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暨模範機關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市應用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成立組織、制定措施,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將作風效能建設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以過硬作風效能促進工作落實。
(△黨組書記張慧君以"擔當作為、履職盡責"為題為全體黨員講黨課)
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工作保障。德州市應用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第一時間召開黨組會議,專題學習全市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暨模範機關創建動員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成立機關作風效能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切實加強機關作風效能建設的組織領導,定期對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工作開展情況督促檢查、跟蹤問效。
強化黨的建設,提升效能意識。把加強黨建工作,作為開展機關效能建設的總抓手。德州市應用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不斷強化理論學習,通過機關集中理論學習、黨員活動日等方式,組織全體幹部職工系統學習《2020年德州市機關作風效能建設考評實施辦法》《德州市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八項制度"》等文件精神,開展廉政專題學習和警示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廉潔從政意識,充分認識加強機關作風效能建設的重要意義,切實強化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責任感、緊迫感。開展"機關大講堂",圍繞"黨建+"組織集中學習討論,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安排年輕同志輪流上講堂講解當前熱點知識,組織12人次的年輕同志參加技術經紀人培訓等專業知識培訓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幹部職工的責任意識、效能意識和業務技能。
強化制度建設,構建長效機制。制定《德州市應用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辦文辦事限時制、AB崗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離崗告示制、責任追究制等八項制度。及時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並遵照執行。通過實地查看、詢問當事人、核對外出辦事記錄或電話查詢、接受投訴舉報等方式不定期對工作作風、辦事效率、服務質量及相關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抽查檢查。嚴肅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單位考勤、請銷假等制度,領導班子帶頭自覺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下班,堅守崗位,愛崗敬業。在中秋、國慶等節日前夕提前下發《關於嚴明紀律廉潔過節的通知》,嚴明"兩節"期間紀律規矩,加強作風建設監管,促使幹部職工自覺繃緊紀律之弦,努力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機關。
強化擔當意識,奮力創新攻堅。近年來,德州市應用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發展中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德州經社會濟高質量發展,著力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激發企業發展活力。與山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大學洽談合作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工作。目前已經與山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合作建設山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德州分院。聯合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院、德州中關村智造大街創新中心,深入120餘家企業開展調研工作,收集各類技術需求20多項,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阻礙發展的技術難題。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做好服務工作,連續舉辦"山東中關村職業技術經理人培訓班""德州中關村(天合)第二期技術轉移人才培訓班""德州市首期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初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等,先後培養學員250餘名,為全市培育了一支既懂前沿技術又懂孵化服務的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洽談引進北京著名智慧財產權服務公司等科技服務機構,全面打通與企業、高校院所、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的對接渠道,從而推動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落地德州,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德州市首期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初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開班)
強化服務意識,爭當人民公僕。德州市應用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從本職工作出發,認真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協助入駐單位山東省節能技術研究院、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理各類申報材料,積極爭取科技項目支持,成功申報了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協助北京中政聯科智慧財產權有限公司做好機構落地、人才招聘等工作。紮實推進駐村幫扶工作,第一書記到位後,把脫貧工作作為頭等大事,與社區幹部、居民進行充分溝通交流,挨家挨戶走訪調研,摸清"家底",制定幫扶發展規劃,明確了幫扶工作目標和任務。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舉辦"送科技下鄉"活動,現場指導村民開展蚯蚓養殖技術培訓,幫助村民提升脫貧致富的能力。為社區流轉集體土地350多畝,每年為村集體增收35萬多元。協助社區申報"山東省科普示範村",爭取專項資金15萬元,進一步推動村級科學普及工作的開展。帶領社區班子成員及企業人員赴濟南市章丘區等地考察學習,為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拓展了思路,明確了方向。開展送溫暖活動,在春節、"七一"、扶貧日等節日,走訪慰問老黨員和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及慰問品,為社區殘疾老年人贈送3張輪椅和2張氣墊床,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為"第一書記"幫扶社區殘疾老年人贈送輪椅)
(通訊員:韓利偉 邵玉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