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曲線看不懂?專家:趁早學會,瞎補、瞎比會害了娃

2020-12-19 騰訊網

科大大昨天跟家裡的小外甥女視頻聊天,我正跟老爸誇他外孫女又聰明又可愛呢,結果老媽在旁邊嘆口氣說:「唉,這小丫頭是哪都好,就是吃啥都長不高,我想給她吃點長高藥,你姐還攔著!」

雖然姐姐受到科大大的耳濡目染,知道藥不能瞎用,東西不能胡亂給娃吃,但心裡還是難免焦慮,外甥女的個子矮到底正常不正常呢?

科大大的好朋友,定焦專家號給我分享了一個案例,希望可以通過咱們平臺引起大家的重視:寶寶矮有時也是一種病,不能擅自吃補品,需要到醫院進行系統治療!

來自河北省唐山的小佳佳,活潑可愛,不過個子不高,五歲七個月身高才101釐米,比同齡的孩子矮差不多一頭,爸爸媽媽特別著急,趕緊帶娃來到北京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進行檢查。

通過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知名專家檢查發現,佳佳的身高確實有問題,最終確診佳佳是生長激素缺乏症

經過漫長的治療後,佳佳終於達到了正常曲線的範圍,預計最終身高可以長到160cm左右。

佳佳的主治醫生說:「家長總以為孩子就是長得晚,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期,用藥花費話大大增加不說,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醫生判斷出佳佳的身高有問題,可不是簡單的和「別人家孩子」比較,而是通過【生長發育曲線】來判斷的。

科大大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這個很重要的曲線!

每個娃都會受到基因營養環境疾病等多方面的影響,個體發育就會不同,生長發育過程也是連續動態變化的。

所以不僅「別人家孩子」不靠譜,自家娃某一時間點的測量數據,也不靠譜,咱得根據娃的整個生長趨勢,來判斷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拿好神器——生長發育標準曲線

CDC(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WHO(世界衛生組織)都繪製了娃的生長發育標準曲線。

CDC標準曲線:美國繪製,包含了各種餵養方式寶寶的生長發育。

WHO標準曲線純母乳餵養寶寶的生長發育標準,但繪製時選擇的是發達地區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因此整體水平更高

所以有些寶爸媽會發現,按照WHO的標準,娃的發育有些下滑趨勢,但在CDC的標準曲線上,娃的發育卻是上揚的。

因此繪製曲線時,我們可以在兩套標準上同時記錄,並進行對比。

也有專家建議,寶寶前幾個月可以用CDC標準,長大了再用WHO的標準。

學會分析標準曲線

娃的生長曲線畫好了,可不是擺著的,還得學會分析它,拿5歲內兒童的身高發育曲線來說:

(5歲內兒童身高發育曲線)

上面這些線代表的是娃身高的不同起點,如果一開始在50%這條線的起點,就按50%這條曲線走,如果開始在3%,就按3%的線走。

劃重點:起點代表的是不同娃的差異,並不是低就不好!

建議0~6個月寶寶,每月測量一次;6~12個月寶寶,每2個月測量一次;12個月以上寶寶,每三個月測量一次。

然後把點連成線,再和標準曲線對比,就能知道娃的生長發育在不在標準範圍內了。

正常餵養下,這些情況要重視

① 生長曲線超過97%百分位線,或低於3%百分位線;

② BMI曲線超過85%百分位線;

③ 生長曲線大幅度波動,甚至跨越一條百分位線;

④ 身高或體重一段時間內沒有增加,生長曲線出現平坦期。

比如之前提到的佳佳,醫生就是通過繪製她的生長曲線,判斷出佳佳身高發育異常的。

(佳佳的身高發育曲線圖 來源:定焦專家號)

如果寶寶之前因為生病導致生長緩慢,恢復後「追趕式生長」或超重寶寶減肥時,體重緩慢下降,身高正常,這兩種特殊生長曲線也沒問題!

生長確實緩慢怎麼辦?

一般寶寶生長緩慢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進食量不足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全面營養素缺乏;

胃腸消化和吸收不良。如果寶寶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顆粒,代表消化不良;如果便便形狀好,但排的很多,則說明吸收不良。

慢性病導致,比如過敏、慢性腹瀉、先天性心臟病、反覆呼吸道感染等。具體原因需要醫生來診斷。

對著下面這個圖,相信寶爸媽們就知道該怎麼解決了!

平時應該注意啥?

營養均衡

建議至少母乳餵養到6個月,添加輔食的寶寶要及時添加含鐵的輔食。

輔食添加順序要由少到多從粗到細從稀到稠,注意營養搭配全面均衡。

敲重點!

不要現在營養豐富=食物種類多的誤區裡!

有些寶爸媽,為了讓娃吃的食物種類多一點,就減少了娃主食的量,這樣即使娃吃了很多蔬菜水果,也不容易長肉。

主食的量要佔到一頓飯的一半。

合理運動

寶寶營養均衡再加上合理的運動,寶寶想不發育良好都難!

