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陸用簡體字多年,港澳臺仍用繁體字?

2020-12-13 悠悠大小事

中國的漢字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從小就學習寫字,認字。其實到成年之後,能夠熟練書寫和掌握的漢子,和漢字的總量比起來,也是差距很遠的,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正常的閱讀和寫作。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大陸常使用的漢子,都是已經經過了簡化後的漢字,早前的漢字筆畫更為繁多。但是港澳臺卻一直沿用著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

漢字的演化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直到唐代才基本上 開始定型。漢字的簡化歷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五四運動開始後,提倡用白話文替代文言文,白話文的普及,也就涉及到了漢字的簡化。

在1920年的時候,錢玄同便在《新青年》中發表了關於漢字簡化的提議,並在隨後的2年中,詳細規劃了8種具體的實施方案。胡適也曾經表示支持漢字簡化。經過眾多文人學者的努力,在1935年的時候,錢玄同的《簡體字譜》被採用,中華民國教育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這也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解放時期,當時的簡化漢字被稱為「解放字」。1949年的時候,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成立,之後的漢字簡化越發備受重視,教育部確定了簡化漢字的原則,文字改革協會也不斷完善,發展成了中央文字改革委員會,在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以及數次國務院全體會議中,漢字的簡化不斷被明晰和確立。最後在1964年審定通過的《簡化字總表》,1986年經過了少量的修訂後,一直被使用至今。

港澳臺一直沿用著繁體字,主要是因為內地是在解放後就推行簡化字改革了,當時港澳臺還沒有回歸,所以一直沿用繁體字至今。但是不論是繁體字還是簡化字,都不影響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相關焦點

