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碩士」到街道辦,一樣大有可為

2020-09-03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河北新聞網

近日,一張杭州市餘杭區招聘公示的截圖在朋友圈裡傳播開來。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甚至一些街道辦事處的崗位也是清華、北大的碩士,由此引發網友激烈討論。有人認為,清北的碩士生去做基層工作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8月23日,澎湃新聞)

基層工作,在很多人眼裡或許並不是一些有多大技術含量、需要多大本領的工作,哪裡需要高學歷?這些人看到清北碩士去街道辦的新聞時,第一反應就認為大材小用。但事實上,隨著辦公自動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某些基層工作並不輕鬆,大到城市發展規劃落地,小到家家戶戶的茶米油鹽,每一項都可能涉及到各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出色的管理協調能力,沒有些真才實學還真搞不定。因此,當地廣納人才,只要確有所需,不僅不是浪費,更像是「人盡其用」。

毋庸置疑,清華、北大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名牌大學,能夠到這裡「鍍金」,是大多數學子及家長的夢想。但也不必諱言,清華、北大傳授的理論是高深的,但其學子倘若和那些一線基層幹部比做群眾工作,恐怕還是「菜鳥」一隻。畢竟再高深的理論,最終都要去接地氣,去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而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中,不少高材生,眼高手低、知行脫節現象嚴重,甚至不拿正眼看待基層工作。再加上某些人的刻板成見,認為名校畢業生的人生軌跡理應符合「社會期待」,一旦走向所謂的「平凡崗位」,就一概視為「愧對師門」「胸無大志」的典型。

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搞畢業踏入社會,尤其是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存在缺乏社會工作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等問題,而到街道辦工作恰好「對症下藥」,是年輕幹部成長學習的必經之路。服務人民不是「紙上談兵」,空有一身才華,不能真正解決人民的所想所盼。

基層是加強幹部政治歷練、時間鍛鍊的最好「學校」,是否從中學到本領,主要取決於年輕幹部的學習狀態。「打幌子」、「混日子」,就會使鍛鍊機會白白流失,浪費了青春,也辜負了黨組織的期望。年輕幹部必須要從「高材生」的自我定義中跳出來,沉下心,俯下身,紮下根,真正在基層一線鍛鍊實踐,摸索經驗,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有所作為。

清華、北大畢業生願意到街道辦工作,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是隨著碩博畢業生的逐年增多,加之「海龜」回流,就業壓力也與日俱增,想一畢業就找到理想工作,並非易事。二是國家號召年輕人去基層,以及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在基層迅速成長,走上重要的工作崗位,這吸引了他們。三是待遇的提升。比如博研學歷的參照事業副處級薪酬水平享受績效工資福利待遇,並且在海外招聘錄用人選中,政府高級僱員年薪約50萬,政府中級僱員博研約38萬,碩研約35萬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而清北高材生落戶基層,無疑會給事業發展注入活力。相信其經過淬鍊後,會成長為老百姓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從而為鄉村振興貢獻出磅礴的青春力量!(雲玉)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焦點

