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生為芝加哥機場設計分類垃圾桶

2020-12-23 環球網

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芝加哥校區)工業設計專業讀碩士的作者,為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設計的分類式垃圾桶。

當你手上攥著垃圾,看到一排分類垃圾桶時,是否為該往哪個桶扔糾結過?看了桶上的提示還是不明白?現在簡單了!正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芝加哥校區)工業設計專業就讀研究生的本文作者設計的垃圾桶,或許能讓你對垃圾桶的功能一目了然。今年5月,他的作品獲得了美國「芝加哥工業設計挑戰賽」第二名。雖然從設計到實際應用還有資金上的困難,但是聯想到國內垃圾桶存在的不方便扔棄和清理、桶口偏小,甚至用造型可愛動物的嘴「吃垃圾」的設計,就覺得本篇文章讓人很受啟發。

參賽為機場設計垃圾桶

位於伊利諾州的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轄區內的奧黑爾國際機場規模龐大,世界最大的兩家航空公司——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和美利堅航空公司在此設立了各自的大本營。這座機場設有4座航站樓,跑道多達7條,平均每年有6500萬人次經此穿梭世界各地。這樣一個聞名全球的巨大民航樞紐,基礎設施不給力怎麼行?於是,芝加哥航空局和幾家生產商聯合主辦了「芝加哥工業設計挑戰賽」,希望能夠收集到優秀的創意,用於機場內基礎設施的改良。筆者有幸參加了分類式垃圾桶的設計比賽,並由此對垃圾桶的人性化設計有了更多認識。

這次大賽共分為4個設計板塊:分類式垃圾桶(recycling and trash receptacle)、建築物「生態外衣」(Sustainable wall treatment for concrete surfaces)、嬰兒護理站(baby changing station)和機場便民設施(airport amenities)。大賽對垃圾桶的設計有4條主要要求:皮實耐用,能「Hold」住機場龐大的客流;質地輕巧,便於挪動;方便清理和維護;高辨識度,讓旅客能短時間內找到垃圾桶。

比賽初期,筆者到奧黑爾機場做實地調查。通過與機場管理人員交談,了解了機場目前面臨的問題以及期望的解決方向。跟街頭、商場、飯店等場所不同,機場長期處於繁忙狀態,旅客來去匆匆,垃圾桶必須容量龐大、數量眾多、分布密集,以便讓時間緊迫的旅客們隨時隨地找到扔垃圾的地方。這帶來了一個簡單卻又致命的問題:成本太高。一個全類別「通吃」的普通鐵皮垃圾桶,造價少說也要500美元,而環保分類垃圾桶的成本還要多出幾倍。同時,機場龐大而集中的客流會大大提高垃圾桶的使用頻率,其實際壽命要比街頭的垃圾桶短得多。如果全面配備環保垃圾桶,財政並不十分寬裕的奧黑爾機場表示「鴨梨山大」。

環保垃圾桶讓旅客犯難

出於成本考慮,奧黑爾機場的垃圾桶目前以普通型與環保分類型混搭的方式分布。據機場管理人員觀察,大部分旅客明顯「偏愛」普通垃圾桶,而對分類型垃圾桶感到很困惑。

原來,奧黑爾機場的分類垃圾桶與普通垃圾桶通常挨在一起,前者的垃圾投放口不論哪種分類都明顯小於普通垃圾桶,對匆匆忙忙的旅客而言,還是那些能輕鬆「接住」垃圾的普通大垃圾桶更能迎合旅客的需要。另外,環保垃圾桶的顏色是沉悶低調的深藍色,造型也並不鮮明突出,在繁雜的機場內很不搶眼。

相比之下,普通垃圾桶則是壯碩的圓筒形身材,還裹著一身「紅袍」或「白衫」,具有極高的辨識度,進一步強化了對旅客的吸引力。對大多數旅客而言,再高尚的環保行為也無法報銷誤機造成的損失。而當不懂英語的外國旅客,辛辛苦苦找到分類垃圾桶的時候,可能又傻眼了——沒有形象的圖片,沒有醒目的標誌,只有陌生的英文提示:「廢棄物還是可回收物?」環保不是選擇題,如果旅客短暫停留過程中還要為垃圾分類糾結半天,往往會選擇敬而遠之,走也。

