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升級社交「降級」「社恐」青年究竟在怕什麼

2020-08-30 人民網遼寧頻道

原標題:勇敢起來,觸摸真實社交的複雜與溫暖

當前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社交工具不斷升級,年輕人卻在「社交降級」。

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在「青年說」日前發起的網上調查中,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僅69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享受」獨居獨處,依靠手機建構和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在虛擬世界越陷越深。

年輕人的社交恐懼因何而來,如何破解?本期「青年說」聚焦紓解「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境。

人際交往變遷下的社交恐懼

社交恐懼症,在醫學上是一種焦慮性障礙,其特徵包括處在公共場所或與人打交道時出現顯著而持久的害怕等。當下很多年輕人自稱的「社恐」,並非達到疾病的程度,而是呈現一種迴避社交、抗拒社交的情緒和狀態。

年輕人為什麼迴避或抗拒社交?

首先要看到,在社會快速變遷中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年輕人,是社交方式變革的親歷者,他們的人際交往註定呈現出新的特點。由易觀智庫和騰訊QQ發布的《中國90後青年調查報告》顯示,90後青年群體已習慣了「自我軸心」式的成長,「孤獨」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狀態——「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童年的回憶裡就充滿孤獨的色彩;他們在高樓大廈中成長,忙碌的父母顧不上他們;鋼筋水泥阻隔了孩子們的社交機會,他們逐漸習慣了自己玩耍。」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多數年輕人在以「小家庭」為主的社會單元中長大,缺少傳統社會交往中諸如親戚、鄰裡關係的體驗。例如不少90後表示由於親戚隔閡巨大,不會經常走動:「我們早早為了讀書、為了打工背井離鄉,與家人尚且有些距離,更別提親戚交往了。」

與成長過程中單薄的人際交往體驗相伴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會交往本身的複雜化。

場景在泛化,無時不社交。「人可以休息,但網際網路是二十四小時運轉的。手機裡永遠有無數個小紅點等著打開:群打卡、班級通知、好友寒暄、同學邀約、社團活動……必須一個個認真處理。」在大三學生韓雪的眼中,社交始終與壓力相伴。

功能在雜糅,無處不社交。「我們的社交活動太多了,其效率和目的性高到了讓人反胃的程度,就連搶一張回家的火車票,也要『邀請好友來幫我提速』。」網友在調查中反饋道。

在這樣的矛盾下,一些年輕人自稱「社恐」青年,也就有跡可循了。「社恐」這個標籤,更像是他們手中的盾。在真實而焦灼的社交困境下,只好拿起這張盾牌,應對無孔不入的社交壓力。

「說社交降級可能有點誇張,從某個角度講,這也是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自我適應。」心理學專業學生曉婷說,很多「社恐」青年推崇的新式「社交禮儀」,如用微信講的小事情就別打電話,能打字說就別發語音等,核心是保持恰當的社交距離,給彼此一點自由輕鬆的空間。

虛擬社交不是社交恐懼的解藥

經歷社會變遷的同時,技術的發展正帶來全新的溝通方式。從簡訊到QQ、微信,從論壇到博客、微博,再到抖音快手,不斷迭代的社交軟體,提供更便捷的溝通選項,並逐漸塑造了這一代網際網路原住民的社交習慣。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朋友是難得見到一面的。文章《都市生活的社交障礙:「有空見一面」已是奢侈》描述了這樣的現狀:同在北京,在東城區的人想和在西城區工作的好朋友見一面,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哪怕對方因工作原因來自己公司樓下辦事,也可能因為手頭有事沒顧得上去碰個面。

在網絡世界中,交友則不受時空限制。社交軟體一秒鐘即可把一個陌生人「加為好友」。即使線下不見面,社交媒體中也互動頻繁,看似好不熱鬧。「就像在遊戲裡,人物的武力值、防禦值等有不同的方式補充,社交也是一樣的。當面聊天加成多一點,手機聊天加成少一點,但成本小啊!各個軟體聊一圈兒,我的社交值也能補滿。」在網際網路公司就職的小輝工作很忙,朋友組的飯局經常趕不上,但他有自己的一套交友辦法。

