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肉最好?吃之前先數一數有幾條腿

2020-12-22 蔥油餅不帶蔥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滷煮鹹鴨、醬雞,臘肉、小肚兒、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鵪鶉、滷什錦、滷子鵝、滷蝦、燴蝦、熗蝦仁兒、兔脯、銀魚……

這些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肉,永遠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不過吃什麼肉最好?

小編看了市場上的肉發現竟然有個超級簡單的答案——看腿的數量。

肉的優點是營養豐富,含有很多優質蛋白和 B 族維生素,不過缺點是含有不少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要判斷哪種肉的營養價值高,就看它們誰的優點更多,缺點更少,咱們就一條一條腿……不,一種一種說。

四條腿的

大家常說的「紅肉」,基本上指的就是四條腿的「畜肉」,比如豬肉、牛肉、羊肉、兔肉等。

豬、牛、羊的瘦肉中蛋白質含量基本差不多,都在 20% 上下。

除了蛋白質,值得一提的是豬、牛、羊肉中含有不少「血紅素鐵」,因此紅肉是補鐵的最佳食物之一。

瘦豬肉中的維生素 B1 和維生素 A 比牛肉、羊肉都要高,所以,豬肉才有資本成為最常吃的肉。

不過豬肉的缺點是「肥膘」較多,不想胖的人可以選牛肉、羊肉。

至於兔肉,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與瘦牛肉差不多,而兔前腿比牛、羊腿還要肥(脂肪含量大概是 9 克 / 100 克),還是少吃點好。

三條腿……不,兩條腿的

「兩條腿」的肉主要是指家禽肉,而家禽中最典型、最受歡迎的當然就是雞。

雞肉除了蛋白質豐富之外,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看不懂沒關係,總之就是比較好),這一點上比牛羊肉更優秀。

當然,更關鍵的是烤雞翅、炸雞腿、燉小雞……怎麼做都好吃啊!咱們談雞肉時自然也要分部位來講。

雞胸肉是禽肉中的優秀代表,蛋白質近 20%,脂肪 5%,特價的時候一斤十塊錢都不要,和紅肉相比更划算。

雞翅和雞腿的蛋白質含量大概是 16%~18%,不過其中的脂肪不少,要是再油炸的話,吃了長胖可怪不了別人。

一條腿的

除了禽肉,魚、貝等水產是「白肉」中的另一類代表,它們差不多就算是……一條腿吧。

水產品的蛋白質含量在 15%~22%,和禽肉、畜肉相比,水產品的脂肪含量更低。

水產品還富含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 EPA 和 DHA(總之是一些很好的營養素,通常海魚中的含量多於淡水魚),常吃的話能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

成人每周吃 5 兩~1 斤的魚、蝦、貝好處多多,但高尿酸人群和痛風患者就要少吃各種海鮮河鮮了。

還沒完,接下來是……沒腿的

「動物性食物」中有兩員大將——牛奶和雞蛋。

牛奶中也有蛋白質,鈣含量更是豐富(100 毫克 / 100 克),在這一點上,要甩前面「幾條腿」幾條街呢。

雞蛋更是小個頭有大營養,含優質蛋白、脂類、以及幾乎全部種類的維生素。

唯一要擔心的大概只是蛋黃裡的膽固醇了,不過這缺點只針對血脂異常的人,普通人不用太在意,一天吃兩三個雞蛋沒問題。

至於「牛奶和雞蛋不能一起吃」這種長得很像謠言的謠言,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你以為這就完了?

還有六條腿和……更多腿的

別誤會,這裡說的不是六個翅膀的雞(何況本來就不存在),咱們要說的是——昆蟲。

看過電影《雪國列車》的人可能對「蛋白塊」有印象,這種營養品是用「小強」做的。(蟑螂有幾條腿來著?)

其實咱們也有烤蠶蛹、炸蝗蟲等「美食」,而全世界已知的食用昆蟲居然有 3650 種!

