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芳蓉,學你愛的專業,讓別人說去吧

2020-08-03 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呂京笏(上海)

近日,報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生鍾芳蓉,引發了一場關於就業、教育、人生意義的大討論。然而,當「北大考古系」5個字呈現在我眼前時,最先勾起的,是三年前我填報志願時的心路歷程。

鍾芳蓉和我不同,我高考的省排名是她的十倍,就算能僥倖進入北大,也只能學考古,而她文科676分、全省第4名的成績,足夠在北大清華隨意挑專業。更重要的是,她的勇敢讓我佩服又慚愧,曾幾何時,我還在糾結去北大學考古和在復旦隨意挑專業哪個更「好」,而她頂住了一切流言蜚語,毅然選擇了心之所向。

看看網上那些不理解、不支持的言論,很多其實並無惡意,大家打心眼裡希望這個優秀的「留守女孩」能選擇一個所謂「好賺錢」的職業,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這樣的想法,也是出於好心。

然而,即使從最功利的視角出發,這樣的觀點也有失偏頗,這其中包含著對高等教育的一種誤解。確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考古學不是一個應用很廣泛、很容易就業的學科。但是,鍾芳蓉是個極其優秀的孩子,她在艱苦條件下能取得如此優異的高考成績,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她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品質。況且,能否學好一個專業,從來不取決於專業本身,興趣、熱愛,是很重要的部分。

此外,我也想問一下那些「不同意見者」們,教育的意義,或者說上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反過來說,其意義一定不是「讓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教育的核心應該是人,而不是專業,教育對人的意義應該是賦能,而不是束縛。很多學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都犯了這種「主體錯置」的錯誤,他們僅僅把教育理解成一條通往未來職業的單向路,忽視其在積澱思想、充盈精神方面的意義,沒有認識到,在當今高等教育對應的就業形勢下,往往越是欲速越是不達。

跳脫功利的考量,鍾芳蓉用自己的選擇,給我們所有人上了一課。小姑娘說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她的偶像,是傾其一生守護敦煌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近日,樊錦詩和北京大學顧春芳教授給即將迎來大學生活的鐘芳蓉同學送去了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講述了樊錦詩50多年堅守大漠的動人故事,表達了對小姑娘的祝福和希望。這段一老一少,夢想傳遞的佳話,打動了無數人。佳話之所以能成為佳話,正是因為美好而稀缺,這也是我們應該反思和學習的地方。

我想到了一個故事,上幼兒園的孩子說自己以後想當一名醫生,家裡人都很開心。爸爸說醫生收入高,媽媽說醫生方便找對象,姥姥姥爺說醫生社會地位高,而孩子卻單純地說了一句:「當醫生不是為了治病救人嗎?」這可能就是赤子之心吧,這顆心,鍾芳蓉有,樊錦詩有……而我們很多人,卻已經不知不覺地丟掉了。

三年前,很多長輩都希望我能選擇經濟專業,但我還是堅定填報了新聞學,我很愛現在的工作,否則可能也不會有機會寫下今天這篇文章。最後,我想對鍾芳蓉和所有未來的大學生們說,希望你們——擇你所愛,擇國所需,愛你所愛,未來可期!

