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分析
1. 國家法規政策分析
自2016年起,國家政策層面上漸漸重視起垃圾分類系統建設,以此來破解「垃圾圍城及混合收集」困境,並在這期間制定了2019-2025年各個階段的發展目標: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從46個重點城市向全國300餘個地級以上城市推進。
而這些發展目標將推動我國生活垃圾集運、分類、回收處理等專業設備的需求,從而給垃圾分類處理設備相關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我國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方面尚沒有足夠的經驗,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有效需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相關行業的爆發式增長較難出現。但長遠來看,垃圾分類處理設備的空間廣闊,相關企業將迎來逐步發展的機會。
2. 基於垃圾處理產業鏈的市場機會分析
3.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及前景
智能垃圾桶,不僅能夠讓垃圾分類,而且對於垃圾的清理會更合適。據相關市場調查的數據顯示,國內一個100萬人口的城市,垃圾桶銷量在10萬個左右,市值不低於1000萬元;
以上數據顯示,其市場潛力巨大,垃圾桶是每個家庭都需要購買的,現在科技的發展,讓垃圾桶也在趨於智能化,越來越多的家庭會嘗試購買智能分類垃圾桶;
目前公共場所(機場、火車站)對垃圾桶的管理還處於非智能狀態,清潔工人的每天花費大量精力去清理,而管理起來也是很麻煩,隨著政策的推廣,垃圾分類機器人必將應運而生。
二、行業競爭力分析
1. 現狀分析---全球10大智能垃圾桶品牌及功能
智能垃圾桶目前的智能,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智能垃圾桶依然是個桶,它的智能在於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感應/語音開啟、密封、自動打包、自動換袋功能,距離真正的智能分類垃圾桶還有很大的技術壁壘。
2. 智能垃圾分類設施及應用場景設想
垃圾分類本質上是件對社會和環境利好的事情,可是,嚴苛的分類標準和條例卻讓大家叫苦不迭,由於人為處理較為複雜、意識和習慣未形成,「垃圾分類難」深深困擾著大眾。
人工智慧這幾年發展迅速,能不能通過機器視覺+AI技術來解決垃圾分類難題?
a 智能分類垃圾桶---應用在家庭/酒店或公共場所(如辦公室、會議室、社區、機場、火車站等)
b 垃圾分類機器人---應用在公共場所(如社區、機場、火車站等)代替人工
3. 智能垃圾分類設施競爭力分析
「垃圾桶」作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審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它的美觀和實用性,而產品也向著「小巧」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扔進去自己分類,這樣的智能垃圾桶離我們還有多遠?
三、優劣勢分析
優勢(S)
S1.集團內具有較大的應用場所,如辦公區、會議室、社區、醫院、商場、住宅等;
S2.民營企業機制靈活,決策迅速,市場適應力強;
劣勢(W)
W1.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缺乏,需要招聘;
W2.新興業務,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
W3.需建立新業務管理團隊。
機會(O)
O1.隨著國家政策法規的強制執行, 剛性需求增加;
O2.新業務屬於市場空白領域, 與競爭對手處在同一起跑線,勝出的機會較大;
威脅(T)
T1.與傳統的智能垃圾桶生產企業相 比,進入該領域較晚,市場主動權不易控制;
T2.新興領域,相關企業都爭相進入,市場競爭加劇;
T3.新興領域,突破技術壁壘需要3~5年時間,運營過程中存在只投入、無產出風險;
四、結論:3~5年後隨著智能分類垃圾桶的技術成熟,將相關技術拓展至垃圾分類機器人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