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在幼兒園上廁所?不是廁所有怪獸,而是家長忘了這幾點

2020-10-03 薔薇媽媽育兒記

小柚子今年要上中班了,回想起去年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小柚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衝向廁所。我感到很奇怪,問她為什麼。

她說,她從來都不在幼兒園如廁。我猜想,在家裡小柚子都是用自己的小痰盂,到了學校也許不適應。維果茨基認為:僅依據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進行教育是保守的、落後的,有效的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去引導發展。很多孩子都會像小柚子一樣,不肯在幼兒園上廁所,其實不是廁所有什麼"怪獸",而是家長忘了很重要的幾點。尤其是到了幼兒園,孩子的生活方式由於環境的影響需要改變,這時候,家長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讓孩子適應在學校如廁,首先要了解在幼兒園如廁遇到的困難和不願如廁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提前進行訓練,更能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

為什麼孩子如廁困難?

1)遇到困難難以解決

孩子在家如廁時遇到困難可以向家長尋求幫助,比如小柚子冬天衣服穿得太多,沒辦法靠自己把褲子脫下來,她就會叫我進來幫忙。

這時候往往還會出現另一個問題:脫下褲子後,全都堆積在膝蓋附近,孩子手短,很難自己清潔,家長就可以幫助她。

在幼兒園,孩子依舊很難做到完全靠自己如廁,但是老師要照顧很多孩子,不能面面俱到。有的孩子到了幼兒園與老師不熟悉,遇到困難時也不願意找老師幫忙,老師也無法知曉孩子的情況。孩子如廁有困難,自然會減少如廁次數。

2)如廁能力不足

部分孩子在家中比較受寵,或者是家長培養孩子自己如廁的意識不夠,導致他們在入園時不具備基本的自己如廁能力。

一是不會擦屁股,在家中,孩子有時會擔心粑粑會弄髒自己的手,或者純粹是習慣了由家長幫助擦屁股,孩子一直不願意也不曾自己學習和鍛鍊,導致入園以後也需要老師的幫助。

二是一些孩子由於各種原因一直由家長抱著如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把屎把尿",孩子習慣了要上廁所時一切都由大人包辦,習慣了要如廁時叫一聲,家長就會過來幫忙,當需要自己完成一切時變得不知所措。老師會在學校教孩子自己如廁,但孩子總有一天要自己完成。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在《論教育》中指出:"你了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3)幼兒活動過於投入

有一次,小柚子的學校舉辦活動,她參加了各種各樣的遊戲,比如丟手絹、老鷹抓小雞、舞蹈等,玩得不亦樂乎。到了家中,小柚子又一次急衝衝地去衛生間,經過詢問得知,原來是孩子參加活動太興奮了,以至於忘記了要上廁所。

4)幼兒園情況導致

幼兒園普遍使用蹲廁,科學研究表明蹲廁時更有利於腸胃的蠕動,同時鍛鍊了小腿肌肉。但孩子的腿部力量往往不足以支撐孩子上完大號,有的孩子會在學校上小號,但是因為蹲不了太長時間,選擇憋回家上廁所,這樣是不利於孩子健康的。

孩子應當每天排一次便,如果每次想要排便時都在學校,等到放學,孩子有可能就不想排便了。

根據醫學原理,"如果患者長期存在憋大便習慣,有可能會導致便秘症狀的發生",我姐姐的兒子林林就是如此。

為了方便老師照顧孩子,很多幼兒園設計的廁所是男女混用的,現在,家長都開始重視起性教育,有的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不能在一起上廁所,也就不願意在幼兒園如廁。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當班裡有孩子要去上廁所時,其他孩子也會想去。他們或許並不是想要解手,只是單純覺得好奇、好玩。

因此,幼兒園會為孩子們安排固定的如廁時間。這個如廁時間可能與孩子平時的時間差別很大,當孩子想要如廁時,常常不是那個時間,又由於羞澀,不願提出,也會出現憋尿現象。

家長該如何應對?