  • 街道辦招錄新公務員全是清北研究生,是大材小用嗎?真不是!
    最近,關於浙江杭州餘杭區街道辦2018年招錄新公務員全是清北研究生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清北是我國的最知名學府,研究生學歷(不論是碩士研究生還是博士研究生)已經到了頂尖學歷,到了這樣的層次不應該搞科研、當科學家嗎?於是乎,有人認為這是大材小用。
  • 「清北」碩士博士入職杭州街道辦,到底是不是人才浪費?
    在這份名單中,報考者都是清一色的「清北」碩士博士,而報考崗位則出現了多個「街道辦」單位。有網友質疑,大量「清北」碩士博士去基層工作,特別是去街道鄉鎮工作,是不是一種人才浪費?8月24日,餘杭區政府工作人員方兵(化名)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報考名單信息並不是餘杭區2020年的招聘名單,而是2018年餘杭區面向應往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名單。
  • 素質教育的雨落在大地上,變成了街道辦的「清北」畢業生
    我知道這個消息,是因為前同事轉發的一篇公眾那個號,他在朋友圈的分享推薦語寫道:「素質教育的雨落在大地上,變成了街道辦的「清北」畢業生」。清北的學生到街道辦所以這就涉及到我們討探討的第一個問題:可以肯定的是清北畢業生肯定不傻,目前還沒有腦癱患兒考清北的官方報導。那麼街道辦收入幾何?難道真的像網友戲稱那樣:「學而優而仕,再小的芝麻官也是官。
  • 青雲優學丨街道辦招聘要求清北碩博學歷,本科生不再吃香
    清北碩士畢業進了街道辦,你覺得可惜嗎?對於網友「清北畢業生進街道辦是否大材小用」的質疑言論,相關負責人解釋餘杭區經濟發展需要更多優秀人才支持,除了工作專業性外,報考人員也非常看中杭州的潛力。餘杭區這幾年飛速發展,2020年上半年GDP排名杭州市第一,擁有幾百家高新技術企業,阿里巴巴總部便設在這裡,這些清北碩博畢業生們實際上大有可為。
  • 清北碩士博士考街道辦不是學歷貶值是工作不好找
    去街道辦算什麼?手機一打開都是小學輔導班的廣告,都是清華北大名師指導,清華北大畢業的都來搶小學的輔導班工作了,街道辦總比輔導班上點檔次吧。充分說明清華北大已經不值錢到什麼程度了,全靠高分在撐門面,其實根本沒什麼學問,畢業後和一般大學也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優勢就是來上清北的都是熱愛學習的,肯努力的,這些人幹什麼都能幹好,並不是他們在學校裡學會什麼了,而是他們天生愛學習,和學校沒什麼關係。
  • 清北畢業生爭考街道辦,有何不可
    最近,不少人對網上公布的一則消息熱議不斷,談論的焦點是浙江餘杭區招考街道辦的公務員,最後錄用的是清一色的清北畢業生。因為太集中了,所以引起了不少質疑。剛看題目的時候,以為又是在議論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嚴峻的事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連「皇帝女」都嫁進平頭百姓家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 清北就業現狀,碩博扎堆街道辦,真相是什麼?這今後將成為常態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街道辦2020年招聘的8名畢業生,全部來自清華、北大,至少都是碩士學歷,甚至還包括兩名博士生。這事能夠成為熱點,主要是清北自帶的光環效應,以及媒體神化了清北學子。一、街道辦:待遇好、薪酬高清北學生去餘杭區街道辦主要是為了錢。其次,受到重視,參照正科,另有晉升空間。
  • 街道辦招清北畢業生是否大材小用?
    餘杭區還對薪酬待遇「明碼標價」,博士研究生年薪38萬元左右,碩士研究生年薪35萬元左右,還可分別領取8萬元、6萬元的生活安家補貼,未來也可申請20萬元、10萬元的購房補助。體制內相對穩定的工作,再加上堪比大企業的收入待遇,這樣的條件難怪會讓不少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動心。
  • 清北碩博到街道辦工作,高昂教育經費用在基層小吏身上划算嗎?
    清北碩博到街道辦工作,高昂教育經費用在基層小吏身上划算嗎?杭州餘杭區招聘公示火了,因為這張公示名單中幾乎都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這個事情之所以會火,因為公眾認為我們的街道辦的辦事員根本就不需要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反過來我們要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清華和北大培養的碩士博士本科生僅僅是為了到基層當一個小官吏。
  • 清華學霸回鄉當保安,北清碩博去街道辦,哪裡才是人生起跑線?
    他說,儘管談不上喜歡當保安,可是人到中年,又沒有更好的出路的時候,安於現狀,做個平凡人,在他看來也未嘗不可。北清碩博扎堆街道辦2020年,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新冠疫情,一個是街道辦。為啥是街道辦?因為在過去,連中專生都看不上的街道辦崗位,都是被一些大媽給常年「佔據」著,那些人文化水平不太高,能服務一方群眾就好。如今,街道辦成了炙手可熱的就業方向,而且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們,爭相應聘,堪稱服務基層的典範。
