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曙明原創丨萬年風化似刻刀,千姿萬態展容顏——約旦紀行

2020-10-18 真言貞語

萬年風化似刻刀,千姿萬態展容顏

——約旦紀行

作者:楊曙明

說起約旦這個國家,我們國人大都較為陌生,因為它在世界上沒有多大名氣,我們的媒體也很少有相關它的報導。

此行之前,我對約旦同樣知之甚少,只是知道它地處約旦河東岸,首都是安曼,(前)國王是海珊,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對我來說,以色列神秘,約旦同樣也神秘。

簡明約旦

約旦國家的歷史並不長,至今不過百年。它原來是巴勒斯坦的組成部分,再早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大馬士革省。1920年,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硬是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河西仍稱為巴勒斯坦,河東則成了外約旦酋長國,不過,那時的外約旦酋長國,仍在英國的統治之下,直到1946年,約旦才真正獲得了國家獨立。

約旦是個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相對於周邊國家的內亂不斷來說,約旦的社會還是較為穩定的。自從獲得獨立以來,除了那幾次對外的中東戰爭,國內很少有因為派別之爭而鬧得不可開交的動蕩。我們在安曼期間碰到了一位中國留學生,他已經在那裡安家立業。他對我們說,在約旦這十多年間,感受最深的是社會安定、生活安逸。

約旦與以色列隔(約旦)河相鄰,自1974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約、以兩國雖然還有些紛爭,但大致上卻能和平相處。在「土地換和平」的陽光照射下,兩國於1994年7月化幹戈為玉帛,籤署了《華盛頓宣言》,宣布結束敵對狀態,而後又於同年10月籤署了和平條約。

約旦現有600多萬人口,其中60%以上的是巴勒斯坦人。約旦國民與巴勒斯坦國民同宗同族,而且原來還是一家人,可是,因為巴勒斯坦內部派別眾多,彼此間爭鬥得很厲害,所以約旦與巴勒斯坦的關係始終不是太融洽,經常有些摩擦發生,前些年還為此動過槍炮,最終還是在阿拉伯聯盟斡旋下才平息了事態。

在世界各國中,要說難民數量,可能數約旦最多,總數有300多萬,佔了約旦國民人數的1/3,究其原因,乃是其周邊國家的戰亂所致。約旦與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相鄰,而這幾個國家的時局動蕩,使得他們的很多國民便逃到約旦避難。據聯合國難民署公布的相關數據,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僅是避難在約旦的敘利亞難民有130多萬。難民多,國際捐助機構的捐贈也多,前些年因為捐贈機構各自為政,曾導致捐物過多過濫,影響了約旦的社會穩定。後來約旦政府對此進行了幹預,如今,所有的捐贈物品均由約旦政府統一發配。

約旦的國土有9萬平方公裡,面積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可是在那塊土地上,沙漠竟然佔去了80%。我們此行是從北往南穿越了大半個約旦,沿途所見的,幾乎全都是沙化土地。在這些沙化土地上,雖不是寸草不生,但也僅有零零星星的荒草,比那完全意義上的沙漠強不到哪裡去。

約旦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像沙特、伊拉克等,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可約旦卻是個貧油國。道路不收費,石油價格貴,缺水缺油不缺外援,這就是時下真實的約旦。由於沒有石油資源,國土面積又大半是沙漠,所以約旦的人均國民收入比較低,2018年為5293美元,在世界各國排名中據91位。不過,約旦國民的人均收入雖然不算太高,但較為平均,沒有多大貧富差距。

約旦首都安曼是建在七座山上的山城,故而他也被稱之為「七山之城」。由於海拔高低不同,一天能有四季。早上是冬季,中午是夏季,山上是春季,山下是秋季。安曼的山都不是太高,而且山勢較緩,所以山上、山下、山腰間到處都建有房屋。由於多是依山就勢,所以建築顯得較為雜亂。