據統計,我國目前獨居青年超過2000萬。線下獨處、線上「熱鬧」成為常態。《2020獨居青年生活洞察報告》顯示,64.83%的被調研對象選擇通過社交軟體結交新朋友,線上交友是不少獨居青年們緩解孤獨的「必選項」。

然而,線上社交能成為「社恐」青年的解藥嗎?答案可能正相反。社會心理學家雪莉·特克爾曾提出「群體性孤獨」的概念:「大家都熟悉這樣的場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電腦和手機;朋友聚會,不是敘舊,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課堂上,老師在講,學生在網上聊天;會議中,別人在報告,聽眾在收發信息。」她認為,所有這些現象都可以歸結為「群體性孤獨」——我們似乎在一起,但實際上活在自己的「氣泡」中。我們期待他人少,期待技術多。

虛擬空間裡不間斷的聯繫,反而讓人陷入更深的孤獨。要打破這個循環,唯有讓大家更好地「在一起」。「要主動參與線下面對面的交談,以此來彌補線上交往由『身體缺場』所帶來的不足,用真正的『在一起』來療愈孤獨的人群,建立更好的生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林濱在《「群體性孤獨」的審思:我們在一起的「獨處」》中這樣說。

「今年的春節因疫情延長了。在外求學工作時只能用視頻跟家人交流,這次回家與父母打著牌、泡著茶、聊聊小時候,讓我感受到了更真切的親情支持。」90後女孩小意說,有時正是這種平淡的相處,才讓我們重新發現並珍視現實中的互動與連接。她已決定多在真實世界中和朋友相處。

擺脫慣性,突破社交「繭房」

當群體孤獨成為舒適區,面對一波又一波新的虛擬社交浪潮,一些年輕人愈加捨不得走出來面對現實。

「現代人的空閒時間有相當一部分被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佔據了。每天花數小時甚至十數小時在電子屏幕上,感覺時間過得飛快,而且有種『放不下』的感覺,留給現實生活的注意力資源自然就少了。」這樣的感受越來越普遍。

虛擬社交以其低成本、全時段的特點,正成為迴避真實社交壓力的「溫室」。當前,陪伴類App增長趨勢越來越明顯,語音聊天室、遊戲陪練等付費型陪伴App大量出現。有網絡社交需求的年輕人只需手指一點,便可購買陪聊項目。

傳播學中有「信息繭房」的概念,是說人們獲取信息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在社交領域,當代年輕人似乎也正陷入一個「繭房」中,不願走出交友舒適圈,形成越迴避社交、越不會社交的循環,將自己的生活禁錮於狹窄的空間裡。

「我拒絕社交的那兩年,沒有交新朋友,活得格外自我,卻又真的丟了自我。」網友雷藝甜曾有「社恐」的經歷,後來她發現,人與人的真心交往,才是治癒不開心的良藥。

「我們還是要努力,去敞開心扉和懷抱,去接觸去感知這個讓人愛恨交織的世界。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來說,這有點難,但是從孤獨裡掙脫出來,我們才能得到樂趣、人情,還有愛。」她說。

像雷藝甜這樣突破社交「繭房」、勇敢走向現實社交的年輕人,逐漸多了起來。

雪莉·特克爾提出,應對群體孤獨的辦法,是朋友、親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對面談話、討論。對「社恐」青年來說亦是如此。逃避社交只是一時的,只有邁出從舒適走向未知的那一步,觸摸真實社交的複雜和溫暖,才能把自己的生活道路越走越寬。(記者 李丹陽)

(責編:孝媛、湯龍)

