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杉降噪耳機Toffee評測:讓你的生活 歸於寧靜

2020-12-24 網易科技

文/網易酷品達人 孤城


在我們享受高科技的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的同時,我們的生活也同樣被各種各樣的不屬於我們生活一部分的東西所入侵。比如工業垃圾、比如被重度汙染的空氣、比如…越來越種類繁多的各種噪音。隨手一副耳機你能進入自己想要的生活了?不,還不夠!降噪耳機才能讓你的生活,重歸安靜。

前言

我所了解以及最早接觸到的降噪耳機,應該由頭戴式的降噪耳機開始的。而音杉的這款Toffee主動降噪耳機或者應該稱之為降噪耳塞了,卻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主動降噪式耳塞,並且為全入耳式的降噪耳塞。


Part1、外觀簡介

音杉為這一款即將要推向世面的降噪耳塞在選材和用色方面顯得高調且大膽,也許在其他的做工方面還是有些欠缺,但是在耳機的腔體方面確實狠下了一番工夫。




音杉的這款Toffee主動降噪耳塞在耳機的腔體選材方面大膽的選用了質感獨特且穩定性高的巴西花梨木,色調方面更是大膽選用了Marsala深紅色,成熟內斂且與Marsala葡萄酒的濃醇相得益彰。除了腔體外,同樣噴色的鋁合金框架與原木材質的腔體完美相融,仿佛跨越了工匠時代和工業時代的一次精彩的合作。Toffee耳機並沒有放棄線控,在左右耳塞的合線部分設計了一個線控的按鈕;耳塞搭配的導線並不是常見的圓形,而是扁平線的配備,這種搭配還是比較少見的;」L「型的原金屬色插頭,並沒有選用看起來更高大上的」鍍金「插頭,從這裡可以看出,似乎降噪耳機普遍使用的插頭都是」L「型的,這點我這個菜鳥稍有不解。扁平導線的使用,在我看來似乎比起常態的圓形導線能夠承受的住更大外力的拉扯,畢竟本人是深有感觸。

Part2、降噪由你

Toffee耳塞有單獨的線控,然而最關鍵的依然是它的降噪功能控制器。長方體模樣的控制器,具體尺寸約為60mm x 15mm x15mm。Toffee降噪耳塞的供電是由內部的一塊180mAh 容量的鋰電池的進行動力驅動的,相對於目前大部分的降噪耳機而言,可謂是便捷不少。




Toffee耳塞的降噪控制器組成很是簡潔,有別於普通的降噪耳機使用普通電池供電,因此它的體型相對同一類別的降噪耳機可算是小巧玲瓏了。機身設計了一個滑動的開關,輕滑就可以開關這個按鍵,開啟降噪功能之後面板上的藍色指示燈就會亮起。主面板上除了指示燈之外,」INSHED」的銘牌logo灼灼生輝,同樣與耳塞的配色一致,灰色+酒紅色的色調搭配顯得比較時尚大方。Toffee耳塞由於使用了鋰電池供電,因此在控制器的一側還設計了Micro USB的充電插孔,首次使用的時候記得先充滿電再使用哦~

Part3、配件

音杉Toffee耳塞的配件團隊比較龐大,或者說比較細緻。除了配備了兩副大小尺寸的耳塞套之外,還人性化的提供了一個做工還算精緻的收納包,方便用戶在不使用耳塞的時候收納自由。





除去收納包和降噪控制器的充電數據線之外,耳塞套的搭配才是使用者能否滿意的關鍵。雖然音杉Toffee耳塞並沒有配備常見的三種規格的耳塞套,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因為無論是標配的大套子還是搭配的小耳塞套,你會發現Toffee耳塞的耳塞套設計很有意思,它並不是如同其他入耳式的耳塞套一樣簡單的一個蘑菇頭的入耳套子而已,在常規蘑菇頭導聲管設計之外,還額外的設計了一個不規則形狀的軟膠封閉固定環。簡單來說,這個環的作用應該是仿照人類耳朵輪廓的耳廓部分設計的,依葫蘆壺瓢之後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狀的凸起部分,在你將耳塞套插入耳朵之後,還在另外多加了一道保險保證能夠更牢靠的掛在耳朵上。儘管說,實際的佩戴效果因人而異,但是本人體驗過之後,確實能夠在佩戴的牢靠度上提供一定的增益,還是挺好的一個設計的。

