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竇3部分組成。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覺器官。
鼻腔 由骨和軟骨組成,內襯皮膚和黏膜。被鼻中隔分為左、右兩腔。每側又分為
鼻前庭和
固有鼻腔兩部。鼻前庭覆以皮膚,含皮脂腺、汗腺、 鼻毛,可濾過空氣。鼻前庭的後上方有一弧形隆起,稱鼻閾,是鼻前庭與固有鼻腔的分界,也是
皮膚與黏膜的移行處。固有鼻腔內覆黏膜,外側壁自上而下有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裂隙分別稱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中鼻道及蝶篩隱窩有鼻旁竇的開口,
下鼻道有鼻淚管的開口。鼻中隔前下方的黏膜較薄,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稱為
易出血區(Little區或Kiesselbach區),臨床上約90%的鼻出血發生於此區。上鼻甲或最上鼻甲後上方與鼻腔頂之間的凹陷為
蝶篩隱窩。鼻黏膜依據結構和功能不同分為
呼吸區和嗅區。上鼻甲內側面和與其相對的鼻中隔部分為
嗅區,呈蒼白或淡黃色,含嗅細胞呼吸區範圍較廣,與鼻旁竇黏膜延續,呈淡紅色,光滑溼潤,對吸入的空氣有加溫和溼潤作用。鼻旁竇由骨性的鼻旁竇襯以黏膜而成,共4對,位於同名顱骨內。
上頜竇開口於中鼻道,由於竇口高於竇底,炎症化膿時,分泌物不易排出。
額竇開口於中鼻道。篩竇分前、中、後3群,前、中篩竇開口於中鼻道,後篩竇開口於上鼻道。
蝶竇開口於蝶篩隱窩。
Olfactory Bulb: 嗅球 Olfactory Region: 嗅區 Respiratory Region: 呼吸區 Vestibule: 鼻前庭 Eustachian Tube Opening: 咽鼓管開口鼻淚管是眼淚從眼睛經內眥部排入鼻腔的管道。
鼻淚管(nasolacrimal duct)為膜性管道。上部包埋在骨性鼻淚管中,與骨膜緊密相結合;下部在鼻腔外側壁黏膜深面。下部開口於下鼻道外側壁的前部。
Tear system consists of lacrimal gland (a), punctums (b,e), canalicules (c,f), lacrimal sac (g,d). Tear is then drained through nasolacrimal duct (not shown in the image) into nasal cavity 淚液系統包括淚腺(a)、淚點(b、e)、淚小管(c、f)、淚囊(g、d)。然後,眼淚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
鼻旁竇、鼻淚管及其在鼻腔中的開口
鼻旁竇
開口
額竇
半月裂(中鼻道)或篩漏鬥(中鼻道)
前篩竇
篩漏鬥(中鼻道),側隱窩(中鼻道)
後篩竇
蝶篩隱窩
蝶竇
蝶篩隱窩
上頜竇
篩漏鬥(中鼻道),附件開口(中鼻道)
鼻淚管
下鼻甲附著點前端(下鼻道)
醫學解剖是解剖類專業微信平臺,平臺內容涵蓋人體系統解剖、斷層解剖、局部解剖、影像解剖、解剖藝術等。形式多樣,包括圖文、圖譜、視頻等。歡迎廣大解剖學習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