至於營養,數據表明食用昆蟲的蛋白質含量約 15.8%,跟鴨肉差不多,算得上高蛋白了。

相關焦點

  • 孕期吃肉要先數一數幾條腿
    關於如何吃肉,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營養學觀點:「四條腿(豬、牛、羊)的不如兩條腿的(雞、鵝),兩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菌類),一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魚)。」,雖說人體會優先滿足寶寶的生長,也就是如果媽媽缺乏某種營養,會先動用身體內儲存的,供給寶寶的需要,先滿足大腦的需要,然後才是其他。
  • 童謠:數數幾條腿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數數幾條腿2014-12-29 10:37:1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小鴕鳥  2、高高山上一頭牛  高高山上一頭牛, 兩個犄角一個頭, 四個蹄子分八瓣, 尾巴長在身後頭。  3、小羊小  小羊小,吃青草,吃了青草長羊毛。 羊毛白,羊毛長, 打毛線織衣裳。  4、鵝大哥  鵝大哥, 鵝大哥, 紅帽子,白圍脖,  哦嗚、哦嗚上山坡。 我要問問你,唱的什麼歌?
  • 螃蟹到底幾條腿 吃了這麼多年是不是白吃了
    問題貌似簡單,照例不會有答案。能想起的是蟹六跪而二- 鰲,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也」。這是古代散文名篇《勸學》中的原話,意思是說,讀書須持之以恆,要實實在在靠自己去努力。想不明白兩千多年前的先賢筆下,螃蟹為什麼會有六條腿,唯一的解釋是沒吃過。沒吃過梨子,不知道梨子滋味,沒吃過螃蟹,數不清幾條腿。那年頭,螃蟹肯定很多,多了就不稀罕。
  • 數數不僅是數數呀
    可不可以先進行分區,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數;還可以教給娃如何做標記(我喜歡畫點或畫圈),這樣才能最有效的避免重複數和漏數。第五,接著往下數。沒娃之前我會覺得:「這也叫問題?!」,有娃之後才明白,是個很大的問題。
  • 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在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究竟是什麼意思?流傳至今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嗎?是否對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有益呢?一切問題都值得深思,而我們現在就對這其中的一句進行深入研究探討。
  • 減脂期三大營養元素克數計算,吃多少才合適?
    之前我給出了三大營養素的幾種搭配比例方案,比例只的是它們的供能比例(即熱量比例),而具體到食物上,我們更多談論的是營養素的克數,因此需要一些計算。【比例怎麼換算】1、先根據我之前所分享的筆記,計算出你自己的TDEE(每日總消耗熱量)2、用TDEE乘以比例,計算出每種營養素的所需熱量3、再根據每種營養素的單位克數所能提供的熱量(4大卡/1g蛋白質;4大卡/1g碳水化合物;9大卡/1g脂肪
  • 我教孩子學數學 之數(三聲)數(四聲)
    我的猜想是:這樣會造成做加減法慢,在進位和退位時,尤其退位,要得到前一個的數字,就要從1開始數數,數到那個數字,才能得到他要的答案。群裡有家長對小孩做加減法慢,問我有什麼好方法的時候,我就問他們,小朋友數數字如何,能否流利地正數倒數100? 果然,數數字不流利,會卡住。
  • 雙面膠:婆婆做了28塊肉,被兒媳吃了13塊,網友:居然還數了?
    雙面膠:婆婆做了28塊肉,被兒媳吃了13塊,網友:居然還數了?《雙面膠》這部電視劇,就如《蝸居》一般,同樣是根據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六六筆下的文字確實太現實,太貼近生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雙面膠》這部家庭倫理大劇,讓很多未婚女性對婆媳關係產生了畏懼。
  • 青椒炒肉是先放肉,還是先放青椒?之前做錯了,吃起來又老又硬
    ,這裡面當然也包含平時炒菜的習慣,還有就是經驗的積累,小編自己炒的青椒炒肉總感覺沒那麼好吃,不是辣椒不香,要不然就是肉又老又硬,大家炒青椒炒肉的時候是先放肉還是先放青椒呢?這一步可是有大講究的,之前做錯了,吃起來又老又硬。青椒炒肉雖然簡單但是想要做得好的話卻很難,青椒炒肉做的好吃,那可是相當棒的下飯菜,青椒和肉好像天生就是完美的搭配一樣,相信大家也都會做青椒炒肉,可是還是有很人說自己做出來的青椒炒肉的肉吃起來又老又硬,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做一道吃起來香嫩下飯的青椒炒肉吧。
  • 王聰明和老馮的故事 | 數的產生(一)
    王聰明穿越到30萬年前成為一名原始人,有一天他特別想吃烏鴉肉,他發現在他山洞門口的有一隻烏鴉在築巢,想把他打下來。但是每次想接近烏鴉時,烏鴉就會飛跑。於是王聰明想了一計,第二天找了一個人一起藏在了山洞門口,之後一人離開,另一人繼續躲在裡面,可烏鴉依舊飛跑。第三天。他找了三人躲在山洞門口,兩人離開一人繼續躲在山洞門口,烏鴉依然沒上當。
