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1條:國際啟示

2020-08-28 周洲先生

導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課題組對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芬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歐盟、OECD、UNESCO、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教育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發展戰略進行了梳理,得到21條啟示,分7個維度。



一、潛心發展,穩健推進:辯證看待中國教育信息化的領先性

1.合理判斷國際形勢,有效辨識國際壓力、有力應對國際競爭

基於教育信息化國際形勢判斷,中國一方面要在整體上清醒認知競爭態勢與合作機遇,另一方面要潛心發展、腳踏實地,以切實的技術進步與有效的一線實踐,穩健地、有戰略遠見地、辯證地走好中國教育信息化之路。

2.均衡準確地對外講好「中國教育信息化故事」

中國在「發揮全球引領作用,為國際教育信息化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過程中,要認知不同國家制度、治理體系、歷史傳統對相互間合作借鑑帶來的挑戰。同時根據國際形勢變化,更新中國對外講好「中國教育信息化故事」的背景變量,在對外開放合作中,注重敢於作為與韜光養晦之間的平衡,精準界定中國角色,正確傳遞中國態度。

二、回扣本質,堅守初心:教育信息化要優先承載教育本質與國家價值傳統

3.傳承共同價值與文化基礎是教育信息化的起點

從國際經驗看,教育信息化要為承載國家的共同價值與文化基礎優先作出努力。這成為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普遍起點,形塑了技術的應用方向。

4.深入辨析中國語境下的教育本質與教育目標

中國在確立了「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的基礎上,有必要對照國際經驗,更深入地辨析中國語境之下的教育本質與教育目標,從更上位的視角,確立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立意、初心、取捨、進退。

5.精細化「以能力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

中國教育信息化以能力為先的理念貫徹,不僅可以通過信息化所搭載的內容來貫徹,還可以通過對傳播介質本身的把握與設計,來建構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三、正視英才,重啟部署:儘早推動拔尖信息化人才的有效甄別和針對性培養

6.重啟對「英才教育」的戰略性認知與部署

信息化時代,中國雖有民間自發的對於英才教育的零星培養,仍然難有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以及各領域大師級人才的湧現,對於當前的國際尖端爭奪更是杯水車薪。有必要參照國際經驗,儘快重啟對於「英才教育」的戰略性認知與部署。

7.處理好群眾基礎和拔尖人才培養之間的關係

最新教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中小學生總人數超過2億,僅按前1%的特異兒童概率計算,也有超過200萬具有所謂拔尖人才潛質的龐大人群,在世界各國視野中都是名副其實的「人力資源強國」,亟待正視與重視。

四、有所取捨,辯證發展:重視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的策略性留白

8.宏觀上不能全然仰仗「計劃經濟思路」應對中國教育的巨大體量與信息技術的迅速更迭

對比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來看,中國教育有必要在「有為和無為」之間進行辯證思考,明察進退,有所取捨,以粗線條引導而非事無巨細地規制來推動宏觀治理,引導一線實踐、中觀微觀、商用、民用、市場等角色發揮作用並自我調節。

9.中觀上要尊重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教育垂直領域的獨特發展節奏

國際經驗表明,在教育信息化在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尤其是利益重組上不能激進。此外,要區分群體情境下信息化教育和個體情境下信息化教育的不同規律。

10.微觀上要警惕技術對個體狀態的過度迎合,辯證看待流行的「個性化培養」

一是信息技術在某種程度上會將「人人皆學、處處可能學、時時可學」異化為無所不在的鉗制和壓力;二是信息化技術輔助若不善其用,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抹殺師生在其他維度、廣度和深度上的潛力,影響個體自身在競爭合作中的準確定位;三是數字畫像等發展思路也需要辯證看待,人為設計的評價體系,從識別、到賦值、到感知、到記錄,多數時候仍是粗線條、顯性化、線性化的,丟失了很多維度甚至是關鍵性信息。

五、關鍵變量,有效驅動:撬動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的四個重要自變量

11.教齡變量,年輕師資是推進在線教育的重要支撐

研究發現,教齡越短,在線教育所需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在線教育過程中師生互動情況越好、在線教學實際效果的滿意度也越高。因此,年輕師資在未來在線教育發展中的中流砥柱地位值得聚焦。

12.學段變量,低學段是釋放教育信息化潛力的重要陣地

研究發現,學段越低,在線教育相關指標表現越好,包括對於在線教育所需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師生在線互動情況越好,以及在線教學實際效果的滿意度越高。

13.升學壓力,對教育信息化發展具有直接制約力量

對比中外,教育評價與升學制度,是當前中國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能力不強、信息化學習環境應用水平不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基本具備但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尚顯不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不夠的主要解釋變量之一。