0~3個月寶寶可以訓練抬頭;3~5個月寶寶可以練習翻身、5~8個月寶寶可以鼓勵爬行。

2~3歲寶寶可以選擇爬行、快步走、拍球等,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3歲以上寶寶還可以選擇跑步、跳繩、球類等戶外活動。

充足睡眠

每天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早上5點到7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兩個階段,因此要保證寶寶在這兩個時段中進入熟睡狀態。

不僅如此娃還得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最後,科大大再次提醒寶爸媽,每個娃都有自己的生長發育規律,千萬不能總跟別人家的孩子比,實在拿不定主意,交給醫生判斷準沒錯!

相關焦點

  • 生長曲線看不懂?不會用?專家:趁早學會,瞎補、瞎比會害了娃!
    雖然姐姐受到科大大的耳濡目染,知道藥不能瞎用,東西不能胡亂給娃吃,但心裡還是難免焦慮,外甥女的個子矮到底正常不正常呢?(世界衛生組織)都繪製了娃的生長發育標準曲線。WHO標準曲線:純母乳餵養寶寶的生長發育標準,但繪製時選擇的是發達地區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因此整體水平更高。所以有些寶爸媽會發現,按照WHO的標準,娃的發育有些下滑趨勢,但在CDC的標準曲線上,娃的發育卻是上揚的。
  • 生長曲線看不懂?不會用?趁早學會,瞎補、瞎比會害了娃!
    生長發育曲線要會看每個娃都會受到基因、營養、環境、疾病等多方面的影響,個體發育就會不同,生長發育過程也是連續動態變化的。所以有些寶爸媽會發現,按照WHO的標準,娃的發育有些下滑趨勢,但在CDC的標準曲線上,娃的發育卻是上揚的。因此繪製曲線時,我們可以在兩套標準上同時記錄,並進行對比。也有專家建議,寶寶前幾個月可以用CDC標準,長大了再用WHO的標準。
  • 學會分析生長曲線,用圖說話,實力回擊「你娃太瘦
    一來二去,說的人多了,就算我們不往心裡去,架不住家裡老人會嘀咕,是不是真的太瘦了。切,孩子發育情況是她們能看出來的嗎?我們有生長曲線科學判斷啊~小編教你學會畫曲線、看曲線。誰再質疑孩子發育,實力回擊:我娃長得好著呢!生長曲線怎麼畫?首先,你需要準備一份標準的生長曲線圖。
  • 學會分析生長曲線,用圖說話,實力回擊「你娃太瘦」
    一來二去,說的人多了,就算我們不往心裡去,架不住家裡老人會嘀咕,是不是真的太瘦了。切,孩子發育情況是她們能看出來的嗎?我們有生長曲線科學判斷啊~小編教你學會畫曲線、看曲線。誰再質疑孩子發育,實力回擊:我娃長得好著呢!生長曲線怎麼畫?
  • DHA「瞎補」過量也有害科學「食補」母嬰才安全
    DHA「瞎補」過量也有害科學「食補」母嬰才安全發布時間: 2016-12-05 10:15:14   |  來源: 中國婦女報   |  責任編輯: 郭江然而,在經歷過「全民補鈣」、「全民補腎」之類的「瞎補」風潮後, DHA真的是孕婦必需品嗎?孕婦和寶寶應該怎樣補充DHA才更科學合理?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採訪時建議,我國已經專門推出了一部《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跟著「共識」走,母嬰才最安全。
  • 科學分析寶寶健康狀況 學看「生長曲線圖」
    該院兒科主任崔其亮教授介紹,想要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身高體重是否標準,或者是了解寶寶和媽媽的膳食營養情況,不妨試試學會看「兒童生長曲線」,在各大醫院的兒童保健門診,都有適用於0-5歲寶寶生長發育評價的分析圖表,主要用於兒童生長發育評價。爸爸媽媽學會看寶寶的生長曲線圖,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更深入的了解,這樣更能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
  • 合理的體重增長:學會解讀生長曲線
    生長曲線可以用來大體上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可是你會看生長曲線嗎?如何判斷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您往下讀,這篇文章裡,小舒來教你。
  • 童爸匯總的關於生長曲線的科普文章
    關鍵詞:生長曲線。綜述:生長曲線是通過統計大多數健康兒童的身高和體重,統計後制定出的身高、體重的標準曲線。正常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會是差不多的趨勢,但是每個寶寶都有一條自己的曲線。只要寶寶的生長狀況在參考曲線的正常範圍內,且穩定地符合生長規律的增長(沒有大起大落),就是正常的發育。
  • 生娃要趁早,卵子也會「老」!蘭州天倫醫生講述影響卵子質量的因素...
    都說生娃要趁早,結婚沒多久,家裡人就開始催生了,生完一胎又催二胎,都說總是要生的,早點生比較好。其實「生娃要趁早」這句話還是有點科學道理的。 年齡和生育力的關係 眾多科學研究表明,女性最佳受孕年齡段為25~29歲,男性精子質量最高峰年齡段為26~35歲。
  • 看生長曲線就知道啦,媽媽別瞎擔心了
