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蘋果》除了是神曲外,其舞蹈也風靡一時
2010年,一部微電影《老男孩》引發網友懷舊狂潮,也讓筷子兄弟這對草根組合迅速走紅。今日,筷子兄弟的新作——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以下簡稱《猛龍過江》)正式公映,肖央和王太利這對搭檔也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
「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筷子兄弟所在公司的大門旁,寫著這句《老男孩》中經典臺詞。作為《猛龍過江》的導演,筷子兄弟成員肖央像等待高考成績一樣既緊張又興奮。
相對於肖央的侃侃而談,王太利則顯得相對沉默,但當聊起電影中的主題曲、如今爆紅的新一代神曲《小蘋果》時,王太利立刻話多了起來。他表示《小蘋果》的靈感來源於養生,又稱非常享受它獲得「廣場舞神曲」這樣的待遇。
對話肖央·電影《猛龍過江》
「從2010年到現在就像讀本科,學做電影導演」
「我不想做成以前那種青春片,和《老男孩》完全不同」
關鍵詞:創作
羊城晚報:自微電影《父親》之後,我們很少聽到你們的消息,你們這段時間在做些什麼?
肖央:推出《父親》之後我在北京演了一場話劇,對我來說是學習,也是表演上的一種磨鍊。然後就一直在做電影,我編劇,老王寫歌。
羊城晚報:為什麼會想把《老男孩》從微電影發展成大電影?
肖央:這幾乎是一個必然,就好像你高中畢業就要上大學一樣。做大電影的時候,身邊所有的資源和條件都成熟了,我自己也有這個願望。
羊城晚報:微電影和大電影中間還是隔了很長一段時間。
肖央:因為要練習,所以我們的電影發布會就叫「老男孩畢業典禮」。我從2010年到現在四年多的時間裡,就像讀本科一樣,學習怎麼做一個電影導演,然後這部《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就是我這四年的畢業作業。
羊城晚報:你覺得怎麼才能吸引那些沒看過微電影《老男孩》的觀眾買票進場呢?
肖央:我們本身不是一個特別受人關注的團體,沒有美女,沒有帥哥,沒有像明星的藝人,所以我們只能讓我們的電影的質量大大超過同期對手——我希望未來兩三部電影之後,大家能對我們有這樣一個認知,只要是筷子兄弟出品、肖央導演的,就一定是非常有誠意的作品,就好像BMW的汽車,它差不到哪去,我們要做出品牌的感覺。
羊城晚報:《猛龍過江》的製作周期長達三年,為什麼花了這麼多時間?
肖央:最主要是因為我不是職業的電影導演,像釀酒,需要時間去釀。最困難是寫劇本的時候,一念之間可能會讓所有的努力付諸流水,那個時候……壓力很大,痛並快樂著吧。
羊城晚報:電影主人公的原型是你們本人嗎?
肖央:沒有原型,但是有我一些個人感受的放大,比如說片中的肖大寶在洗浴中心唱歌。我自己也是歌手,我能感受到你站在舞臺上,而下面的人各忙各的感覺,我有過那種體驗。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我還要站在這唱歌,他們都在那吃飯、敬酒。我以前就想過,如果我要創作一個最窘迫的歌手……後來就變成了肖大寶。
關鍵詞:風格
羊城晚報:《猛龍過江》和以前的微電影《老男孩》有何異同?怎麼平衡商業元素和夢想主題?
肖央:一部電影不可能一條線索走到尾,我希望在電影裡看到豐富的元素、由幾條線構建的世界。這部電影,我不想做成以前那種青春片,它跟微電影《老男孩》完全不同。至於說有沒有相同的元素……就像炒一個菜,那個也有蔥花這也有蔥花,但不是有蔥花的菜都是一樣的。
羊城晚報:以後還會拍《老男孩》系列的電影嗎?
肖央:對,會繼續做。對我來說,到最後一部作品,臨死之前,那才是真正的畢業典禮。
羊城晚報:當時為什麼會把自己的組合叫做筷子兄弟?