1、 做好入園前準備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準備好需要的東西。比如之前說到小柚子冬天穿的褲子太厚時,她就需要大人幫忙才能完成如廁,因此,在孩子上學時一定要注意為其準備輕薄的衣服褲子,方便運動和如廁。

特別是冬天,在保證保暖的情況下,除了褲子要儘量薄以外,衣服也要稍微薄一點,太厚的袖子不方便孩子操作。

2、訓練孩子如廁能力

《戰國策》中寫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避免孩子發生進入幼兒園一直需要老師幫助如廁的情況,家長應提前進行訓練。

相關研究表示"如廁訓練的開始時間是1.5歲前後。因為他們已經能夠自主控制負責排洩的括約肌,並且也有能力向成人表達想排洩的意願。"

當孩子想要上廁所時,家長可以一步步引導孩子自己如廁。比如一開始,孩子需要家長"把屎把尿",家長先試著讓孩子自己上廁所。

可以準備一個適合孩子的專用小痰盂,當他們習慣了自己上廁所後,再教孩子如何自己擦屁股,循序漸進,孩子才能慢慢學會如廁。

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曾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

3、與孩子進行溝通

孩子不願上廁所,有時會尿褲子或者拉褲子,會感到很不舒服。有的家長會因此而呵斥孩子,說出"髒死了""好噁心"之類的詞語,這是不應當的。

孩子知道廁所裡一定會有別人的很髒的排洩物,如果家長對他們強調這點,孩子會對在幼兒園如廁更加牴觸。家長應讓其知道,感到自己要排洩時應該去廁所,因為弄溼衣服的感覺很難受。

孫瑞雪在《愛與自由》中說: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和恐懼,這種壓力會過分強化兒童對某一事物的感覺,刺激了孩子對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認識而忽視了全部。

溝通時不應大喊大叫指責,這會讓孩子更加感到恐懼,而是應該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

寫到最後

烏克蘭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

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時,家長要做的不應是指責能力不行,不會上廁所,而應反思孩子在家時自己有沒有教會。

