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高雄市長及市議員選舉今日投票
中新網12月9日電 臺北、高雄市長及市議員選舉今天投票,在天候不錯、選情緊繃下,選舉機構預估北、高兩市投票率都可能超過七成。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北、高市長及市議員選舉,早上八時起投票,下午四時截止。臺北市選舉委員會預估投票結果將在晚間八時左右揭曉;高雄市選委會預計最快七時三十分完成開票計票,產生當選人。
-
韓流現象衝擊高雄和臺南? 扁憂心綠營選情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臉書「新勇哥物語」表達對民進黨高雄市與臺南市選情的憂慮,提到高雄的韓流現象,臺南多少也受到衝擊與影響,甚至說到兩都傳出「市長與議員可能分割投票」、賴幫忙錄音的議員宣傳車播音帶「市長部分被偷偷刪除」、「有些大型造勢活動,竟然有人私下希望蔡不要參加」等聲音。
-
臺北市"立委"選情:藍軍搶八 綠軍告急猛催票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立委」選戰進入決戰72小時,臺北市各區選情呈現冷熱兩極化,藍軍挾政黨基本面優勢,在八個選區被看好「坐六望七搶八」,陷入苦戰的綠軍希望最少保住一至兩席,三席則被視為奇蹟,但基層對選情普遍不表樂觀。
-
島內「立委」選舉倒數十天 臺北市選情加溫
臺海網1月2日訊 島內「立委」選舉進入倒數10天,臺北市八個選區,各候選人卯足全力拼選戰,不過因為這次採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區範圍小,過去街頭宣傳車沿街拜票的熱鬧場面變少,許多候選人主要還是深入基層拉選票,倒是臺北市許多陸橋、安全島、公園等,還是插滿花花綠綠的競選旗幟。
-
民進黨把文物當"地攤貨" 臺北市議員:選情哪裡要救就運到哪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位在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日前被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爆出,自2020年起,將要閉館3年,引起多數網友反彈。針對此事,臺北市議員徐弘庭炮轟,民進黨不珍視這些華人歷史文物,把文物視為「地攤貨」和選舉工具,哪些地方需要搶救,就隨意運去那裡。
-
國民黨的臺北市長選情究竟如何?
柯文哲不斷佔據媒體版面,姚文智也有0元捷運月票、拆大巨蛋、松山機場搬遷的政治訴求,丁守中除了續建大巨蛋外幾乎什麼都不講,對於國民黨向來擅長的兩岸政策,以及對泛藍選情極為有利的臺大校長爭議都隻字不提,令外界非常意外。 丁守中除了個性保守外,還被批評「決策集中於小圈圈,全都要等丁守中最後拍板」。既沒有辦法搶到媒體版面,點燃支持者熱情,也讓同黨議員平添煩惱。
-
2018選戰,臺北市選情一片混亂,國民黨能否翻盤?
臺媒刊文稱,隨著2018臺灣地方選舉拉開序幕,「誰將代表藍綠陣營徵戰臺北市」變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而此前已經放話要爭取連任的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她忘了在上一次臺北市市長的選舉前,民進黨內先辦了初選,當時呂秀蓮大差距敗給姚文智。從這個角度上分析,呂秀蓮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沒有辦法代表民進黨來角逐臺北市市長,更何況三年以後。
-
臺南選情分析
年底選舉中,「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明確不會提出市長候選人,但會提出議員候選人,衝擊泛綠陣營的民進黨議員選情。「時代力量」目前已經挖走民進黨中常委、臺南市議員林宜瑾的特助林易瑩,並提名她參選市議員。二、蘇煥智在原縣區還有一些鐵桿支持者,他們聲稱會幫助蘇煥智,相比蘇煥智參選臺北市長之後無人問津,回舊地選舉顯然更有意義。而且,八年前輸給了賴清德,如今跟賴清德的接班人再戰,何樂而不為呢? 這次選舉好玩的地方在於,泛綠陣營分裂,泛藍陣營也分裂。
-
大陸臺商組織返鄉投票 臺北市選情將生變數
臺灣地區年底「九合一」選舉僅剩1個多月,藍營選情緊繃,臺北市等傳統優勢選區,均陷入激烈拉鋸戰。(陳麒全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距離臺灣地區年底「九合一」選舉僅剩1個多月,藍營選情緊繃,包括臺北市、臺中市等傳統優勢選區,均陷入激烈拉鋸戰。據了解,國民黨正積極動員臺商返鄉投票,將其視為挽救選情的「大補丸」,強力訴求年底選舉勝負結果,與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密不可分,盼臺商能以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大局為重,支持國民黨候選人。
-
