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解讀寶寶生長曲線?看懂這4個例子,就不用瞎擔心啦!

2021-01-15 嘟嘟醫生

寶寶出生後,媽媽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擔心太瘦或太矮,總覺得沒有 「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這是因為很多媽媽,只注重孩子某一時刻的生長情況,並沒有從整體去觀察。那麼如何去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才是正確的呢?嘟媽今天就來教大家看生長曲線。


孩子的生長過程是連續動態變化的,而且受到基因、營養、環境、疾病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我們不能僅憑藉某個時間的測量數據,就說孩子長的好或者不好。而是觀察孩子整體的生長趨勢,從而判斷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長曲線就是通過描繪孩子不同時間的生長指標,來判定寶寶生長發育狀況的工具,也是目前最科學和準確的工具。

目前國內使用的生長曲線是WHO制定的生長標準曲線。有人認為它不適合中國的孩子。實際上,WHO的最新生長曲線標準,是基於巴西、加納、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國等6個國家,8440名兒童樣本研究制定的。這些孩子處於適應生長的最佳環境裡,其中包括母乳餵養、疫苗接種和良好的衛生保健,以及孕期和哺乳期避免吸菸等條件。根據目前的研究,當孩子的營養、健康和護理需求達到滿足時,各地都呈現類似的生長模式。因此,從出生到5歲的兒童,無論種族、地域、社會地位,都適用WHO的這套生長標準曲線。

曾經我們國家某些地區也制定了相應的生長標準曲線,可惜由於普遍數值偏高,從而導致曲線往高和胖的趨勢偏離。本來發育正常的孩子,如果使用這套標準,就可能誤判為發育不良。所以,目前依然建議使用WHO的這套生長標準曲線。



生長曲線包括身長/身高、體重、BMI(體重指數)和頭圍的曲線,可以告訴我們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是否正常。由於生長標準曲線是匯總了正常、健康寶寶的發育情況,因此,通過和他們同齡孩子之間的比較,可以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樣的水平。更重要是,還可以和孩子自己上次體檢的結果進行對照,從而判斷這段時間的發育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

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百分位法,另一種是Z評分法。目前國內用的比較多的是百分位法,理解起來也相對容易些。

可以看到圖中有五條線,從上到下分別是97%、85%、50%、15%、3%。這代表了孩子的發育情況分為5個等級,但無所謂哪個等級更好。就好像100個孩子按照高矮排隊,每個孩子只代表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並不代表哪個孩子發育好或者不好。

所以,不用太在意孩子的生長曲線處於哪個百分位線上,只要處於97%到3%之間,並穩定生長,就是正常的。比如,孩子的生長曲線位於15%百分線,說明有15%的孩子比他矮,而有85%的孩子比他高。但這並不代表他比處於90%百分線的孩子發育差。

另外,當前的生長發育情況,並不能代表成年後的身高或體重,還取決於基因。生長曲線只是幫助醫生判斷孩子是否存在某些問題,從而給予及時的關注和處理罷了。

國際上常用Z評分法來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其實和百分位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通過與中間值做對比得來的差值來評估,如下圖所示:

Z評分的編號為+3、+2、+1、0、-1、-2、-3,其中+2和-2的曲線,可以分別等同於百分位法中的97%和3%。也就是說,如果使用Z評分法,只要孩子的曲線在+2至-2Z評分線之間就是正常的。



當孩子的生長曲線處於97%至3%百分線之間,並於某一條曲線平行,則代表生長發育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發育特別快,超出了曲線97%百分線,或者特別低,低於3%百分線,那麼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可能存在肥胖、超重、發育不良、疾病等問題,如下圖:

很多時候,孩子的生長曲線並不像標準曲線那樣漂亮,可能出現平緩的上升或者下降,導致曲線呈梯形,但只要整體趨勢是沿著某一條曲線進行的,也被認為是生長發育正常。但是,如果生長曲線大幅度變化,就可能有問題了。如下圖:

圖中的曲線1,雖然在97%百分位線上上下穿梭,但整體來看,依然是圍繞著這條曲線的軌跡變化的,而且未來的變化趨勢也是如此。因此,曲線1認為是正常的。

圖中的曲線2,它正在遠離預期的生長軌跡,雖然曲線依然在15%和3%百分位線之間,但處於下降過程中,如果按照這種方式繼續發展下去,未來將穿越3%百分位線,因此預示著存在生長發育問題的風險,就應該給予及時關注和處理了。

下面再來看幾個例子:




這條身長曲線已經從15%百分位線下降到3%百分位線,跨越了兩條百分位線,說明她的生長速度變慢了,可能存在發育不良,要及時就診,找到原因並給予處理。



可以看到,這個體重曲線在孩子10-11個月的時候出現了急劇下降,其原因是發生了腹瀉,導致體重下降。幸運的是,當疾病恢復後,曲線又呈現上升趨勢,恢復了之前的體重。



這個寶寶在7-8個月、1歲4個月-1歲7個月出現了生長停滯,之後曲線呈下降趨勢,原因是患有瘧疾,並反覆發作。應給予相應的醫療幹預措施。

因此,如果孩子的體重或者身長/身高,隨著年齡的增長保持不變,則提示可能出現了問題,應給予關注。特別是對於6個月以下快速生長期的寶寶,哪怕是1個月的生長停滯期,都應引起重視。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不要頻繁的測量寶寶生長情況,因為寶寶的生長發育並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階梯形生長,頻繁測量可能導致「生長停滯」。對於0-6個月的寶寶,每個月測量一次;6-12個月的寶寶,每2月測量一次;超過12個月的寶寶,每3個月測量一次即可。



圖中BMI曲線雖然處於下降趨勢,但卻說明是個好的現象。為什麼?因為當BMI超過85%的時候,就認為是超重了(超過97%則認為是肥胖)。這個孩子開始處於超重的狀態,之後逐漸趨近於中位數,說明已經恢復正常狀態,因此說,這是一種好的現象。

BMI不像體重和身長/身高那樣,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在出生到6個月期間,BMI和身高體重一樣呈快速增長變化。但是隨後出現了回落,可能與活動量增加有關。2-5歲時,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當孩子的體重超標時,應該關注BMI曲線,從而判斷是否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問題。在分析孩子是否有超重風險的時候,父母的體重也是參考項。因為父母肥胖,會增加孩子超重的風險。如果父母中一人肥胖,孩子肥胖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父母都肥胖,那麼概率上升到70%。尤其要注意的是,超重和肥胖可能和發育遲緩相併存。



當生長曲線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給予關注:

1. 生長曲線超過97%百分位線;

2. 生長曲線低於3%中百分位線;

3. BMI曲線超過85%百分位線;

4. 生長曲線出現大幅度的波動,甚至跨越一條百分位線;

5. 生長曲線出現平坦(停滯期),也就是說體重或身長/身高一段時間沒有增加。

這些情況無需擔心:

1. 生長曲線平穩增長,過程中伴隨緩慢的上升或下滑;

2. 生病時生長變緩慢或體重下降,但疾病恢復後呈現「追趕式生長」;

3. 當孩子處於超重或者肥胖狀態時,體重或BMI呈現緩慢下降或者停滯,以便達到正常狀態,同時身高在正常增長。

雖然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沿著最高的生長曲線發育,但這是不可能的,總有長的高長的壯的,也有長的偏矮偏小巧的。但只要孩子沿著自己的軌跡平穩生長,媽媽們就無需擔心了。生長曲線你會看了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媽媽,從容面對寶寶的高、矮、胖、瘦吧!

▏參考資料:

1. WHO.Training Course on Child Growth Assessment.

 http://www.who.int/childgrowth/training/module_c_interpreting_indicators.pdf?ua=1,2008.

2. Babycenter. Growth charts: Understanding the results. 

https://www.babycenter.com/0_growth-charts-understanding-the-results_5251.bc,2017.

3. Babycenter. How often should I get my baby weighed and measured? 

https://www.babycentre.co.uk/x25014661/how-often-should-i-get-my-baby-weighed-and-measured,2015.

4. AAP. How to Read a Growth Chart: Percentiles Explained.

ttp://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Glands-Growth-Disorders/Pages/Growth-Charts-By-the-Numbers.aspx,2015.

