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佛教禪林寶光寺有哪些全國唯一?

2020-12-17 騰訊網

寶光寺位於成都市新都區,為我國著名佛教禪林,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它被譽為「長江流域四大叢林」之一,是我國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廟,也是我國唯一寺院建築遺存唐風的寺廟。

寶光寺佛塔

相傳該寺始建於東漢公孫述據蜀時期(25—36年)。隋名大石寺。唐末黃巢起義,攻長安,唐僖宗奔蜀駐蹕此寺,命悟達園師重修,改名寶光寺。現存建築為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佔地9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坐北向南,以中軸線排列,主要建築由1塔(舍利塔)、2坊(天台勝境坊、廬山遺蹟坊)、3樓(鐘樓、鼓樓、藏經樓)、4殿(彌勒殿、天王殿、七佛殿、大雄殿)、8堂(伽蘭堂、客堂、齋堂、戒堂、禪堂、法堂、影堂、祖堂)和16庭院組成。各主要建築共有石柱400餘根支撐,在布局上形成了「寺中有寺,塔居中央」的建築格局,展現了佛教禪宗早期塔寺一體的建築風格。寺內有著名佛家楹聯一幅:「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為建築空間塗抹了佛家的空玄意念。

寶光寺

藏經樓為寺內最大重簷歇山式建築,重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樓高近20米,與舍利塔高度相等。因唐僖宗避亂於蜀,曾作行宮於該寺,故重建為面闊9間,進深5架,簷牙高啄,巍峨壯觀,佔地1000多平方米,為寺內最高一殿。樓下為法堂,是方丈升堂說法之地。整個建築由石柱與石磴互為連接,以木枋、木穿逗勻稱串連以支撐屋面。基礎以石開槽與石門坎緊鎖,面層木板以陰陽相掛。殿內兩壁,均以厚木板企口縫拼鑲而成,黑色塗面,高約6米。殿內梁柱裝飾華麗,雕刻精細,卷棚屋頂,塗黃紅色,以表達神權與皇權統一的設計立意。

藏經樓

大澈堂為寺中大跨度建築,位於大雄殿後,始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重建。此堂面闊5間,中堂三間,長14.8米,進深12米。堂中矗立沖天柱2根,以木穿枋並聯一體,以增強建築的穩定性。在沖天柱南北兩側,各用1根7米橫抬梁分別架於兩端排架之上,其上設縱抬梁構成中間二列,筆架梁用以支撐檁、椽、瓦脊等屋面部件。在緊接抬梁處,以滿堂木製天棚把整個中堂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全部隱蔽,下部泥塑佛像,佛龕把沖天柱的腳部遮蓋起來,使正面不見一柱,形成長約14.8米,寬12米的大跨度建築。此堂構思巧妙,結構合理,根據推算,整個屋頂重約30餘噸。

寺中羅漢堂是中國現存四大羅漢堂之一,位於大雄殿右側,始建於清鹹豐元年(1851年)。平面呈田字形,建築面積1830平方米。堂內塑像,縱橫交錯,走道互通,宛若迷宮。該堂為抬梁式木構架,設石柱68根,以4個棕角、4大架梁穿堂。屋面設16條闢溝倒水,中用四方亭掩水,構成了田字形平面布局。為了採光通風,堂中設4個6米見方天井、36樘1.8×3米的窗洞。佛像置於房柱前或空檔之間,避開了石柱遮擋,使體態萬千的77尊佛、菩薩、祖師和500尊羅漢尊尊可見。塑像中有康熙和乾隆二個帝王入座,他們與眾不同,不著僧裝,不拿法器,頭戴風帽,肩披錦氅,身穿龍袍,馬蹄袖外露,安然端坐,使羅漢堂增添了神權與皇權結合的威嚴氣息。