在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國王雖然是國家元首,但並沒有多大行政權力,像英國、泰國、柬埔寨等都是如此。約旦雖然也是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但其國王卻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僅有權任命政府首腦,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立法權,這在君主立憲國家中屬於另類。當然,中東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都是如此。

安曼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這裡有眾多古羅馬時期的遺蹟,如神廟、鬥獸場、露天劇場等。鬥獸場呈圓形,地面鋪石,階梯看臺,雖然如今已是遺蹟,但往日的風採依稀可見。露天劇場也是用巨石砌壘,三層看臺,每個座位都能清晰看到舞臺上的表演。此外,像拉客丹宮、祖尤斯廟、艾爾特爾斯廟等,都是讓人看了嘆為觀止的聖地。據說,在安曼地下,仍還有許多羅馬帝國時期的遺蹟尚未重見天日。

在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中,三妻四妾的情況雖不多見,但也並不少見。因為按照伊斯蘭教規,男人可以娶四個媳婦。約旦雖然也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但一夫多妻的情況卻很少見,這倒不是他們的國民有多麼開明,而是經濟條件所限,不像沙特、阿聯的那些王公貴族們那麼有錢。伊斯蘭教不禁止一夫多妻,但卻不允許男人們喜新厭舊。也就是說,媳婦不管老的新的,都得享受同等待遇,老四有什麼,老大、老二、老三也必須有什麼,否則就違背了伊斯蘭教規,就會有麻煩。約旦的國民雖然不貧窮,但也不富有,男人如果想娶四個媳婦,經濟上承擔不起,況且伊斯蘭教規還有女性婚後沒有養家責任的規定,除非是自己願意出去工作。

紅海和死海

約旦境內有個「死海」,但「死海」名為「海」,實為「湖」,所以約旦算是個內陸國家。雖然其最南端的亞喀巴頻臨紅海,但面積小到可以忽略不計。1965年,約旦為了擴大海上貿易,以6000平方公裡的沙漠,與沙特置換了亞喀巴附近的12公里海岸線,據說這還是沙特居於兄弟情義才同意置換的。

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形狀狹長,最大直徑有1900多公裡,最大寬度有306公裡,面積約為45萬平方公裡。紅海北端被埃及的西奈半島分叉成兩個海灣,西為蘇伊士灣,東為亞喀巴灣。在亞喀巴灣沿岸,有四個國家,分別是埃及、沙特、約旦和以色列。約旦的亞喀巴居於亞喀巴灣的頂端。

亞喀巴處在海洋和沙漠之間,面向紅海,背後是廣袤的沙漠,說它是沙漠綠洲似乎並不過分。

亞喀巴是座十分美麗的城市,因為歷史的原因,所以它的歐化特別厲害。我前不久去過東歐,置身在亞喀巴,我恍惚有種置身在歐洲小城的感覺:彎彎曲曲的街道,起起伏伏的路面,乾淨整潔的環境,蔚藍純淨的天空,沿街多是些色彩鮮豔、造型別致的歐式建築。我們此行是在2月上旬,或許不是旅遊旺季的緣故,街上車輛不多,行人寥寥,整座城市到處充滿著安靜、溫馨的氛圍。

那日下午剛到賓館住下,我放下行囊,換上便裝,不到4點就來到海邊。清澈的海水,蔚藍的天空,筆挺的椰樹,停泊的遊輪,還有那金色的沙灘,美景收入眼中,留在心裡。紅海雖然姓「紅」,但海水並不泛紅,不過,在陽光的照射下,遠近高低的海水卻也呈現出多彩的色斑。我躺在海邊的沙灘上,享受著難得的身心愉悅,在微微海風的吹拂中,伴著輕輕的海濤,不知不覺間竟然進入了夢鄉。當我從夢中醒來的時候,天色已是傍晚。