不過,奧黑爾機場垃圾分類收效甚微,正是本次參賽作品設計的出發點,即色彩不夠醒目、造型辨識度低、垃圾投放不易、分類標示不清、成本過高這5個要素。

參賽期間,筆者還遠赴垃圾分類高手國家——日本「取經」。我在東京的成田機場調查發現,貼牆而立的垃圾桶個個巨大無比,極具存在感,再匆忙的旅客也難以對垃圾桶視而不見。再走近一看,簡直就是一座迷你垃圾站,分類多達5種不說,每一種垃圾都用不同的顏色和圖案標註,文字說明用了中、日、韓、英4種語言,大部分外國旅客都能一目了然,正確投放垃圾。

作者設計的用於固定垃圾袋的金屬環。更換垃圾袋時,工作人員只需掀起前蓋,通過滑軌拉出垃圾袋的固定環即可輕鬆拆裝垃圾袋。省力省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4個設計讓你想扔錯都難

進入正式設計階段。根據奧黑爾機場的要求及其現存的問題,筆者和搭檔設計的垃圾桶採用亮麗鮮豔的綠色和橙色,增加整體的辨識度;標誌圖案分別做成紙張、易拉罐、玻璃瓶等對應垃圾類別的形狀;桶壁正面下半部分鏤空,讓人們一眼就能看到裡面盛放的垃圾種類;垃圾投放口同樣根據垃圾類別做了「個性化」設計,提示旅客將手中的垃圾對號入座,比如盛放廢紙張的桶,投放口呈扁平長條狀,不僅能讓旅客一目了然,還有效防止其他垃圾混入其中;類似漏鬥的下滑造型使得垃圾能夠借重力滑入口內,便於快速投放,為旅客節省時間。這樣一來,旅客們能從多個方面快速找到垃圾桶並清楚地知道垃圾的分類,想扔錯都難。

在方便旅客的同時,垃圾桶的設計還照顧到了環衛人員處理桶內垃圾的問題。機場內現有垃圾桶更換垃圾袋的方式,是打開上蓋將垃圾袋拎出來。而我們為垃圾桶設置了一組滑軌,工作人員只需掀起前蓋,通過滑軌拉出垃圾袋的固定環即可進行垃圾袋的更換。變上提為平拖,省力省時,提高了效率。

垃圾桶壁正面下半部分鏤空,人們可以直接看到裡面盛放著什麼垃圾;紙張的投放口特別設計成長條形,進一步明確分類的同時,還能有效防止其他類垃圾「魚目混珠」。整個垃圾桶採用模塊化設計,由數個金屬部件拼裝而成,既便捷又耐用。

組裝模塊化 便宜又耐用

除了好用,有效節約成本也是本次比賽的衡量標準之一。因此,模塊化設計是筆者參賽作品的亮點。為方便局部更換與運輸,整個垃圾桶的框架由一塊塊黑色的折彎金屬板拼接而成,可以被拆解成數個金屬部件,一旦機場需要增加垃圾分類,只需要加裝這些金屬板,原本只有兩種分類的垃圾桶就可以快速擴充至3種、4種、5種甚至更多。同樣,如果垃圾桶局部受損需要更換的時候,也只要替換掉受損的部件,大大節約維護開支。

材質方面,垃圾桶整體使用以碳鋼為主的可回收金屬,構成垃圾桶框架的金屬板全部採用折彎工藝進行加工,表面進行氧化處理呈現黑色,正面和頂部擋板使用切割工藝,降低了加工難度。如此設計,又進一步壓縮成本。

經過3個月的努力,筆者的這個垃圾桶設計最終摘得銀牌。為了能從這次比賽中挖掘出更多的人性化理念,找出自己的差距,筆者還詳細了解了金牌得主的設計亮點。

一等獎獲得者是與筆者同校同專業的大四學生。首先,他將垃圾桶的模塊化設計做得更加簡潔,通過簡單拼接就能實現垃圾桶的成型和穩定,而不需要其他固定件來輔助,既提升了拆裝的便利,又進一步迎合了機場對於節約成本的迫切需求。每一個類別的桶都可以自由拆卸拼接,便於工作人員為單獨的桶進行維修或更換。