    有的寶寶六個月就20來斤,而有的寶寶都一歲了還不到20斤,有的媽媽就會擔心了我家的孩子體重正不正常,需不需要補點什麼?引入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收集正常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身高、體重做的數據統計圖表。橫坐標是時間,縱坐標是體重/身高。在生長曲線上,3-97%這個範圍內的數據都是正常範圍內的,也就是說生長曲線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而是「人人」一條。
  • 【育兒常識】生長曲線
    很多家長向我們諮詢孩子生長,問的最多的是:您看我的孩子瘦(胖)怎麼辦?其實胖或瘦是有標準的,這就是兒童生長曲線。
  • 遼寧生長發育專家:跟骨骺線生長板搶身高,治療要趁早
    遼寧生長發育專家:跟骨骺線生長板搶身高,治療要趁早 時間: 2020-06-24 16:29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中華預防醫學會遼寧省兒童保健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瀋陽市發育兒科學會主任委員委員,《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委,遼寧省婦幼保健技術鑑定委員會專家,遼寧省兒童學習困難診治中心副主任。從事兒科臨床與兒童保健工作30多年,對兒童矮小例如生長激素缺乏,性早熟,特納綜合症等生長發育問題、營養、心理及保健指導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孩子的生長曲線你真的會看嗎?
    如果寶寶身高水平處於3rd以下,說明生長發育非常落後,我們可以診斷為矮小症,建議及時去醫院的兒童內分泌科就診進一步尋找引起矮小的原因。我們看到標準的生長曲線會隨著寶寶年齡增長逐步上升的。比如寶寶的生長曲線一直都是伴行50th的這條綠色的線穩步上升,說明寶寶生長良好。而生長速度異常會有兩種可能:過慢或過快。
  • 生長曲線不是這麼看的!崔玉濤教你看生長曲線
    這就要利用生長發育曲線了。生長發育曲線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最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最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這兩種情況都應該引起關注。
  • 補弱應趁早!
    學生的弱科是相對的,所以可以說人人皆有弱科,但卻不是人人要補弱。有些學生的弱科是「合理」的,與強科的協調,造就了成績的優秀,這就不是真正的弱科,沒必要補,也不能補。補弱中的弱科是對學生影響很大,嚴重扯了「成績後腿&34;的道理很清楚:1,學生的自信心還未受到損傷或損傷很小,學習的欲望和希望還在或仍相當強烈。
  • 「中國式」餵飯會害了孩子,父母學會「1期3招」,讓娃乖乖吃飯
    於是他們追著娃,一口一口地喂,最後,飯涼了,孩子也吃不了幾口。但其實,這種「中國式」餵飯會害了孩子的,要想讓寶寶乖乖吃飯,家長還需「刨根問底」,對症下藥。「中國式」餵飯會害了孩子,三個原因讓家長轉變想法1)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會起到阻礙作用有專家提出:兒童的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上。
  • 看生長曲線就知道
    那如何判斷寶寶的生長是否達標,如何判斷某段時間添加的輔食是合理的呢?生長是兒童營養的「生物學指標」,體重能反映近期的營養狀況,身長(高)能反映長期的營養狀況,而準確評估寶寶生長的金標準就是生長曲線。什麼是生長曲線?生長曲線也叫生長監測圖,是通過定期測量寶寶的體重和身高值得出來的。生長曲線包括體重曲線和身長/身高曲線。
  • 如果解讀寶寶生長曲線?看懂這4個例子,就不用瞎擔心啦!
    寶寶出生後,媽媽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擔心太瘦或太矮,總覺得沒有 「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這是因為很多媽媽,只注重孩子某一時刻的生長情況,並沒有從整體去觀察。那麼如何去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才是正確的呢?嘟媽今天就來教大家看生長曲線。孩子的生長過程是連續動態變化的,而且受到基因、營養、環境、疾病等多方面的影響。
  • 如何解讀寶寶生長曲線?看懂這4個例子,就不用瞎擔心啦!
    寶寶出生後,媽媽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擔心太瘦或太矮,總覺得沒有 「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這是因為很多媽媽,只注重孩子某一時刻的生長情況,並沒有從整體去觀察。那麼如何去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才是正確的呢?嘟媽今天就來教大家看生長曲線。
  • 生長曲線全解析,家長必備!
    當然更多的爸爸媽媽們會選擇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查閱科普文章來判斷。寶寶吃飽的三個黃金標準:看大小便、看精神狀態、看生長曲線。大小便和精神狀態好理解,關注寶寶生長曲線的變化情況?每個字都認識,可是到底是看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