死海是一個內陸湖泊,位於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約旦谷地。它的西岸是以色列的猶太山地,東岸是約旦的西部高原,約旦河水是它的主要水源。死海南北長約86公裡,東西寬約18公裡,面積約為1020平方公裡,平均水深146米,最大深度有395米。死海與紅海同樣,都是東非大裂谷延伸所致,因而海拔很低,湖面海拔為-42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世界肚臍」的稱呼就是這麼來的。死海中含有高濃度的鹽分,為海水的8~10倍。因為比重較大,所以人們即使不會遊泳,也不會溺水而亡。同樣是由於鹽分太高的原因,其海水中沒有生物能夠存活,甚至連沿岸的陸邊,也很少有生物,這也是人們把它稱之為死海的原因。

說起死海,人們大都知道自由漂浮之事,其實,此言多有虛假成分,因為自由漂浮並不像傳說的那麼簡單、那麼容易。那日快到死海的時候,當導遊囉囉嗦嗦地給我們介紹完了「漂浮」的注意事項之後。說實話,就把我等不少人給嚇住了。

在死海裡遊泳,只能面朝上的,不能面朝下,更不能把頭浸泡到水裡。如果不小心讓眼睛或鼻孔進了水,你就會被殺的疼痛難忍。死海的沿岸水下,不是細沙而是亂石,下海時還必須穿著拖鞋,而穿著拖鞋在亂石上走,人就很難站穩。,一旦歪倒在海水中,疼痛難忍就難免了。同時,人下海後並不像傳說的那樣立馬能漂浮起來,而是要有個適應和放鬆的過程。對那些體重適中且身手敏捷的人而言,可能很容易,而對我等行動笨拙的大胖子而言,就不那麼容易了。那天在死海,我原本也想來番漂浮,可試了幾試都沒有成功。當看到旁邊有人不慎讓海水進到眼睛的痛苦狀,我便掐滅了漂浮的慾念。雖然此生很可能沒有機會再到死海來,但我對放棄「漂浮」絲毫也不遺憾。

傑拉什

在世界歷史上,羅馬帝國曾經存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帝國版圖環繞地中海,也包括了現在的約旦。羅馬帝國雖然早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卻留下了諸多輝煌的建築遺蹟,其中就有傑拉什。

傑拉什古城遺址被譽為「中東的龐貝」,又被稱為五百柱城。據考古學家們考證,早在公元前1600年時,傑拉什就有了人類居住生息。公元前64年,羅馬帝國軍隊在佔領了中東地區之後,便在傑拉什按照羅馬建築風格,建築了許多神殿、廟宇。公元3世紀初,隨著羅馬帝國的頹勢,傑拉什開始衰敗,而後又隨著拜佔庭帝國的興起和波斯人的入侵,以及諸多王朝的更迭,它幾度興衰,尤其是公元8世紀那幾次強烈的地震,幾乎摧毀了傑拉什的所有建築。到了公元9世紀,具有悠久歷史的傑拉什便銷聲匿跡了,直到千年之後的1806年,它才又重新回到世人的視野中。隨著1920年起的考古發掘,傑拉什的古城遺蹟逐漸展現在世人面前。雖然它是以廢墟的形式展現出來,但從它蒼老的容顏中,我們依稀還能夠看出其昔日的風採。如今的傑拉什,不僅是約旦也是世界上保護最好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城市之一,「中東的龐貝」和「羅馬之外的羅馬」的美譽,就是這樣得來的。

在傑拉什的入口處,有一座氣勢雄偉哈德良凱旋門。這座門樓建於公元129年,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的皇帝哈德良巡視而建。哈德良皇帝喜愛出遊,在他統治時期,羅馬帝國各行省都留有他的足跡。如今的哈德門雖然已是滿目滄桑,但雄風猶存,尤其是每根石柱上雕刻的精美花紋,體現出當時的建築工藝就已經堪稱精湛。當然,就規模與氣勢而言,哈德良凱旋門無法與巴黎凱旋門相比,但要想到它建於兩千多年前,任誰都不能不為之嘆服。

