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不同命」 中考變臉的公平與不公平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同分不同命!請給廣大初三學生一個公平的選擇權!堅決反對指標到校!」網友@幸福牛牛媽咪等在廣州市教育局官方微博上的留言,反映了相當一部分應屆初三學生家長的訴求。

最近,廣州市教育局擬將30%的示範性高中招生指標,直接分配到400所初中,還可降低30分錄取。從今年起,越秀、海珠和荔灣三個老區還打算實行分區招生。這項還在徵求意見階段的中考新政,不僅網民議論紛紛,前天還有一批初三學生家長以影響教育公平為由,到市教育局遞交意見書,希望政府重新審定政策。

這項新政,觸及到了本以為可以公平競爭優質高中學位,包括為擇校或讀貴价民校付出代價的在讀初中生(尤其是初三準畢業生)的切身利益。不僅指標到校引發爭議,還有網友認為,這樣的改革,只能讓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的越秀區受益,讓官家子弟最集中的地區受益,它動搖了全市初中生原來可以通過考試公平競爭的根基。

是耶?非耶?

還有一種不太強烈的聲音在說。例如網友「靜夜單簧管」表示:我是支持派,給了我們這些只能電腦派位去差學校,沒有錢交贊助費,沒條件讀貴族民校的學生相對公平的機會。

事實上,中考政策變臉,有輸家也會有贏家。贏家是中等、較差學校的優等生,他們可以不和其他學校競爭,即可進入示範性高中;輸家是好學校、成績中上的臨界生,因為他們可能被「指標生」擠到其他學校。其實,廣州擬推行這項中考新政並非什麼新鮮事,且不說浙江等外省,就在廣東省內的珠海、東莞、中山等地,他們把指標分派到校已經多時,一些地方分配指標過半,甚至100%分配到校,有業內人士分析:此乃大勢所趨。

我以為,有教無類。新政的本意在於遏制擇校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僅有利於初中均衡發展,也是推動高中優質資源均衡化的一種嘗試。需要指出的是,無論什麼新政,公平是沒有絕對的,政府教育在管理上只能考慮到大部分人的公平。指標到校,表面上看好像不公平,但目前也只有這樣,才能彌補更多初中生在接受義務教育方面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或許,指標生到校,還可以讓同學們少點壓力,讓同學們從容一點學習,讓素質教育真正回歸校園。

當然,我並不認為這項新政應該立即推廣,這樣的話就太倉促了。如果這邊才徵求意見,那邊就馬上實施,也確實不太公平。在這個問題上,我看有網友的建議有道理:指標到校需設置三年緩衝期,給學生和家長們留下充足的選擇空間,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

除了不要「一刀切」,我再提點建議:要推動教育均衡、遏制擇校亂象,還需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縮小不同學校之間師資質量、硬體建設等方面的差距。還有就是堅決取消擇校費。