臺北市選情不振 民進黨擬清理門戶禁「挺柯」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選情低迷,黨內出現靠向現任市長柯文哲的「友柯」人士,民進黨決定清理門戶,副秘書長徐佳青表示,「9合1選舉」在8月27日開放登記到31日截止,9月1日起從北到南,全臺盤點違反黨紀的人;若有人要為柯文哲助選,就要做個選擇,「第一退黨
-
臺北高雄市長選舉結果揭曉(組圖)
、高雄市長及市議員選舉9日投票,結果於當晚揭曉。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郝龍斌當選臺北市長,民進黨籍候選人陳菊當選高雄市長,得票率分別為54%和49%。 根據臺北市選舉委員會計票中心結果,第四屆臺北市長由國民黨籍候選人郝龍斌當選。郝龍斌得票692085票,得票率53.81%%;謝長廷得票525869票,得票率40.89%%。郝龍斌大幅領先謝長廷166216票,國民黨蟬聯臺北市長寶座。
-
基隆集體貪瀆案藍綠議員均被約談 衝擊年底選戰
,嚴重衝擊年底市議員選情,甚至牽動眾所矚目的基隆市長選舉。以歷屆議員選舉經驗,汰換率約1/4,這回18位現任議員列被告,離年底「大選」不到4個月的時間,以檢調偵辦速度,短期難結案,加上今年各區新人輩出,捲入弊案疑雲的議員,連任之路將面臨重大考驗。
-
【深度好文】六月全臺選情鳥瞰
從過往的經驗看,地方選舉主要是看參選人的個人魅力。若以選舉的城鄉差距來看,六都選舉比其他縣市更依賴參選人的個人表現。以區域來看,北部受地方派系的影響較小,中南部較大。以藍綠來看,北部、東部偏藍,中部搖擺,南部偏綠的形勢尚未改變。以第三勢力的角度來看,最有可能成長的地方是臺北市、新竹縣、嘉義市與金門縣。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現在選舉局勢已處於最後白熱化階段,尤其「六都」市長競爭更成各界關注焦點。 2014年首屆「九合一」選舉中,執政的國民黨慘敗,由選前「4都」11縣市萎縮至「1都」5縣,在野的民進黨則由選前的「2都」4縣擴張為「4都」9縣市,改變島內地方勢力版圖,甚至直接影響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結果。
-
民進黨勸進選臺北市「立委」 姚立明拒絕
民進黨2016年選舉對策委員會6日停開一次,但各協調小組仍分頭進行艱困選區人選徵詢任務,據了解,臺北市部分,選對會成員勸進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姚立明出徵臺北市第7選區(信義、松山)「立委」,不過姚立明表明,已在此區推薦前國民黨議員楊實秋,但民進黨表示要支持楊參選有困難。
-
搶臺北市「立委」席次 各路人馬磨刀霍霍
2020「立委」選戰開打,臺北市現有8席「立委」中,國民黨有5席、民進黨2席、「時代力量」1席,但相較4年前藍軍選情艱困,這次藍軍挾縣市長選舉大勝氣勢,除原有席次外,也積極搶攻失土。 士林大同及士林北投被視為綠營大票倉,現任立委何志偉和吳思瑤均為民進黨籍,何還是在民進黨去年底大敗後,擊敗國民黨市議員陳炳甫,為綠營保住席次,這區也是國民黨內少數無人表態的選區,市黨部雖有意再找陳炳甫再戰,但陳態度保留。
-
國民黨爆出走潮 臺北市藍營議員結盟綠營拼"立委"
臺北市議員李慶元。圖/時周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國民黨「九合一」選舉慘敗,「衰小」路還沒完,現在竟爆出走潮,傳出包括李慶元、鍾小平、楊實秋等多位現、卸任市議員,透過姚立明牽線,打算循柯文哲模式與綠營結盟,脫黨投入2016「立委」選舉。這讓藍營「立委」氣到直接向黨中央告狀,黨內重量級人士放話,絕不允許有人發黨難財。
-
「韓流」或影響臺灣選情,民進黨坐不住了
臺灣「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一周,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引發的「韓流」效應為選情增添不小變量。有消息人士透漏,民進黨內頗有定調「韓流」為「亂流」的意味。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黃創夏表示,沒有蔡英文亂搞,根本不會產生創造「韓流」的條件!
-
新北市長選舉次新民調:侯友宜穩定領先
「六都」縣市。「立委」段宜康對新北的選情表達樂觀態度,表示很快就會出現黃金交叉;前「立委」陳昭南認為,以他過去黨內組織工作經驗,新北市長選舉是民進黨這次選舉勝負關鍵,他甚至樂觀預計新北會小贏,否則蔡英文的地區領導人職位將會被別人取代,「新北市決定蔡英文明年是否連任」。
-
民調:高雄市陳菊、黃俊英差距縮小 臺北選情穩定
>11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高雄市長選舉開跑,臺灣《聯合報》最新選情調查發現,高雄市選情趨於緊繃,陳菊支持率上升為二成九,只落後黃俊英九個百分點;另一方面,臺北市選情穩定,郝龍斌支持率四成二,謝長廷一成九,和六天前調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