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俊:一句話說不清的戰略,等於沒有戰略

2020-12-13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酵研院  來源|創業酵母(ID:chuangyejiaomu)

2020年還剩最後22天,一轉眼2021年就來了。

很多酵母的學員和客戶都在問,明年的戰略怎麼做?

企業戰略統領全局,有了戰略才能做組織架構、執行體系、業務流程、績效考核、人才盤點等等一系列事情。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制定戰略的核心要點。

對戰略的建議

定戰略: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

做取捨:「三位一體」的心靈拷問。

再傳達:精簡信息量,保留價值觀。

好的戰略總結,都是打出來的

阿里戰略專家曾鳴教授說過,真正有效的戰略,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如果你的戰略一句話說不清楚,那就是沒有戰略。

比方說,我要用3-5年時間,做某個細分領域第一;比方說,我要用一年時間,做出可以快速複製的創新商業模式,並且開5家分店。

為什麼定戰略要「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

因為商業發展基本上十年就是一個大變局,會出現顛覆行業的技術和思想,會出現摧毀舊秩序的商業模式。

時代變化,以前的戰略、技術、營銷、組織都失效了,所以我們只能瞄準未來十年可能會發生的變化,來定下一年的戰略。

不管你變不變,世界都在變,你的戰略也必須是實時變動的。以至於很多成功戰略學家總結出來的理論和體系,在今天的人看來都是馬後炮。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真正好的戰略總結,只能是邊打邊總結。

在做戰略的時候,每個決策者都要思考:你的行業未來5-10年會發生哪些變化?消費者或者用戶會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會怎樣影響你的企業?

比如說,現在的消費主力是80後和90後,未來會變成00後,你要怎樣調整產品設計和營銷方式?

比如說,面對生態化平臺或者技術公司的跨界打壓,你是選擇品牌轉型,還是加入一個生態體系?

今天經濟和國際關係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可能一個「黑天鵝事件」就能推翻大多數公司的戰略。

以創業酵母為例,為了應對年初的疫情,我們的線下課程迅速轉為線上,也立刻開始做直播、做短視頻和流量課。

也正因為有了快速調整戰略的組織能力,今年上半年酵母的業績沒有受影響,全都如期完成了。

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才能敏捷的應對不確定性,擁抱變化的世界,而不是被無情淘汰。

定戰略,對決策者的心靈拷問

戰略是定位,明白你自己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戰略也是取捨,而且常常是十中取一。

戰略更是打出來的,是我們企業獨特的優勢。

管理工坊的課程中講過,選擇戰略的方法叫做「三位一體」。

老闆和決策者要先想明白三件事:我們想做什麼?我們可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

想做什麼,就是你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與客戶需求結合之後的結果。想做什麼主要取決於你為用戶創造了什麼價值,你能改變什麼樣的現狀。

可做什麼,是在國家政策、競爭對手、行業前景等限制條件下,你的公司可以怎麼做,怎樣才能不違反規則。

能做什麼,就是你公司的核心優勢,結合決策者對人性的判斷,對要用的策略做取捨。

而這三件事交集的地方,就是我們應該做什麼,是我們要用一句話說清楚的戰略。

舉個例子,美團創始人王興的價值觀,就是把經營企業當做一個對手未知、規則未知、棋盤不停在擴大的無限遊戲,決策者的目標應該是把遊戲一直玩下去,而不是自我設限。

美團在王興的理念和方法論指導下,做了很多艱難的決策。

比如,別人都做實物團購,但美團不做,因為沒法和聚划算競爭;大家都投放線下廣告,但美團只投性價比高的線上廣告;整個行業沒有人主動退還消費者定金,但美團退了。

正是這些基於價值觀和市場判斷的取捨,成就了美團的「我們該做什麼」,讓美團在用戶心目中成為不一樣的企業。

「三位一體」定戰略的過程,也是對老闆的一次心靈拷問: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能放棄什麼?