跨過凱旋門,左手邊是一排長長的馬廄,馬廄背後則是座賽馬競技場,這裡是當年貴族們賽馬的地方。長方形的賽馬場,形似如今體育場的400米跑道。賽場周遭是條石砌壘而成的坐席,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此乃羅馬時期的建築,任誰也想不到它已有2000年的高齡。

傑拉什的橢圓廣場,長90米,寬80米,是古代經典的羅馬建築。廣場周圍的愛奧尼克石柱,如同琴弦般地整齊矗立。在以巨石斜向鋪就的地面上,留有深深的車轍輪印,猶如這座古城的歷史痕跡。

穿過橢圓形廣場是800米長羅馬大道。在大道兩側,排列有科林斯石柱,因而羅馬大道又被稱之為列柱大街。大道北向不遠處,有座水神殿,此乃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群。在水神殿外牆上,有七個出水口,它們與殿前的噴水池和下方的排水溝,構成了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而羅馬大道上的石柱,其實也是懸空水道支柱,它們把山泉水從山上引過來,沿水道流入花園噴泉、公共浴場、住房居室等。這些建於公元2世紀末期的用給水設施,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實在令人嘆服。

羅馬大道上還有座月神廟,供奉的是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在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是宙斯和勒託的女兒,為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而在羅馬神話中,阿爾忒彌斯又被稱為黛安娜,她除了掌管狩獵之外,還肩負有照顧婦女分娩、保護少男少女的重任,因而她便被奉為傑拉什城的保護神,這也是這座神廟位置居高、建築雄偉的緣故。

傑拉什古城內的露天劇場,在約旦境內現存三個羅馬古劇場中,當屬最大。劇場建築依山就勢,氣勢頗為壯觀。雖然經過了千年風雨,但至今仍還在使用,每年的傑拉什音樂會就在這裡進行。巨石堆砌的階梯看臺,頗為陡峭,遊客來到這裡,大多數都會望而止步,很少有爬到最高處的。我雖然是個胖子,但爬高上梯的自我感覺還不錯,在別人觀賞民間藝人演出的時候,我就爬到了最高層。站在最高處往四下俯瞰,雖然是「風景這邊獨好」,但也讓我這個不恐高的人多少也有些恐高的感覺。

漫步在傑拉什古城內,映入眼帘的雖然是廢墟,但呈現在心境裡的,則是雄偉的氣勢。這些經歷了兩千年歲月侵蝕的廢墟,猶如歷史巨人,向來此觀光的遊客,述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佩特拉

2007年,由世界著名建築學家和文化界人士評出了「世界新七大奇蹟」。在這個榜單中,中國的萬裡長城名列第一,約旦的佩特拉古城位列第二。「到約旦旅遊,就是為了去看看佩特拉」,這是當地導遊所說,不過此言不虛,因為那佩特拉是座雕鑿在山巖上的城市,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佩特拉古城地處約旦南部的沙漠中,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峽谷內。站在遠處眺望佩特拉,陽光照射下山體會呈現出微紅的色澤,因為這個原因,佩特拉又被稱為「玫瑰古城」。

佩特拉在希伯來語裡是"巖石"之意,讓人稱奇的是,它的所有建築不是用料石壘砌,而是在巖石上雕鑿而成。據神話傳說,這裡是古代希伯來人的領袖摩西欽點出水的地方。

古時的佩特拉,是敘利亞到埃及陸路交通的中轉站,地理位置的險要,讓它成為納巴泰王國的都城。公元前後,這裡曾經較為繁榮,可是到了3世紀,陸路商貿逐漸被海路商貿所替代,佩特拉由此開始衰落,當7世紀它被阿拉伯軍隊佔領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而後逐漸被歷史所淹沒。屬於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從那以後,幾乎與外部完全隔絕,只有當地沙漠中的貝都因人偶爾還能去看望它。