每天一篇科普原創,0-3歲育兒問題講明白。

相關焦點

  • 如何解讀寶寶生長曲線?看懂這4個例子,就不用瞎擔心啦!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經授權請勿轉載。寶寶出生後,媽媽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擔心太瘦或太矮,總覺得沒有 「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這是因為很多媽媽,只注重孩子某一時刻的生長情況,並沒有從整體去觀察。那麼如何去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才是正確的呢?嘟媽今天就來教大家看生長曲線。
  • 寶寶瘦、矮= 營養不良?看懂這6個例子,就不用瞎擔心了
    這個(生長曲線)表肯定不對!記錄寶寶過去和現在生長發育情況,對照生長發育曲線,就可評估娃發育情況。寶寶無論處於曲線中偏高的或者偏低的位置,只要整體趨勢是平行於參考曲線的都正常!圖中寶寶發育曲線起點很高,但在6個月時體重突然下降,且顯著偏離了他原本的生長曲線位置,是不正常的,需要馬上就醫!
  • 總擔心寶寶吃不多不長身體?看生長曲線就知道啦,媽媽別瞎擔心了
    天氣好的時候帶寶寶出門路上碰上其他家長總是避免不了一個話題——你家寶寶多重了?有的寶寶六個月就20來斤,而有的寶寶都一歲了還不到20斤,有的媽媽就會擔心了我家的孩子體重正不正常,需不需要補點什麼?而定期、準確地測定身高和體重並標記於生長曲線上,是有利於父母及時、有效地了解寶寶的生長過程,也為醫生診斷生長障礙提供數據的支持。當寶寶身高體重忽然間增加或者減少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寶寶得病了,或者這段時間的養育方式有問題,是營養過剩/缺少,這樣父母就可以「查漏補缺」,體重超標的寶寶,父母就要適當控制飲食,減少油脂量高的食物;體重過輕的父母應該增加食物密度,增強營養。
  • 擔心寶寶胃口小,生長曲線偏低?這麼做更加重要
    2 歲以下的寶寶,推薦使用WHO生長曲線圖2~5歲寶寶,可用WHO生長曲線圖、連續幾次測量後,將小圓點連成線,這條線就是寶寶的生長曲線啦如何解讀生長曲線我們還以上圖WHO中女童生長曲線圖為例,整個圖由5條曲線構成
  • 看懂寶寶的生長曲線 做更科學的餵養方案 |智識
    比如有的寶寶一開始可能由於夜醒頻繁,喝奶非常多,長得胖,隨後身體可能進行自我調整(基因會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生長曲線緩緩下滑,回到她自己特有的(也許是基因決定的,她本應該有的曲線上)。緩緩的下滑,是正常的。突然長很多和幾個月不長都是正常的。幼兒的生長發育有明顯的快慢節奏,不是勻速的。孩子在前3個月長得很快,3-6個月明顯減速,大體上,頭半年平均會長大約4公斤多。
  • 寶寶發育不達標?看懂生長曲線再判斷!
    這幾張表,來頭可不小 生長曲線圖表並不複雜,體重、身高/身長、BMI、頭圍各有一張圖表,每張表上面有五根線,通過連續測量並記錄寶寶這些數據繪製寶寶自己的生長曲線,跟這五根線一比,就能知道寶寶的生長狀況是否正常。為什麼這個表格有這麼神奇的作用呢?
  • 寶寶生長曲線來解讀
    還有一種可能,寶寶的身高體重都在正常範圍,比如寶寶5個月身長71釐米,在正常範圍內,12個月卻只有72釐米,仍然在正常範圍內,7個月長了一釐米,科學嗎?這個例子很極端,大多數家長會發現問題。但是如果是體重持續不增長,家長會當回事嗎?
  • 留意生長曲線,寶寶健康成長
    兒童生長曲線的身高、體重、頭圍圖,可當做觀察寶寶成長的參考資料,其實要看懂這些數值並不困難,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處於平緩狀態,且連續幾次的數值不要落差兩個區間以上,基本上都沒有大礙!媽媽們聚在一起,大多都會聊著有關孩子的各種生長狀況,常常會有媽媽說:「寶寶的體重落在百分之85。」這樣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此說法的意思會變成有百分之85的寶寶都屬於體重偏重的狀態,正確說法應該為「寶寶的體重位於第85個百分位(也可寫成85th percentile)。」
  • 童爸匯總的關於生長曲線的科普文章
    最後修訂:2019.7.4。關鍵詞:生長曲線。綜述:生長曲線是通過統計大多數健康兒童的身高和體重,統計後制定出的身高、體重的標準曲線。正常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會是差不多的趨勢,但是每個寶寶都有一條自己的曲線。
  • 寶寶發育情況如何判斷?嬰幼兒發育標準之生長曲線