(本文系長城網、長城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馬上評丨白湘菱、鍾芳蓉,從你所愛風雨前行
    在江蘇考出430分高分的淮安女生白湘菱,最終申請了香港大學,專業意向為金融類專業;湖南676分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了北大考古專業。一個港大,一個北大,一南一北。一個金融,一個考古,一熱一冷。兩位同學從千萬學子中「脫穎而出」成為新聞當事人,各有其緣故。
  • 鍾芳蓉,你賺大了
    「再差一本應該會有吧。(這)就差不多了吧。」考一個好分數,去一所好大學,念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並為其努力、奮鬥。因為她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她要去實現她的夢想。」就像《無問西東》中說的那樣: 「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
  • 鍾芳蓉:我選擇考古,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她說,正是受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的樊錦詩影響,自己才確定興趣並報考此專業。鍾芳蓉的專業選擇在網絡被熱議。有人認為,作為一名留守家庭的孩子,鍾芳蓉應該報考金融、計算機等「賺錢的專業」,「窮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學什麼當詩人……等有錢有閒了可以把考古當個愛好。」她的父母看到了這些議論,開始對女兒前途擔憂。
  • 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676分:寒門學子選擇冷門專業考古學錯了嗎
    1、教育條件鐘芳蓉從六年級開始就留宿學校,一個月回一次家,吃住、學習都在學校,學校的教育就是她接受到的教育條件。不用多說,我們都知道她所在的學校並不會給她提供比各省市名校更好的條件。而我們所說的教育條件其實不僅僅是學校提供的,還有更多學校之外的、各種渠道的學習工具和資源,這些鍾芳蓉都沒有。
  • 留守女孩鍾芳蓉:我選擇考古,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她說,正是受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的樊錦詩影響,自己才確定興趣並報考此專業。鍾芳蓉的專業選擇在網絡被熱議。有人認為,作為一名留守家庭的孩子,鍾芳蓉應該報考金融、計算機等「賺錢的專業」,「窮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學什麼當詩人……等有錢有閒了可以把考古當個愛好。」她的父母看到了這些議論,開始對女兒前途擔憂。
  • 鍾芳蓉高考676分,選北大考古專業:實力帶來選擇、自信和擁抱
    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高考676分,取得湖南文科第四名。她按自己的喜愛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並被錄取。一時間,網上各種說法不一,大致內容主要是說窮人家的孩子怎能報這麼冷門的專業?然鍾芳蓉還是選擇了它。她說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對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並說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 鍾芳蓉,你賺大了!丨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9月1日,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報到,此前幾度登上熱搜的鐘芳蓉,開學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之後,小鎮姑娘鍾芳蓉備受矚目。各大網站上和她有關的話題、視頻收穫了超過4億的點擊量。開學前,鍾芳蓉收到考古圈寄來的各種禮物,並受到業內大佬的鼓勵——這與網上對她評頭論足、聲稱考古專業「冷門沒前途」的鍵盤俠,形成鮮明對比。
  • 鍾芳蓉:選擇考古專業的高分女孩
    激動的鐘芳蓉連夜回信。她在信中寫道:「樊先生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敦煌的女兒』,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北大,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7月23日,湖南高考成績揭曉,湖南耒陽考生鍾芳蓉以676分的總成績獲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鍾芳蓉 資料圖片鍾芳蓉是一名留守孩子。
  • 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的鐘芳蓉,讚美之下也需寬容
    來源:錢江晚報據新京報報導,高考總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天即將到北大考古專業報到。8月31日,鍾芳蓉與一名同樣被北大錄取的高中同學一同前往北京。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清華和北大爭搶鍾芳蓉,她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北大「冷門」專業:考古。很多網友炸了鍋,認為這是浪費考分,紛紛教育她:「孩子,還是選一個好就業、賺錢多的專業改變家族命運吧?」
