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仔豬腹瀉多發?做好這幾點可有效預防!

2020-12-19 搜豬網

秋冬季來臨,晴雨不定、氣溫大起大落,這個時候保育仔豬腹瀉等問題尤為常見,仔豬體況變差、死淘劇增,嚴重影響生產成績。為何仔豬會對季節如此敏感?仔豬腹瀉應該如何預防?

 

  為何仔豬會對季節如此敏感?

 

  首先,由於天氣突變,環境微生物菌群平衡被打破,豬只對新的微生物環境不適應引起發病。

 

  仔豬更怕冷。環境、飲用水等溫度下降,豬只飲用後腸胃受寒;而仔豬相對體弱、怕冷,特別是氣溫驟降,氣溫下降著涼應激、病原趁虛而入。

 

  仔豬腹瀉母豬難辭其咎。母豬自身健康出了問題引起腹瀉(如PED等引起的母豬腹瀉),進而影響小豬;病毒性腹瀉等免疫水平不夠,仔豬感染;母豬泌乳營養缺乏,奶水量不足或質量差等都會引起仔豬腹瀉。

 

  仔豬腹瀉應該如何預防?

 

  上醫治未病,預防的實際價值遠遠大於治療。

 

首先清潔的飼餵環境是豬只健康的前提,換季期間應更注意保持豬舍衛生、合理消毒,減少環境中的球蟲、大腸桿菌等的載量;飼餵潔淨的水與飼料,避免黴菌毒素、細菌內毒素等毒害。

 針

 

  (1)精準補充泌乳營養,如飼餵奶多多;

 

  (2)執行合理有效的PED免疫程序,及時檢測豬群抗體水平,避免哺乳期爆發;

 

  (3)緊密關注母豬健康,防止病原的垂直傳播;

 

  (4)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將飲用水加熱等。

 

  針

 

  (1)初生仔豬免疫力和能量的獲取維持全部依靠初乳,仔豬進食優先於剪牙等操作;

 

  (2)及時保暖,秋冬來臨,環境溫度下降,將仔豬及時放入保溫箱,同時最好在保溫箱底部鋪設草墊等防止仔豬直接接觸箱體甚至地面;

 

  (3)對仔豬進行長效抗菌消炎及免疫保健,提升免疫力出生3-5天注射速倍治0.5ml,斷奶時再次注射1ml

 

  (4)仔豬缺鐵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及免疫能能力,及時注射優良的右旋糖酐鐵製劑(如血維素)可有效提升健仔率;

 

  (5)注意豬舍整體保暖,通風與保溫是一組相悖的概念,但天氣不穩定建議略側重保溫,通風程度可保證空氣品質(避免NH4H2S等有毒氣體濃度過大)即可。

 