Part4、測試平臺介紹


音杉Toffee降噪耳塞:Iphone 6測試平臺


音杉Toffee降噪耳塞:MacBook測試平臺

本來想選用HIFI MAN家的HM700,恰巧機子出了點問題,只能用這兩個平臺進行測評了。選用如今手機音質最好的代表Iphone 6以及MacBook,雖然比較遺憾,但是也算是隨身聽中比較普遍的幾個代表了。

降噪並不是生活的主旋律,然而隨著數碼浪潮的到來,這麼小眾的耳機都能夠進入千家萬戶、全國人近6成的人之中人手一副不是說笑的。耳機的用處越來越大,在滿足了路上、拆旅途中以及其他的使用環境的需求之外,降噪耳機更是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耳塞的性能,從而給你營造一個只屬於你一個人的音樂世界。從單純的欣賞角度而言,聲音本來就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有別的噪聲在幹擾的時候聽的肯定沒那麼痛快,相對頭戴式的被動降噪那種夏日裡既炎熱又難受的狀態,相比於單純的入耳式而言,主動降噪耳塞有理由在這諸多方面給你一個更安靜的聽歌環境,這才是最實際的內容。

Part5、主觀試聽(關於人聲)

主觀試聽這個東西是比較有個人風格在其中的,偏好個人的部分會說的比較懸乎且個人的理解都會各不相同。首先試聽的歌曲類別當然少不了眾大神都沒法拋棄的蔡琴人聲音樂部分,《民歌蔡琴》十二首收錄在一張專輯的民謠,並且進行了重新的配器編曲。對於步入中年的蔡琴而言,她的聲音整體風格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在一些細節上會顯得更具有經歷了人生滄桑感悟之後的那種味道,紅塵易老人生難得,一切過往顯得更雲淡清風。民歌不矯揉造作的自然韻味被蔡琴演繹的水到渠成,輕詞淡句之間就駕馭了每一個詞曲裡的那份純潔和誠摯。

對於音杉Toffee降噪耳塞而言,本身就與普通入耳式耳塞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這裡的個人主觀試聽部分就分成兩個部分進行描述吧,聲音玄學,有異同且勿怪。

試聽感受之普通篇:

耳機在中頻的部分非常優秀,在本人接觸過的千元塞子裡面,它基本上能夠排到前三的位置。這並不是說它能秒誰秒天秒地,只是一來本人接觸的塞子並不如某些大神一般一把抓,二來風格不一造就了各自的特點,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隨隨便便音杉Toffee就能夠有如此實力。器樂和人聲部分在不開啟降噪開關時,各自層次分明的緩緩鋪開卻又將蔡琴的人聲的部分並沒有從中剝離開來,人聲的結相能力非常好。音色溫暖,有賴於蔡琴獨特的嗓音和此款塞子在音色上的均衡表現,你就算長時間聽這首專輯也不會有疲勞之感,當然適可而止是最好的。因此,在人聲的普通主觀系統部分我打70分,在被動降噪的表現我給50分。


主觀試聽(關於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鋼琴曲是所有耳機跨不過去的一個類別,我手頭的這種類型的音樂比較繁雜。有阿甘正傳的插曲、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等等,這些曲子都是所有燒友耳熟能詳的一些曲目了,風格各異,各自的指揮藝術有著比較明顯的多樣性。


音杉耳機作為入耳式的代表作,有著與其他普通的入耳式耳機一樣的局限性,那就是他們與頭戴式的耳機單元之間普遍相對較小。這樣的局限性就局限在大動態的表現下相對不如頭戴式的耳機,但也正因為單元小、構造也小,它的便攜性方面又是頭戴式耳機無法比擬的。音杉耳塞的在大動態的表現給了我比較驚豔的表現,低頻素質比較好。耳機的量感表現出色,下潛也並不差。不肥不厚的低頻,欣賞這類的曲目其實並不是入耳式耳機的優勢之一,但是它的這方面竟然表現還不錯的樣子。然而,也正因為單元的局限性,它可以做的文章還是不多,相對頭戴式而言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距的。在解析力足夠的情況下,它能夠在氣勢磅礴的交響樂中,將那種撲面而來的強烈質感表現出來已經讓我覺得不虛此行了。