  • 清華學霸回鄉當保安,北清碩博去街道辦,哪裡才是人生起跑線?
    起初,張曉勇應聘到一家房地產公司,再後來,他應聘當了一名保安。如今,張曉勇已經結婚生子。他說,儘管談不上喜歡當保安,可是人到中年,又沒有更好的出路的時候,安於現狀,做個平凡人,在他看來也未嘗不可。北清碩博扎堆街道辦2020年,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新冠疫情,一個是街道辦。為啥是街道辦?
  • 清北碩博生考街道辦,是資源浪費、人才泛濫?還是啥環節出了問題
    最為亮眼的是,街道辦、鄉鎮的8個職位,竟然全是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的碩士、博士。有很多人問,清北的碩士、博士淪落到這個樣子了嗎?他們願意去鄉鎮、街道辦去工作,簡直就是資源浪費,肯定是什麼環節出了問題。我們不妨來理一理。​
  • 街道辦招8人全是清北畢業生是否大材小用?官方:系發展需要
    一些網友認為,從中學招聘出現清北畢業生扎堆,到學霸轉身做主播,都反映著人們對於「名校」和「擇業」之間關係的認知。近日,一張杭州餘杭區招聘公示的截圖引發網友關注。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還包括一些街道辦事處的崗位。
  • 哈佛博士任街道辦副主任,清北畢業生應聘街道辦職位
    另一條是,眾多清北畢業生應聘餘杭街道辦職位。事實上,名校生因就業問題上熱搜的並不止這兩次,近些年來,各大城市一些中學招聘的教師名單中,便有很多是來自清北這些名校的應屆畢業生。名校學歷,可去科研,可去名企,也一樣可和普通高校學歷的人,去一些基層工作崗位發展,這是很正常的事,只要自己覺得已經達到了讀書的目的就好了。有時候,人的追求就是如此簡單,我們不需要去強調太過多的要求。
  • 清北的碩博都去街道辦上班了,努力學習還有意義嗎?
    一個兩年前的舊聞卻在最近的網絡世界裡掀起了驚濤駭浪,就是杭州餘杭區一張街道辦兩年前的招聘公示,因為名單裡是清一色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而北大清華的畢業生那可都是實打實的天之驕子、人中龍鳳,清北的碩博跑街道辦上班,是不是有點鳳凰主動鑽進了雞籠呢?
  • 清北學生扎堆兒街道辦,意欲何為?冰哥:雄鷹戀雞槽,終究可惜
    近日,一則教育求職類新聞刷了屏,8名清北學生一齊被某沿海發達省份下轄街道辦入職錄用。看到新聞,網友們是震驚的,也是疑惑的。如此優秀人才,扎堆兒跑到街道辦,是否有些大材小用呢?畢竟,在廣大吃瓜群眾眼裡,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高學府,除了北京市的學子相對容易點,其他省份能去清北的,那都是一省的驕傲,堪稱天之驕子也不為過。
  • 餘杭有錢,但清北沒有理想?
    」、「清北去街道辦就是浪費」等討論甚囂塵上。頂尖人才「下嫁」到街道辦這樣的基層單位去工作,不免有大材小用之嫌。然而,要說明的是,清北畢業生去餘杭街道辦,確實是有所可為的,與去其他地方街道辦不太一樣。這樣說來,餘杭街道辦聘用清北畢業生也確實有用武之地。
  • 清北碩博入職杭州街道辦 高層次人才基層任職是否大材小用?
    名校的培養到底不一樣。」杭州市餘杭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計子法說,尤其讓餘杭區幹部同事們稱道的,是清北人才工作理念之新和自主學習能力之強。哈爾濱姑娘李競菁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和倫敦大學,以海外僱員身份入職餘杭,主要承擔良渚國際生命科技小鎮的招商運營和管理工作。「小鎮從零起步,我工作近兩年來,進駐企業已從最初的1家發展到100家。」李競菁說。
  • 馬亮:清北碩博進街道辦,是人才的浪費還是善用?
    但是也有人支持這一做法,認為街道辦也是重要舞臺,清北生同樣需要基層鍛鍊。一直以來,對於什麼樣的人進入什麼樣的單位工作,人們似乎都有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名校畢業、博士和碩士高學歷、品學兼優的高材生,就不應該出現在街道辦事處這樣的基層組織,反之亦然。哪怕是學而優則仕,名校高學歷的高材生也應該首先在省市政府乃至中央部委工作。
  • 於文軒:清北碩博進街道辦之風萬萬不可開
    文 | 於文軒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最近浙江杭州餘杭區公開招聘崗位,清一色全是北大和清華的碩士和博士生,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實際上,這已經不再是一兩個清北碩士、博士生的無可厚非的個人選擇了,而是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並且這種現象也不是新近才出現的——對於清北等著名985高校博士畢業生無心科研、醉心選調從政的情形,高教界早已見怪不怪。我自己就認識非常有科研潛力的博士生,告訴我畢業之後的目標是當公務員, 而不是去科研院所搞教學和科研。這個現象是好事還是壞事,高教界內部也沒有統一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