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新使命

2020-09-15 陝教傳媒

來源:教師報2020年9月14日,原標題:《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新使命》,作者:高楊傑

在深化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新時代的背景下,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教育人肩負著更加重要的責任與使命,聚焦「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則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建立一支政治思想硬、道德水平高、業務素質精、學習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是辦好教育的關鍵。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重點圍繞以下四點進行思考和開展實踐。
◆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首在立德樹人的初心不忘
教書育人,強師立校,首在立德。只有心中有愛,才會讓愛注入教育。筆者所服務的學校倡導「愛注教育,知行一生」的思想文化,激勵教師踐行「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的情懷。作為學校管理者,尊重、愛護、引導、服務每位老師,積極助力老師專業成長,逐漸形成了管理者愛教師、教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家長愛學校的良好教育生態。教師以身示範、以德養德。正如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落實教育扶貧,代表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高楊傑工作室」支教大涼山的九位老師用行動踐行愛滿天下一樣,「知行合一」,做到像葉聖陶先生所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重在「知行合一」的文化構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辦好基礎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引領教師堅守「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理念,把「知行合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現代教育理念應用於當今的教育實踐中,賦予它時代性、實踐性的特點,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凝練為「知行合一」的教育文化,使教師成為知真、知善、知美、行真、行善、行美的教育人,學校也正是通過「知行學堂」「研學旅行」等各類教育實踐活動真正落實「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自信生活,成為綜合素質高,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標,真正成為偉大的時代建設者,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見證者與參與者。
◆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貴在提升教師的課程領導力
「一門觸碰心靈的好課程會讓人終身受益」。對學生終身發展如此,對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亦是如此。學校在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結合地方課程,落實好校本「知行課程」的育人功能,在課程建設與實踐中,以研究引領實踐,以實踐提升能力,推進了聚焦「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知行課程」理論創新,施行了「課程育人、文化育人」的立德樹人實踐創新,打造了「四位(學生、教師、家長、社區)一體、多元主體」的課程構建機制創新,增強了教師課程自主開發意識,提升了課程領導力,提高了教學專業化水平。2018年「基於學生發展校本知行課程研究與實踐」分別獲得省級、國家級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二等獎,更是成為教師教育發展新動力。最近學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重要精神,不斷對其進行學習和領會,並把「上好思政課、當好引路人」更好地落實在知行德育課程中,真正通過課程育人。
◆實現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重在提高教師的研修與學習力
「荊溪惠子鬢鬅鬙,義理鑽研到粹精」是寫古人刻苦學習鑽研的詩句,通過研修,架起課程理念和教育理論轉化為教學行為的橋梁,促進先進教學經驗的提煉和傳播,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改進教學質量和效果,學校通過建立研修工作體系,紮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通過開展教師交流學習培訓,提升教師鑽研反思能力;通過引進北大、北師大、華師大等專家資源推進實踐研究,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服務,向研究型新時代教育者轉型邁進。大數據、網際網路5G智能時代的到來,讓每個教育人都有使命感、危機感,不學習,無以教,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和實踐,才能實現為理想、為創新、為未來、為幸福而教。
作為教育者,無論是保持初心不忘,踐行「知行合一」,還是不斷提升課程領導力,提高研修學習力,這一切歸結到一點就是教師自身要不斷接受教育,終身學習,不斷更新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如果說,教師是最具幸福感的職業,那也一定是最辛勞的職業!不學習,無以教。只有恪守師德,「知行合一」,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實踐,才能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奮起擔當,教好書育好人,才能向著「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持續邁進。