  最後應注意,天氣劇烈波動時最好減少注射、轉欄等外界刺激。


相關焦點

  • 哺乳期仔豬易腹瀉母豬竟是罪魁禍首?該如何預防?
    關鍵詞:哺乳仔豬腹瀉 仔豬腹瀉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是最令養豬人頭疼的問題之一,尤其是產後哺乳仔豬腹瀉,死亡率極高,稍有不慎就會脫水而亡。
  • 仔豬腹瀉發生原因及防控方法
    隨著斷奶日齡不斷提前,對仔豬生長發育產生了諸多不良的負面影響,集中表現為生長速度減緩、生長緩慢、飼養利用率較低、抗病體質較低、水腫以及腹瀉等,其中腹瀉發生概率較大。如何全面做好腹瀉防控是大多數養殖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下面山東利邦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您全面剖析一下。
  • 仔豬腹瀉不用愁!
    特徵為劇烈腹瀉,排出黃色或黃白色稀糞並迅速脫水。發病日齡早,主要侵害1-3日齡仔豬,發病急、症狀明顯、死亡率高。無季節性,但寒冷時發病率較高,產房潮溼,衛生條件不好時發病率更高,一個豬場一旦發病很難根除。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帶菌母豬為主要傳染病。
  • 仔豬篇:初生仔豬護理八大點,做好才能有效提高成活率
    在豬場的日常生產管理當中,初生仔豬的護理最讓養殖戶頭疼,仔豬死亡率很難控制,而很多養殖戶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其實初生仔豬做好以下八大點,就能有效降低初生仔豬死亡率。3.適宜的溫度初生仔豬因為身體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特別是體溫調節中樞孱弱,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一定要給仔豬提供一個穩定的溫度環境,初生仔豬適宜生長溫度為32℃。仔豬初生3-4天後溫度可降到26℃。
  • 養豬技術分享:仔豬黃白痢發生病源是什麼?如何有效預防?
    仔豬黃痢也被稱為早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生於1-3日齡仔豬,一周齡以上仔豬較少發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仔豬白痢也被稱為遲髮型大腸桿菌病,多發生於10-30日齡仔豬,其中10-20日齡仔豬高發,但發病率高,死亡率低。
  • 冬季仔豬腹瀉拉稀怎麼辦?老獸醫教你一招,簡單又省錢
    2、細菌性腹瀉 常見有黃痢、紅痢、白痢、副傷寒和痢疾等。黃痢主要在生後數小時至5日齡以內仔豬發病,以1~3日齡最為多見。紅痢主要發生於1~3日齡,一般病程較短,死亡率極高。白痢10~30日齡最為多發,死亡率低,但影響生長發育。仔豬副傷寒多發生在2~4月齡。痢疾主要症狀為粘性出血性腹瀉。
  • 秋冬腹瀉高發季來臨,專家提醒: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秋冬季是兒童腹瀉的高發季節,多由輪狀病毒感染引發,讓寶媽寶爸操碎了心。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長寇增強提醒,秋冬季謹防輪狀病毒感染,家長們要格外小心。目前,接種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最為有效的方法。秋冬季節交替,謹防兒童感染輪狀病毒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後引起腸炎,多發生於秋冬季節,所以又被稱為「秋季腹瀉」。腹瀉病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我國病毒性腹瀉中,90%以上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6月齡-5歲是輪狀病毒腹瀉的高發年齡。
  • 秋季預防腹瀉做好這幾點
    腹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肚子,偶爾吃壞東西拉肚子是正常的,但是大家可別小看腹瀉,經常這樣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危害可是非常大的。那麼,長期腹瀉會有哪些危害? 長期腹瀉警惕這四大危害 1、容易降低身體的免疫力 腹瀉有可能是腸道菌群平衡失調,腸道保護功能下降,導致有害菌乘虛而入。同時腹瀉引起的一些營養缺乏症狀,也使得人體對於一些病原體的抗病能力減弱。
  • 冬季豬場豬流行性腹瀉病多發,豬腹瀉預防和治療方案可以這樣做!
    如的症狀果仔豬患上豬流行性腹瀉,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後的一周左右內會死亡,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冬季豬流行性腹瀉具有高流行性、傳染性強的特點。所有的豬只都有可能感染,但是一般仔豬的發病率最為嚴重,死亡率高達100%。
  • 仔豬腹瀉拉稀的最佳治療方法:仔豬腹瀉拉稀怎麼辦?
