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冰哥心中的夢想
公考,很多人都經歷過。。。。
近日,一則教育求職類新聞刷了屏,8名清北學生一齊被某沿海發達省份下轄街道辦入職錄用。
看到新聞,網友們是震驚的,也是疑惑的。如此優秀人才,扎堆兒跑到街道辦,是否有些大材小用呢?畢竟,在廣大吃瓜群眾眼裡,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高學府,除了北京市的學子相對容易點,其他省份能去清北的,那都是一省的驕傲,堪稱天之驕子也不為過。
然而這8名學子仍舊選擇去街道辦,這是學生的自主選擇,只不過讓人們有些失望和錯愕,畢竟曾經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光環存在,忽然飛入尋常街道辦,順道擠掉本科學渣們的工作機會,是不是很無語。就像你培養了一群雄鷹,不去雄偉的高山上翱翔,轉頭就跑雞槽子裡吃食,真的很讓人嘆息。清北這類高校,耗費的是全社會的力量在支撐高等教育,如果培養出的學子都去了街道辦,進入體制內最底層,那麼真的是巨大的人才浪費。
街道辦的工作再難,能有多難?接觸服務社區群眾,文山會海,策劃文案,上傳下達,這種難度的工作,最普通的本科生就可以做的很好,畢竟沒有太高的技術要求,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是熟能生巧的行政類管理工作,責任心到位就可以了。後續有新聞採訪,學子們表示他們樂此不疲,願意服務社區群眾,在瑣碎的工作中找到了自我價值。如此中正的表態,廣大學渣也只能汗顏了。你就不能說句實話嗎?
實際上,國家對於選調生是有扶持政策的,希望他們到基層去鍛鍊,服務基層。對於支援西北貧困落後地區的選調生更有優惠政策,對於清北這種級別的學生來說,分到貧困地區都是副縣團級的職級職務待遇,既能促進落後地區發展,又對以後的個人發展也是有資歷有幫助的。可是這幾個清北學子,選擇了發達地區的街道辦,發達地區基層公務員福利待遇年薪有二三十萬,其實比去企業要舒心多了。不去支援貧困地區,很難想像他們有志服務基層,無非圖個體制內福利最高最安穩的狀態罷了。當然了,為了自己的生活,無可厚非。但是這種示範作用並不美好。如今的網際網路,已經把所有人都聯繫了起來,想要默默無聞很難,更何況背靠清北的光環。你讓全國的學子們怎麼看?畢業後拼命往體制內奔?如果專業對口還能發揮自己作用,但是大部分人的專業五花八門,八桿子也跟工作要求不貼邊,但人們還是拼命削尖了腦袋要進入體制,公考的火爆是不爭的事實,百萬人擠獨木橋,已經說明問題了。
公務員是體制內工作,屬於社會行政事務管理工作,重點在協調管理,並不直接創造價值,應該只有小部分文科類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就可以勝任。可是每年的公考都是如此火爆,招考規模,招考人數,報考人數都在不斷驚爆眼球,由此而生的各類培訓機構更是賺得缽滿盆滿。可是問題也來了。那麼多人都去搞社會管理,誰去直接創造經濟價值,誰去搞科研?我們的教育仍需改進啊。
最近幾年,大學由精英教育逐漸向大眾教育發展,為的是全社會實現普及高等教育的宏偉目標,更多人也可以實現大學教育,整個社會的受教育水平在提高。以前是大學生就很少,現在是碩士研究生滿地跑。但是,這類普及明顯造成精英教育逐漸廉價,高精尖的教育資源開始稀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也屢創新高,它涉及到就業問題,工作職位是有限的,也是均衡的,社會管理職位再多,也禁不起大家一窩蜂都湧過去。如何做出平衡,考驗著我們的國家治理能力與社會管理水平。
想看冰哥的更多文章和每日更新,記得+關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