日月穿梭,轉眼間人類歷史就前進到了1806年。那年,一名德國學者試圖進入佩特拉,可是因為語言不通,被貝都因人所殺害。1812年,熱衷於研究阿拉伯文化的瑞士探險家約翰·貝克哈特,在從大馬士革前往埃及的途中,來到了佩特拉。為了避免當地人的敵意,他裝扮成阿拉伯人。由於他會講阿拉伯語,又具有豐富的伊斯蘭教知識,了解貝都因人的民俗風情,因而被當地人當作了朋友。他僱用了當地嚮導,不漏聲色地穿過西克峽谷,當古城遺址漸次展現在眼前的時候,他欣喜若狂,斷定這裡就是傳聞中的佩特拉,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西克峽谷。西克峽谷長有1.5公裡,寬處有7米,窄處僅有2米。峽谷內的路徑迴環曲折,險峻幽深,抬頭仰望天空,但見藍天一線,壯觀而又美麗。在兩側的懸崖峭壁的山巖上,有很多鑿巖而成的洞穴,這些洞穴多是墓穴。或許是墓穴主人身份的高低貴賤,墓穴的雕刻圖案各異,大小、寬窄、高低也不盡相同。在峽谷盡頭,有一座同樣是依山雕鑿而成的殿堂,名為哈茲納赫。殿堂為古羅馬風格,高大、壯觀,奇偉, 6根羅馬式門柱,頂天立地,橫梁和門簷上雕有精細的圖案。在殿門上的3個石龕中,分別雕有天使、聖母和帶有翅膀的鬥士石像。宮殿有正殿和側殿之分,石壁上的原始壁畫色彩雖已暗淡,但粗獷線條勾畫出的畫面仍然清晰可辨。哈茲納赫殿堂其實也是座陵墓,傳說裡面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由於殿堂地處西克峽谷內,所以殿前的空間很狹小,遊客要想拍攝殿堂全景,非得使用特技攝影手法才行。殿前的空地上,有幾匹駱駝,這是當地人為遊客準備的拍攝道具。

當我們在西克峽谷內行進到距離哈茲納赫殿堂十多米處的地方時,導遊讓我們排成一行,閉上眼睛摸黑前行。當他從10倒數到1的時候,隨著他的喊聲,我們睜開雙眼,哈茲納赫殿堂便呈現在眼前。此時那刻,我們無不為殿堂的奇偉、壯觀所震撼。

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側面的峽谷口,佩特拉古城漸次呈現在我們面前。在群山環抱之中,寺院、宮殿、劇場、住宅、浴室、水渠等,爭先恐後地映入了我們的眼帘。

佩特拉古城內的本特宮,也被稱為「女兒宮」,這是一座拜佔庭風格的古廟建築。傳說當年佩特拉缺乏水源,國王下令,如有人能引水入城,願以公主相許。後來,有位能工巧匠從峽谷外劈山築渠,引得泉水入城,國王沒有食言,將公主下嫁於他。為了紀念這件事,本特宮改名為「女兒宮」。如今在峽谷進口處,石壁左邊的水槽就是當年的引水明渠。

佩特拉古城內的露天劇場,雕鑿在山間,34排階梯座席,依山就勢呈扇形展開,就連劇場中央的舞臺,借用的也是一塊大巖石。舞臺四周,豎立著四根粗壯的圓形石柱,因而格外引人注目。

沿著古城的盤山路前行十多裡地,盡頭是一座高大的修道院。修道院同樣是依山雕鑿而成。門高45米,寬50米,八根石柱並排而立。或許是路程稍遠的緣故,而且又是爬山而行,所以有很多遊客半途而退。我自是不會那樣,靠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信念,到達了終點。修道院地處佩特拉最高處,站在那兒四下眺望,風景如畫,讓我頗感不虛此行。

佩特拉古城是納巴泰人在巖石上敲鑿出來的城市,可是在佩特拉被羅馬帝國佔領後,這些納巴泰人卻無影無蹤了,難道他們被羅馬軍隊斬盡殺絕了?史書上沒有記載,自然也沒有答案,以致他們在佩特拉雕刻在石崖上的圖案和文字,至今成謎。

