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阿難尊者!

2020-12-17 淨土禪院往生心法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助師弘道,伴明師願行而居,就是蛻變自我、融入道緣環境的絕佳機緣;也是修福長慧的鍥機;(系統了解,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佛陀的十大弟子非福即慧,如迦葉尊者,代師為弟子們做解答;阿難尊者為後人做記錄;還有為道緣環境做護持以及布施的弟子們;但最受益的還是十大弟子。

所謂相應就是逐漸的調整當下習氣,一點一點的做到「自力利他」的雙圓滿。而我們則是心向清淨處、身在百忙中,諸多無奈難以出離……(實證實修,進公眾往生心法入群指導當下所行與將來之果不「匹配」,也叫不相應;利他為福,自力為慧,所以福慧也要相匹配。

佛陀當年十大弟子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安住道緣環境的「作用點」;眾弟子的殊勝處共同形成的修行體系。而我們當依何而住,就是理清當下的障緣、轉化當下障緣、調伏當下障緣……逐漸找到行與果的「配套」。

相關焦點

  • 佛陀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的是哪位
    龍門1280號(奉先寺)正壁阿難像局部(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阿難:又稱阿難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者。是佛陀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被稱為多聞第一。他在佛陀死後證阿羅漢果,曾經參與第一次集結。據說他繼承摩訶迦葉之後,成為僧團的領導者。(一)多聞第一阿難陀,漢譯慶喜,佛成道日誕生,故名。白飯王次子,提婆達多的親弟。佛成道以後,曾有舍利弗、目犍連侍奉過佛陀。由於佛陀漸漸老了,需要一個常隨侍者,就把弟子集合起來,要大家推一個人來。舍利弗、目犍連認為阿難陀年青,記憶力強,擔任此職最合適,就推舉阿難陀。
  •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誰?
    大家知道,佛陀有十大弟子,分別是舍利弗、目犍連、摩訶迦葉、阿那律、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優婆離、羅睺羅、阿難。這十大弟子是眾多佛的弟子中,最優秀的十位,他們不僅具備各種智慧德能,而且各有特長。那麼其中以智慧第一著稱的弟子又是誰呢?那就是舍利弗。
  • 《佛陀十大弟子傳》:富樓那事跡
    摘自:星雲大師 著 《佛陀十大弟子傳》 上海文藝出版集團發行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閱讀提示: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皈依他做弟子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何止千千萬萬
  • 佛陀十大弟子各種第一,你要pick誰?|建議收藏
    佛陀的十大弟子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常隨釋尊說法度生的10位著名出家弟子,他們是: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阿難陀、羅睺羅、摩訶迦葉、迦旃延、富樓那、優婆離、須菩提。往期如是我聞已將10大弟子更新完結,本篇匯總在一起給大家一一介紹,看看是誰顛覆了你心中十大弟子的形象。
  • 佛教常識:佛祖十大弟子都是誰,其中誰的智慧最高,誰的神通最大
    在諸大比丘僧中為上首的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他們分別是摩訶迦葉、大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舍利弗、羅睺羅、阿難陀、優婆離、阿那律、摩訶迦旃延,都是佛的聲聞弟子。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十位大比丘僧在佛陀的眾弟子中最為著名,且各有所長。下面,非凡就來介紹一下佛陀十大弟子及其各自的專長。
  • 學習筆記 | 我的串講:佛陀十大弟子的生平故事(一)