脫離了這三個問題,一切戰略都是空談。而這三個問題別人肯定回答不了,只能老闆夜深人靜的時候捫心自問。

戰略傳達,讓公司上下都認同

今年疫情期間,酵母一位學員的公司修改了戰略,之後就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寫得很官方的公開信。

管理層看完這封過於簡略、沒有解釋清楚的郵件,心裡多少會有些沒底;員工看到這封措辭沒有溫度的郵件,也會覺得不安、慌張。

公司的新戰略與每個員工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按照部門和層級來層層拆解,層層向下傳導。

只有大家都理解了公司戰略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對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影響,大家的參與度才會變高,對公司的價值觀、決策和制度的認同感才會變高。

價值觀在向下傳遞的時候,根據層級不同溝通的方式也不同。這個過程的重點在於,要精簡信息量,同時保留價值觀。

向決策層傳達

這一步相對簡單,因為決策層是參與過戰略共創會的,而且大家的思維、認知和價值觀都在一個水平線上。如果決策層達成共識很難,那說明你的班子是有問題的。

向高管和核心人才傳達

除了高管,我們還要挑選價值觀好的核心人才和業務黑馬,來一對一的溝通。

除了對戰略的拆解和宣講,更重要的是,老闆要知道這些人裡面,誰可以跟著你一起打勝仗,誰對公司認同度高、能扛起責任、有潛力也有體力。

向中層管理傳達

對管理層的戰略宣講分三步:

首先勾勒全景圖。要對管理層說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幹,不能讓信息在中間斷層,確保大家能理解。

其次激勵團隊。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將無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管理層敢拼敢幹,員工也才敢拼敢幹。

最後告訴他們戰略布局。要讓他們知道落地怎麼幹,有具體的方法。

向基層員工傳達

即召開全體會議,可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激勵人心,第二個步驟是說清變革過程,以及各種制度變革,會怎樣幫助大家更好的拿到結果。

做到這兩步,就夠了,不需要向普通員工解釋的太深入。用打仗比喻,統帥是拿望遠鏡的,而士兵是要蒙著眼睛的,否則會被敵人的數量給嚇跑。

在這特殊的一年裡,有人經歷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至今還沒有走出來,有人為公司的業務轉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人帶著壯士斷腕的勇氣換行業、換賽道、換模式。

面向未來定戰略,要記住「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的核心要點。

至道無難,唯嫌撿擇。越是簡單的信念,長久執行下去的收穫就越大。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創業酵母(ID:chuangyejiaomu)