瓦迪拉姆

瓦迪拉姆是阿拉伯語,語意「酒紅色的山谷」,之所以得此名稱,是因為那裡的地貌呈現出玫瑰紅色,因而瓦迪拉姆也被稱為「玫瑰沙漠」。

瓦迪拉姆的地表形狀,與月球表面的環形山極其相似,所以它還有一個更雅致的名稱——月亮谷。單就名稱而言,我們中國遊客似乎更喜歡「月亮谷」這個雅稱。

瓦迪拉姆位於約旦南部,靠近沙特邊界,佔地有74000多公頃。從沙漠裡那些沙巖上的壁畫、碑文遺蹟考證來看,那裡的人跡已有12000年的歷史,而主人就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的貝都因人。「貝都因」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荒原上的遊牧民」或「逐水草而居的人」。貝都因人至今仍然遵循著其祖先的生活方式,遊牧在沙漠腹地,黑色的帳篷和聚集的駝群就是他們家園的標誌。

「沙漠裡面有巖山,山山座座沙相間。萬年風化似刻刀,千姿萬態展容顏。」這是我在遊覽瓦迪拉姆時的有感而發,應當說,這當是瓦迪拉姆最大特色的真實寫照,也是它與其他沙漠的相異之處。這些紅色巖山,千姿百態,似乎經過了鬼斧神工的雕刻。我到過全國很多地方,也到過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如此地貌景觀,瓦迪拉姆獨一無二。

那天上午九點多,我們來到了瓦迪拉姆。蔚藍色的天空萬裡無雲,陽光照射在沙漠上,泛出五顏六色的光芒。我們乘坐上敞篷越野車,行駛在沙漠裡,車隨路轉,人隨車轉,座座巖山好似城堡。穿行在巖山中,看著那萬年歲月留下的容顏,我想,與大自然相比,人太渺小了;與歲月相比,人生太短暫了。

這些年我很少看電影,也不太看電視劇,所以此行之前,對瓦迪拉姆是一無所知。其實,近些年間,很多影視劇裡都有瓦迪拉姆的背影。從上世紀80年代的《奪寶奇兵》,到近些年的《火星救援》,以及《紅色星球》《變形金剛》,以及《阿拉伯的勞倫斯》等,都是在這裡拍攝的,只不過我有所不知罷了。

…… ……

約旦有很多看頭,四天的行程顯然只是走馬觀花了。不過,即便是走馬觀花,也讓我頗感不虛此行。因為此行又讓我看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人類的偉大。

(寫於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

【作者簡介】楊曙明(男),祖籍沂源的濟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歷下區作家協會主席。出版有《歲月無痕》《流年似水》《心路不覺遠》《凝固在記憶裡的時光》《光陰的印記》等七部散文集,《有話明說》《話由明說》兩本時評專著;曾為《齊魯晚報》「有話明說」的專欄作家;主編有《濟南的味道》《歷下傾城》《詩意歷下》《歷下民間故事》等書籍;曾獲得過冰心散文獎、齊魯散文獎、泉城文藝獎等。