相關焦點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這或許也是近年來青年婚戀問題上升到「國家關注」層面的原因之一,「婚戀是在社會交往過程中進行選擇的結果,是社交的一種高級形式。」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長鄧希泉表示,「社恐」很可能會對社交渠道、社交能力、社交效果等造成較明顯的負面影響,由此使青年自身在婚戀競爭中處於劣勢,增加婚戀成功的難度。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數據裡潛藏著這一代年輕人在社交方面的愛與怕。「社恐」是病嗎?還是青年借「社恐」自嘲來釋放的某種信號?   「社恐讓我脫單都成問題」   調研數據顯示,超四成受訪者自稱「社恐」,認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社恐」壓身的年輕人,肩上還有「脫單」的重擔。
  • 社交恐懼症,我們究竟在怕什麼?
    飛碟說微博曾發過一個這樣的話題:小編挑選了一下微博下面的評論——社交恐懼症,你中招了嗎?什麼是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又稱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種。
  • 2021國考面試熱點:97%的人都有社恐?線上社交能否成為解藥?
    能用微信講的小事情就別打電話,能打字說就別發語音…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推崇新的社交禮儀。不斷迭代的社交軟體,提供更便捷的溝通選項,但現實中很多朋友難得見一面。   關於社恐面試會怎樣考察呢?快來了解下。   1.到底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呢?
  • iOS 降級工具推出!隨時升級 / 降級
    早前 iOS 10 越獄推出讓越獄界再次熱鬧,而今天越獄開發者 tihmstar 更推出 iOS 降級工具《Prometheus》,可以隨時升級或降級已經關閉 iOS 驗證的版本,不過降級工具的步驟非常繁瑣,開發者 tihmstar 強烈要求用戶需要認真閱讀 Prometheus 的操作指示,每一步都需要正確操作,否則會前功盡廢
  • 紓解年輕人「社恐」關鍵靠「自療」
    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據《光明日報》報導,在日前發起的一項網上調查中,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僅69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享受獨居獨處,依靠手機建構和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在虛擬世界越陷越深。
  • 年輕人如何破解社恐:虛擬社交非解藥,擺脫慣性突破「繭房」
    光明日報8月30日消息,當前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社交工具不斷升級,年輕人卻在「社交降級」。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在「青年說」日前發起的網上調查中,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僅69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
  • 每個社交恐懼者都該知道的事《社恐會讓你失去什麼?》
    想查什麼?想看什麼?想學什麼?各種信息應有盡有。但在我被社恐困擾的那些年裡,是沒有像現在這樣便捷的行動網路的,別說現在的4G,5G行動網路了。那時就連3G網際網路都沒有普及,用起來都很不方便。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經常去網吧偷偷的查詢關於社恐的信息資料。一邊查詢還要一邊注意著旁邊上網網友的眼睛,注意著網管的眼睛,防備著電子眼的掃描,就像做賊一樣。生怕別人看到我查的內容是社交恐懼症!
  • 年輕人為什麼迴避或抗拒社交?如何破解?
    【聚焦·紓解「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局】  當前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社交工具不斷升級,年輕人卻在「社交降級」。  年輕人的社交恐懼因何而來,如何破解?本期「青年說」聚焦紓解「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境。  「說社交降級可能有點誇張,從某個角度講,這也是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自我適應。」心理學專業學生曉婷說,很多「社恐」青年推崇的新式「社交禮儀」,如用微信講的小事情就別打電話,能打字說就別發語音等,核心是保持恰當的社交距離,給彼此一點自由輕鬆的空間。
