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十大弟子都有哪些稱號,你知道他們的由來嗎?

2021-01-14 明華居士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好,我是明華居士。

釋迦摩尼佛是佛教的創立者,佛陀在世時,常有十位弟子隨其說法。這十位弟子都已證得阿羅漢果,通常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以僧侶形象示現。這十位弟子分別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議論第一的迦旃延、苦行第一的大迦葉、天眼第一的阿那律、持戒第一的優婆離、多聞第一的阿難陀、密行第一的羅睺羅。他們各自稱號的由來是什麼呢?下面明華居士給各位師兄一一介紹。

智慧第一舍利弗

舍利弗

舍利弗(又稱舍利子)出生於婆羅門教家庭。因此,自幼對婆羅門非常精通,長大後與其道友目犍連一起傳道。一次,舍利弗從佛陀的弟子中偶然聽到一偈:「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便對佛教信仰不已,皈依了佛教。舍利弗皈依了佛教後,持戒多聞,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深受佛陀讚嘆。尤以智慧捷疾無窮,而有「智慧第一」的稱號。

神通第一目犍連

目犍連

目犍連(又稱「摩訶目犍連」、「大目犍連」、「目連」)曾與舍利弗同修婆羅門教,後與馬勝比丘而一同皈依佛教。出家後,他通過不斷刻苦修行,終究修得非凡的神通力量。目犍連曾通過神通識破美色誘惑,得到佛陀的讚許,因此有「神通第一」的稱號

天眼第一阿那律

阿那律(又作阿尼盧陀、阿樓馱、阿難律、阿樓陀),譯為: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阿那律是佛陀的堂弟,佛陀成道6年後他便隨佛陀出家。只因在佛陀說法時睡覺打瞌睡,受到佛陀的批評。後來他深感愧疚,便不再睡覺,刻苦修行,沒幾日眼睛便熬瞎了。後來佛陀憐憫,教其修定,阿那律精進不屑,終於心眼大開,修得天眼神通。於是,便有「天眼第一」的稱號。

多聞第一阿難陀

阿難陀

難陀陀譯為「慶喜」、「歡喜」。阿難陀也是佛陀的堂弟,在佛陀55歲時皈依的佛教,並作了佛陀的侍從,每天侍奉佛陀,直至佛陀涅槃,長達25年之久。阿難陀擅長記憶,凡是佛陀所說的教法他都能銘記於心,並且在所有佛陀弟子當中他也是聞法最多的,因此也有「多聞第一」之稱。

密行第一羅睺羅

羅睺羅,譯為「覆障」、「障月」、「執月」,是佛陀的親生兒子,15歲時便從舍利弗出家。羅睺羅出家後,總是打妄語,後經過佛陀嚴格調教,懺悔前非。從此羅睺羅淨戒修道。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他都嚴格守持,從不放逸。因此有「密行第一」的稱號。

頭陀第一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譯為「飲光」。一天,他聽到佛陀講法,契合本心,便隨佛陀出了家。迦葉長期苦修頭陀行,因此,有「頭陀第一」的稱號。

議論第一迦旃延

迦旃延

迦旃延他思維敏捷,辯才無礙,說理透徹,出家後,很多外道都懾服在他的論辯之下,也有不少人在他的善巧開示下步入佛道。因此,他有「議論第一」的稱號。

說法第一富樓那

富樓那

富樓那,譯為「滿願」、「滿祝」等,與佛陀同生日。富樓那非常擅長說法,層層深入、循循善誘。而且,他為了傳播佛法,不畏艱辛,東奔西走使無數眾生迷途知返,棄暗投明。因此,他有「說法第一」的稱號。