相關焦點

  • 疫情一線醫務人員子女中考加分不公平?不加分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6月1日,武漢教育局宣布給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2020年中考加分10分的政策,消息剛出來,>一些網友認為可以給醫務人員現金獎勵、榮譽,但是直接中考加分影響公平性! 然而,個人認為給一線醫護子女中考加分非但不會不公平,反而更能彰顯公平
  • 上帝是不公平的,因為人類不需要公平
    有的人生在大山裡,一輩子走不出去。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個人的命本身就是不同的,你沒法選擇你的出生家庭,總不能說那些富二代是上帝的親戚?投胎時給他分了個好家庭?世界上一直都有富人和窮人的存在,各種家庭總會有孩子出生,只不過是運氣好壞罷了。有生活比你好的人,同時也有比你壞的人。
  • 富豪後悔定居美國,如今被「禁令」擋在門外,變臉:不公平
    富豪後悔定居美國,如今被「禁令」擋在門外,變臉:不公平大家都知道,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我國還是相當貧窮和落後的。不過,隨著近20年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殷實,國內也湧現出了大批富豪。誰曾想,得知這一消息後,段永平卻當場變臉說:不公平。小編聽見這句話也是覺得相當可笑,想當初,建設祖國的時候,你為了安逸的生活跑去美國,現如今遇到困難,又想回國,真是厚顏無恥。對此小編只有4個字:拒不接納。對此,你又是怎麼看的,歡迎給小編留言評論,明天再見吧。
  • 中考改分數制為等級制,看似合理,其實並不公平
    又是一年中考季,很多地方現在已經開始中考了。目前在國內,中考成績的呈現主要有兩種方式,傳統的方式是分數制,將所有學科的分數加起來,以總成績的形式,供各高中錄取時參考。比較新的形式是等級制,將學生每科的成績分為不同層級,然後再按照層級要求進行錄取。
  • 2019中考政治複習資料:公平的含義和要求
    公平的含義和要求。     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既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又能得到應得到的利益,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和統一。     公平的要求: (1)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都要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和統一。
  • 分「快慢班」就是分層次教學?就是為了教育公平?
    因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才能招到成績優秀的學生,甚至可以說是「騙到」,因為如果你能把這些中考優秀的學生,送到名牌大學,是不需要通過免學費、裝空調這些「小恩小惠」來誘惑學生的,花香蝶自來。另一方面,教育公平就是給每個學生最合適的教育,而不是絕對的公平。我們也要看到,很多普通高中,學生生源確實非常差,有的學生根本就沒有打算考學,如果把所有學生都放在一起,那些想學習的學生,根本無法學習。這種情況下,準確決定的公平,實際上就是對於這些學生的不公平。
  • 為啥高考不統一全國試卷?既公平又不公平的無奈選擇
    這10套試卷,除了上海卷(總分660)、江蘇卷(總分480),其他的總分都是750分。有人就會產生疑問了,既然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那為什麼不使用全國統一的試卷呢?這是不是對某些省份的考生進行照顧呢?關於這個問題,筆者的基本觀點是:不統一全國試卷,是既公平又不公平的無奈選擇。
  • 在國家「教育公平」的大環境之下,「招生政策」一定「公平」嗎?
    「公平」?【案例】:一、基本情況:1、地點:小縣城;2、全縣共有初中學校:9所;3、每年初三學生數:約1500人;4、縣城唯一重點高中新生錄取學生數:800人;二、以往中考錄取政策:全縣初三學生中考成績「一條龍」排隊,由高到低依次錄取;1、優勢:縣城高中滿意,可以錄取到優質生源
  • 公平抽籤或許是就近入學分班的最好方式
    這固然需要呼籲人們擁有更多的教育理性,也需要從政策設計層面予以紓解,公開的抽籤分班就很好地消解了家長的擔憂。   教育問題無小事。這不僅是指對學生「三觀」的培養,也不僅是對學生人身安全的保護,還包括各個環節的教育公平問題。分班一事放在整個教育鏈條上看,不過是一個細小的非關鍵環節,然而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在家長群體的認知中產生較為持久的不公平印象。
  • 全國高考卷用同一份卷子不公平嗎?事情沒那麼簡單
    生而為人,從來都只有相對的公平,沒有絕對的公平。——沃茲基碩德理論上來說全國的考生在高考的時候用同一份試卷,各大高校按成績錄取,簡單又明了。但實際上如果真這麼幹,恐怕天下大亂。以其中的高考I卷和高考II卷為例,兩者就有些不同教育部統一命題的高考全國一卷和全國二卷都是依據同一份考試大綱命制的,兩份試卷的試題結構基本相同,區別不大。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在難度上面,使用卷一的地區考生人數多,高考競爭壓力較大,使用卷二的地區高考競爭壓力較小,而且大多數為中西部地區。
  • 經歷過不公平,但我依然和孩子說要相信教育的公平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在中考時是被分到重點班的。而當年初中同學詫異的問題,也是因為他知道重點班是要提前上課的。但是我什麼都不知道,我甚至在去那所重點高中報到之前都不知道有重點班,更不知道是誰頂替了我。然而我知道的是,頂替我去重點班的那個同學最後高考的成績一定沒我好。
  • 中考公立學校416分錄取,私立學校487分拿兩萬,公平嗎?
    中考是孩子們人生中第一次重要考試,其熱度僅次於高考。可就是這場關乎於孩子前途命運的考試,讓孩子們的身心也經歷了一次殘酷的洗禮。我家住在農村,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從小學就把他送到我們縣城一所教學質量很好私立學校上學。想想只要孩子能有個好的未來,花錢也值了。中考成績出來了,家長群裡炸鍋了。
  • 蕪湖19歲腦癱少年高考623分:超一本線108分,但存在不公平?
    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三理科考生——姚駿鵬,一名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的19歲少年成功在2020年高考中考出了623分的高分,高出當地本科一批分數線(515分)整整108分,他的語文、數學、外語和綜合分別拿到了111、130、125、257的高分。
  • 分班抽籤公平公正 值得嘗試
    開學在即,廣州市內不少學校在「分班」這個問題上,各出奇招。比如,省實天河日前舉行了分班抽籤。分班抽籤因為公平公正,受到家長們的歡迎。  怎樣分班抽籤?省實天河分班抽籤的具體做法是:新初一18個班、新高一5個平行班的23位班主任,在6位家長代表的見證下舉行了「抽籤定班」。
  • 在「不公平」的世界裡,階層不同的人,努力的意義也不同
    一個很現實的狀況,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公平」的世界裡。同是地球人,但是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卻不一樣,最後的際遇也不一樣。由鄭瓊導演的紀錄片《出路》,用6年的時間,追蹤了3位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將他們自讀書時代到邁入社會的軌跡片段拍出來。
  • 公平不公平
    總是希望被公平對待。最近,看到以前的同事在網上吐槽評職過程中種種遭遇,幾位老友免不了一番議論。這位舊同事,參評副教授,自信滿滿,竟然沒有評上。有人待你不公,奪你機會,斷你前程,你能心平氣和?持續三天,他在群裡連連發聲,表達對評職結果的不滿,對評審專家的質疑。立誓不惜花費時間,層層申訴。
  • 公平:不存在於成年人的字典中!
    一直處於熱點中的清華大學,招收北京戶口和外地戶口學生分數線從來不是統一的,從大眾視角來看肯定是不公平的對吧。既然敢在全國考生的質疑下一如既往,或許有我們不曾考慮到的某些隱藏方面吧。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沒有公平兩字,公平只存在於孩子的字典中。
  • 民辦學校:「公民同招」對我們不公平!公辦學校:「掐尖」就公平?
    最近,一直有很多家長在問什麼是「公民同招」,它到底對孩子上學有什麼影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公民同招」,以及它的一些常見問題回答。
  • 朱永新:個性化的公平才是真的教育公平
    比如學外語,不一定要在學校,在學校裡面學了外語,放了學到俞敏洪老師那裡再學外語,二次學習就很浪費。所以我就提出來教育機構跟學校具有同等的學習中心的地位,可以滿足不同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未來一定有很多的選擇,個性化一定是未來教育的方向。孔老夫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人類的教育夢想,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 2016年中考複習政治知識專題1:公平正義——人們永恆的追求
    2016年中考一輪複習   第1課:公平  正義   1、公平的含義:   P4   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既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又能得到應得到的利益。   公平要求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都要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