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汙起訴撤銷後,清華大學教授付林成果再次申報國家科技獎

2020-12-12 澎湃新聞

貪汙起訴撤銷後,清華大學教授付林成果再次申報國家科技獎

李鵬/科學加客戶端

2019-01-21 21:23

北京科技報科學加客戶端1月21日消息,備受關注的清華教授付林涉貪案以撤訴告終後,其成果再次申報國家科技獎。該成果2017年曾申報同一獎項,但因付林被拘未參與答辯而無緣。

據中國節能協會官網顯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導付林的研究成果「煙氣全熱回收的天然氣高效清潔供熱技術及應用」再次提名參評2019年國家科技獎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7年該成果曾參評同一獎項,但在答辯之前付林因涉嫌貪汙被刑事拘留。2018年9月21日,付林案已撤訴。

科獎在線微信公眾號 圖

中國節能協會官網 圖

付林是國內清潔供熱領域專家,他率領團隊研發的另一項技術「基於吸收式換熱的集中供熱新技術」曾獲得201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獎的付林 北京科技報 資料圖

2016年3月17日,付林因涉嫌貪汙被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刑事拘留,同年4月1日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被逮捕,2017年5月28日海澱區法院正式立案,但通常為期3 個月的審理期限被一再延長。2018年2月14日,經海澱區人民法院批准決定,付林被取保候審。9月20日,海澱區檢察院決定對付林撤回起訴,次日海澱區法院準許撤訴。至此,備受關注的付林案以被告人的清白告終。從刑事拘留到取保候審,付林共被關押699天。

付林本次被提名的成果「煙氣全熱回收的天然氣高效清潔供熱技術及應用」2017年也曾參評國家科技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但因付林被刑事拘留,未能參加項目評獎答辯,與獲獎無緣。

付林所供職的清華大學一直相信他的清白。在付林被羈押期間,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不僅一直保留著他的辦公室,還與其籤署了《聘用合同延期協議書》。

付林案作為一個典型案例,暴露了國內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的缺陷和科研成果轉化的漩渦,引發廣泛探討。因此,付林成果此次能否最終獲獎也備受關注。

(原題為《貪汙起訴撤銷後,清華大學教授付林成果再次申報國家科技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清華大學,付林,貪汙,國家科技獎