    仔豬拉稀腹瀉的情況在養豬場很常見,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仔豬黃白痢,一種是斷奶仔豬的營養性腹瀉。本文,我們為那些一直問仔豬腹瀉拉稀怎麼辦的養殖戶朋友,提供一個仔豬腹瀉拉稀的最佳治療方法。對於仔豬黃白痢來說,病原是大腸桿菌感染,病根是母豬奶水不好或者衛生條件差或者溫度太冷著涼了,症狀是拉黃白色稀糞。針對這三點,對應解決就是最佳治療方案。首先用:硫酸粘菌素,殺滅大腸桿菌,其次用:利克太保,飲水止瀉,同時使用:旺乳太保,提高母豬奶水質量,並做好豬舍衛生和保溫工作。這就是一個完整有效的治療仔豬黃白痢的方案。
  • 仔豬哺乳期腹瀉問題的產生原因
    在養豬的整個過程中,哺乳仔豬的高死亡率是養豬者最頭疼的問題。通常,我們缺乏全面的思考和合理有效的總體控制計劃。在這裡,小編將詳細闡述哺乳期間的腹瀉問題。
  • 仔豬腹瀉病的鑑別診斷及綜合防治
    近年來,仔豬腹瀉病一直是困擾養豬業的一大難題,儘管對該病的研究在防治、營養、管理和遺傳學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仔豬腹瀉仍然是養豬生產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病因複雜,給預防、治療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 注意:只有抓住這幾點,才能防止豬場發生豬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
    以嘔吐、腹瀉、脫水為特徵,不分季節不分豬種,多在秋冬流行。 傳染源: 病豬、帶毒豬 臨床症狀: 發病後豬群厭食、口渴,由於病毒潛伏期較短,會在短時間內傳染爆發,流行性腹瀉只拉不吐,傳染性腸胃炎上吐下瀉,糞便呈噴射狀瀉出,極臭。仔豬多發死亡,即使不死也有可能成為僵豬;少數母豬會有流產現象。大豬一般不會致死、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傳染性強。
  • 做好這幾點可有效預防
    夏季氣候炎熱,人體毛孔都會打開,防禦能力本就較弱,並且在南方地區溼氣也較重,再加上大家都喜歡吹空調、洗冷水澡、吃冰冷食物,就會很容易導致發生多種季節性疾病,比如暑溼感冒、腹痛腹瀉、中暑等,很多人都容易「中招」,尤其是暑溼感冒,在大夏天患上感冒,痊癒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
  • 秋冬轉換之際,黴漿菌肺炎的流行期,做好這幾點,輕鬆預防
    秋冬轉換之際是黴漿菌肺炎的流行期,然而2019年不同於以往,不僅病患人數大幅增加,更有70%患者已對治療用抗生素的紅黴素產生抗藥性。黴漿菌肺炎小檔案黴漿菌肺炎是因為感染黴漿菌所導致,肺炎黴漿菌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但好發於春夏、秋冬季節轉換之際。
  • 網傳新型病毒性腸胃炎 其實是秋冬多發常見病
    原標題:網傳新型病毒性腸胃炎 其實是秋冬多發常見病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雅琴)新的病毒性腸胃炎正在蔓延?近日,不少東莞市民的朋友圈都在傳諾如病毒的消息,讓人憂心忡忡。記者1月6日從東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諾如病毒並不是新的病毒,其感染性腹瀉也只是一種在秋冬季節多發的常見病,並非如傳言的可怕。
  • 區分三種引起豬腹瀉的豬腸道冠狀病毒病
    病毒對光和溫度敏感,陽光照射6h,或56℃條件下經90min或65℃條件下經10min可殺死病毒。  1.2 流行特點 易感動物只有豬,各年齡的豬都可發病,10日齡以內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豬和帶毒豬是傳染源。病毒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溼度大、飼養密度高的豬舍該病更易發生。犬、貓等動物也可間接傳播該病。在寒冷季節該病多發。新疫區主要呈流行性發生老疫區呈地方性流行。
  • 預防仔豬下痢十個妙招
    1.母豬餵全價料,蛋白質水平不要過高。保持飼料的相對穩定牲,不餵發黴、糟渣飼料,加餵青飼料,保證下奶好。2.餵脂肪。在懷孕母豬後期的飼料中添加脂肪,促進乳脂的合成。提高初生仔豬的抗寒力,減少仔豬腹瀉。3.在懷孕母豬產前4周和2周,各進行一次豬大腸桿菌疫苗注射,即仔豬腹瀉基因工程雙價苗。4.給仔豬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
  • 不同日齡豬的腹瀉原因和對策全在這裡了!
    初產或第二胎懷孕母豬,產前30天和15天各免疫一次,用C型魏氏梭菌菌苗肌內注射5~10毫升/次;對3胎以上的經產母豬,可在產前15天一次肌內注射3~5毫升/次。(3)藥物預防。小豬初生但還沒吃初乳前,口服慶大黴素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在常發本病的豬場,在仔豬產出後,立即給整窩仔豬肌注硫酸頭孢喹肟、止血敏等,並適當口服人工補液鹽或葡萄糖,防止機體脫水,增強抵抗力。
  • 仔豬黃白痢在豬場最常見,你知道發病原因嗎?知道該怎麼治療嗎?
    本病多發生於10~30日齡仔豬,(以10~20日齡發病最多。誘發和加劇仔豬白痢病的因素也很多,如因母豬飼養管理不當、豬舍衛生不良,膘情肥瘦不一、乳汁少、濃稀變化太大,無季節性,或者天氣突然變冷,溼度加大,陰雨或保暖不良,都會誘發白痢病的發生。此病如果條件較好,醫治及時會很快痊癒,死亡率較低,條件不好可造成仔豬脫水瘦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