  • 北京大學回應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願你找到畢生所愛
    @北京大學 轉發微博並回應: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我在大學等你。學考古沒「錢」途?:「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針對一些網友的「擔憂」,鍾芳蓉的爸爸說也曾擔心過有人說這個專業就業狹窄還賺錢少「農村人最主要是擔心錢的問題,但是她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 鍾芳蓉報北大考古專業,網友意見兩邊倒,北大喊話:我在大學等你
    ,白瞎了這分數,要知道文科676在北大肯定還有更好的專業選擇,而鍾芳榮選擇了大冷門考古專業,讓人大跌眼鏡,大家都為她深深感到惋惜。這位網友說,這是實用主義、功利主義與理想主義的碰撞,愛我所愛無怨無悔,祖國的每個科學門類都需要愛她的人才!
  • 她一說要學考古,就被偶像翻牌了
    你的努力,學啥都會有很高的成就的。 其實鍾芳蓉的父親在得知女兒的志願後就去問了村裡的大學生,也了解到這是一個冷門的專業,不僅就業面窄還賺錢少。對於鍾同學的選擇,小編十分認同微博網友@白桃味軟糖所說的「不名利,不世俗,勇敢純粹追自己的夢真好。你和你的夢想都不需要別人認同,願我們都在自己的生命裡閃閃發光,加油!
  •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真的不知道她是怎麼喜歡上歷史,怎麼知道樊錦詩的。」「我只知道,父母做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能快樂,只要是她喜歡的事情,就支持她去做。」談到因疫情工廠開工不足,收入下降,鍾爸爸似乎早已成竹在胸:「我是一個手藝人,會做木工,又會搞建築,不怕的,不是問題!」
  • 不止鍾芳蓉,這些北大新生所選專業都不「熱」
    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在2020年高考中考出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績。最後,她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因為這是心之所至。上午10時左右,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鍾芳蓉此前已經完成了報到手續,正式開始了她的大學時光。女孩並不希望再被過多打擾,學院也盡力保護學生。陳建立強調,不止是鍾芳蓉,任何同學,只要來到北大,來到學院,喜歡考古專業,學院就有責任把他們教育好、培養好。「找到自己的興趣,這是最關鍵的。」至於專業,無所謂高低貴賤,也沒有「冷門」和「熱門」之分。
  • 對話北大考古系新生鍾芳蓉:選專業只用了幾分鐘
    ,你說我還想午睡?記者:那你還不急?鍾芳蓉:不急,我想再差一本應該會有吧。記者:當時考完了以後,你覺得自己最差怎麼樣?鍾芳蓉父親鍾元位:讀完五年級要六年級了,老師跟我們爸媽說,你那個孫女讀書這麼厲害,不要在這裡讀,在這裡讀讀不出去的,他說要去市裡好一點的學校讀,她可能就讀得出去。
  • 追蹤丨北大回應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願你找到畢生所愛
    剛剛,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文: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外界有人擔心考古專業就業範圍窄、賺錢少,對此,8月2日鍾芳蓉告訴記者,「我覺得我自己不需要很多錢,我父母有工作也不需要我掙很多錢回來給他們,所以對金錢看得比較淡。」「這個孩子特別令人感動,她主動選擇了『冷門』的考古學專業。我們覺得像她這樣追求夢想、堅持所愛的同學現在很難得。她算是眾多考生中的一股清流。」
  • 考古女孩鍾芳蓉,不寧靜的夏天
    聽說對方從很遠的地方而來,他們不忍心拒絕,只好說,先坐坐吧。說話的間隙,鍾元位的手機震動了幾次,每震一次,他的眉頭便皺得更緊一些。面對採訪問題,他們露出疲態,將身子緊貼在椅背上。在我和劉小義說話的過程中,鍾元位走到房間前,用錘子用力捶打房間的門鎖。捶打聲混雜著外頭轟天的蟬鳴,屋子裡氛圍緊張。劉小義向我解釋鍾芳蓉的不在場,她有點害怕。
  • 在正源學校,鍾芳蓉並不孤單
    7月23日中午,看到高考成績後,鍾芳蓉沒急著通知父母,只把分數截圖發給最要好的朋友,說了句「我比你(分數)高耶」,像往常一樣,她語氣平淡。  鍾芳蓉認為自己在情感表達上比較淡漠,但好朋友毛苗覺得:「她就是懶得裝,不善於跟人交往。」她說話直接,在學校有時會得罪人,「比如有人說,這個題目好難。她會接一句,很簡單啊。」
  • 玩手機看小說不耽誤,考上北大靠「聰明」:鍾芳蓉耿直答案有玄機
    鍾芳蓉的爸爸小學六年級就輟學外出打工,評價自己的女兒,說她「極其自律」。鍾芳蓉卻說「沒有」,自己也愛玩手機,也喜歡小說。央視記者董倩反問她,你都沒耽誤(學習)?她說,沒有。鍾芳蓉微笑:算吧。在訪談裡,鍾芳蓉爸爸提到一點,在她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學校老師跟鍾芳蓉爺爺奶奶說,你孫女學習成績這麼厲害,不要在農村讀了,在農村讀是讀不出去的,要把孩子送到市裡好一點的學校,她學東西很快。
  • 學考古被質疑,湖南高考學霸鍾芳蓉給出回答,學歷史可簡單又有趣
    2020年湖南省文科第4名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總分676分如願考到了北京大學,她選擇了自己喜歡但卻很冷門的考古專業,一時之間引起很多熱議。有不少人說,鍾芳蓉選擇考古專業,就是在自斷「錢途」。說選擇學歷史和考古沒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