    上周日我們學習了佛法概要視頻37,也是第三章佛陀十大弟子的第一個視頻。常隨佛學的十大弟子分別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鍵連、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多聞第一的阿難、密行第一的羅睺羅、苦行第一的大迦葉、議論第一的迦旃延、說法第一的富樓那、持戒第一的優婆離以及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在本視頻中主要講到了前五位。
  • 學習筆記 | 我的串講:佛陀十大弟子的生平故事(二)
    通過學習十大弟子的事跡,對佛陀沒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氣和地踏著這些先賢的足跡,在佛陀的法海中來完成自己的修學。末法時代我們慧根淺薄的眾生,可以從他們的事跡中,來長養我們的信心。摩訶迦葉頭陀第一摩訶迦葉,意為「飲光」。是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中的富家子弟。
  • 為什麼佛陀十大弟子中的須菩提,不是菩薩只是阿羅漢?
    《金剛經》主角,十大弟子解空第一人須菩提,是個對生活質量頗有追求之人!在他修行的無數日月裡,有一條不可動搖的準則,那就是只向土豪化緣,修得個油光滿面。可是,在西天定尊會上,這位入選佛祖十大弟子的須菩提祖師卻糗大了。
  • 南懷瑾:《西遊記》裡的菩提祖師其實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
    不過須菩提不僅是老壽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儀軌,都足以領導當時佛的弟子們。他年高德劭,威儀氣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是非常有名的。佛教一般知道須菩提談空第一,這一本經就是空和有的研究。後世佛教,稱須菩提為尊者,連中國民間對他也非常熟悉。怎麼熟悉呢?
  • 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弗尊者
    佛陀在毗離城附近的森林中說法後,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三個月後就要入涅槃。舍利弗聽到這一消息,和大家一樣十分悲哀。在禪定中思維:過去的諸佛,上首弟子,都在佛陀以前入涅槃。我是佛陀的上首弟子,應先佛陀而進入涅槃。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佛陀同意後,就回到故鄉迦羅臂拿迦村,拜見了百歲的老母親後,就在誕生的房中進入涅槃。
  • 宏海法師開示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的故事(二)
    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的故事(二)那麼關於舍利弗,要說到他的媽媽,他這個名字的由來。他媽媽的眼睛特別漂亮,舍利弗又叫鶖子,就是鶖鷺的兒子,鶖鷺就是印度話舍利的翻譯。這個鶖鷺是一種鳥。後來還去找佛的不是,然後跟佛說了兩句,馬上就被辯下陣來,就隨佛出家了,做了佛的另外一個弟子。那麼這個舍利弗,當時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佛陀的弟子,他是以密外道的顯現,跟目犍連是兩個著名的大外道,每個人都有一百弟子。那麼他們拜的那個外道是一個懷疑論者,不管對什麼都是持懷疑態度。問他有,他說也許有;問他沒有,他說也許沒有。他反正就是不給人一個肯定的答覆。
  • 揭秘佛陀十大弟子 個個都是曠世奇才
    佛陀十大弟子像(圖片來源:資料圖)佛陀的十大弟子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常隨釋尊說法度生的10位著名出家弟子,他們是: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阿難陀、羅睺羅、摩訶迦葉、迦旃延、富樓那、優婆離、須菩提。一次他與目犍連外出旅行,路遇釋尊的弟子馬勝比丘,聞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之偈,產生了對佛教的信仰。不久,便率眾弟子皈依了佛教。舍利弗未出家時已是很有名望的婆羅門教學者,他的出家使當時佛陀的聲望與威德大大增強。舍利弗皈依佛陀後,「持戒多聞,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稱讚。
  • 佛陀的十大弟子都有哪些稱號,你知道他們的由來嗎?