14.多元投資,是驅動教育信息化、也是驅動宏觀經濟增長與社會福祉增加的先導因素

教育信息化對社會福祉的增進,也是西方國家頻繁提到的一個關鍵表達,體現了教育發展、經濟繁榮、國家穩定的根本落腳點是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

六、重點群體,精準關照:有效聚焦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三大群體

15.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男女性別差異

性別差異是其他國家在談及教育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時頻繁探討、卻在國內同樣語境下鮮有提及的重要議題。中國教育信息化領域的男女性別差異問題值得深入研究、預判和幹預。

16.加快同步推進信息化時代的特殊教育

按比例推算,中國當前學齡群體中有障礙、有殘疾的人員規模非常巨大,加快同步推進信息化時代的特殊教育是不可迴避和延遲的行動。

17.始終將教師群體置於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核心位置上

部分國家和國際組織精細化、結構化研發了「教育者數字能力」框架指標,引導各級各類教育從業者參照指標打磨技能,引導各級各類教育部門參照指標部署師資建設,以教師群體的信息化領導力撬動教育信息化全局,值得關注與借鑑。

七、實時總結,及時參照:追蹤新冠疫情期間全球教育信息化集中經驗

18.預判教育停擺對各領域的次生影響,及時推出應對舉措

「後疫情時期」有必要參照國際經驗,及時預判和測算上述次生影響及其規模,以前瞻性和積極性配合復工復產復市大局。

19.迎接「兩線並行」新常態,打好教育戰線持久戰

有必要參照國際經驗,逐步理順在線教育的體系架構與資源供給,同時尊崇和重視教師在各自微觀情境下的自由度與領導力,有意識地平衡線上教育的集約性與線下教育的多樣性、針對性、情境性,統籌部署線上線下雙重教育軌道,做好「戰時向平時」的過渡。

20.分級分類為所有關涉人群提供精準關懷

疫情期間,部分國家面向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等不同群體均提供了分級分類的精準化支持,不僅有軟硬體保障、有資源供給、有明晰的使用指南與培訓,也精細化到社交幫助與情感支撐等。諸如此類有時效性、有啟發性的研究成果值得追蹤。

21.重視全球疫情本身的教育意義,升級迭代「國際理解教育」

有必要危中取機,面向「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新挑戰新變量,提早重視並升級迭代國內的「國際理解教育」實踐,為構建信息化承載的未來教育共同體,進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好堅實的教育鋪墊。


(本文原載《人民教育》2020年第13/14期,有刪改。本文執筆:王曉寧。課題組負責人:王素)