主觀試聽(關於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部分我同樣選了比較繁雜而種類不同的曲子,除了好妹妹樂隊的一些曲目之外,諸如男聲的陳奕迅、陳曉東以及小娟小娟&山谷裡的居民等的作品都有一些,那些關於清唱、關於民謠唱法、關於很多很多山裡山外唱腔的曲目,重金屬超載樂隊的也有。


試聽感受之普通篇:

音杉耳機的整體調配比較均衡,在最開始的第一耳,我總以為它會將中心放在中低頻上面。沒想到連續聽了多首不同的流行音樂之後,我改變了這個想法。也許它在一些細節方面有所丟失,但是在均衡的調音風格下,你能夠感受它慢慢的誠意,。這畢竟也算是比較符合當下耳機這個小眾牌子的推廣思路。低頻的量感很足,動次打動次打的節奏感灰常的強烈,音樂的氛圍在不過分的肥厚低頻感覺下反而得到了提升。中高頻的方面,細節表現到位,器樂、齒音等都比較恰到好處,在聽一首最近比較流行的《小寶貝》—夏天出發時,小鼓打的叮咚響那種比較歡快的曲樂風格非常的明快卻又不明顯偏向於某一個頻段。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喜歡這個耳機在器樂、人聲方面的所有表現,整體的音樂性都還是不錯的。

Part6、試聽感受之降噪篇(戶外、公園、飯堂、公交站臺)

降噪是音杉的這款塞子最大的特色之一,前面我們提及,我們所有人如果真的想要享受一個非常安靜的聽歌環境,除了深夜的家裡以及專業的音樂室,被動的降噪模式並不能夠對噪音的影響有所提升。而對於入耳式而言,它也並沒有全封閉的頭戴式那樣的降噪有點,因此主動降噪的方式也就成了首選。


公園裡孩子嬉戲的笑聲、人們載歌載舞的聲音,花香鳥語的聲音;戶外車流的滾滾聲、按響的騎車喇叭聲、自行車鏈子滑過的聲音、人們呼喝行走的聲音;公交車上發動機轟鳴的聲音、人們打電話的聲音,公交車到站的報數聲、人們交談的聲音、車門開啟的氣閘聲;食堂裡吃飯時咀嚼的聲音、人們拿起盤子放下盤子的聲音、跟飯堂師父交談的聲音、湯勺舀湯水時的聲音、電視的聲音….這麼多的噪聲就是我一天裡經歷過的所有聲音。在這些場所裡嘗試音杉Toffee耳塞的降噪效果,老實說我是有些擔心的。然而這幾個場景裡,除了身邊的汽車路過時的轟鳴聲之外,其他的噪聲在打開主動降噪按鈕時便統統消失不見了,對比了一下,其實在被動降噪的情況下,除非將耳機和播放器的音量調整到最大聲,不然的話這幾個場景的噪聲是沒法被隔絕與耳朵之外的,而在打開主動降噪按鈕之後,基本上都能夠隔絕掉這些使得你厭煩的聲音,好好的享受音樂的陪伴。那麼,在主動降噪的情況下,音樂的細節方面有否丟失呢?有的,打開降噪按鈕之後,藍色指示燈亮起,降噪狀態開啟。首先,主動降噪的效果表現不錯,反向聲波能夠很好的抵消環境的噪音影響;全入耳式的效果此時開始出現,被動的效果有一定的消除噪音的效果。打開降噪的情況下,耳機的三頻分離度較好,除了低頻的量感增加之後所帶來了一定的細節丟失之外,層次感還是比較清晰的,高頻有一定的延展性,整體的音色表現不錯。低頻的量感增加,質感較好,細節有些模糊;中頻方面表現正常,聲音細節明顯,齒音有所提高。高頻方面同樣注重了聲音的細節,延展性也還不錯,但是高頻方面顯得比較飄,顯得比較薄了一點。

聽過另外一個牌子的頭戴式降噪耳機,在主動降噪的情況下聽音樂,整體效果反而不如打開降噪的模式下,差距也比較明顯。然而,對於這款入耳式而言,我的感覺時,在追求降噪效果的話,自然是開啟降噪時更好,但對於聽器樂、聽重金屬這樣的曲目而言,不開啟的情況下,細節的表現反而會更好一些。總體來說就是各有優劣吧!

