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佛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時,經常都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在場聽法,他們是佛的常隨眾,佛到哪裡講經,他們就跟到哪裡聽法。在諸大比丘僧中為上首的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他們分別是摩訶迦葉、大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舍利弗、羅睺羅、阿難陀、優婆離、阿那律、摩訶迦旃延,都是佛的聲聞弟子。
這十位大比丘僧在佛陀的眾弟子中最為著名,且各有所長。下面,非凡就來介紹一下佛陀十大弟子及其各自的專長。
「頭陀第一」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也稱作大迦葉,婆羅門種姓,是佛陀的大弟子,為僧團領袖,少欲知足,常修苦行,傳佛心印,有「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典故。摩訶迦葉是佛陀滅度後第一次經典結集的召集人,也是禪宗西天初祖。
「神通第一」大目犍連
大目犍連,也稱作目犍連,省稱目連,婆羅門種姓,身材頎長,容貌端正,正義勇敢,神通廣大,原本師從「六師外道」,後來皈依佛陀,常隨侍佛陀左右,為佛護法。大目犍連十分注重孝道,他曾以天眼通得知母親去世後墮入惡趣,便向佛陀請教超度之法,將其母從惡趣中救拔出來。
「說法第一」富樓那
富樓那,全稱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也稱作滿慈子,是國師婆羅門之子,聰明過人,辯才出眾,善於講解佛教義理,出家後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位。
「解空第一」須菩提
須菩提,也稱作須浮提,婆羅門種姓,天資聰穎,善解空義,屢見於般若經典之中,為佛陀說法的當機者。比如佛陀在宣講《金剛經》時,須菩提就作為當機者,與佛陀進行問答。
「智慧第一」舍利弗
舍利弗,也稱作舍利弗多,婆羅門種姓,因其母名為舍利,故也被稱為舍利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提到的舍利子就是他。舍利弗容貌清秀,思維敏捷,學識淵博,智慧超群。
「密行第一」羅睺羅
羅睺羅,也稱作羅怙羅,乃佛陀之子,是佛陀未出家時,佛陀妻子耶輸陀羅所生。羅睺羅十五歲時出家,為佛教第一位沙彌,聰明伶俐,長於密行。
「多聞第一」阿難陀
阿難陀,省稱阿難,意為歡喜,是佛陀的堂弟,相貌莊嚴,目如青蓮,身色明淨,氣度不凡。阿難多聞善思,記憶力極強,眾弟子在佛陀滅度後結集經典時,就是由阿難將佛陀所說經藏誦出,佛經裡經常出現的「如是我聞」中的「我」指的就是阿難尊者。
「持律第一」 優婆離
優婆離,又稱作優波離,首陀羅種姓,本為宮廷理髮師,後來出家皈依佛陀,精於戒律,持戒清嚴。佛陀滅度後第一次經典結集時,優婆離負責誦出律藏。
「天眼第一」阿那律
阿那律,又稱作阿尼律陀、阿樓馱,是佛陀的堂弟,曾因在佛陀說法時酣睡,而被佛陀呵責,遂立志不眠,後罹患眼疾以致於失明,但因精進修行,心眼漸開,而得天眼通,可徹見六道眾生。
「論議第一」 摩訶迦旃延
摩訶迦旃延,也稱作大迦旃延,省稱迦旃延,婆羅門種姓,曾師從外道,後皈依佛陀。摩訶迦旃延精通佛理,善於論議,曾屢次與外道論戰,護持並宣揚佛法。
以上這十位大比丘僧雖然都是佛的聲聞弟子,但其實都不是一般人,而是古佛或者大菩薩為幫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而倒駕慈航,大權示現,實在是大慈大悲,令人崇敬。
對佛陀十大弟子有所了解,今後在佛經中見到他們名字時,也就不會感到陌生了。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作者:襲非凡(非凡之音)
深入經藏,演暢法音,匡扶世道淨人心。
(本文系原創首發,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