    上次我們一起了解了嬰幼兒身高體重的發展規律,今天我們就來揭開生長曲線的神秘面紗。如何看懂生長曲線圖,這是一項新時代父母的必修課。孩子的身高體重目前有兩種生長曲線參考。一種是中國九市兒童的生長發育曲線,另一種是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生長曲線圖,這兩種曲線有一定的差異,中國的標準要高於WHO的標準。但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用得最普遍,也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標準。科學對待孩子的身高體重變化趨勢,看懂生長曲線圖,掌握了孩子的生長規律,媽媽們就再也不用為寶寶的身高體重而煩惱哦!
  • 孩子的生長曲線這麼重要,你竟然現在才知道?
    很多爸爸媽媽都特別在意寶寶體重的增長,認為這就代表了寶寶生長發育情況。這樣的標準對不對呢? 我經常遇到很多不是很胖,但是生長情況很好的寶寶,他們的父母就總是擔心自己孩子是不是餵得不夠,覺得孩子是不是因為沒吃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白白胖胖。
  • 如何用生長曲線來判斷寶寶發育情況?
    因此,生長曲線最重要的是看曲線的趨勢,即水平、上升、還是下降。由於根據一次測量數據並不能推測出寶寶的生長趨勢,需要長期定時的測量。 一般6個月以下的寶寶1-2個月測量一次;6個月-1歲至少3個月測量一次;1-3歲至少半年測量一次;3歲以後至少每年測量一次。
  • 手把手教你做生長曲線,在家就能監測寶寶發育情況
    此處生長曲線圖僅供參考媽媽可以下載相關APP生成寶寶的生長曲線媽媽每隔2周或1個月為寶寶測量一次身高、體重,把這些數據點在圖上,將這些點連接成線段,多條線段就組成了寶寶的生長曲線。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增長趨勢和參考線一致或接近,寶寶就是健康的,媽媽不用擔心。
  • 免費的「生長曲線」小程序上線啦!孩子發育「不達標」?絕大多數人...
    方便大家記錄自己寶寶的生長曲線。大家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生長曲線」!同時,為了讓大家更準確的使用生長曲線,我們轉發澳洲醫學博士陳小舒的一篇介紹文章。(本文有編輯刪減)。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後,把「生長曲線」的小程序用起來,隨時記錄寶寶發育情況!
  • 生長曲線看不懂?專家:趁早學會,瞎補、瞎比會害了娃
    (5歲內兒童身高發育曲線) 上面這些線代表的是娃身高的不同起點,如果一開始在50%這條線的起點,就按50%這條曲線走,如果開始在3%,就按3%的線走。 建議0~6個月寶寶,每月測量一次;6~12個月寶寶,每2個月測量一次;12個月以上寶寶,每三個月測量一次。 然後把點連成線,再和標準曲線對比,就能知道娃的生長發育在不在標準範圍內了。
  • 合理的體重增長:學會解讀生長曲線
    正常足月產的寶寶的體重在2.5kg到4kg間是正常的,男寶寶出生時的平均體重會比女寶寶多100克左右。新生兒能適應很少的初乳。出生頭3天排除胎便和水分,失去最多10%的重量是正常的。4-6天時(下奶後)開始體重增長,到2周時應該能夠回到出生體重。
  • 生長曲線看不懂?不會用?趁早學會,瞎補、瞎比會害了娃!
    科大大昨天跟家裡的小外甥女視頻聊天,我正跟老爸誇他外孫女又聰明又可愛呢,結果老媽在旁邊嘆口氣說:「唉,這小丫頭是哪都好,就是吃啥都長不高,我想給她吃點長高藥,你姐還攔著!」雖然姐姐受到科大大的耳濡目染,知道藥不能瞎用,東西不能胡亂給娃吃,但心裡還是難免焦慮,外甥女的個子矮到底正常不正常呢?
  • 兒科醫生媽媽:帶你了解生長曲線的秘密
    每個寶寶有各自的生長軌跡——解讀生長曲線生長過程雖然是連續的,但並不是平穩均勻增長的,每個寶寶的生長過程都是一段時間快一段時間慢的。出生後的第1 年是第一個生長高峰,身長(身高)、體重和頭圍在出生後的第1年增加很快。一年四季中不同季節的生長速率也有差異,有的寶寶冬季生長較緩慢,春季生長較迅速。
  • 擔心寶寶胃口小,生長曲線偏低?這麼做更加重要!
    擔心寶寶胃口小,生長曲線偏低?這麼做更加重要!12-08 17:05 來源:寶媽早知道 原標題:擔心寶寶胃口小
  • 科學分析寶寶健康狀況 學看「生長曲線圖」
    3.當你給孩子稱過幾次體重之後,你可以將幾個黑點連成線,這就是孩子的生長曲線。  4.生長曲線圖上有兩條曲線是參考線,兩者間的範圍代表孩子是否健康成長。  「生長曲線圖」意義是將100個同年齡兒童身高、體重、頭圍的數值作出統計與測量,畫出常態分布曲線圖,排在中間位置數值稱為「第50百分位」,這通常就是最多數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