肖央:筷子既普通又有用,我覺得這是一種哲學,它最普通,我們卻離不開它。我們從來不裝大明星,最喜歡的還是以自己本來的面目和普通的態度去面對那些事,包括我們拍戲,也是拍最普通、最樸素的人的感受。
對話王太利·神曲《小蘋果》
「我注重養生,每天吃一個蘋果,這是養生神曲」
「批《小蘋果》俗,可能是因為它太朗朗上口」
關鍵詞:靈感
羊城晚報:《小蘋果》曲風歡快,和你們以前的作品很不一樣。
王太利:我一直喜歡舞曲,但是《老男孩》、《父親》這些歌,別人聽後老是流淚,尤其是《父親》,經常在KTV裡面一唱哭一片。我覺得這個不好,別人一提到筷子兄弟,哎喲他們的歌都讓人流淚,所以我想變化一下。我是雙子座,特喜歡創新,就是想寫一首歌向復古Disco做一次致敬。
羊城晚報:創作《小蘋果》的靈感來源於什麼?
王太利:其實我特別注意養生,每天吃一個蘋果。蘋果它對身體特別好,幫你清理身體裡的垃圾、宿便之類,同時對心腦血管也特別好,營養豐富。「你是我的小蘋果」這樣的話特別親切,說不出來的好玩,而且「你是我的小蘋果」這句話可以對任何人說,對你的孩子說、對朋友說,對愛人說,甚至對老人都可以說,「小蘋果」是一種愛稱。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方向行,這其實是一首養生神曲。
羊城晚報:聽說《小蘋果》改了40多個版本?
王太利:是有將近40個版本。2012年我就寫完了,我對肖央說,咱倆跳舞吧,沒想到過了幾個月鳥叔火了。然後我說,你看我這創意好吧,人家都已經用了。至於為什麼改那麼多遍,是因為我老改。作曲很快,但你要把它變成一首經典的歌,就需要特別好的編曲,所以我就改、改、改。突然有一天,編曲跟我說,老師……您知道改了多少版了?我說,多少版?他說快40版了,折磨死他了。然後我說行,差不多了。所以最後是不到40個版本。
羊城晚報:拍《小蘋果》MV請來《江南Style》的編舞,是你的主意?
王太利:正好是緣分。我們找了一個韓國導演來拍MV,他在韓國玩得非常轉,裴澀琪(《小蘋果》MV女主角)、《江南Style》的編舞,都是他的朋友,他用人情把這些人攪和在一塊,完全是巧合,沒有任何的動機。
關鍵詞:雅俗
羊城晚報:怎麼看《小蘋果》成為廣場舞神曲?
王太利:我覺得特別好,有人說一提神曲,就好像帶有一絲貶義,但我覺得特別好,因為這證明有很多人喜歡我的音樂。這些日子我特別享受在網上找一些翻唱、翻跳我們的歌的視頻,有各種各樣的版本,我感到非常欣慰,這樣的幸福感花多少錢都買不到。
羊城晚報:會不會覺得成了神曲就俗了?
王太利:有人說我寫神曲,降低了音樂標準,江郎才盡了。其實藝術這種形式,只要普羅大眾能夠喜歡,就成功了。所謂高雅有什麼界定?聽的人少,就是高雅,聽的人多,就不是高雅了?我一點都不這麼認為。批《小蘋果》俗,可能是因為它太朗朗上口了。當年我也是個憤青,聽了大量非主流音樂,後來我發現不對,有些非主流音樂根本不好聽。
羊城晚報:那你對廣場舞怎麼看?
王太利:廣場舞這種形式,我特別特別贊成,我非常喜歡那麼多大媽、叔叔一起去跳廣場舞,歡歡樂樂地跳舞,鍛鍊鍛鍊,多好的一件事啊,你這點活動都不給人家,難道天天都叫人在家裡待著?(記者 餘姝 通訊員 徐雨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