我是@薔薇媽媽,兩個寶貝的媽媽,善於記錄和反思生活中的育兒經歷,分享實用的乾貨助力你科學育兒,另外配圖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刪除喲。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家長做到這幾點,有效應對孩子如廁問題
    很多媽媽在送孩子上幼兒園前,會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孩子上幼兒園算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身邊,很多媽媽都擔心孩子剛上幼兒園會有很多不適應,例如孩子吃飯能不能吃飽,會不會乖乖睡覺,能否自己如廁等等。家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狀況百出。
  • 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家長做到這幾點,有效應對孩子如廁問題
    很多媽媽在送孩子上幼兒園前,會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孩子上幼兒園算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身邊,很多媽媽都擔心孩子剛上幼兒園會有很多不適應,例如孩子吃飯能不能吃飽,會不會乖乖睡覺,能否自己如廁等等。家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狀況百出。
  • 孩子不肯在幼兒園上廁所,很多孩子有這樣經歷,原因父母要明白
    中秋節回娘家,剛進門不久,媽媽就和我講起小侄女上幼兒園的事。媽媽說,小侄女上幼兒園近一個月了。孩子現在在幼兒園表現總得來說還可以。可孩子就是不喜歡在幼兒園上廁所。孩子老憋著,一回來就趕緊先找衛生間。每天下午,媽媽接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她準備好坐便盆,讓她大便。
  • 寶寶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在接孩子的時候也遇到過很多囧事,比如有一次我們同事去接,結果寶貝說不認識他……同事當場楞在原地~當然,最讓我們覺得尷尬的是每次接回來之後,他第一件事必然是上廁所,注意哈,是每次,而且每次都很急的樣子。我們當時很好奇啊,為什麼要憋一整天等到回來再拉啊?現在我的孩子也上幼兒園了,她卻沒有這個問題,所以說這是個例,並且是可以引導改正的,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聊。
  • ​寶寶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比如有一次我們同事去接,結果寶貝說不認識他……同事當場楞在原地~當然,最讓我們覺得尷尬的是每次接回來之後,他第一件事必然是上廁所,注意哈,是每次,而且每次都很急的樣子。現在我的孩子也上幼兒園了,她卻沒有這個問題,所以說這是個例,並且是可以引導改正的,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聊。
  • 寧願憋著也不肯在幼兒園上廁所,原因可能在這裡
    這是樓上亮亮和亮亮媽媽,剛開始以為他倆這麼著急是去幹什麼呢,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亮亮每次從幼兒園回來,都急著要趕回家拉大便。亮亮媽媽說,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從來沒有在學校拉過,即使再著急也得忍著回家才拉。所以放學路上,真的是一刻都不敢耽擱,接上了就得趕緊往家趕。
  • 為什麼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原因老師不說,但家長要明白
    文|文兒又到一年開學季,看著「神獸」歸籠,很多家長都長舒一口氣。不過,這口氣舒不了多久,就又得陪孩子迎接新一輪的挑戰。比如,無組織無紀律的小魔獸要上幼兒園,家長就要陪他們度過難捨難分的「分離焦慮期」。孩子對集體生活充滿好奇又充滿恐懼,家長們也要配合老師幫孩子儘快適應。就連吃飯、上廁所這些日常小事,家長們每天也都有操不完的心。
  • 為啥大多數孩子討厭在幼兒園「拉粑粑」?孩子不肯說,家長得知道
    然而每等到放學的時候,孩子首先就會衝向廁所&34;,這讓小妮非常奇怪,畢竟幼兒園也是有廁所的,孩子為什麼一定要等到回家才去廁所呢孩子也不肯說明緣由,這讓小齊非常奇怪。學校廁所太臭因為很多幼兒園並沒有專門清理的清潔工,因此可能有環境不是特別衛生的廁所,在這樣的廁所裡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有心情去&34;了。由此可見,孩子不&34;的原因是非常多的,那麼家長可以怎麼去幫助孩子克服這樣的心理呢?
  • 開學幾個月了,孩子依然不愛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婷婷家兒子3歲半,今年剛入幼兒園。開學已有3個月了,婷婷家兒子有個奇怪的行為,讓大人頭疼壞了。孩子堅持不在幼兒園上廁所,一定堅持要憋著家上廁所,有時憋時間太久,忍不住尿褲子,也不在幼兒園上衛生間。婷婷擔心孩子長時間憋尿、憋便便會憋壞身體,進而影響身體正常分泌。
  • 孩子在幼兒園上廁所的時候,老師在做什麼?
    幼兒園裡有孩子們太多的人生第一次能自己獨立坐上小馬桶更是一件裡程碑的事兒又是怎樣上廁所的呢?孩子第一次上廁所為孩子提供一些幫助還會悉心觀察孩子的大便情況看看孩子身體是不是健康聽說大叔要為大家做這篇科普有一位幼兒園園長朋友說希望大叔能幫她最後叮囑家長朋友們一件事
