綠茶尤其是望海茶的朋友有所幫助。後續會繼續介紹綠茶方面的知識,希望您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