其次,一等獎作品在「身材」上比筆者的設計要大得多,能夠很好地滿足機場這種大客流場所的使用需求。這個垃圾桶支持三項分類,中間主桶用來裝普通垃圾,投放口巨大,再粗心的旅客也很難扔偏。

第三,設計者巧妙地將垃圾袋的更換方式融入到模塊化設計裡,整個垃圾桶可以對半打開,從而輕鬆取出垃圾袋,省事兒又新穎。總的來說,第一名的基本設計理念與筆者的相通,甚至部分細節的出發點也一樣,但他們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更出色,冠軍名頭當之無愧。

垃圾桶壁正面下半部分鏤空,人們可以直接看到裡面盛放著什麼垃圾;紙張的投放口特別設計成長條形,進一步明確分類的同時,還能有效防止其他類垃圾「魚目混珠」。整個垃圾桶採用模塊化設計,由數個金屬部件拼裝而成,既便捷又耐用。

獲獎作品商業化差錢

在評選出名次之後,這場比賽平靜落幕了,但筆者很關心各個得獎設計的後續發展。根據比賽規定,奧黑爾機場的工作人員會帶著前三名的設計與生產商研討投產問題。那麼,最終生產商會採用哪種設計方案呢?按捺不住好奇心,筆者再一次到奧黑爾機場進行確認,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機場並沒有採用任何一組獲獎選手的設計,只是對原有的紅、白色普通垃圾桶進行了改良,將投放口一分為二,分別用於可回收垃圾(recycle)和其他廢棄物(waste)。

不管怎麼說,這倒是最為經濟的一招——對現有垃圾桶造型的簡單修改,不用花多少錢還能兼顧分類。但這樣的修改並沒解決垃圾桶辨識度低、分類標準不清晰、扔垃圾不輕鬆等問題。雖然前三名設計的作品,理論造價均符合大賽要求的500美元以內,但奧黑爾機場顯然還是嫌貴,向更省錢省事的策略妥協了。不過,相信芝加哥不會「駛離」環保之路,畢竟奧黑爾機場是無數旅客造訪這個美國第三大城市的門戶,相信它終會尋求功能與成本的最佳平衡點,配以全面周到的人性化環保設施。

垃圾桶壁正面下半部分鏤空,人們可以直接看到裡面盛放著什麼垃圾;紙張的投放口特別設計成長條形,進一步明確分類的同時,還能有效防止其他類垃圾「魚目混珠」。整個垃圾桶採用模塊化設計,由數個金屬部件拼裝而成,既便捷又耐用。