相關焦點

  • 楊曙明原創丨百年名校——育英中學
    百年名校——育英中學作者:楊曙明 【作者簡介】楊曙明,祖籍沂源的濟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歷下區作家協會主席
  • 楊曙明原創丨「商量」居家養老,我為濟南政協點讚
    「商量」居家養老  我為濟南政協點讚作者:楊曙明【作者簡介】楊曙明(男),祖籍沂源的濟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歷下區作家協會主席。
  • 楊曙明原創丨聽讀《一個紅衛兵的自白》
    聽讀《一個紅衛兵的自白》 文/楊曙明 【作者簡介】楊曙明,祖籍沂源的濟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歷下區作家協會主席。
  • 楊曙明原創丨南圩外的「五大牧場」——歷下老字號之一
    南圩外的「五大牧場」——歷下老字號之一作者:楊曙明時下的濟南人說起「佳寶乳業」,大都會略有所知,而說起「五大牧場」則大都會茫然不知,其實,今日之「佳寶乳業」是由昔日之「五大牧場」發展而來。【作者簡介】楊曙明(男),祖籍沂源的濟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歷下區作家協會主席。
  • 楊曙明原創丨玉謙旗袍:芙蓉泉畔的百年老店——歷下老字號之四
    玉謙旗袍:芙蓉泉畔的百年老店——歷下老字號之四作者:楊曙明芙蓉街上有家「玉謙旗袍」,鋪面雖然不大,但卻是家遠近聞名的百年老字號。旗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女裝,富有濃鬱的民族風格。【作者簡介】楊曙明(男),祖籍沂源的濟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歷下區作家協會主席。
  • 從阿拉伯小鋪到多彩街巷,魅力安曼,一日迴轉一萬年|約旦•落地籤
    經歷了約旦的蒼涼和狂野,看罷上下萬年的遺蹟文明,風裡來雨裡去,來到安曼,仿佛回到了文明世界,玩兒法也變得多樣起來,從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玩兒,發展到了人與人玩兒。我們從未想過,除了東南亞,原來中東也有Cooking Studio的體驗,面向世界各地來約旦的任何人,不僅是本地想學做飯的主婦。司機拉著我們在山坡上七拐八拐,那麼辨方向的我也暈菜了。
  • 綠色的草地,有著美好的寓意,很是千姿萬態
    這裡應該是此處景色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了,也是給人印象最深的地方了,這種景色說來也是有些神奇的,很是千姿萬態,這裡的景色,美到讓人忘記呼吸有沒有覺得在遠處角上的那個煙囪特別的搶鏡呢?感覺它樹立的特別高。許多的人都說,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託,大自然的景色太美了,每一物都可以作為一幅畫,如此氣勢磅礴的景色,或近或遠,或易或難,這樣美麗的景色,相比應該沒有人不喜歡吧。
  • 全球戰疫丨約旦、納米比亞、辛巴威與史瓦帝尼進入緊急狀態
    半島電視臺刊文指出,約旦政府早在上周便宣布自11日開始全國「封城」,命令所有約旦公民待在家中,同時中止約旦各省之間的交通,以此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約旦政府還宣布從11日開始關閉除醫院之外的所有公共機構,並命令私營企業關閉辦公室,讓員工居家辦公。
  • 原創詩詞品賞丨·花韻
    <二>、《梅花》絕句紅梅傲雪展嬌姿,豈懼迎風料峭時。堪破崖頭冰百丈,報春我必佔先枝。<三>、《海棠》絕句春色盈園倩影長,嬌容月下滿庭霜。<八>、《紫玉蘭》絕句雅韻雍容似太真,九天玄女下凡塵。霓裳旖旎洇荷紫,夢幻神情夢幻身。
  • 展覽丨共同體——唐暉個人作品展
    「共同體——唐暉個人作品展」於2020年12月19日在壹美美術館正式開幕。同時,唐暉藉助全新的數字繪畫技術及3D列印,創作了矢量繪畫、雕塑及綜合裝置,從竹節、卡通、紀念碑、機械、太空等諸多視覺譜系中擷取與童年夢想和生活體驗相關的元素,為觀眾帶來了一個豐富的、多層次的、原創的藝術「共同體」王國。
  • 行吟詩刊丨安娟英:遊人匆匆不相識 笑我獨倚朱欄還在等待