解空第一須菩提

須菩提

須菩提,譯為「善見」、「空生」等。他堅信:「善解空義,志在空寂」。常常把「空理」的觀念,應用在自己的行為和說話上。因此,他有「解空第一」的稱號。

持律第一優婆離

優婆離

優婆離譯為「近執」、「近取」。據佛經記載,他出家後,受持戒律,秋毫未犯。因此,有「持律第一」的稱號。

以上就是佛陀「十大弟子」稱號的由來,歡迎大家關注,願諸位師兄平安吉祥快樂,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陀十大弟子各種第一,你要pick誰?|建議收藏
    佛陀的十大弟子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常隨釋尊說法度生的10位著名出家弟子,他們是: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阿難陀、羅睺羅、摩訶迦葉、迦旃延、富樓那、優婆離、須菩提。往期如是我聞已將10大弟子更新完結,本篇匯總在一起給大家一一介紹,看看是誰顛覆了你心中十大弟子的形象。
  •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誰?
    大家知道,佛陀有十大弟子,分別是舍利弗、目犍連、摩訶迦葉、阿那律、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優婆離、羅睺羅、阿難。這十大弟子是眾多佛的弟子中,最優秀的十位,他們不僅具備各種智慧德能,而且各有特長。那麼其中以智慧第一著稱的弟子又是誰呢?那就是舍利弗。
  • 揭秘佛陀十大弟子 個個都是曠世奇才
    佛陀十大弟子像(圖片來源:資料圖)佛陀的十大弟子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常隨釋尊說法度生的10位著名出家弟子,他們是: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阿難陀、羅睺羅、摩訶迦葉、迦旃延、富樓那、優婆離、須菩提。這10位弟子都證得了阿羅漢果,形象都是方袍圓領的僧侶模樣。他們通常供奉在佛寺大雄寶殿內東西兩側,拱衛應身佛釋迦牟尼佛。下面對這十位佛弟子一一進行介紹。 舍利弗智慧第一舍利弗,又稱舍利子,出生於王舍城附近一個婆羅門教家庭。父親是婆羅門教的大學者。因自幼受家庭薰陶,他對婆羅門教十分精通。
  • 佛陀十大弟子阿難尊者!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助師弘道,伴明師願行而居,就是蛻變自我、融入道緣環境的絕佳機緣;也是修福長慧的鍥機;(系統了解,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佛陀的十大弟子非福即慧,如迦葉尊者,代師為弟子們做解答;阿難尊者為後人做記錄;還有為道緣環境做護持以及布施的弟子們;但最受益的還是十大弟子
  • 學習筆記 | 我的串講:佛陀十大弟子的生平故事(二)
    通過學習十大弟子的事跡,對佛陀沒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氣和地踏著這些先賢的足跡,在佛陀的法海中來完成自己的修學。末法時代我們慧根淺薄的眾生,可以從他們的事跡中,來長養我們的信心。摩訶迦葉頭陀第一摩訶迦葉,意為「飲光」。是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中的富家子弟。
  • 《佛陀十大弟子傳》:富樓那事跡
    摘自:星雲大師 著 《佛陀十大弟子傳》 上海文藝出版集團發行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閱讀提示: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皈依他做弟子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何止千千萬萬
  • 宏海法師開示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的故事(二)
    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的故事(二)那麼關於舍利弗,要說到他的媽媽,他這個名字的由來。他媽媽的眼睛特別漂亮,舍利弗又叫鶖子,就是鶖鷺的兒子,鶖鷺就是印度話舍利的翻譯。這個鶖鷺是一種鳥。後來還去找佛的不是,然後跟佛說了兩句,馬上就被辯下陣來,就隨佛出家了,做了佛的另外一個弟子。那麼這個舍利弗,當時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佛陀的弟子,他是以密外道的顯現,跟目犍連是兩個著名的大外道,每個人都有一百弟子。那麼他們拜的那個外道是一個懷疑論者,不管對什麼都是持懷疑態度。問他有,他說也許有;問他沒有,他說也許沒有。他反正就是不給人一個肯定的答覆。
  • 學習筆記 | 我的串講:佛陀十大弟子的生平故事(一)
    上周日我們學習了佛法概要視頻37,也是第三章佛陀十大弟子的第一個視頻。常隨佛學的十大弟子分別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鍵連、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多聞第一的阿難、密行第一的羅睺羅、苦行第一的大迦葉、議論第一的迦旃延、說法第一的富樓那、持戒第一的優婆離以及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在本視頻中主要講到了前五位。
  • 佛陀的兒子羅睺羅,第一個小沙彌,佛陀十大弟子之中密行第一27
    於是,有一天,羅睺羅伺候佛陀洗腳,洗完腳之後,佛陀就問他,洗腳水能喝嗎?羅睺羅說洗腳水這麼髒,肯定不能喝呀。然後佛陀說,你就跟那洗腳水一樣,你本是王孫,出家做了沙彌,不知道守清淨心,卻天天騙人,貪嗔痴三毒,所有的汙穢都在你的身上,你就像這盆洗腳水一樣。說完了還不算完,用腳一踢把盆踢翻了。羅睺羅一看佛陀生氣了,也很害怕。佛陀接著問他說,你怕我把這盆踢壞了?
  • 為什麼佛陀十大弟子中的須菩提,不是菩薩只是阿羅漢?
    《金剛經》主角,十大弟子解空第一人須菩提,是個對生活質量頗有追求之人!在他修行的無數日月裡,有一條不可動搖的準則,那就是只向土豪化緣,修得個油光滿面。可是,在西天定尊會上,這位入選佛祖十大弟子的須菩提祖師卻糗大了。
  • 南懷瑾:《西遊記》裡的菩提祖師其實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