  • 一分鐘測試你是不是社交恐懼,內向、零社交≠社恐
    如果有,請花一分鐘做個測試題,測一測你是不是有社交恐懼。 社交焦慮量表(LSAS)是目前應用很廣的社交恐懼自測評估工具。總共24道題,每道題答兩個分數。 一分鐘測試你是不是社交恐懼症,內向、零社交≠社恐 61~90分:你有中度的社交恐懼,
  • 探探大數據:社恐族的「戀愛尷尬」,社交軟體助破冰
    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走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了「社交恐懼症」的標籤.近日,社交平臺探探聯合中國青年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面向探探平臺內的用戶發起問卷調查,針對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深入調查分析。作為頭部社交平臺,探探在幫助單身青年尋找未來伴侶的同時,也在關注著青年人群的心理問題,旨在幫助年輕人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念。
  • 社交是自我實現的渠道:掙脫社恐的三種方法
    一、什麼是社交恐懼症百科上說:「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而社恐的人,則是持久的痛苦,在剛得到這個消息時痛苦,回到家裡還會痛苦。2、精神痛苦社恐的人則是恐懼,驚恐,顫抖,這種痛苦無法自己消失,必須去尋求醫生的幫助。但是性格內向的人在進行社交的時候,感受到的是不舒服,害羞,只要度過這段時間慢慢地就會適應。
  • 害怕說話、逃避社交,根本不是性格內向,四招教你克服社恐
    據統計,我國目前獨居青年超2000萬。線下獨處、線上「熱鬧」成常態。很多年輕人自稱有「社恐」,其實並非達到疾病的程度,而是一種迴避社交、抗拒社交的情緒和狀態。近年來,社交恐懼、社交焦慮、社交障礙、內向型人格等字眼經常活躍在群眾的社交平臺上,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 蘋果官方降級和ReRa1n 降級方法,附工具教程
    相對於這種官方的降級渠道,一旦蘋果公司關閉了舊的iOS版本驗證通道,降級則會失敗,此時只有升級最新版本才可以使用,隨著技術大咖們的努力,外加蘋果之前爆出的Checkm8 漏洞,iPhone降級不是夢!ReRa1n降級工具推出,支持任意降級(理論上)。
  • 社恐、被催婚……原來古今大齡青年的煩惱如此相通
    回顧中國歷史,有無數青年和當代青年有著同樣的煩惱。雖然大家不處於一個時代,但是卻有些跨越時代的共鳴。2催婚又催生當代青年被父母催婚時,還能反駁:「不結婚我犯法了嗎?」古代青年就沒這麼好運了,因為他們不結婚,真的犯法了。
  • 重磅丨全新iOS永久越獄/降級工具Coming Soon
    前陣子關於iPhone手機發現硬體漏洞、可以永久完美越獄和降級的消息,鋪天蓋地到處都有,相信大多數朋友都看到了。那麼進展到底如何呢?
  • 年輕人,你有「社恐式孤獨」嗎?
    虛擬戀人盛行的背後更深次的原因在於很多年輕人都存在「社恐式孤獨」「社恐式孤獨」指的是部分年輕人一個人時有強烈的孤獨感面對面社交時又感到恐懼只能又回到孤獨的狀態有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單身人口已達2.4億獨居青年超7700萬8成年輕人認為自己有
  • 超四成年輕人自稱「社恐」 是懶得交朋友還是真有心理障礙
    數據裡潛藏著這一代年輕人在社交方面的愛與怕。「社恐」是病嗎?還是青年借「社恐」自嘲來釋放的某種信號?「社恐讓我脫單都成問題」調研數據顯示,超四成受訪者自稱「社恐」,認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社恐」壓身的年輕人,肩上還有「脫單」的重擔。
  • iOS隨意降級工具快來了~
    這個漏洞的影響非常的大,蘋果此次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因為它是一個bootrom漏洞,屬於硬體級別的漏洞,屬性是「只讀」不可以「寫入」,這意味著它不像以往的iOS軟體系統漏洞一樣,無法通過系統升級來堵住。該漏洞也無視系統版本。
  • ReRa1n 降級任意版,嫌疑放出工具?
    自從 axi0mX 作者分享了 checkm8 不可修復硬體漏洞後,很多用戶都在等待降級工具,只有matty發布了IOS13的降級方法,並沒有實現任意版本一鍵降級,現在ReRa1n系統降級這個話題永遠都會存在,因為很多越獄用戶都希望設備能降級更低的系統版本,在此之前,都是利用 SHSH2 通過 FutureRe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