    釋迦摩尼佛是佛教的創立者,佛陀在世時,常有十位弟子隨其說法。這十位弟子都已證得阿羅漢果,通常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以僧侶形象示現。這十位弟子分別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議論第一的迦旃延、苦行第一的大迦葉、天眼第一的阿那律、持戒第一的優婆離、多聞第一的阿難陀、密行第一的羅睺羅。他們各自稱號的由來是什麼呢?下面明華居士給各位師兄一一介紹。
  • 佛陀的兒子羅睺羅,第一個小沙彌,佛陀十大弟子之中密行第一27
    前面跟您說完了佛陀的兩個帥弟弟,今天講的這個就更親了,是誰呢?那就是佛陀的兒子羅侯羅。就是當年在他媽媽肚子裡邊,呆了六年的那一位。羅睺羅也是在佛陀回家的時候出的家。羅睺羅出生沒多久,當時還是提達多太子的佛陀就已經出家修行了,等於這孩子從小就沒見過父親。等到他再次見到父親的時候,父親已經是天人導師,大聖佛陀了。
  •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最傑出的十大羅漢為十大弟子。在有些古寺中,釋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是安奉在一殿的。現在從修行成就、尊位來簡要的介紹一下。1.上行第一摩訶迦葉詳名為摩訶迦葉婆,他專修頭陀行。他生性博聞強記,侍從佛陀25年之久,所以在經典的結集大事中,大部分經文都是憑他的記憶口傳的。他天性慈悲溫和,容貌俊俏得女子喜愛,屢屢蒙受女難。於120歲滅度。因為他聞一知十故稱為多聞第一。3.智慧第一舍利弗也稱舍利弗多羅。舍利是其母親之名,弗多羅譯為子,所以經典中也稱其舍利子。
  • 《金剛經》中的故事—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
    孫悟空與菩提祖師「須菩提」意譯為善現、空生等。你如果能去佛陀那裡,必然能夠祛除你的瞋恚惡毒。」須菩提聽到山神的話,就奇蹟般地生起歡喜心,並在山神的幫助下,來到祇樹給孤獨園。他見到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百千太陽一樣光明普照,心懷歡喜,上前頂禮佛足,然後退坐在一邊。
  • 佛陀十大弟子根本沒有什麼金蟬子!唐僧的前世到底是誰?
    如來與唐僧也就是說原本唐僧就是如來的二弟子,名字叫做金蟬子,只是年輕氣盛不聽師父教誨,據說有一次聽佛祖講經打了瞌睡,於是被如來貶下凡塵,受那十世輪迴之苦。可是在佛經之中佛陀的十大弟子卻並沒有叫做金蟬子的,這十人分別是:摩訶迦葉、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舍利弗、羅睺羅、阿難陀、優婆離、阿尼律陀、迦旃延,基本都是印度名字音譯過來的,那麼金蟬子的說法是從何而來呢?
  • 四眾弟子的使命,要把佛教恢復到佛陀教育!
    佛教恢復到佛陀教育!教學的時候沒有文字、沒有書本,這些經典是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大家公推阿難尊者,把佛在世講的這個經重複講一遍。阿難的記憶力好,又聽得最完整;釋迦牟尼的侍者,一天沒離開,照顧佛陀的,請他復講。五百同學作證,聽阿難講,講的大家都點頭,確實佛是這麼說的,記錄下來。有一個人提出意見,好像不是這樣的,那這句話就不要,取信於後代。所以經典是什麼?
  • 摩柯迦葉不僅僅是佛陀的弟子,其真實身份讓人心生敬意
    01文法妙明心摩柯迦葉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因此也被人們叫做大迦葉。實際上摩迦葉不僅僅是佛陀的弟子,他還有著其他的身份。這個行為在很多弟子中不解,當時大迦葉還是屬於外道,他何德何能得到佛陀如此的相迎,於理於法都是說不通的,實際上佛陀起身迎接的並非是大迦葉,而是大迦葉的身份和大迦葉所帶來的衣缽。因為這個時候摩柯迦葉是以衣缽的看護者的身份和帶著衣缽而來。這個衣缽也是上一任教化世人的佛陀叮囑大迦葉要傳遞到釋迦牟尼佛手上的。如果從這個點上看,那大迦葉的身份就足夠讓人產生敬意了,我們知道上一任的佛陀是燃燈古佛。
  • 佛陀弟子第一次結集的原始佛經,在漢地卻長期被判為小乘而忽視
    眾所周知,佛經是由佛陀的弟子們在佛涅槃後,根據佛的講法結集而成的。古代歷史上佛經總共經歷過四次著名的結集。四次結集中尤以第一次結集的經典最具有原始性與根本性。那麼第一次經典結集時的情形是怎樣的?以《雜阿含經》為本的四阿含與首次結集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首次結集的佛經在中國漢地卻被看作小乘,而長期不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