相關焦點

  • 家庭智能分類垃圾桶設計
    垃圾的分類回收可有效的推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該款智能分類垃圾桶應用於家庭垃圾的初分類,減少因為垃圾分類而產生多個垃圾桶的情況,內置掃描裝置感應晶片,通過法分析垃圾本身成分而進行對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粗分類。省去人為區分垃圾的過程。
  • 上外附中學生發明智能分類垃圾桶
    上外附中高一學生設計的垃圾桶模型 /晨報記者 陳徵 「垃圾分類」成為近來上海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校園裡的中小學生也不例外。上外附中的6名學生,發明了一款「全自動」的四合一垃圾桶。「其實我們自己一開始都覺得垃圾桶很髒,會產生牴觸情緒。所以我們想到做一個炫酷的垃圾桶來提高人們的意識,讓更多的人去接受、學習垃圾分類。」來自上外附中高一學生戚蘊怡笑著說。 開桶自動感應有分類提示 一個石墨色正方體上疊加著一個金色的圓柱體,外形像一節7號電池,這便是「四合一」智能分類垃圾桶在靜置狀態下的外觀造型。
  • 美國城市: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位於美國伊利諾州,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最大城市,有將近300萬人生活在這裡。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及其郊區組成的大芝加哥地區的人口超過97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芝加哥是美國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
  • 小學生研發「聽話」的分類垃圾桶
    「李伯伯提到關於垃圾材質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可以在今後的設計中加進去,這樣可以使得分類垃圾桶更加智能。」高安路第一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蔣承翰同學與小夥伴趙榛焮、丁景和在他們的微信群中進行著交流。「我記得當時李伯伯還向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如果有人說手上的垃圾是電池,而手中的垃圾是玻璃瓶,那麼,當玻璃瓶被扔到有害垃圾桶裡時,垃圾桶應該語音提示。」丁景和同學說,「我們原本就準備對聲控智能分類垃圾桶進行一下升級,李伯伯的建議,無疑讓我們拓寬了思路,我們覺得不僅僅要靠語音識別,未來還可以利用影像識別垃圾種類,提升垃圾桶的功能。」
  • 四分類垃圾桶
    四分類垃圾桶, 用紙折垃圾桶手工怎麼折,學手工製作摺紙垃圾桶、這些有創意的國外垃圾桶設計淨化周邊地面環境、電子感應垃圾桶價格貴嗎,智能感應垃圾桶好用嗎、垃圾桶給孩子擦嘴喪失的不僅是人格和良知、垃圾桶的英文單詞有哪些,用英文造句怎麼說、梧桐樹淪為垃圾箱影響市容存在安全隱患、萬現金扔垃圾桶廠家從這個聚寶盆看出人的心態、垃圾分類手抄報內容怎麼寫垃圾桶廠家告訴你、玻金塑紙垃圾桶分類垃圾收集容器在深圳盛行
  • 垃圾分類機器人和智能垃圾桶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方面尚沒有足夠的經驗,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有效需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相關行業的爆發式增長較難出現。但長遠來看,垃圾分類處理設備的空間廣闊,相關企業將迎來逐步發展的機會。2. 基於垃圾處理產業鏈的市場機會分析3.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及前景智能垃圾桶,不僅能夠讓垃圾分類,而且對於垃圾的清理會更合適。
  • 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服裝設計好申請嗎?
    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簡稱SAIC),建校於1866年,是美國頂尖的藝術教育機構之一,由博物館和學校兩部分組成。該學院則旨在培養視覺藝術人才,華爾特.迪士尼、喬治亞.歐姬芙都是該校的校友。那麼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怎麼樣?
  • 家用垃圾桶和戶外分類垃圾桶的區別
    2、垃圾分類不同:戶外環衛垃圾桶要求採用四色分類垃圾桶,即: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家用分類垃圾桶只需要做到乾濕分類即可,即: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戶外分類垃圾桶3、垃圾桶材質不同:戶外環衛分類垃圾桶大多採用不鏽鋼垃圾桶和鍍鋅板垃圾桶,而家用分類垃圾桶體積小巧,易於加工,可擴展空間大,所以家用垃圾桶的材質也比較多,比如:塑料垃圾桶
  • 垃圾分類半年了,終於找到心儀的垃圾桶
    上海剛開始分類時,我又買了好幾個垃圾桶放家裡,想著這樣足夠了。那陣勢,簡直就是垃圾桶開會,又醜又亂,還經常扔錯桶。桶外的分類標識可自由選擇貼或不貼生活館找到的這個腳踏分類垃圾桶,就特別合我心意:樣子好看、分類清楚、腳踩開蓋又很方便。品質上也過硬,它來自垃圾桶界的高端品牌EKO。