Part7、佩戴舒適度


這款耳機畢竟是用於適用各種環境的佩戴,因此耳機的佩戴舒適度方面顯得很是重要。更何況,全入耳式耳機在這些年裡出現了很多不好的聲音,佩戴的舒適度就成了比較容易受人弊病的地方。音杉Toffee耳塞的重量其實不算很重,但是在搭配了降噪按鈕之後,就顯得有些大了。因此,在很多情況下還是建議將播放器放進收納包裡的,如果是手機的話,同樣建議放進口袋或者所背的包裡面。

由於搭配了大小兩副不同規格大小的耳塞套子,因此對於適應不同的耳廓人群有著比較人性化的選擇。加上獨特的額外加固環的存在,因此佩戴舒適度和佩戴牢固程度而言,音杉耳塞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Part8、不同試聽平臺的表現


其實對於音杉Toffee耳塞而言,它的素質已經在那裡了,無論搭配手機還是搭配播放器分離度應該差別都不大,其實也就是推力方面稍微有所不同而已。個人的主觀對於在這三個前端的搭配上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對於大法這個小香水瓶而言,它的推力是最小的,然而它卻是最耐聽的一款播放器,搭配了音杉之後,在細節的表現方面、和結像力方面都很是不錯,瞬態較好;而與vivo x5max的搭配,各方面都很不錯,在中頻的表現尤其好,人聲柔和、耐聽,層次分明;HM700是一款比較中庸的機子,因此它的聲色是較為中庸的,瞬態較好,結像力始終,聲場、以及三頻都沒有太大的短板,而且在主動降噪時能夠將細節保留的最完整。就三者而言,我更喜歡x5max>hm700>索尼香水瓶。

Part9、足夠隨你一路同行的音樂欣賞

對於音杉Toffee降噪耳塞,它的音質表現並非完美的,在隨身聽的環境下,你沒辦法要求它做的更好。其實,對於它的做工方面的表現而言,也還是顯得有些粗糙,在耳塞套以及降噪按鈕、以及線控按鈕上都可以看出耳機的做工方面還有待提升,並不算是很精緻的做工。再好的耳機,在環境和設備的影響下也沒辦法表現的更完美。開啟降噪和關閉降噪的情況下,特點各有不同,細節方面在開啟降噪之後會有所丟失,但是也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關閉降噪的話,人聲會顯得稍有靠後,瞬態表現也不如開啟降噪之後,中高頻稍微有所萎縮,具體的選擇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最好!