  • 幼兒園明明有廁所 孩子為什麼非要回家再上?這件事家長注意了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們估計都覺察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寶寶去了幼兒園,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這其中又有什麼問題呢?孩子家長:「我家孩子就愛在家上廁所,不愛在幼兒園上。」記者:「你覺得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孩子家長:「主要是擦屁股。」
  • 不敢上廁所、不好好吃飯、不午睡……一套繪本解決幼兒園中各種問題!
    不少媽媽也在後臺問:♦ 寶寶在幼兒園經常尿溼褲子,怎麼辦?♦ 寶寶在幼兒園就是不肯午睡,老師總是找家長,怎麼辦?♦ 寶寶在幼兒園總和小朋友打架,怎麼辦?♦ 每天入園前,寶寶都要問上100遍幾點來接,生怕我會不來接他似的……
  •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原因在這些方面,家長多留意
    孩子上幼兒園有不少家長有這方面的困惑「  孩子總是不在幼兒園上廁所,尤其是大便,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有的家長甚至懷疑是老師教的孩子,因為老師怕麻煩所以不讓孩子在幼兒園上廁所,事實真的是家長想的這樣嗎?事實並不見得。
  • 很多孩子不願在幼兒園上廁所,老師不會告訴你,但家長要知原因
    幼兒園是孩子的必經之路,他們進入幼兒園後,有很多需要適應的地方,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家長們會發現,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入園後哭鬧已經是最明顯且常見的情況了,很有一些藏得比較深的,老師不會告訴你,但家長一定要知道原因。
  • 幼兒園開學後,孩子不在學校上廁所怎麼辦?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小梅說,孩子每次回來都趕快往廁所去,有時候內褲上都沾有便便,詢問孩子後,才知道他在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想上廁所了,但卻一直忍到放學回家。為此小梅也多次給孩子說,不要憋到家裡上,想上廁所的時候要跟老師說,可孩子依然選擇回家上廁所。小梅對此也表示無奈。其實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不少孩子都喜歡會選擇回家大便。據研究表明,80%的孩子都不想要在幼兒園內大便,只有少數孩子不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
  • 幼兒園開學後,孩子不在學校上廁所怎麼辦?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許多家長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時候通常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吃飯,比如生病,還比如如廁。在他們還是嬰兒時期的時候,如廁難是理所當然的,此時需要家長的用心呵護,不斷為他們換洗尿片。本以為等到大一點後自然就會好了,但是上了幼兒園後,一個新的難題又困惑著我們,那就是孩子不願在幼兒園如廁。鄰居小梅家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一年了,但是從來沒有在幼兒園上過廁所。
  • 孩子「不敢」在幼兒園上廁所,寧願憋著?3個原因,家長需要了解
    疑惑的歷歷媽跑去問其他家長和老師,發現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老師也不明說,畢竟孩子沒有提出自己要去上廁所的要求,老師不知道,家長更是摸不著頭腦,久了才知道,原來孩子是憋著。孩子在家上廁所時總有家人的提醒和關照,孩子習慣了這種的「秩序」,到了幼兒園,這種上廁所的秩序被打亂了,導致孩子感到不安和害怕,於是孩子就會避免在幼兒園上廁所。
  • 家長不買書包老師不準孩子上廁所?老師向家長道歉
    家長不買書包老師不準孩子上廁所?老師向家長道歉! 幼兒園小朋友拉臭臭在褲子裡,午睡期間想上廁所,可是老師卻說「不準去」。 老師、家長各執一詞 家長懷疑是因為沒有購買書包,老師才不讓去上廁所,老師解釋說孩子幾乎不睡午覺,午睡期間不管真假,頻繁要求上廁所,還會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這次老師以為他還是騙人就說了不準去。
  • 孩子在幼兒園不上廁所,媽媽看到娃的褲子:後悔這樣教育孩子
    特地到學校與老師提了這件事情。孩子的老師聽到小喬擔心的事情之後,告訴小喬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段時間,幼兒園方面也會特意教孩子進行自主上廁所,再等一段時間就好了。近年來關於幼兒園的孩子不會上廁所的情況屢有發生,有相關記者抽取了653位家長進行相關調查之後,發現其中只有8%的家長表示孩子在幼兒園會主動上廁所;有52%的家長表示孩子很少在幼兒園上廁所;有40%的家長表示,孩子從來沒有在幼兒園上過廁所。
  • 為啥學校廁所很乾淨,孩子寧願憋著也不上廁所?只因家長太不注意
    為啥學校廁所很乾淨,孩子寧願憋著也不上廁所?我們也都知道,對於孩子在幼兒園上廁所這件事情,大家也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孩子其實對於幼兒園的廁所是十分排斥的,甚至寧願自己憋尿也不願意去幼兒園上廁所。那為什麼學校廁所這麼幹淨,孩子卻要憋著回家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