  •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而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
    大陸人為什麼能看懂繁體字,港澳臺人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呢?我們國家有兩種字,一種是繁體一種是簡體,目前大陸人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簡體字,而港澳臺人士仍舊使用的是繁體字。大陸人對繁體字都有一種莫名的情懷,但是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見過繁體字,為什麼會無師自通,看到一行繁體字就能認識到這行字的意思呢?而港澳臺的同胞則不同,他們從小學的都是繁體字,看到簡體字卻覺得十分為難呢?難道就是因為大陸的KTV裡播放臺詞的字幕多是繁體字的原因嗎?當然KTV可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絕對不會是全部。
  • 同樣用漢字,為何港澳臺堅持用繁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反而用簡體
    由於政府大力推廣,大陸地區很快就將簡體字給徹底推廣開來;只可惜,港澳臺等地的小夥伴們卻因為種種歷史原因,至今還在繼續沿用著複雜的繁體字。有趣的是,港澳臺不用簡體字,但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華人聚居地卻開始自發開始了漢字簡體化運動,這是為什麼?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傳播深遠的中國漢字,為何新馬都在用簡體,港澳臺卻在用繁體字?
    ,這讓我們的漢字成為了表意文字,和主流的拼音文字區別開來,我們有表音也有表意的成分,因此漢字特別成熟,歷經多年雖然字體改變許多,但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成功記載了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讓我們的歷史保存得比較完整。
  • 港澳臺為何至今仍用繁體字,而新加坡等地卻使用簡體字?
    尤其是我國漢字不僅有簡體字,還有繁體字,要學會就更難了。即便是從小就學習漢字的很多中國人也不會寫繁體字,畢竟我國大陸幾乎都以簡體字為主,就連新加坡和馬蘭西亞也都是用簡體字,只有港澳臺依然堅持在使用著繁體字,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呢,在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啊,依然使用繁體字,在大陸地區呢,那麼為什麼在港澳臺地區,而在大陸地區使用簡體字呢,歷史哥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簡化漢字的小歷史,很多人呢都以為簡體字呀,是在新中國之後才開始發明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呢,簡體字啊經常出現
  • 我們現在用簡體字,為什麼港澳臺用繁體字?是這些原因
    現在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都用到的是手機電腦,寫字也是用到的很少,最多就是寫自己的名字,現在的簡體字大家已經很習慣了,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也看見有的電視節目用的是繁體字,雖然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漢字的字體,但是為什麼港澳臺用的卻是繁體字,我們一起去了解原因吧。
  • 新加坡說普通話用漢字,為何港澳臺不說普通話寫繁體字呢
    新加坡說普通話用漢字,為何港澳臺不說普通話寫繁體字呢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人都認為,漢語是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這與漢字的複雜性有很大的關係。在所有的文字中,漢字的多樣性,寫法,解釋都是最複雜的文字之一。1913年,北京召開了漢字統一讀音會議,1918年之後,使用注音字母。
  • 大陸早已用簡體字,為何港澳臺卻仍在用繁體字?看完漲見識了
    大陸早已用簡體字,為何港澳臺卻仍在用繁體字?看完漲見識了我們都知道,如今是網際網路的天下,這是個數字代碼的時代,書寫於人而言和從前不同了,然而漢字在真實世界裡還是很重要。平常漢字有兩部分,一是經常用的簡單的字體,二是不經常用的複雜的字體。
  • 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
    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雖然現在我們把使用的文字定為了漢字,但是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問題。以前我們的祖先用的都是繁體字,現在如果我們要簡化它們,是不是就失去了漢字原有的意思,是不是對歷史的不尊重,還是把漢字改過來吧,用以前的繁體字多好,有人提出來要把簡體字重新變繁的想法,在我看來,想要傳承我們古老的文化,簡體字也可以做到,不能說,簡化了文字,就繼承不了我們祖先的文化了。當時漢字由繁變簡的過程可是一波三折。
  • 為什麼港澳臺使用繁體字,堅決抵制簡體字?
    眾所周知,漢字在過去書寫起來非常的繁雜,一個字甚至有數十個筆畫,不僅難以書寫,而且也不好學習和識記。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展了浩浩蕩蕩的掃盲運動,為了儘快讓人們學習更多的字,相關部門對以往的繁體字進行了簡化,簡化後的字書寫起來非常方便,人們學習起來也輕鬆了許多,所以到現在,我國國內一直沿用著當初的留下來的簡體字。
  • 大陸早就普及了「簡體字」,為港澳臺卻還在使用繁體字呢?
    大陸早就普及了「簡體字」,為港澳臺卻還在使用繁體字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也是不容小覷的,如果大家有仔細研究手機的話,有輸入法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切換,估計各位也知道簡體字和繁體字都是中國的漢字,那它們之間有社麼區別呢?
  • 我們已經用了60多年簡體字,為何還是能看懂繁體字?原因有三點
    //墨雲我們已經用了60多年簡體字,為何還是能看懂繁體字?可是,在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地區還是依舊堅持著繁體字的使用,可是這就有一個問題,當我們去看那些繁體字的時候,還是能夠了解它的大致意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細想之下,我總結了三點與大家分享一下。
  • 繁體字還分香港繁體和臺灣繁體?網友:這麼麻煩為何不用簡體
    繁體字還分香港繁體和臺灣繁體?網友:這麼麻煩為何不用簡體   文字是一個文明最根本的存在,從古代倉頡造字,到現在的中文簡體,漢字在經歷千百年的發展後,在形態上面逐漸的趨於穩定,不再發生大範圍的變化。
  • 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文化觀察 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王達三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3-23    [列印] [關閉]     現在的問題是,簡體字正隨著中國國際影響的擴大而走出國門,國內恢復繁體字的呼聲卻越來越高。主張使用繁體字的人把簡體字說得一文不值,主張使用簡體字的人則把繁體字罵個狗血噴頭。但在筆者看來,繁體字和簡體字不是水火不容的關係,而是應該並列為中國的「國字」。    漢字簡化運動從一開始就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即繁體字難認、難讀、難寫,所以造成中國人不識字、沒文化。
  • 為什麼大陸用簡體字,而港澳臺用繁體字呢?至今很多人不懂
    文字的改進有的是為了區別自己朝代同前朝的文字,就像韓國,以前屬於我國的番國,用的也是我國的繁體字。而隨著韓國的發展,韓國的君王便創造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字――韓文。包括現在我們看的韓國歷史劇,也都經常可以看到繁體字。但是更多的都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認識到以前的文字對於記錄還是描寫來說都是十分不方便的,因此也不開始不斷變形改進。
  • 中國為何不再使用繁體字了?專家:繁體字十分難讀懂
    在我國港澳臺地區,要說唯一與祖國大陸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文字方面的差距,港澳臺地區實行的繁體字,而在大陸實行的則是簡體字,時間則是在1956年開始實施。國家之所以選擇繁體字化簡,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全國老百姓考慮,繁體字雖然在我國的歷史上存在3000餘年,從有文字記錄開始,便一直使用的是繁體字。專家說繁體字有三個極大的弊端,第一個繁體字十分難讀懂,字表其字意如:「轟、豐、鳥」不直接等於讀音,再者形聲字聲旁大多也不能準確表示讀音,如「韋」作為聲旁的違、偉、韓。」
  • 中國青年報: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但在筆者看來,繁體字和簡體字不是水火不容的關係,而是應該並列為中國的「國字」。  漢字簡化運動從一開始就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即繁體字難認、難讀、難寫,所以造成中國人不識字、沒文化。實際上,識字水平和文化程度與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教育的普及提高有很大關係,和字體難易程度的關係不是很大。
  • 香港現抨擊簡體字言論 港理工大學內地學生用書法回應:你繁體字還...
    香港有部分人抱有「繁體字為正統」的文化優越感,比如香港演員黃秋生,曾以內地看不懂繁體字為由,感嘆「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亦有香港激進反對派以繁體字歷史悠久為名,鼓吹「文化優越論」、「文明等級論」。但看過新浪微博網友@文刀牛老子是大豪傑 發布的這張照片,香港同學,你再打著繁體字的幌子鼓吹「文明等級論」,小編就要叫警察了……
  • 沒想到,港臺所用的繁體字居然還是差異!
    都說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根,一筆一划都是繁體字才能構匯出來的中華文化的魂。儘管中國大陸已經全面實行簡體字,但港澳臺等地,在繁體字的使用上,還在一代一代傳承。簡體字·嘆繁體字 港版:歎 臺版:嘆這兩字雖寫法不同,但都是以「堇」來作為字素的,《說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 用簡體還是用繁體 海外中文學校陷「兩難」
    支持方稱,海外華人圈都在使用繁體字,造成華人不同字的局面,只有恢復繁體字才能讓大中華有凝聚力。反對方稱,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其實質是對文字演變進步的否定。對此,官方迅速做出回應,稱簡化字使用規定不會調整;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表示,教育部要依法行政,語言文字有法。圖為新華字典上的簡體字與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