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老年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石永英指出,飲早茶不僅僅是吃飯,還有社交職能,尤其是對於退休的老年人而言,是與社會溝通的好機會,有益身心健康,所以也是值得推薦的消遣方式。但要注意,飲早茶通常持續時間較久,與人聊天心情愉悅更是胃口大開,所以很容易吃多,對於需控制飲食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尤其需要注意。
石永英指出,廣式早茶跟中國多數早餐一樣,以粥、粉、面、飯為主,還有很多點心,其中多數為對血糖影響較大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不太「友好」。所以,飲早茶比在家吃早餐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動。
糖友飲茶,常見四大誤區
有不少糖友反映,明明已經控制飲食了,在茶樓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為什麼血糖還是飆升呢?
其實,茶點中存在很多「陷阱」,會造成血糖波動。石永英總結以下四個糖友在飲早茶時的常見誤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
1.主食超量
在茶樓,最常見的誤區就是主食點多了。廣式茶點以粥、粉、面、飯為主,很多點心如叉燒包、流沙包等包點,蝦餃、香茜餃等餃子,馬蹄糕、千層糕、馬拉糕等糕點,其實也是主食。很多人在點餐時稍不注意就會重複點到主食,雖然只吃了兩個茶點,卻都是碳水化合物,當然會血糖飆升。
2.吃含糖的點心
糖友們的居家飲食一般能避免吃含糖的點心,但在茶樓喝茶時很難避免。糖友們注意,考驗自制力的時候到了,這時候一定要把持住。
3.總量攝入過多
這是外出就餐的通病,不只是飲早茶。因為餐廳和茶樓一般將菜做得比較香口來吸引食客,油鹽和調味料會增加,人們自然容易胃口大開,但也容易升高血糖、血壓、血脂等,糖友們在點菜時就要注意控制總量。
4.不想浪費
在外就餐,很容易點多,尤其是自己單獨外出就餐時,一個點心太單調,兩個點心可能又嫌多,此時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害怕浪費,就會被動進食。但糖友們一定要注意,在吃到七分飽後,應停止進食,怕浪費的話可將剩餘點心打包。
專家教你科學點餐
糖友去喝茶時,心中要有一個假想的標準餐盤,這樣在點餐時就容易控制總量,兼顧營養均衡了。
小竅門:幾個人幾份主食
主食對血糖的影響最大,也是飲早茶時最容易超量的,所以點餐時要心中有數。推薦蒸排骨、燒麥、蝦餃、蛋、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點心,儘量少選或者不選含糖的點心,比如各類包子、糕點等,粥、粉、面、飯等主食也要控制在一份。
一人份:一份青菜,一份排骨(或蒸蛋),再選一樣自己喜歡的主食麥包或者腸粉,不推薦炒粉、白粥、各種點心。點餐時,先點必須要點的菜和肉,最後再點一份主食,就不會超了。
兩人份:一份青菜、一份肉類、一份蛋或者豆類,一到兩種主食。
以此類推,三人份早餐就包含一份青菜、一份肉、一份蛋、一份豆類,以及三種喜歡吃的主食。
總的來說,每人以不超過自己拳頭大小的主食為準,要吃一份蛋或肉或豆製品,青菜不限量。點餐科學了,自然也不容易吃多,血糖也不會出現明顯波動。
在廣東,飲早茶是一項受到大多數人喜愛的活動。當然,飲早茶不僅是喝茶,還扮演了早餐的角色。很多老人整個上午都在茶樓度過,有人吹水(粵語,聊天)、美食相伴、香茶相佐……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呢?但是,飲早茶也有弊端——容易吃多,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飲早茶更容易使血糖飆升。那麼,在茶樓應該如何吃早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