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 :馬斯洛需求理論

2021-02-08 新東方師訓講堂

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青少的老師,需要我們自身擁有多項技能。不但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在課上和課下更好地了解學生。今天我們一起來談一談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初步認識以及馬斯洛需求理論在教學當中的使用。


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每個人說到自己願望的時候,往往能夠真實反映出當前自己內心的需求,也就是說目前缺失的部分或自己亟待去滿足的想法。而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是這樣的一個工具,幫助我們從現象判斷出對方的需求。那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人類激勵理論》的論文當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照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的意義在於:


第一,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照層次逐級提升。


第二,馬斯洛需求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會出現;以及在多種需要未獲得滿足前,首先去滿足迫切的需要。


第三,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後,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了驅使行為的動力。


第四,五種需要可以分成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情感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夠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於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沒有止境的。

了解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基本概念,我們可以用它去判斷一下課堂上,或者是生活當中我們遇到的學生們常見的一些心理需求。


家長們總是覺得孩子想玩,在學習上花的心思太少。我們好像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中找不到這一個點。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吃飯穿衣這樣的顧慮和憂愁,只有一件事情像他們吃飯穿衣睡覺一樣重要,那就是玩耍。因此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在課堂上去設計遊戲化的課程,讓孩子能夠享受到遊戲或者是活動帶來的趣味,並且在不斷學習闖關當中,體會到學會知識帶給個人的成就感。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當中,經常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有上下浮動的狀況,或者是孩子的狀態極不穩定的情況,有的時候孩子還會變的忽然自閉,不喜歡和人交流。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老師們可以和家長進行一下深層的溝通,了解一下孩子的生活環境或者是家庭氛圍是否出現了問題。我經常建議家長們設立一個家庭日。即使不是一整天,只要父母能夠抽出半天的時間來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就是非常不錯的做法。

孩子到了高年級,家長會覺得孩子不像小時候那麼聽話,而且會變得有一點叛逆。他們更喜歡聽從同學、好朋友的意見,也就是同輩群體的意見。在青少年的時期,同類群體的影響非常重要,甚至都可能超過了父母和教師的影響。這是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之一,也是他們提前去進入社會和適應社會的必由之路。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他們可能具有不同的氣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愛好,不同的智能和不同的學習類型。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不要拿其他同學和自己的孩子盲目進行對比,要觀察到孩子的優點和孩子的獨特之處。我們需要尊重孩子,用科學的教學法和工具來幫助我們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潛能。


孩子大了之後,會特別渴望脫離父母的束縛。馬斯洛需求理論看來,孩子是需要自我成就的,他需要體會由個人的努力帶來的成功從而引發的喜悅之情。不斷成功,能夠幫助孩子積累自信,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孩子們經常沉迷於遊戲的原因。因為在遊戲當中,時間的累積和技術的嫻熟,讓他們通過一個又一個關卡,最終達到勝利的巔峰。如果我們把遊戲化的思維遷移到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去,一定也可以事半功倍。


我們應當如何利用馬斯洛需求理論來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第一,滿足學生的生理需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制定勞逸結合的學習計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第二,滿足學生的安全需求,制定安穩的程序和節奏,給孩子穩定的學習夥伴,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


第三,滿足學生的社交需求,滿足孩子的歸屬感,增加他們之間交流的機會與方式,對於學生真情關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四,滿足學生的尊重需求,維護學生的自尊,給予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信心。


第五,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需求,根據學生自我特點,鼓勵其個性發展,不斷創造成功的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文章結尾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


「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的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李真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教學培訓師;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教師,新東方集團二十周年功勳教師;

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親子閱讀導師;

TKT核心模塊滿分;

曾赴英國、新加坡交流培訓,對小學學習、「小升初」、「中考」英語學習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


相關焦點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心理學解讀:2分鐘,全面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26講。今天這一講,我們來詳細講一講心理學「人本主義運動」的奠基人—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和他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析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在第幾層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談談馬斯洛需求理論形成過程以及歸類
    1954年他的《動機與人格》完成,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之作,這本書使馬斯洛在全國出了名,被公認為是50年代心理學領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1958年馬斯洛到墨西哥度假,進行自由式研究,奠定用人本主義徹底清理心理學領域的思路。
  • 你對「馬斯洛需求」理論的誤解有多深!
    人們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存在很多誤解。首先,馬斯洛從未提出過「金字塔」模型,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吧?或許你常在Facebook上看到這類圖解或在心理學導論和管理學課堂上見識過「馬斯洛金字塔」頂端是「自我實現」 ,其他需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然而搜遍馬斯洛的著作,他從來沒有將「金字塔」用作這一理論模型。
  • 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 1943 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到布蘭戴斯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曾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7),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兩個雜誌的首任編輯。
  • 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單純曝光效應與學習管理
    如果想讓家長和學員更喜歡教師、更信任教師,我們應該讓師生、家校之間更加熟悉
  • 馬斯洛需求理論,你屬於哪個層次
    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下馬斯洛其人。亞伯拉罕馬斯洛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
  •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錯的?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想要認清自己關於人類自身的需求,很多人都知道,當代的心理學家已經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模型,來描述人的心理需求。在這眾多的模型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了。他把人的心理需求分成5種: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不過,按照馬斯洛的這個理論,我們其實還是很難確認內在動機。
  • 人本主義心理學: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解讀《我不是藥神》
    人本主義心理學: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解讀《我不是藥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書籍推薦: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
    出版年: 2008-7  頁數: 179  定價: 25.00元  叢書: 創智學習叢書  ISBN: 9787561759585  內容簡介 ······  《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作為一位教師,必然學習過很多心理學的概念,比如習得無助、從眾、自我實現、自我中心等。
  •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及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一、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 醫學心理學資料:馬斯洛需要的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是醫學心理學重點內容,也是事業單位常見考題。其主要的考點在於對每個層次的理解和記憶。首先,讓我們先來做幾道題:1.【單選題】馬斯洛認為需要的最高層次為:A.歸屬與愛 B.自我實現C.尊重 D.安全E.生理1.【答案】B。解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由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的需要(空氣、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迴避危險和恐懼等)、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歸屬、愛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權利、名譽等)、自我實現的需要(理想、抱負等)。因此本題選B。
  • 每天學習知識: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是關於需要結構的理論,傳播較廣。理論評價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現代行為科學中佔有重要地位。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管理心理學中人際關係理論、群體動力理論、權威理論、需要層次理論、社會測量理論的五大理論支柱之一。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對馬斯洛需求水平理論進行了5年的相關研究,認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一種規律,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後天規律,不是本質規律,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也不明顯。換句話說,需求的層次結構沒什麼。
  • 馬斯洛晚年讀過《易經》?把「需求層次理論」改為6層!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其實有六層!但很多教科書都忽視了這一事實,並未作出修改!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人類的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這個學說竟然與《易經》64卦從低到高的六爻次序很相像,只是比卦少了一爻。
  • 馬斯洛需求理論是否已經過時?
    ▌全文2150個字有人談到:「馬斯洛是一個過時的歪理邪說,心理學研究早有了更科學的方法」。如何看待這句話? 更科學的方法是什麼?如何給需求層級進行分類更合理?首先,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