優點:降噪效果明顯,三頻均衡,適合聽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

缺點:做工一般,稍顯粗糙,低頻的下潛和質感稍有不足,高頻顯得有些薄。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通勤好伴侶 雷蛇寂星鯊無線降噪耳機評測
    Razer Opus寂星鯊耳機並不是一款遊戲耳機,而是一款適合在通勤旅行中使用的無線降噪耳機。看來,不止在電競屋裡,雷蛇也希望出現在粉絲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們就對這款耳機進行體驗評測。接下來給出購買建議,並進行詳細評測。
  • 一篇很有營養,你不可不看的降噪耳機專業評測報告
    而最近一系列社會熱點事件(比如飛機上開始允許使用手機而導致飛機內嘈雜如火車,以及前不久的高鐵上吃泡麵被懟門),讓更多人開始考慮將降噪耳機納入自己的購物對象。但耳機行業其實一直缺乏一個主流的客觀判斷。比如說手機,跑個分,就能很客觀明白地告訴你誰的性能更強。但耳機則完全不同。
  • 一鍵享受寧靜 試華為AM180主動降噪耳機
    1問:你是否真的需要一款降噪耳機    回顧近些年,智慧型手機淘汰了入門型的MP3/MP4這些設備,成為用戶隨身試聽首選。今天我們體驗的是華為AM180主動降噪耳機(Ultimopower ANC Earphone),預算允許的話,你是否真的需要一款降噪耳機呢?    哪些人群需要降噪耳機    她,25歲,辦公室白領,每天都要面對地鐵的噪聲與無數次鍵盤的敲擊聲,渴望一刻寧靜。
  • Bose70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推薦,刷新耳機降噪新高度
    很多不了解降噪耳機的人經常會輕易將其歸於「噱頭型產品」,但在真正的體驗過那種「與世隔絕」的靜謐感後,便紛紛發出真香的聲音。是的,本人也是「真香」大隊一員,只因為我擁有了它——Bose700無線消噪耳機。如果你現在讓我分享一款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推薦,Bose70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是我的唯一且摯愛推薦!
  • dyplay城市旅行者2.0耳機評測 國產優質降噪耳機新選擇
    [PConline 評測]有一個類型的耳機可能會是你還沒用過時覺得沒必要,但用過之後卻覺得是剛需的耳機,那就是頭戴式降噪耳機。這次我們要評測的是售價699元的dyplay城市旅行者2.0降噪耳機,這是一款主打降噪功能和出行場景的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
  • 沿襲錄音室監聽理念,舒爾AONIC 50無線降噪耳機深度評測
    我們評測的這一款為深棕色,可體會到別樣的典雅與沉靜,與AONIC50所倡導的沉浸式音樂理念相契合。AONIC50從設計之初就側重了舒適耐用的佩戴感,實際體驗完全不夾頭,會讓人保持自然放鬆的狀態。同時,可摺疊的設計適於放置於便攜包內,便於旅行。當看到50mm動圈單元,就知道這是一個厲害的角色,在規格上比許多40mm的無線降噪耳機強出一個身位。
  • TOPPERS主動降噪耳機E2評測:走出專屬自己的「精進」之路
    【TechWeb評測】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大城市裡,我們享受著豐富都市生活同時,也在承受著另一些不安因素。比如從四面八方向你湧來的不同噪音,它會左右你的情緒、撕扯你的神經,甚至在某些時刻讓你感覺到驚慌焦慮,可能只能在夜晚時,你才能獲得難得的寧靜,但是白天呢?
  • 日常生活中真的有必要入手降噪藍牙耳機嗎?什麼牌子降噪藍牙耳機...
    如今選購降噪耳機或是想要選購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了,但是,降噪耳機在我們的生活中該怎麼用呢?又有什麼局限性?相信有不少朋友還是泛著迷糊的,今天這篇文章告訴大家使用降噪耳機需要的幾個小知識。  那麼在生活中降噪耳機有什麼應用場景呢?來,我們給您舉幾個例子。首先是旅途中,交通工具的發展,給人們的出行方式帶來了更多的選擇,飛機、火車、汽車任君選擇。
  • 給你的世界一片寧靜,高端頭戴式降噪耳機推薦
    在如今的快節奏生活下,人們越來越希望能夠有時間窩在沙發聽一曲舒緩的音樂,品一杯香醇的咖啡,遠離人群的喧囂,做回真正的自己。而近年來降噪耳機的出現和興起,讓我們即便在熙攘嘈雜的人群中,也能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ProTest 原創4月20日,德國專業媒體Chip通過和德國著名的HEAD acoustics(海德聲學)發布了2020年十大頭戴式降噪耳機和十大入耳式降噪耳機的評測報告,索尼的兩款產品雙雙獲得第一名。(兩類耳機的前五名排行榜篇尾附後)
  • 【評測】Bose 700 無線降噪耳機:戴上安靜