羅漢堂

版權聲明: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若已獲授權,請註明「來源:成都方志」。

圖片來源:網絡

圖文編輯:阿珂

圖文校對:阿茶

技術支持:forever

相關焦點

  • 臥龍寺:西北第一禪林,比大慈恩寺早500年,慈禧逃難時禮佛賜銀
    西安寺廟不少,許多赫赫有名,像大慈恩寺,裡面有個大雁塔,這是國家5A景點。還有薦福寺,裡面有個小雁塔,唐代建造,經歷幾次大地震,依然巍峨矗立。再就是興教寺,裡面埋有西天取經的玄奘大師靈骨。再有青龍寺,種植許多櫻花,春天繽紛如雪。
  • 中國這座千年古剎,距今有1300年歷史,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
    我們國家地域遼闊,風景秀麗,在我們的西部,有一座美麗的城市,位於四川省的東北部,是中國觀音的故裡,中國觀音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是四川遂寧,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座四川香火最旺的寺廟,它也是四川佛教寺院的典型代表,歷來為遊客和當地人所喜愛。
  • 祗園禪寺,九華山全山寺院之冠,位居九華山「四大禪林」之首
    古時稱為九子山,因李白詩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而改名九華山,九華山山峰眾多,最主要的有99峰,山間風光秀麗,旅遊的好去處。同時,九華山還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從山腳至山頂遍布名剎古寺,其中至今依然保存有寺院78座,寺院中不乏文物古蹟,有佛像1500多尊,甚至還藏明萬曆皇帝的聖旨、藏經等文物,堪稱一處佛教王國,吸引了國內外不少信徒及香客慕名而來。
  • 秋遊百丈禪寺 訪禪林清規發祥地
    百丈寺位於江西省奉新縣境內,據說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中國佛教禪宗「禪林清規」的發祥地,是全國十大寺院之一,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因為仰慕已久,於是趁著國慶長假回家的機會,和家人一起驅車來到了這「仙源靈境」之地。由於從家中出發到百丈寺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為了儘早趕回來,我們便起了個大早。
  • 尋訪:阿育王寺佛祖舍利塔是全國唯一完好保存的釋迦牟尼舍利塔
    我們一行換上拖鞋,被領入殿堂正中,逐一去瞻仰阿育王寺的鎮寺之寶——佛祖釋迦牟尼舍利塔。眼前出現了一座一尺多高的鏤空寶塔,在寺院監院心澄法師的引導下,將下巴放在指定位置,透過寶塔空隙,正好看到一顆綠豆大小的舍利子。下巴稍有位移,便又看不到了。這座神奇的舍利塔,是印度佛教傳入我國,又由我國傳至東瀛的歷史見證,也是上千年來阿育王寺香火旺盛、東瀛僧人頻頻前來學法的主要原因。
  • 全國重點佛教寺廟—長春般若寺,名字卻經常被人讀錯
    所以,寺廟的名字應該是般(bō)若(rě)寺,而不是我們經常叫的般(bān)若(ruò)寺。全國各地除了長春以外,在其他省市也有分布,所以大家下次見到千萬不要讀錯。般若寺佔地七千二百平米,是長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廟。
  • 行走甘南:夏河縣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寺院,雪景超美
    拉卜楞寺現任寺主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活佛 ,1948年生,青海省岡察縣人,1951年由十世班禪大師認定,1952年農曆二月十一日坐床。 迄今為止拉卜楞寺的活佛已近100多人,最為著名的是嘉木樣和「四大賽赤」活佛系統。
  • 日本一著名寺廟,曾在中國該處造了倆「分寺」,將這當成日本的州
    我們都知道,中國信仰佛教的人有很多,而中國也在很早就傳入了佛教,至今都有很多寺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但是,你知道嗎?在中國的東北,曾經有兩座日本人建造的日本寺廟。這個日本寺廟是日本著名的「東本願寺」,位於京都下京區,是日本一座非常著名的寺廟。先說說位於日本的總廟。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佛教文化更是傳承許久十分昌盛。而在佛教文化的眾多特質當中,寺廟作為其中的載體無疑是最為顯著的一個標誌,能夠深刻展現出佛教文化的特色與精髓。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著名的八大寺廟,每一座都古老無比香火旺盛,佛教八大門派的起源。
  • 福建一座隱於鬧市的古寺,鎮寺之寶是棵千年荔枝樹,味道竟還不錯
    這些地方的寺廟的確也特別多,尤其是泉州所在的福建,更是有許多國家級的佛教重點寺院,很多人都覺得福建寺廟最多的地方是在泉州,而省會福州的存在感偏低,但福州就有那麼一座千年古剎,不僅是全國重點寺廟,更是福建唯一倖存至今的四大著名古剎。
  • 寶通禪寺位於武昌洪山南麓,是三楚第一佛地,武漢市著名佛教之一
