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國家科技獎各高校獲獎數量排名:清華第一,但無特等獎!

2020-12-14 騰訊網

對於在高校或者科研機構任職的科研人員而言,研發的成果可以得到國家科技獎的認可,那麼就算是在科研產出方面已經有非常不錯的實力了,而對於高校而言,自身的科研人員能夠獲得相關獎項,和這些科研人員本身的不懈努力不無關係之外,也和這所高校本身的實力有關係。高校的這一實力集中體現在對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對人才的利用能力等多維度的一個實力,所以說一所高校如果有科研人員獲得國家科技獎項,還是需要非常不俗的實力的,至少在學科內是業內非常頂級的才可以。

在過去的這四年中,我國的高校整體上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發展,但是各高校之間的發展態勢還是有所不同的,而這一發展態勢,也可以通過國家科技獎的各項獲獎以及總數可以管中窺豹。那麼我們在接下來的篇幅中來看看,在過去的四年中各高校在國家科技獎這一獎項中的獲獎情況統計吧!

1、清華大學第一,但無特等獎

在這個統計榜單中,可以得知在過去的四年中,清華大學獲得國家科技獎的總數是最多的,40個國家科技獎的超出了第二名的上海交通大學不少,平均每年都能獲得10個國家科技獎,這個成績不愧是我國理工科最強高校,沒有之一。但是值得一定要說的是,雖然清華大學的國家科技獎總數是非常多的,但是在這四年中,清華大學沒有去的一個國家科技獎的特等獎,沒有特等獎對於清華大學而言還是比較尷尬的,沒有特等獎也表明清華大學在數量上是佔據了優勢的,但是質量上還是差了點意思的。

2、除清華外,三所高校在北大之前,北大也無特等獎

在國家科技獎這個總數排名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比起來有點掉隊,除了在總數上比清華大學少了一半還多之外,在整個排名上還被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所超越,並且北大也沒有特等獎,而且僅有1個一等獎,這個獲獎情況對於北京大學而言,並不是特別友好的消息。其餘的三所高校中,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則是各有1個特等獎,不過上海交通大學並沒有一等獎,這也看得出浙江大學其實在各獎項上的分布是非常均勻的。

3、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三所高校有國家最高科技獎

在國家科技最高獎獲獎高校中可以看出,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陸軍工程大學這三所大學則各有一個國家最高科技獎。這三所大學其實都是和我國的國防有關係,其中哈工大和南京理工大學都是隸屬於工信部的高校,是「國防七子」之二,而陸軍工程大學則直接是一所軍校,這也看得出我國的國防高校的實力所在。當然哈工大除了有國家最高科技獎之外,還有7個二等獎,可以說這所高校的實力還是相當可以的,雖然近些年受到的非議比較多。

4、華中科技大學超越武漢大學不少

同處於武漢的這兩所高校之間一隻互有競爭和合作,不過整體上來說,武漢大學是比華中科技大學更有競爭力的一所高校,但是在近兩年的一些排名中,華中科技大學大有全面超越武漢大學的趨勢,在最近四年的國家科技獎的獲獎情況來看,華中科技大學已經和武漢大學拉開了不少的差距,華中科技大學總共17個獲獎,而武漢大學僅有9個,排名上差的也非常多,不過唯一值得武漢大學驕傲的是,武漢大學有2個一等獎,在一等獎的數量上武漢大學比華中科技大學多一個。

5、兩所地方雙一流大學進入國內前30名

可以說能夠獲得國家科技獎的高校,基本上實力都是超群的,也基本上都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但是在前30名中,也有例外,總共有兩所地方雙一流高校進入到了前30名之列,這兩所高校分別為華南農業大學和揚州大學,這兩所大學在最近的四年期間拿到了5個國家科技獎二等獎,對於國內的地方雙一流高校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成果,這些高校沒有強大的中央財政的支持,憑藉著在行業內的專研得到了這個科研產出,還是非常值得的讚譽的。