本文來源創業酵母,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張麗俊:卓越執行力的背後,是一套自上而下的追蹤系統
    你的身份是假的,很多同學也不是你的下屬,你沒有職位權力,別人也未必會理你。這時候你很多強硬的手段不一定能落得下去。所以管理班級時,你只有使用你的領導力。每一個被Review的人,都會對「三分戰略,七分執行」深有感觸。哪怕你的目標設計得再好,在追過程的時候,當你沒有一桿子插到底,很多時候是拿不到結果的。給學員Review,他們所有的得分項、失分項都在細節的把控上面。
  • 張麗俊:基業難以長青,企業如何跨越非連續性發展?
    張麗俊:基業難以長青,企業如何跨越非連續性發展?在《新商業文明呼喚組織創新》的主題演講中,張麗俊認為,企業在不同的發展生命周期中所面臨的問題不一樣,導致在業務和組織發展中的重點也不一樣。理解和判斷我們處於什麼樣的時代,將是我們做戰略決策的第一步,更是組織創新的第一步。以下為張麗俊演講內容:大家好,我是張麗俊。
  • 找回戰略
    很多小企業主不屑有自身戰略,甚至笑話別家小企業還訂定發展戰略。其實,國家有戰略,地方政府有戰略,公司有戰略,甚至家庭也有戰略,個人也有戰略。所以,公司不論大小,都應當有戰略,只是有的自覺地確立戰略、運用戰略、實現戰略,有的不自覺地應用戰略而已。「戰略最早是軍事方面的概念。是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
  • 張麗俊:文化落地的正確姿勢
    ——張麗俊阿里走到今天,馬老師永遠認為:支持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只有一支有溫度的團隊,未來才會創造出更多有溫度的產品、有社會責任的產品,這家企業才會走得更長遠。企業文化的四層斷裂很多企業家朋友都意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直至今天,我所接觸到的大多數公司的價值觀與企業戰略都存在某種斷裂。
  • 家庭人才戰略的戰略目標
    我們跟很多父母探討過家庭人才戰略問題,當涉及這個話題時,很多父母感到茫然,他們會說:家庭還需要人才戰略?是不是太高深了?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認為我該怎樣做?」,更感興趣的是技巧,不是戰略。事實上,很多父母沒有從戰略層面思考培養孩子的問題。因此,對於期望孩子在社會公眾生活中出類拔萃的父母,就要在最低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家庭人才戰略。
  • 你的想法怎樣才能形成戰略?哪些人該參與戰略討論?
    一、願景是戰略制定的前提,怎麼制定?戰略是基於你對未來的判斷,願景是你戰略制定的前提。願景錯了,戰略一定錯。怎麼形成願景?怎樣才能夠比別人的願景更好一點?這裡有方法,但沒有捷徑。因為說穿了都是常識。就像大家去找武林秘籍,找佛法修行的口訣,最後發現,找到的都是常識。願景怎麼去做?
  • 職業經理學戰略,怎樣理解戰略的本質,戰略定位開思路
    試想,如果華為沒有提前的戰略安排,不要說在中美貿易戰中能單獨與美國抗衡,恐怕也很難走到今天。戰略如此重要,對於大多數職業經理人來說,有關戰略以及相關的話題能夠侃侃而談,但對個別戰略概念未必都能如此。有些戰略概念,確實是眾說紛紜。下面這個案例就說明了這一點。
  • 企業戰略規劃和戰略執行
    這種情況的企業,可以說是缺乏企業家精神的企業,沒有進取心,不敢脫離目前的舒適區到市場上去充分競爭,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的利潤率又在不斷下降,倒閉企業老闆要離開這種舒適區,必然有一段彷徨期,也是企業能否真正健康起來的迷茫期。
  • 2020山東注會《戰略》易錯易混知識點:一體化戰略和多元化戰略
    2020山東注會《戰略》易錯易混知識點:一體化戰略和多元化戰略 2020-10-19 08:55:44| 中公教育 2020年注會備考已經進入到衝刺階段,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備考更高效,山東中公財經注會小編為各位考生準備了
  • 競爭戰略與差別化戰略
    戰略名言企業的發展要取得戰略上的成功,其發展的途逕往往有多種選擇。這種多選擇性決定了企業是走上捷徑還是迷途。現代企業的發展,使企業的價值觀發生了扭轉。因此企業的發展路徑選擇,成為落實戰略發展的關鍵部分和重要的實踐內容。
  • 「帶隊伍,建班子,定戰略」!創業9字訣中的「定戰略」怎麼定?
