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公結婚4年了,前2年還沒準備要小孩。頂著家裡人催促的壓力扛了2年,18年開始終於覺得我們準備好迎接孩子了,而且已經30歲了,年紀也確實等不住,就開始了備孕的過程。
2年前因為有一次大姨媽2個月沒來,做了b超檢查,驗了激素水平,發現有多囊。吃了達英一個療程,再測發現激素正常了,就沒有再關這個事兒。後面大部分時間大姨媽都比較規律,只是普遍都超了35天,偶爾也會更久。但是當時沒想著懷孕就沒管它了。
18年1月開始備孕後,就慢慢了解了備孕方面的知識,用了試紙做監測,起初的幾個月,都挺明顯的看到強陽,但是因為工作忙,跟老公也只在強陽的時候做功課,不知道是測的不準,還是功課安排的不合理,一直沒懷上,後面的兩個月又測不太到強陽了。去醫院檢查還是有多囊的情況,在吃了3個月的達英,第2次促排總算是懷上了,我和老公都還沉寂在走出多囊陰霾的時候,寶寶卻意外的走了,也許是寶寶心疼我,沒讓我遭受清宮之苦。
遭遇這件事之後,我對多囊開始心存餘悸,醫生讓我和老公調理一段時間再備孕,老公帶我去海南玩了大半個月回來,但我始終還是走不出這個陰影,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為我的事沒少操心,婆婆四處打聽、收集各種偏方,反正只要聽到誰說哪裡的中醫看多囊這個在行,就非要帶著我去看...每次去了那些先生都是神吹鬼吹的,然後包又一包的中藥,回來婆婆又是起早貪黑的給我熬藥,但換來的還是失望...就沒再喝中藥,至於後面去私人醫院做的什麼卵巢打孔手術,花了幾萬塊,耽誤了5個月的備孕時間的事根本不想再提,後面輾轉到了山東齊魯醫院檢查後,醫生說多囊沒辦法治,想懷孕就得做試管,費用在10多萬,但是不保證100%懷孕..
19年的中秋節我在家休息的時候,就去網上看了很多多囊的資料,「多囊卵巢綜合症其實是一種慢性病,但這種病表現出的症狀大多數都是月經不調、肥胖、多毛,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容易懷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激素不正常、導致卵泡根本長不大,都沒有成熟卵泡,想懷孕是不可能的,多囊備孕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注重自身調養為主,從飲食、卵巢滋養、作息等多方面調養入手..」
我是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設計,每天的工作量特別大,每天都很累,在我看到張老師寫的《從中醫角度分析多囊成因》的文章之前,都沒弄明白自己的月經為什麼不調,才了解到自己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到凌晨,導致長期的內分泌失調...惡化成多囊。整個中秋假期我都在看張老師寫的多囊方面的文章,也對多囊認識得越來越深刻,多囊的姐妹也可以去搜下 備孕一珍,找到文章進行學習看看。
雖然雙方父母沒說什麼,但是我自己知道和工作比起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孩子,在高度重視和深度研究之後,我決定開啟我的自我救贖,算是把好孕的經驗和心得分享給姐妹們:
1、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辭職,做設計壓力真的太大了,經常熬夜。相比升職加薪,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身體跟家庭,父母跟老公都是很支持我的決定。為全身心的調理身體創造條件。
2、辭職之後,飲食跟生活作息我都嚴格按照我查到的資料進行的,晚上十點半之前放手機睡覺,也不在吃油炸食品和冰淇淋,每天都會整理一些雌激素高、有利於卵泡發育、且清淡的菜譜,自己靜下心來去做飯菜、在堅持了1個多月,作息和飲食規律之後,再加上沒了上班的壓力、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好很多了。
3、雖然精神狀態好了很多,但是去醫院查激素六項還是不正常,月經也是推遲不來,又不想吃達英,在我查的資料裡有個張老師的中藥方子,在我們當地藥店去配了幾服,從去年9月一直喝到11月底,並且幾乎每天都要喝杯黑豆豆漿,導致我現在看到豆漿就反胃。
4、去年12月份月經就開始有點規律了,但去醫院做卵泡監測,始終找不到優勢的卵泡,醫生說吃克米和打促排針看看,但一想到之前的囊腫,心存餘悸,還是選擇滋養卵巢和文章建議的食譜,像什麼海帶燉排骨、歸參燉母雞、白蘿蔔汁等。
今年2月份大姨媽遲遲不來,以為又不正常了。到13號的時候都推遲7天了,和其他姐妹說的時候,她們說可能中了,就去買了早早孕測,雙槓,懷孕了,以為是試紙有問題,又拿了好幾個試孕紙試,都是雙槓,而且很明顯。還是不敢相信,怕咋胡,下午就去醫院抽血,醫生說確定懷孕了。當時激動的都要哭了。一家人為我付出這麼多,也受了那麼多的苦,總算沒有白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因為身邊很多人宮外孕或者沒有胎心,所以我每天都很害怕。55天的時候就按耐不住自己的小心臟,就去檢測胎心,醫生說已經有胎心和胎芽了,真的非常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