相關推薦

評論(31)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教授付林貪汙案被撤訴
    本報訊(記者 雷嘉)在被羈押近兩年、被提起公訴一年多之後,備受關注的清華大學教授付林貪汙案昨天以「撤訴」告終。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已經於20日要求撤回對付林的起訴,海澱區法院昨天做出裁定,準許撤訴。
  • 關注清華大學教授付林案·①:科研課題研發路上 付林身陷「兩宗罪」
    左一為付林封面新聞記者 梁波11月初,深秋季節,北京天空持續放晴。陽光打在清華大學東門校園內的銀杏樹上,樹葉黃得金燦燦的……從清華大學建築節能中心三樓——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付林辦公桌旁的窗戶望出去,微風掠過,一片銀杏葉從樹枝上脫落,在風中蕩漾,正在尋找何處落地。
  • 關注清華大學教授付林案②:付林是誰——教授?所長?還控制兩家公司?
    坐在距離清華大學不遠處的一家酒店大堂裡,曲燕雙眼噙滿淚水。曲燕,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付林的妻子。付林貪汙科研經費和挪用公款了?曲燕說,她不信。和曲燕一樣,不相信這是真的人,還有案涉課題研究團隊的核心成員張世鋼、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當然,還有他的委託辯護人周澤律師。
  • 清華大學教授付林貪汙案檢方撤訴,抗霾技術曾獲國家級大獎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付林。 受訪者供圖9月21日,北京澤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在微博上透露,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付林被以貪汙罪、挪用公共款罪公訴一案,其檢方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已於9月20日決定撤訴。
  • 清華大學教授付林被控貪汙案獲檢方撤訴,此前遭羈押近兩年
    9月21日,備受關注的清華大學教授付林被控貪汙、挪用公款案有了新進展:北京海澱區檢察院於9月20日決定對被告人付林撤回起訴。付林的辯護律師周澤向澎湃新聞提供的裁定書顯示,海澱區法院裁定準許檢方撤訴。該裁定書顯示,付林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因涉嫌犯貪汙罪,於2016年3月1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1日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被逮捕。2017年5月27日,海澱區檢察院以被告人付林犯貪汙罪、挪用公款罪,向海澱區法院提起公訴。2018年2月14日,付林被海澱區法院取保候審。
  • 「獨家」北京檢方撤訴 清華大學付林教授案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首席記者 李微敖 備受學界關注的清華大學付林案,在兩年多後,有了重大進展。2018年9月20日,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決定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付林教授撤回起訴。2018年9月21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從付林的辯護人北京澤博律師事務所周澤律師處,獲知了上述消息。生於1968年的付林,2002年4月,成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講師;2003年12月,獲評副教授;2009年12月,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其主要研究領域為供熱、天然氣熱電冷聯供技術、城市能源規劃方法。
  • 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發布,清華大學雄居第一
    報告顯示,2016-2019年,全國153所高校的302個學科共獲得561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清華大學40項成果獲獎全國最多,科技貢獻能力最強,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榜首。值得關注的是,雲南大學、長安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50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落榜,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 在押近兩年的付林與清華大學續約,案件延期審理至3月28日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饒賢君 付林或許是清華大學有史以來第一個在羈押期間完成勞動合同續約的教授。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付林的妻子曲燕處獲知,付林與清華大學方面當面籤署了《聘用合同延期協議書》,合同期至2019年1月31日。清華大學方面亦確認了此事。曲燕介紹,清華大學早在2017年11月就準備了這一協議書,但由於付林被羈押在看守所,因此協議書被送到了她的手上。
  • 山大70後正處級百萬年薪長江學者陳哲宇套取科研經費400萬判刑
    2006年有人在新語絲上撰文【山東大學醫學院表彰獎勵陳哲宇教授科研基金30萬元】,2007年陳哲宇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1974年出生,2005年陳哲宇才31歲,陳哲宇還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候選人【中國為促進青年科學家成長和回國,加速培養造就世界一流人才,每年資助160名左右,每人資助100萬左右,期限4年。1994年以來,投資10個多億,有30多人獲得院士,6000多人受益,有良好社會聲譽】。
  • 清華大學電機系郭慶來教授獲評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看看傑出校友名錄就知道了》關於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的公示在中國青年科技獎領導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現將名單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2020年8月31日-9月4日。
  • 「最年輕院士」,被撤銷院士稱號!因貪汙獲刑10年
    院士李寧等貪汙案二審宣判貪汙經費3410萬,獲刑10年據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2020年12月8日消息,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張磊貪汙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
  • 清華大學7位教師9位校友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清華新聞網10月21日電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包括10名特別獎。清華大學有7位教師9位校友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位教師2位校友榮獲特別獎。
  • 高校「硬實力」比拼,國家科技獎排名,西安交大和北航表現突出
    按照2016年到2018年的統計數據,排在前名的是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這三所高校分別獲獎的總數是33個、19個和17個。表現非常突出的還有2所高校,即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科技獎數量分別為16個和15個。
  • 剛剛,法院準許清華大學付林案撤訴!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付林。(南方周末資料圖/圖)「付林案引發最壞的影響是,現在老師們有科研成果也不敢轉化了,就寫寫論文吧。」2018年9月21日上午,剛走出北京市海澱區法院的清華大學教授付林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林波榮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經過「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對1200多位青年科學家申報材料的初篩、初審、覆審、終審四輪評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獲獎人在「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的見證下產生,他們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總獎金1.5億元),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使用。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了最多的中國青年科技獎
    人才濟濟的協和擁有兩院院士24人、國家傑青39人。該校青年學者,「協和學者」特聘教授許琪2016年入選中國青年科技獎,同年,再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是我國醫學類青年科研人才的傑出代表。該校青年學者王靜教授曾於2018年榮獲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並擔任食品與健康學院院長,在食品科學領域持續深耕。據了解,北京工商大學於2012成為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劑與安全「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人才培養單位,2014年獲批「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北京工商大學的食品科學已成為該校與應用經濟學齊名的特色學科。
  • 交大2位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交大2位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上海交通大學李玉陽教授與陳海波教授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現任領域作業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作業系統研究,在低時延與高可信作業系統前沿研究與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低時延作業系統的關鍵方法,突破工業界通用作業系統的形式化驗證方法,提高了工業界作業系統的性能與安全性,破解了微內核作業系統高性能、富生態與高安全難以兼得的技術難題,推動了我國作業系統的研究與大規模產業應用。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各高校獲獎數量排名:清華第一,但無特等獎!
    對於在高校或者科研機構任職的科研人員而言,研發的成果可以得到國家科技獎的認可,那麼就算是在科研產出方面已經有非常不錯的實力了,而對於高校而言,自身的科研人員能夠獲得相關獎項,和這些科研人員本身的不懈努力不無關係之外,也和這所高校本身的實力有關係。
  • 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