  • 辣子雞裡有多少雞?炒花蛤裡有多少肉?數出249個辣椒後我崩潰了
    它困擾了我很多年,每次吃的時候,這三個問題都會浮現在我眼前,讓我很想吃飯不給錢。是時候一探究竟了!今天就帶大家開開眼,看看辣子雞裡到底有多少雞?鍋包肉裡到底有多少肉?炒花蛤裡到底有多少花蛤?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鍋包肉不都是肉嗎?有啥好測的?看看,什麼叫天真!你仔細想,外邊那層是肉嗎?裡邊萬一空了呢?這你能忍??事不宜遲,馬上開吃測!
  • 腦筋急轉彎:甲數比乙數多1/5,那麼乙數比甲數少幾分之幾?
    下面有十道題,大家來思考一下:問題一:甲數比乙數多1/5,那麼乙數比甲數少幾分之幾?問題二:134的後面是什麼?865的後面是什麼?369的後面是什麼?問題三:畢業證、資格證、學生證都是一本,什麼證必需買兩本?問題四:小皮站起來與餐桌同樣高,兩年後反而在桌子下活動自如,為什麼?
  • 生雞蛋真的能吃嗎?提醒:每周吃雞蛋,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數
    很多人會採取早餐吃一個雞蛋的方式來獲取營養物質,堅持下來之後可以發現身體保持健康。而且抵抗力也提高了許多,這是吃雞蛋帶來的好處。很多人還會通過吃生雞蛋的方式補充營養物質。那麼,吃生的雞蛋是怎樣一種體驗呢?吃生雞蛋的時候會感覺到十分難吞咽下去,因為生雞蛋沒有煮熟,此時雞蛋處於液體的狀態,而且有腥味。
  • 親子故事繪本《完美的小狗阿波羅——我會數數》
    我從他那學會了從1數到10。注意啦!多虧有四條腿,阿波羅可以比鄰居的小貓跑得更快——鄰居有五隻貓。有時候他忍不住,會一下子連吃八根骨頭。他很聰明,如果做錯了事,會笑嘻嘻地來討好我,我就會數一數他露出的十顆大白牙
  • 阿姨問:鴨子有幾條腿?過會阿姨又問:養了五年的鴨子有幾隻腳
    一.我的兒子在幼兒園數學考試中獲得100分,所以我的母親在麻將朋友中玩得很努力,正好讓兒子從學校回來。於是一個阿姨問:鴨子有幾條腿?兒子說:2條腿。阿姨又問:已經養了五年的鴨子有幾隻腳?兒子數了數手指,說:10條腿...
  • 寶寶的十萬個為什麼:「螃蟹有幾條腿」你該怎麼回答?
    螃蟹幾條腿?這個常識性的問題談不上無趣吧!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問你,你該作何回答呢?正確的回答應該是什麼呢?如果我們數了螃蟹腿確實是八條。但是孩子問其他的螃蟹呢?我們又作何回答。萬一其它螃蟹不是八條腿呢!其實平時孩子問我們的問題,都是很常識的,但恰恰是父母不知道怎麼回答的。當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家裡剛好有螃蟹。那我為什麼不帶著孩子數一數呢!但是當數螃蟹腿時,尷尬的事情發生了,螃蟹的腿由於海鮮運輸斷了。數出來的有六條,四條。但是我們大人可以看關節,螃蟹確實是八條腿。但是孩子又不懂。這時我又該怎麼回答他呢?
  • 孩子能數出12345,就代表孩子會數數?你想多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帶孩子玩數數的時候,往往先要數體積大的東西,而且每次要說出數字,伸出食指指著,甚至碰到。這樣有語言,聲音,觸覺,視覺的多維幫助,孩子更容易記住哪個數了哪個沒數。兒歌和童謠是最好的助力。像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這種,如果孩子喜歡,很快就知道順序穩定性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兒歌和童謠故意不好好數數,有點尷尬,比如說「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這種。其實問題也不大,但是數數特別困難的孩子可能還是避免這種兒歌比較好。
  • 吃牛排時,服務員問要幾成熟,別傻乎乎說這個數,不然就鬧笑話了
    吃牛排時,服務員問要幾成熟,別傻乎乎說這個數,不然就鬧笑話了!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了,隨著國際化的進程加快,生活也在慢慢和國際接軌了,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進一步拉近了人們與世界的距離,讓人見到了更多的異國風情與文化。
  • 數數的正確方式:先分類再計數
    反正在一排的我就數!我們叫孩子數數的前提,是孩子得先有類別的意識。比如我們數完會說,這是2輛公交車,那裡有4輛卡車;以及反過來問,這裡有4輛什麼車?比如我在低幼探索課裡,會在不同物質探索中,都融入分類,在計數前先讓孩子分分類,大類別分出來,還可以分小類別,不同類別之間進行一下數量比較,或者特別設計某個情景是為了讓所有類別的數量一樣多才能進行下去的,這時候就不得不數一數,誰多出來了,去掉等等。
  • 料理之前先處理好,就不會吃到硬梆梆的肉啦!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柿君要教大家四個可以讓肉變得軟嫩的方法,在料理之前先處理的話,就不會再吃到硬梆梆的肉囉!敲打大概是最簡單的方式之一,透過敲打豬排或雞排的方式,可以讓肉質變軟嫩。而鹽也會跟著跑進肉的細胞裡,幫助肉中的蛋白質保住這些水份,肉也因此變得更軟嫩。鹽水濃度以5%最佳,舉例100g的水約使用5g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