  • 七萬人民幣一個的垃圾桶?TrashBot:垃圾桶裡的「鋼鐵俠」!
    TrashBot的使用者以產生大量垃圾的機構為主,包括政府機構、商業大樓、城市運動場館、機場、購物中心以及學校等,畢竟這是超過1萬美元(10000美元=71282元人民幣)的toB級垃圾桶。數字是:美國的可回收垃圾桶裡只有20%的垃圾能真正被回收。這就是目前垃圾分類的兩大痛點:分類規則複雜難懂,和執行效率低。那麼,有解決辦法嗎?日本算是垃圾分類做得最有名的國家了,但如果沒有公寓樓的垃圾分類管理員和垃圾分類公司,恐怕垃圾分類的效率也高不到哪裡去,而日本這種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高昂的人力成本。
  • 上海高中生自製智能分類垃圾桶 切實提升市民垃圾分類行動
    上海高中生自製智能分類垃圾桶 切實提升市民垃圾分類行動時間:2017/5/2 8:59:36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選稿:陳樂 如今在上海大街小巷都有分類垃圾桶,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 各種型號的優質分類垃圾桶都為你選好了!
    不管你在不在杭州,學會垃圾分類都是一件好事情。尤其夏天,廚餘和溼垃圾容易變味腐爛,招蚊蟲。和匠立式分類垃圾桶,人性化的分層設計從源頭化解分類垃圾的麻煩。滿庭薔薇雙體雙蓋分類垃圾桶如果你是專門要為廚房配備一個垃圾桶,那你一定能錯過這款雙體雙蓋分類垃圾桶,能滿足我們日常乾濕垃圾分離的需求。(當然,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也行,看各自需求,靈活運用!)為啥說它超級適合廚房?
  • 新增南京機場—安克雷奇—芝加哥國際定期貨運航線
    圖:南京祿口機場—安克雷奇—芝加哥國際定期貨運航線開通> 12月30日,隨著塔臺一聲:Y84782航班可以起飛,波音B–747全貨機(航班號Y84782)裝載100噸國際貨郵,騰空而起,從南京機場飛往目的地芝加哥。
  • 聽說上海分類垃圾桶斷貨了,滬高中生發明了全自動垃圾桶!
    掐指一算,距離7月1日上海全面實行垃圾分類還剩下一個手就能數得過來的日子了。大家也開始購置黑的白的紅的黃的 大的小的圓的扁的 各種款式各種花色的垃圾桶,但就是有一群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中生們竟然自己做起了垃圾桶。(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 垃圾桶的分類四種
    智能垃圾桶垃圾分類分為四大類,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所以垃圾桶也要分成四種,分別用四種不同的顏色來區別。從顏色分:可回收物用藍色,廚餘垃圾用綠色,其它垃圾用灰色,有害垃圾用紅色;從容量分:垃圾桶也有不同的容量,在社區採用240L的塑料垃圾桶,在單位和學校採購50L或120L的塑料分類垃圾桶;從材料質分:在社區大部分採用塑料材料,在道路和公園用玻璃鋼材料,也有採用不鏽鋼和鍍鋅板的;
  • 這個「酷炫」智能分類垃圾桶由中學生發明,計劃未來生產投用
    為了推進垃圾分類,6名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上外附中」)的學生設計了一款智能分類垃圾桶。這款智能分類垃圾桶「四合一」,可以旋轉,外形好像一個「大電池」。本文圖均為受訪者供圖憑藉這個創意,這6位高一學生獲得了2019 SAGE賽智(Student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全球中學生可持續發展創新大賽)中國站冠軍,將參與8月舉行的賽智世界盃和全球巡禮。
  • 分類垃圾桶公共場所遇「尷尬」
    但記者在此處觀察了20分鐘,沒有一位乘客按照要求,將手中的垃圾扔到對應的垃圾桶裡,甚至都沒有人掀開這幾個分類垃圾桶的蓋子。記者看到,這四個分類垃圾桶旁,還放置了兩個沒有標識的大垃圾桶,這兩個垃圾桶相較而言就比較「受寵」。來往乘客只要手裡有垃圾,幾乎都會順手將它丟進這兩個大桶裡。
  • 祿口機場開通新加坡-南京-芝加哥國際貨運航線
    中新江蘇網南京5月22日電(特約記者鄭建記者陳旻)今天是中國政府首次向外國航空公司開放第五航權的第一天,南京祿口機場便「捷足先登」。下午十四點0六分,一架波音七四七—四00F大型貨機,從新加坡經停廈門飛抵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在近兩個小時的貨物裝卸後,於十六點再次騰空而起,飛赴美國芝加哥。
  • 垃圾分類黑科技:垃圾桶自動清洗設備為環衛工「減負」
    山水湖濱花園二期是經開區首個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的小區,在垃圾桶集中點內配備了垃圾桶自動清洗設備,專門用於小區垃圾桶的清洗,大大節省人力的同時保證小區內垃圾桶乾淨衛生。金沙田定時定點垃圾投放站據了解,這是無錫首個配備垃圾桶自動化清洗設備的小區。
  • 芝加哥位於美國中西部,是五大湖地區最大城市
    芝加哥位於美國中西部,是五大湖地區最大城市,是美國黑人、猶太人聚居較多的城市。還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芝加哥是世界主要的郵購中心。旅遊業也很發達。在2009年,該市被瑞銀集團評為全球最富的城市的第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