    :這款耳機的降噪體驗依舊很 Bose,非常實用的通話降噪功能是說服力強勁的加分項。Bose 700 無線降噪耳機採用 「看上去有點脆弱」 的設計,頭帶部分在靠近耳罩處被設計得很細,但這並不會影響佩戴和使用;耳機拿在手裡感覺很紮實,不會令你產生它容易壞掉的感覺。頭帶頂部採用軟性材料,長時間使用對頭部產生的壓力更小。對於日常都佩戴眼鏡的筆者來說,在使用耳機時,耳罩會壓迫鏡腿,稍長時間佩戴會導致耳朵上部分鏡腿處存在一定的壓迫感,但壓迫不是那麼嚴重,處於可承受範圍內。
  • 小米頭戴式藍牙耳機評測 更偏向日常生活
    有人說,瓦力你給推薦個500元牛X的耳機,我還真推薦不出來,耳機評測本身就是個偏玄學的東西,有時候你拿2000元的耳機給「木耳」聽,他也聽不出好壞。所以我們一直試圖找到一個用文字可以讓你看懂的耳機評測方案,之前我們試過幾次,感覺效果還不錯,所以這款耳機的評測,我們仍然會延續之前的評測思路,用文字讓你看懂「音效」。
  • 233621Trip頭戴降噪耳機評測:這降噪耳機名字看起來很獵奇,用起來...
    [PConline 評測]毫無疑問,2019年的音頻市場主題,是「無線」和「降噪」。在小編看來,「降噪」對市場的意義大於「無線」,這是因為兩個原因。首先,無線耳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更多是以蘋果AirPods為首的真無線耳機帶來的再度增長。其次,降噪功能在消費者越來越講究自身體驗的當下,擁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 二百元檔的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體驗如何?Haylou T16中立評測
    ANC(主動降噪)耳機在今年開始逐漸成為主流,可惜價格,一直是制約普及率的最大障礙。近日在小米有品開始眾籌的新品:Haylou T16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以279元的眾籌價上市開始預售。這波價格虧不虧,不妨先通過本篇評測來了解一下,這款小米眾籌的新品耳機,是否值得買。
  • 高性價比主動降噪耳機Sanag B3評測,主動降噪真的神奇嗎?
    玩最新鮮的設備,做最真實的評測。前幾天我為一款網絡爆款藍牙音箱Sanag X6做了個評測,那款產品網店銷量非常好,產品體驗度不錯,於是我決定繼續玩一下該品牌的其他產品,這次是Sanag B3頭戴式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 小米降噪耳機一個月使用感受
    299元,這個價格還是對我有非常大的誘惑所以我忍痛購買了一副小米降噪耳機並且已經使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並將使用感受做一個簡單的評測。我們今天主要說主動降噪 ,主動降噪功能就是通過降噪系統產生與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聲波,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被動式降噪耳機主要通過包圍耳朵形成封閉空間,或者採用矽膠耳塞等隔音材料來阻擋外界噪聲。 簡單來理解就是你帶上耳機就算不放音樂也聽不到外界的噪音,那麼這有什麼用麼?
  • 漫步者FunBuds藍牙耳機評測:更好聽的音質 不俗的真降噪
    打開APP 漫步者FunBuds藍牙耳機評測:更好聽的音質 不俗的真降噪 V玩氪 發表於 2020-12-18 09:43:27
  • 科普一分鐘|降噪耳機是怎麼降噪的?原來降噪耳機的正確用法是這樣
    降噪耳機能保護聽力?從消費者行為看,降噪耳機近年的大火,是和社會大環境,用戶心態和消費水平息息相關的。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下,降噪耳機是很多朋友身邊隨手可得的避風港。戴上耳機啟動降噪按鈕,在安靜的環境下享受自己喜歡的音樂,在繁忙的工作過後是一种放松。
  • 血手幽靈M90智慧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評測
    筆者最近收到血手幽靈M90降噪真無線耳機,下面一起來看看使用體驗如何? 開箱與外觀 血手幽靈M90智慧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外包裝採用抽拉設計,包裝盒正面和為耳機的外觀渲染圖、支持智慧降噪、藍牙5.1、遊戲/音樂模式等特性,方便用戶快速了解這款耳機。
  • 追尋喧囂中的寧靜dyplay城市旅行者2.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輕體驗
    我是一個穿梭在城市間的旅行者,我追求喧囂中的寧靜!於是,我遇到了能在喧囂和紛擾中給我寧靜的dyplay城市旅行者2.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dyplay城市旅行者2.0是一款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支持-30dB混合降噪;其採用藍牙5.0版本傳輸,比原來的藍牙4.2傳輸速度更快,穩定性更好,功耗更低,在提升音質的同時更有效延長了使用時間,因此這款耳機可以提供31天長待機,以及12小時(降噪開)/ 22小時超長續航(降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