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

2020-12-14 騰訊網

對國內高校來說,2020年顯得特別重要。

今年是「雙一流」第一期建設的收官之年,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成效將接受上級部門的評估,目前這些工作正在進行中。此外,今年很可能也是第五輪學科評估的啟動之年,這同樣是檢驗各大高校新一輪評估周期發展成就的大考。

為了儘量完整、客觀的提供各大高校學科發展和建設的情況,青塔數據分析團隊依託最新發布的青塔全景雲數據平臺和學科動態分析平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以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數據為專題,分別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個維度發布相關數據和內容。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一等獎以上)

2016-2019年度,國內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7個一等獎以上項目,這些均是含金量最高的項目。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陸軍工程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各有1位教師斬獲最高科技獎。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有一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各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如果從一等獎以上項目總數來看,清華大學共有6項,浙江大學共有4項,大連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南大學各有2項,其他高校只有1項。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總數)

從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總數來看,高校間的差異則也較為明顯。

近四年,清華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4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遙遙領先其他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分別以25項和24項,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近四年獲得18項,表現突出。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獲獎數也在10項或10項以上。

除了雙一流高校外,華南農業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部分非雙一流高校表現也非常出色。其中華南農業大學和揚州大學近四年各斬獲5項國家科技獎,南京工業大學共斬獲4項國家科技獎,表現完全不遜於雙一流高校。

相關焦點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獲獎總數排名,浙大超越北大,西安交大表現亮眼
    國家科技獎在我國的科研界是一個很有分量的獎項,通用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以及國家發明技術獎等。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近四年來國家科技獎獲獎總數排名,也可以為廣大高考學子提供一些參考。清華大學作為我國工科領域無可爭議的第一校,獲獎總數達到了40個,也是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而且清華大學的獲獎數目分布比較均勻,自然獎、發明獎、進步獎均達到10個左右,因此清華的實力也是非常均衡的。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各高校獲獎數量排名:清華第一,但無特等獎!
    那麼我們在接下來的篇幅中來看看,在過去的四年中各高校在國家科技獎這一獎項中的獲獎情況統計吧! 1、清華大學第一,但無特等獎 在這個統計榜單中,可以得知在過去的四年中,清華大學獲得國家科技獎的總數是最多的,40個國家科技獎的超出了第二名的上海交通大學不少,平均每年都能獲得10個國家科技獎,這個成績不愧是我國理工科最強高校
  • 2020年國家科技獎初評項目第一完成人,本碩博校友統計結果出爐
    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從歷年國家三大獎初評結果和最終公布的數據來看,獲獎名單與初評結果相比不會有大的變動。鑑於國家科技獎的重要地位,高校校友獲國家科技獎項目的數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今天青塔對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通過的通用項目第一完成人的本科、碩士及博士畢業院校進行了完整的統計分析,來看看表現突出的高校都有哪些。
  • 重磅:2020年國家科技獎初評項目第一完成人本科校友統計結果出爐
    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從歷年國家三大獎初評結果和最終公布的結果看,最終獲獎的名單與初評結果相比不會有大的變動。鑑於國家科技獎的重要地位,高校校友獲國家科技獎項目的數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其中本科校友數量尤其值得關注。
  • 深圳已獲135項國家科技獎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日前結束。記者8月4日獲悉,深圳共有14個項目上榜,包括1個項目在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建議等級為一等獎,3個項目在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建議等級為一等獎。
  • 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發布,清華大學雄居第一
    國家科技獎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是全國學科評估最重要的標誌性指標之一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分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項。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完整統計結果出爐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從初評結果來看,共有73所高校上榜。
  • 高校「硬實力」比拼,國家科技獎排名,西安交大和北航表現突出
    文|冷絲欄目|大學排名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初評通過的5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5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目前在公示之中,這也就是我國的最高科技獎。
  • 齊魯政情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公布,解碼山東近五年獲獎項目
    中國海洋大學主持完成的「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創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體系,成功應用於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國內外30餘項重要工程,對推進海洋強國與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與應用」,榮獲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全國第11!
    近日,校友會網發布了"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對"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情況進行了統計。在此次排名中,中南大學以獲獎總數13項的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11名。艾瑞深校友會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統計對象為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內中國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通用項目),其中,2020年數據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初評結果。"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南大學共獲得13項國家科技獎。
  • 浙江27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主持完成項目中,近四成在生物醫藥...
    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9項。   本次我省獲獎總數與2018年相比,從25項增加到27項,特別是主持項目,增加了4項。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中,生物醫藥領域的科技成果佔比近4成。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浙大躍居全國高校第一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出爐!昨天(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國家三大獎的評審近年來越來越嚴格,而且國家三大獎的授獎數量也逐年降低,含金量也是越來越高。從歷年國家三大獎初評結果和最終公布的結果看,最終獲獎的名單與初評結果相比不會有大的變動。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浙大躍居全國高校第一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出爐!昨天(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安徽省擬提名2020年國家科技獎項目公示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科技廳官網消息,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19]38號)要求,現將安徽省2020年度擬提名國家科技獎的18個項目進行公示。
  • 2020年國家科技獎本科校友統計結果出爐,這所高校表現突出
    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鑑於國家科技獎的重要地位,高校校友獲國家科技獎項目的數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其中本科校友數量尤其值得關注。
  • 上海交大陳海波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在溫州舉辦的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暨第1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上,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軟體學院的陳海波教授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據了解,此次中國青年科技獎共頒發給100名青年科學家。
  • 14個項目通過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透露深圳科創秘密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14個深圳項目初評通過。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記者發現,初評通過的14個深圳項目中,包括5項技術發明獎和9項科技進步獎。
  • 牽頭獲8項國家科技獎!在這個榜單中,湖南大學位列全國第15位!
    日前,第三方機構發布了各大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在2016-2019年度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的情況。湖南大學表現亮眼,在2016-2019年度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創新團隊獎1項。獲獎數量位居國內高校並列第15位。
  • 2020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河南省這六所高校表現不俗
    寫在前面國家科學技術獎是為了獎勵在科學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而設立的榮譽獎項。由於每年入選項目相對較少,因此該獎項有著很高的含金量。獲得獎項的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實力。
  • 貪汙起訴撤銷後,清華大學教授付林成果再次申報國家科技獎
    貪汙起訴撤銷後,清華大學教授付林成果再次申報國家科技獎 李鵬/科學加客戶端 2019-01-21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