本文來源: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國外教育信息化發展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通過對國外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及分析,能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情況,在發展之中借鑑國外經驗,從而加快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步伐。 對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芬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歐盟、OECD、UNESCO、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教育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發展戰略進行了梳理,得到21條啟示,分7個維度。
  •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對個人發展的啟示
    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是因應新時代黨中央對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總結了過去教育信息化發展取得的成果,規劃了今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國內學者紛紛對《計劃》做了解讀,我也結合老師們的解讀對《計劃》做了自己的理解。
  • 美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現狀及對中國的啟示
    為實現美國教育發展的兩大中期目標,歐巴馬政府對美國的基礎教育進行了重大改革,包括加速教育立法、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提升中小學校教育質量等。對於教育信息化領域,2010年,歐巴馬政府發布NETP2010,提出了「技術支持下的21世紀學習模型」,並實現美國教育的系統性變革。2016年,歐巴馬政府發布NETP2016,提出「為未來準備的學習」理念,並提出應積極應對數字應用鴻溝。
  • 「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研究
    為此,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既要主動對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和對外政策,要順應時代要求、形勢需求,更要以「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為契機,搭平臺、建機制,積極參與教育國際治理,傳播中國特色教育,促進文明交流互鑑,推介中國視角的教育體系、學術體系和學科體系,去發現、研究和解決世界教育問題。實
  • 國際智慧教育展:教育信息化如何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時代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以此為主線,堅持立德樹人目標,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升人民的數位化勝任力,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新三板】21世紀教育網擬掛牌新三板,做K12教育信息化服務
    【新三板】21世紀教育網擬掛牌新三板,做K12教育信息化服務 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 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成就回顧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我國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是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重大戰略抉擇。教育信息化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提高教育質量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
  • 盧森堡大學發展模式對我國高校信息化教學的借鑑與啟示
    其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網絡信息教育模式的確值得世界各國的研究。隨著我國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深入開展,借鑑歐洲大學的發展模式並儘快與國際接軌業已成為一項迫切的課題,盧森堡大學的「多米諾」發展模式對我國高校的ICT網絡信息國際化發展的確具有借鑑價值。
  • 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都市,成都得出了八條啟示
    2020年6月,一套以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都市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其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的系列報告——《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在四川成都出爐。而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以下簡稱《啟示》)。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與提升模式
    在發展願景方面,教育信息化1.0時代要面向國情,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發展道路;而教育信息化2.0時代要走向世界前列,為國際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二)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內涵總是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與教育信息化不斷推進而發生改變。
  • 2019年中國教育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
    從市場主流玩家來看,包含傳統教育信息化企業、新興創業型教育信息化企業、大的網際網路企業、傳統教育企業以及其他或轉型或布局的企業五大類,市場參與者眾多,但又高度離散。據艾瑞不完全統計,2018年部分A股上市的教育信息化企業中教育營收大致150億左右,佔整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的比重在3.7%左右,市場極度分散。
  • 2020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大關鍵詞
    事件回顧:2020年5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一批)》,截至12月21日,共發布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其中有相當一批為教育APP。
  • 中國香港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概述
    文章分別從教育體系的結構及性質,香港的教育信息化現狀,ICT在促進教與學方面的舉措,以及在推進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等方面介紹近兩年香港的中小學教育信息化進展。  在21世紀,能夠合理使用ICT是加強及提升學校教學效能的關鍵,2014年5月,香港教育局發布了第四次信息化策略。2014年的施政報告為第四次ICT策略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讓香港青年各展所長,香港的潛能得以發揮。  另外,由特別行政區政府2013年頒布的《2014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致力於推動「智慧香港,智優生活」,為香港締造充滿朝氣的信息環境,以邁向卓越。
  • 國際測評為教育科學評價帶來什麼啟示
    然而,從國際測評中我們獲得的啟示更加豐富。我們不僅看到了上海教育的長板和短板,還學會如何科學設計測評方案,並且通過測評大數據的使用,來為教育發展的施策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從2003年起,經合組織在PISA測試中,增設了「21世紀可遷移的跨學科素養(勝任力)」測試。首先設立的是「問題解決能力」測評;2012年增設「在計算機上解決問題」的測試和「財經素養」測試;2015年測評學生的「協作性問題解決」的能力;2018年測評學生的「全球勝任力」;明年2021年還將測評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將對我們的教學和評價提出巨大的挑戰。
  • 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大熱點新聞評出
    在廣泛徵求業內專家意見和系統梳理教育信息化重大進展、典型經驗的基礎上,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國教育報》「信息化」專刊、《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等聯合評選推出「2016年度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大熱點新聞」。
  • 國際老年教育發展的新動向及對我國的啟示
    國際老年教育發展的新動向及對我國的啟示 ——基於福祉教育的視角 內容提要: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權運動的推動以及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老年人的受教育權、學習權不斷受到重視,老年教育作為踐行終身學習理念的重要手段以及保障老年人學習權的重要形式
  • 第八屆中國信息化管理峰會暨長三角國際商務職業教育論壇在肥舉行
    安青網訊11月28日,第八屆中國信息化管理峰會暨長三角國際商務職業教育論壇在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舉辦。本屆峰會由彥哲研究院、中國長三角國際商務職業教育集團聯合主辦,由安徽省攝影行業協會、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合肥亞聯職業培訓學校、安徽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峰會主題是:培育數智產業,打造數字經濟,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本屆峰會由中國長三角國際商務職業教育集團秘書長呂向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楊洪和、安徽省攝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賀旭明共同主持。
  • 蔡敏勝:根植於心的教育——臺灣地區教育的啟示與思考
    從這些學校在課堂上使用教育技術來看,在技術層面沒有很大的難度,但卻比較注重實效性,不為用而用,為需要而用。臺灣學校在進行教學技術應用的時候,也不是一撮而就,而是在探索中前行,與時俱進,將新的技術應用課堂,這也許值得我們一些思考。(四)信息化建設整體推進。在臺灣,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基於學校的各個層面,形成一定的網絡體系,並有科研機構提供支持。
  • SmartShow攜手學樂雲,智慧教育領袖峰會助推西南教育信息化2.0
    SmartShow攜手學樂雲,智慧教育領袖峰會助推西南教育信息化2.0 SmartShow攜手學樂雲,智慧教育領袖峰會助推西南教育信息化2.0 2019-04-02 10:21:05  來源:網際網路
  • 國際調酒師大賽給中國白酒帶來哪些啟示?
    封面新聞記者 喻奇樹11月7日,2019年國際調酒師協會年會暨第68屆世界盃國際調酒師大賽在成都圓滿落幕。這是該項賽事首次在中國舉辦,此次調酒大賽給中國白酒帶來了哪些啟示?7日晚,在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盛大的頒獎晚宴,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IBA代理會長 Giorgio Fadda、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曲木史哈、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陳新有、 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等出席頒獎儀式。李曙光在致辭中用「這是世界酒業發展史上重要的裡程碑。」詮釋了大賽對白酒、世界酒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