    須菩提表現出來的是長壽,另有舍利子這些人也比佛的年齡大。所以,有些經典把「須菩提」翻譯為「具壽」就是長壽的意思。等於我們中國人所稱鶴髮童顏,南極仙翁,老壽星。不過須菩提不僅是老壽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儀軌,都足以領導當時佛的弟子們。他年高德劭,威儀氣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是非常有名的。
  • 佛陀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的是哪位
    龍門1280號(奉先寺)正壁阿難像局部(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阿難:又稱阿難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者。是佛陀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被稱為多聞第一。他在佛陀死後證阿羅漢果,曾經參與第一次集結。據說他繼承摩訶迦葉之後,成為僧團的領導者。(一)多聞第一阿難陀,漢譯慶喜,佛成道日誕生,故名。白飯王次子,提婆達多的親弟。佛成道以後,曾有舍利弗、目犍連侍奉過佛陀。由於佛陀漸漸老了,需要一個常隨侍者,就把弟子集合起來,要大家推一個人來。舍利弗、目犍連認為阿難陀年青,記憶力強,擔任此職最合適,就推舉阿難陀。
  •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最傑出的十大羅漢為十大弟子。在有些古寺中,釋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是安奉在一殿的。現在從修行成就、尊位來簡要的介紹一下。1.上行第一摩訶迦葉詳名為摩訶迦葉婆,他專修頭陀行。他生性博聞強記,侍從佛陀25年之久,所以在經典的結集大事中,大部分經文都是憑他的記憶口傳的。他天性慈悲溫和,容貌俊俏得女子喜愛,屢屢蒙受女難。於120歲滅度。因為他聞一知十故稱為多聞第一。3.智慧第一舍利弗也稱舍利弗多羅。舍利是其母親之名,弗多羅譯為子,所以經典中也稱其舍利子。
  • 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弗尊者
    青年接著眼球放在鼻下嗅了一嗅說:你是一個什麼修道的人?眼球臭得難聞!扔在地下,用腳一踩,拂袖而去。舍利弗聽到青年的話和踩眼球的聲音,嘆了一口氣說:眾生難度,菩提心難發,菩薩行難行,我還是當一個自了漢算了。立即有人對舍利弗說:剛才那位青年是你的大善知識,是考驗你的菩薩行是否堅定。你不應退失菩提心,應更勇猛精進,上求佛道。舍利弗聽後,更加堅定菩薩的行願,所以一些大乘佛經,幾乎都有舍利弗為當機眾。
  • 佛陀十大弟子中誰在宣傳平等
    他為了弄懂內容的意義,訪問了六師外道和一些有權威的老婆羅門都答不出。最後想到阿私陀仙說的悉達多太子,聽說已經成道,想必能說出碑文內容的秘密,於是到竹林精舍訪問了佛陀。佛以偈語回答說:王中之王是第六天王,聖中之聖是大覺佛陀。被無明汙染的人是愚人,斷除煩惱的人是智者。有我、法二執的人沉溺在生死海。證緣起性空的人解脫在逍遙園。
  • 為何佛陀允許弟子吃三淨肉?
    初學佛的人一般都有許多問題,有關吃素的問題也許是諸多問題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它影響到一個人每日的飲食生活,如果選擇吃素,那將是他的飲食生活方式的完全改變。因此初學佛的人有如下的問題,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吃素是不是營養不足會得貧血嗎?上座部或南傳國家如泰國、斯裡蘭卡、緬甸的出家人和西藏的出家人為什麼不吃素,而只有中國漢地學佛的人要吃素?吃素是不是有功德?
  • 《金剛經》中的故事—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
    孫悟空與菩提祖師「須菩提」意譯為善現、空生等。但他看到鳥獸、草木,甚至一點點風吹草動,都很惱怒,一天到晚沒有一點喜悅的心情。這時山神告訴他說:「你為什麼離家來到山林中呢?如果不修諸善,終不能獲得利益。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世尊如今正在那裡,有大福德,能夠教導眾生修善斷惡。你如果能去佛陀那裡,必然能夠祛除你的瞋恚惡毒。」
  • 摩柯迦葉不僅僅是佛陀的弟子,其真實身份讓人心生敬意
    01文法妙明心摩柯迦葉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因此也被人們叫做大迦葉。實際上摩迦葉不僅僅是佛陀的弟子,他還有著其他的身份。這個行為在很多弟子中不解,當時大迦葉還是屬於外道,他何德何能得到佛陀如此的相迎,於理於法都是說不通的,實際上佛陀起身迎接的並非是大迦葉,而是大迦葉的身份和大迦葉所帶來的衣缽。因為這個時候摩柯迦葉是以衣缽的看護者的身份和帶著衣缽而來。這個衣缽也是上一任教化世人的佛陀叮囑大迦葉要傳遞到釋迦牟尼佛手上的。如果從這個點上看,那大迦葉的身份就足夠讓人產生敬意了,我們知道上一任的佛陀是燃燈古佛。
  • 「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其中的「我」指的是佛陀弟子中的哪一位
    佛弟子或者常讀佛經者都知道佛經大都以「如是我聞」四個字開篇。比如《金剛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序分」是佛經的序言和引子,敘述佛經的由來及因緣;「正宗分」是佛經的主體部分,闡述佛經所要表達的主要宗旨和義理;「流通分」是整部佛經的歸納總結,講述受持佛經的功德利益,勸誡眾生信受奉行,使佛經廣宣流布。
  • 佛陀走了涅槃的模式,卻要求弟子「駐世」三千年,原因令人敬仰
    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疑問,佛陀在涅槃之前曾經要求自己的四個弟子要「留形駐世」,說明佛陀的佛法能夠讓人長生不死的。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佛陀非得走入涅槃的模式?大迦葉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佛陀囑託他將「衣缽」傳給未來下世的彌勒佛,所以大迦葉在雞足山中入定幾千年不曾出山。而賓頭盧尊者則是因為擅自動用神通導致不良的後果,被佛懲罰為人間祈福,他是唯一駐世到先現在並在人世間走動的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