相關焦點

  • 江南區狠抓教師隊伍建設促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德為先 提升教師事業心到新高度江南區始終堅持把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的首要內容。教育局出臺了師德師風考評方案,從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等方面對每位教師進行量化考評,注重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將每年4月定為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月;要求教師籤訂師德廉潔從教承諾書,爭做「四有」好老師;通過舉辦優秀教師事跡報告會,開展「優秀教師」等評選活動,表揚先進典型教師,發揮先進典型的激勵效應,進一步推動江南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 西安高新二校高楊傑: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可從四方面實踐丨奮進擔當新時代
    在深化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新時代的背景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教育人肩負著更加重要的責任與使命,聚焦「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則具有十分重大現實意義。建立一支政治思想硬、道德水平高、業務素質精、學習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是辦好教育的關鍵,筆者認為可以圍繞四個方面來思考和實踐。
  • 寧夏教育廳與華中師範大學攜手 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
    11月20日,寧夏教育廳與華中師範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設立「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寧夏研究院」,進一步加強加深校地合作力度,共同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和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辦學水平高、實力強,在寧夏建設「網際網路+教育」示範區期間,給予了全過程指導、全方位幫助。
  • 漢中市召開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會議
    5月21日,我市召開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會議,貫徹落實全省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視頻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市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政策和音體美教師缺額補充等工作。目前,全市各縣區和市直學校已初步完成待遇核算工作,經數據對比,若將公務員普遍發放的目標責任獎金計算入全市公務員年平均工資收入,則全市義務教育教師實際收入低於公務員實際收入。
  • 莘縣教育大動作:事關學校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待遇
    8月21日,莘縣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教育工作大會,發布《關於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堅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理念,著力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優化學校布局,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科學配置教師資源,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聚焦重點難點問題補齊短板,激發教育發展活力,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振興莘縣教育,提升全縣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
  • 牢記育人使命 打造高素質高水平教師隊伍——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科...
    編者按: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法治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系列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目標,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工作方案,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交流等學科發展建設各方面,北京大學法學院均取得了實質性豐碩成果。
  • 高質量研究生培養關係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
    隨著教育的不斷推進,研究生的數量不斷地提升,人才的綜合力量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但是也存在研究生的質量不高的新問題,要打造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就需要在研究生培養的質量上多下功夫,讓研究生的「含金量」更高,才能夠提升我國人才的競爭力,在世界的競爭中更有底氣。把研究生的高質量培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人才是第一資源,要釋放人才的重要力量,就需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尤其要重視研究生這個高端人才的培養。
  • 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
    我國教師隊伍建設圍繞改革創新、補短板、強質量,取得了長足進展。激發制度活力強師惠師「黨對教師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教師教育提振顯著,教師管理更加優化,教師待遇穩步提升……」發布會上,張布和一口氣列舉了近年來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幾大新進展。「中央4號文件實施後綜合效應逐漸顯現,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新面貌。」張布和說。
  • 2020,我們如何培養好老師——中國教師發展論壇聚焦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與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教育振興與師範院校的使命」……今年是民進中央舉辦中國教師發展論壇的第13屆,回顧過去十餘年來的論壇主題,民進充分發揮教育這一主界別優勢,為教師隊伍的發展和培養建良言、獻良策。  今年的論壇,以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改革為主題。
  • 做好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築牢教育高質量發展人才基石
    師資隊伍規划具有先導性和戰略性,需對師資招聘選拔、薪酬、福利、保險及人力資源的開發、培訓等各種人力資源活動目標與實施步驟等做出具體明晰的設計。師資隊伍規劃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流程中的首要流程,在管理活動中的作用重大。我國高校正在歷經「雙一流」建設和內涵式發展,應適應大學治理現代化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加快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 四川:保障教師待遇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師資隊伍
    會議提到,我省有各級各類學校2.48萬所,專任教師93.26萬人,較2016年增長了33.73%。教師規模的穩步擴大,一方面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需要,同時也對我省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議強調,全省教育系統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破除教師發展方面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開啟全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新徵程。在保障教師待遇方面,會議要求要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
  • 遼油二高——強化新教師培養,全面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我志願成為一名遼河油田第二高中教師,我莊嚴宣誓,遵紀守法,履行教師職責,敬業愛校,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遼油二高新入職教師莊嚴宣誓,以隆重形式正式入職新集體、鄭重踏上新崗位,成為教師隊伍最新鮮的血液。「新教師入職宣誓」激發了新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 丁勇:新時代特殊教育教師隊伍該如何建設?
    建設現代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習近平「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是發展教育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隨著高質量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對於融合教育老師的要求更高。「讓每一個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讓每一個殘疾人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已經成為了中國特殊教育的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教育篇《建議》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 海南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工程推進
    原題:海南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立德樹人 託舉希望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省委、省政府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努力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實現海南教育快速發展、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 政策丨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意見及解讀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鄉村教師隊伍還存在結構性缺員較為突出、素質能力有待提升、發展通道相對偏窄、職業吸引力不強等問題,必須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總體要求。緊緊抓住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促進城鄉一體、加強區域協同,定向發力、精準施策,破瓶頸、強弱項,大力推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效率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我區隆重慶祝第36個教師節
    區委書記盧春強在會上強調,全區上下要切實增強新形勢下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面造濃尊師重教氛圍、致力學生全面發展、強化學校社會聯動,努力打造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職業幸福、人民感受公平、服務社會進步的「美好教育」臨安樣板。
  • 東南大學紮實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東南大學深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出臺系列規章制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全面提高教師素質,著力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成立由學校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教師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教師隊伍的培養、考核等工作。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推進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實施素質教育
    建設中國網(宋佚)「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也是建設一流高校和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前提。近年來,為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積極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國內(外)訪學計劃》的實施,不斷提高教學的教學科研能力團隊,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努力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提供人才支撐。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採取有力措施認真貫徹落實,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廣大教師牢記使命、不忘初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服務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新一輪科技和工業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