相關焦點

  • 國家科技獎高校獲獎數量:清華第一,是北大的七倍
    試看未來誰稱雄,清華北大要挺住!近日,世界大學排名中心發布了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我們引以為傲的清華北大名次下跌很多,把大家「愁」得都上了熱搜。世界上的事情我們暫且不管,先恭喜清華又喜提了個全國第一。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中,全國共有76所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了共計147項獎勵,佔到頒獎項目總數的65%。在高校三大獲獎項目中,清華大學共有15個項目獲獎,這個數量可是全國第一呀。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獲獎總數排名,浙大超越北大,西安交大表現亮眼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近四年來國家科技獎獲獎總數排名,也可以為廣大高考學子提供一些參考。清華大學作為我國工科領域無可爭議的第一校,獲獎總數達到了40個,也是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而且清華大學的獲獎數目分布比較均勻,自然獎、發明獎、進步獎均達到10個左右,因此清華的實力也是非常均衡的。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一等獎以上) 2016-2019年度,國內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7個一等獎以上項目,這些均是含金量最高的項目。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陸軍工程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各有1位教師斬獲最高科技獎。
  • 2019國家科技獎獲獎高校排名:清華、交大、華科、湖大……表現亮眼
    從通用項目獲獎情況來看,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授獎項目共239項,144所高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獎198項,佔授獎總數的82.8%;91所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59項,佔授獎總數的66.5%。
  • 國家科技獎數量排名!北京大學第4,中國科學院大學第18
    一直以來,家長和學生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會通過各方面的能力去選擇一所大學,特別是科研方面的實力。而科研實力則體現在高校獲得國家級獎項數量以及發表的相關論文。近日,校友會統計了2016年—2020年中國大學獲得的國家科技獎數量,這個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這些學校的科研實力、學校的師資、生源力量,我們看一下具體的數據。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浙大躍居全國高校第一
    昨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在初評結果中,浙江大學共收穫各類獎項共計10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作為參考,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中,浙江大學共計有8項獎項獲得初評通過,其中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技術進步二等獎6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在最終公布的獲獎名單中,浙江大學共計獲得6項獎項,其中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僅次於清華大學。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浙大躍居全國高校第一
    昨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在初評結果中,浙江大學共收穫各類獎項共計10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其中,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其中,由浙大教授羅堯治領銜完成的項目《現代空間結構體系創新、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在初評中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數高校排名,清華大學1家獨大!
    最近,第15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了最終的100名獲獎人員名單。在最終的名單當中,高校教師獲獎人數佔據了絕對優勢,有來自48所大學的67位學者最終當選。由於青年科技獎評選人數相對不多,其獎項的含金量還是有保證的。
  • 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發布,清華大學雄居第一
    2016-2019年中國哪些高校榮獲的國家科技獎勵數量最多?報告顯示,2016-2019年,全國153所高校的302個學科共獲得561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清華大學40項成果獲獎全國最多,科技貢獻能力最強,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榜首。值得關注的是,雲南大學、長安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50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落榜,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 高校「硬實力」比拼,國家科技獎排名,西安交大和北航表現突出
    文|冷絲欄目|大學排名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初評通過的5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5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目前在公示之中,這也就是我國的最高科技獎。
  • 2000-2019年高校獲得國家科技獎統計,哈工大表現亮眼
    能獲得這些獎項也就證明了該校在某一領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每一個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獎項。小編也統計了高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獲2000-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統計,從這份表格裡面我們也能看出中國的哪些大學實力強勁,同時也為我國的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2016-2020年各高校兩院院士、國家三大獎等排名統計
    高校評估,兩院院士人數、國家傑青、國家三大獎都是及其重要的加分項!而2020年,是十三五結束之年,同樣對國內高校來講也是個極為重要的一年,在過去的五年裡,各高校在兩院院士、國家傑青、國家三大獎表現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上海交大臨床醫學第一
    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A+檔,獲獎總數7次,位列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第一名!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A+檔,獲獎總數6次,位列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第二名!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A+檔,獲獎總數5次,位列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第三名!
  • 擠掉水分的國家三大獎排名,哪些學校露餡了?
    如上圖所示,如果只是簡單地將包含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獲獎數量較多、獲獎含金量較低的項目簡單相加,會得到上圖的成色參差不齊的三大獎排名,浙大能高居全國第二,華科也能位列前十。但顯然這樣不顧獎項含金量和獲獎難易程度的簡單相加求和的三大獎高校獲獎排名是不科學的,尤其是其中最具含金量的自然科學一等獎,寧缺毋濫、精益求精的原則,每年僅頒發一項或是空缺,2000年三大獎重大革新以來,僅有清華、中科大、南大、南開和港科大獲得過,含金量遠高於其他獎項
  • 2020高校國家科技獎排行榜20強,清交浙前三(西交4;北5南16科18復20…)
    因此,想要了解一所學校的實力,往往會通過高校近年的科研數據作為參考資料,選擇自己將來所要發展的方向。如今,校友會排名機構通過資料整理了《雙一流高校2020年在國家科技獎方面的獲獎數量》,此次的排名讓人大跌眼鏡,很多平常熟悉的學校如今被排在了不同的位置。今天我們通過排名榜(已放置文末)來看一下這些學校的具體情況如何。通常我們看榜單,最為關注的是第一名得主。
  • 齊魯政情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公布,解碼山東近五年獲獎項目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人選名單,山東省共32個項目獲獎。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發,每年都是科技界的盛事。五年來,山東在獲獎數量繼續保持高位的同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我國高校院士校友數量最新排名,清華第2,人大沒有上榜
    畢竟兩院院士代表都是各領域的頂尖人才,也可以說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可以說是我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因此,每所大學都是以校友能夠成為兩院院士而感到自豪。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高校院士校友的數量情況。
  • 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清北惜敗浙大,本科校友數被東北三校碾壓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高校獲國家科技獎項目的數量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其中本科校友數量尤其值得關注。今年清華、北大兩所高校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依然比較可觀,不過總數惜敗浙大,多數獲獎人才是來自其他高校的本科畢業生。
  • 中國大學教育部科技獎排名:清華第一!上海交大第二、北大第三!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中國高等院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是僅次於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部級科技獎項。清華大學的科研實力全國領先,在2016-2019年共獲獎60次,全國第一!
  • 2000-2019年全國各大高校國家獎數量排名,這些高校的科技產出最高
    本次小編統計了2000年到2019年之間全國各大高校獲得三大獎的數目統計,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全國各大高校心中對於國家的實質性貢獻比較大的有哪些。第一的位置還是公認的工科老大哥清華大學,它獲得一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另外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多達36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也都超過了5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