    做企業就是「帶隊伍、建班子、定戰略」,我們講過不少帶隊伍和建班子的問題,關於定戰略說的比較少。這一個是因為戰略其實是很寬泛的概念,一個也是因為戰略很難一次性說清楚。企業是分階段的,在創業一開始,企業的最大戰略就是活下去,到了企業後期階段,「活下去」也是最大的戰略。在這裡,戰略就是努力的目標和底線。而在通常情況下,商場如戰場,戰略是指運籌帷幄的謀略,它有兩個顯而易見的特徵,一個是全局性,一個是長期性。
  • 別弄混了,「戰略採購」不是「採購戰略」!
    書的內容還是蠻不錯的,但是書名卻翻譯錯了,正確的翻譯應當是《領導採購戰略,驅動供應鏈升值》。這裡的「Procurement Strategy」正確的翻譯應當是「採購戰略」,而不是「戰略採購」。更有趣的是,如果我們上百度百科,查詢「採購戰略」,得到的答案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如下:「採購戰略一詞,來源於英文Sourcing Strategy。
  • 商業戰略很重要,戰略是藥,是藥三分毒
    戰略是藥,是藥三分毒哦!所有的戰略,都有它的適用場景,用法用量,甚至副作用。爆品戰略,平臺戰略,定位戰略,它們都是藥,有些甚至是處方藥。是藥三分毒,技能治病救人,又能殺人於無形。爆品戰略還是組合戰略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最有效的「產品類戰略」可能並不相同。1.成長期:爆品戰略在成長期,用最快速度提升銷量,獲得領先的市場份額,是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
  • 阿拉斯加州的戰略地位
    不過丹麥人並沒有在這裡主張領土。1784年,俄國探險者首次在阿拉斯加的海邊建立殖民點。並宣布從1799年起,這一大片土地屬於沙俄。但是到1867年沙俄把阿拉斯加轉手倒賣給美國,一共擁有這塊土地也不過68年。期間在這裡生活過的俄國殖民者幾乎沒有超過500人。因此俄國人更像是地圖開疆和指山賣磨。
  • 3.0戰略制定中的十大錯知錯見
    錯知錯見:有了機制,就是3.0戰略正知正見:【有愛,才有3.0】相較於其他企業的1.0、2.0戰略,3.0戰略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對客戶有愛。有愛,才有3.0。但要明白的是,有了機制,不等於就有了3.0戰略。例如,如果我們對客戶的愛只能打3、4分,即便是有了7、8分的良好機制,戰略的力量依舊停留在3、4分。機制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機制背後的心法。心法就是對客戶真誠的愛。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
  • 戰略的要義
    可惜,好戰略必然不是普遍現象,而是例外。領導者們都認為自己有戰略,其實他們沒有,他們大多數人都在做 「壞戰略」。所謂「壞戰略」通常會忽略或繞過那些惱人的細節。壞戰略會忽視選擇和專注的力量,反而嘗試包容各種相互衝突的利益需求。就像那種只會對隊友建議說「讓我們贏下比賽」的橄欖球四分衛,壞戰略用像「目標」「遠景」「價值觀」這樣空泛的概念來掩蓋它的無能。
  • 華為前產品線總裁解讀戰略管理框架DSTE——從戰略到執行
    其實戰略也並沒有那麼複雜。戰略就是實現企業願景和使命的謀劃,是基於全局和未來做出有限資源下的取捨,動態的尋找自身的定位。所以你要驗證是不是第二層的戰術都完成了,就能夠保證第一層的戰略能夠達成。如果是,表示戰略解碼OK;如果不是,表示戰略解碼可能沒有完成。在這個解碼過程中,有幾個核心的點。一個是找到關鍵任務,關鍵任務就是我們講的戰術。
  • 多元化戰略與專業化戰略有什麼不同?
    · GE的高效業務管理系統,可以做到所有的重大戰略舉措一經提出,一個月進入操作狀態,一年見效。  關於GE多元化成功背後的前因後果,限於篇幅不再贅述,在這裡只在戰略層面上列出GE多元化成功的幾個原因:  第一,多元化公司必須擁有一個超越於具體業務的公司戰略,從而使公司戰略更加強調未來遠景與總體控制,避免業務單元成為沒有戰略的利潤中心。
  • 績效管理:確定公司戰略與戰略地圖、繪製戰略地圖 附:實例
    確定公司戰略與戰略地圖根據公司的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結合對內外部環境的分析,公司要明確自己的戰略,並用戰略地圖的工具對從戰略到執行進行描述。戰略分析與描述戰略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種,我們總結了戰略分析6步法來進行戰略分析。
  • 經營戰略
    但在石油危機背景下由「結構戰略」轉為「企業戰略」、「事業戰略」時落後于波士頓諮詢。安德魯斯《經營策略:內容與案例》 SWOT分析只是一種整理工具,只能給出一串長長的清單,一般化(無意義)的解釋,沒有指出優先級,也沒有給出問題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