    寶通禪寺以其寺內三眼泉水及山上奇石而著稱,寺內現存的知名建築是洪山寶塔。寺院後山還有許多古樹,相傳南宋民族英雄嶽飛在該地駐軍時植過松樹,名嶽松。明末被砍伐,清同治年間在原地又植松樹多株,仍稱嶽松,現尚存八株。寶通禪寺內有放生池、聖僧橋、接引殿、東西廳、大雄寶殿、祖師殿、禪堂等建築。整個寺廟建築隨山勢而起伏,隱現自然,層迭有致。
  • 隋唐古蹟仙遊寺 寺裡寺外話古今_佛教_鳳凰網
    仙遊寺位於黑河南岸,坐南向北,後有獅山坐鎮,前有象嶺、東嶺把守,清澈見底的黑河水從寺前流過,群山環抱,一水中流,氣象清幽,真是一塊仙境寶地。 仙遊寺建於隋開皇年間,原為隋文帝楊堅的避暑行宮,賜額「仙遊宮」。後因隋文帝篤信佛教,仁壽年間,改宮為寺。從此,仙遊寺僧侶雲集,佛事鼎盛。1000多年,仙遊寺雖幾度滄桑興衰,然佛事活動衰而不絕,一直延續至今。
  • 堅持佛教中國化 講好成都佛教故事丨第三期:福康安與成都昭覺寺的...
    講好新時期佛教故事,是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和傳承優秀民間文學的重要手段。福康安與成都昭覺寺的因緣昭覺寺位於成都市北郊5公裡處,素有「川西第一叢林」的美譽。在昭覺寺的山門大殿裡,除了兩尊神像外,竟然還有一尊人像。
  • 佛教如何傳入我國?佛教場所為何稱寺?進寺燒香的習俗從何時開始
    上座部位南傳佛教,往南傳往現在的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往後,有一支也進入我國雲南等地)。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闢,經此傳入我國內地的,就是所謂的「漢傳佛教」。至此,佛教與華夏中土有了直接聯繫。稍晚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通行,北派佛教也從海上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如達摩祖師(從廣州進入,北行到北魏)、真諦祖師(從海上入長江到南京)都是乘船東渡的。最重要的漢傳佛教,就是沿絲綢之路,西域諸國的這一部分。
  • 福建一座「隱於鬧市」的古寺,鎮寺之寶是棵千年荔枝樹,超級好吃
    這些地方的寺院也確實很多,特別是泉州所在的福建,還有很多國家級的佛教重點寺院,很多人認為福建寺院最多的是泉州,省會福州的存在感很低,但福州有那樣的千年古剎。 不僅是全國重點寺院,也是福建唯一倖存下來的四座有名的古剎。這座古寺是西禪寺,福州五大禪林之一,位於西郊怡山腳下,是一座非常王室氣派的古寺,對福州人來說,西禪寺已經是不熟悉的寺院了,但外國遊客很少到訪。
  • 宜春奉新百丈寺,入選「江西十大文化符號」,天下清規遍九州
    江西宜春奉新縣百丈寺大門。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旨敕修,內府頒圖改造,鹹豐六年(1856年),石達開率太平軍在此寺居住10餘日,佛像、僧房均被焚毀。鹹豐十一年( 1861年),李秀成率太平軍途經奉新,再次焚毀百丈寺,所有經卷連同師表閣,均付之一炬。同治六年(1867年)僧清德等修葺佛殿,裝修佛像。民國八年(1919年),百丈寺寺主自成法師請先勤和尚擔任住持。
  • 藏於深山之中的成都般若寺,靜謐幽靜環境絕佳,外界少有人踏足
    四川廟宇多不勝數,無意之中知道了成都境內有一座般若寺,便一直記在了心上。般若,是佛教梵語praina音譯,所以此處它的正確讀法音同「波惹」,般若寺,素未謀面卻對它有種熟悉的感覺,原來早在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就見過這兩個字,並且在大眾熟知的電影《倩女幽魂》中也出現過,這也是我對它一直充滿好奇和嚮往的原因,其實在全國名叫般若寺的廟宇很多,成都境內的這座般若寺只是其中一個,並且在蜀地眾多名剎之中並不出名,
  • 海城大悲寺,中國目前唯一一座堅持苦修的佛教寺廟,難能可貴
    佛教是我國最為盛行的宗教,全國各地建有無數座寺院讓人供拜,其中以少林寺、靈隱寺最為出名。前陣子普陀寺上市風波,鬧得沸沸騰騰的,但普陀寺並不是個例,佛教山門商業化,和尚成為高薪代表,宗教修行之所本屬世外之地,但現在卻成了入世的優秀代表。
  • 「東北四大禪林」之一楞嚴禪寺
    營口市站前區有一個楞嚴禪寺,是遼南地區第一名寺,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瀋陽慈恩寺合稱東北四大禪林,馳名關內外。二進院落正面是大雄寶殿,是楞嚴寺的主要建築,它採用大木架硬山式,兩山各有彩繪「山花」一幅,是其他廟字所不多見。殿脊正中築有火珠,凌空獨立。殿脊前後浮雕鏤空,玲瓏剔透。這種設計,既增添了裝飾意味,又節省了建築材料,還能起到緩衝風的阻力,減輕地基壓力而延長殿宇壽命的作用,稱得上是一舉數得。殿脊兩端,雕有鴟尾。垂脊下部各有套獸五隻,姿態不一,神形兼美。
  • 什麼是寺,什麼又是廟?寺和廟其實並不一樣,不要混為一談了!
    我國是一個佛教大國,佛教在我國非常的盛行且佛教文化濃厚。雖然說佛教來源於國外,但是我國如今已經有了很多有關佛教的寺廟。很多人也會去燒香叩拜,祈福全家平安順遂。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人們經常說的「寺廟」,一開始和佛教沒有一點關係。寺和廟其實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我們卻常常混為一談。那麼什麼是寺,什麼又是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