    宋戈/攝影作者丨安娟英天門山風兒陣陣吹揚三千群峰的仙風道骨>泰山腳下這最微小的一角仰首遙望的千峰抵雲百鳥嗚唱春華秋實無論如何不想離開伴陪我朝夕的香草,落葉,雲霧還有無字無碑「秦王獨步傳千古,聖主遙臨慶萬年
  • 太合音樂人「阿比路錄音紀行」完結 只想給音樂人最好的
    去年夏天,太合音樂人「伴星計劃—阿比路錄音紀行」帶著三組獨立音樂人飛往倫敦,完成了一場令所有音樂人都嚮往的「頂級錄音之旅」。  近日,太合音樂人「伴星計劃—阿比路錄音紀行」紀錄片正式發布。這支記錄三組獨立音樂人在英國Abbey Road Studios錄製單曲的短片,也為這場音樂人圓夢計劃畫上圓滿句號。
  • 亞非歐交通要道——以色列、約旦、土耳其之行
    東非大裂谷的北端:約旦約旦佩特拉古城。楊雲寶 攝約旦河是界河,河西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河東為約旦。我們乘車從以色列進入約旦,一過國境線,明顯地感到,約旦的村莊和城市蕭條許多,城市裡難以見到高樓大廈,村莊隨處可可見半拉子工程的住宅,約旦似乎比以色列落後幾十年。
  • 新翻譯客戰約旦後到位 足協表態不會放棄周毅
    剛剛由昆明國足備戰營回京不久的足管中心副主任於洪臣表示,目前頗受外界爭議的西語翻譯周毅確定繼續任隨隊翻譯,另一名西語翻譯將在9月6日國足客戰約旦之後到位。對於周毅,常年跟隨國足走南闖北的老記們似乎並不熟識。不過這位年少時就旅居阿根廷的西語翻譯。多年前就已經與中國足協結緣。
  • 《原神》紀行系統是什麼 大月卡系統介紹
    ,那麼紀行系統到底是什麼呢,小編為玩家帶來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吧。紀行系統介紹... 熟悉原神這款遊戲的玩家肯定都熟悉,遊戲裡面不僅僅有著很多有趣的玩法和內容,還有著譬如其他遊戲通行證的一個紀行系統,那麼紀行系統到底是什麼呢,小編為玩家帶來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吧。
  • 風化作用
    巖石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成為風化。引起巖石變化的作用成為風化作用。風化作用的實質就是巖石本身離開地殼深處高溫、高壓的條件,在出露或者接近地表後,為了適應地表常溫、常壓的新環境而必然發生的一種變化過程。通常把風化作用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風化作用三種。因為生物風化對巖石的破壞效應,可以納入物理的或化學的過程,所以,風化作用主要是物理風化與化學風化。
  • 約旦:重回校園
    這是9月1日在約旦首都安曼一所學校拍攝的學生。 當日,約旦迎來新學年。新華社發(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攝)9月1日,學生在約旦首都安曼的一所學校上課當日,約旦迎來新學年。
  • AI中刻刀工具如何進行使用?
    刻刀工具如何使用?下面小編就來教大家詳細刻刀工具的使用方法吧,一起來學習吧。1.首先我們在工具組中找到刻刀工具,一般滑鼠右鍵最下方。3.然後使用刻刀工具拖拽滑鼠進行切割。5.需要注意的是,刻刀工具必須要超過分割圖形,在內部進行切割是無法切割開的,
  • 約旦籤證怎麼辦理
    約旦籤證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人願意陪你走過整個世界。2015年春節,我們決定去以色列,順便去約旦感受一下只在課本中學到的死海的神奇。以色列籤證和約旦籤證是要分開辦理的,約旦提前在網上買的約旦Jordan Pass。其實我們開車從以色列到約旦,一不小心就會開過。
  • 原創丨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建議參閱筆者(公眾微信號:秋雨無塵)分別在3月、6月拙文《原創丨大盤將在底部左側區域,中期寬幅震蕩!》、《原創丨大盤將在底部、右側區域,中期寬幅震蕩!》。另外,細心的股友可能已經發現,上證指數55、89、144日均線已經形成了多頭排列。儘管今天股指收在了55、89日均線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