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想把這些故事告訴更多人。
今天要介紹的職業是商場售貨員,這位阿姨是我的親戚,我們平時都稱她梅姨。今天我將透過她的視角,告訴你商場售貨員的生活。
為了方便敘述,本文採取第一人稱,現將她的基本情況介紹如下。
職業:商場售貨員
坐標:山東縣城
工作:月入1800
年齡:56歲
01
超市售貨員就是站著賣東西?背後工作多到你想不到
我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苦,幸運的是現在終於可以退休了。每個月領著養老金,按說真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是,我總想再找點啥活兒去幹。
一個是自己還年輕,閒不住,另一個是我的好友們除了生病在家休養或者伺候家人的,其餘也都在打工。
所以,我就想找個不累的活兒乾乾。
萬幸,我找到了這家超市。
這家超市規模不大,顧客也不多,經營一點都不紅火,比我們當地的大超市可差遠了。
超市的老總比較佛系,可能生意太多忙不開,所以對超市的管理比較佛系。
因為佛系,所以我才能在50歲的時候來這裡上班,換做別的超市,早就不讓我來工作了。
當時剛上班的時候想,在超市裡當售貨員不就賣賣東西過過稱麼?這有啥難的?
真幹了以後才知道,原來瑣碎事挺多的。
最先難住我的是學會用秤。
我們在給顧客稱東西的時候,需要按照不同貨碼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貨碼」。我們在給顧客稱東西的時候,就需要按照不同貨碼來稱重。我負責的冷凍食品一共有30多種,每種商品的代碼都是6位數。
一開始背不過,每稱一樣就專門去貨碼錶上看看代碼,趕上客戶買上好幾樣東西,我就需要查好多次。
這樣一來,效率特別低,別說客戶一臉不樂意催我快點,就我自己心裡也不是滋味,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些貨碼背過。
可是,我本來年紀大記性又不好,貨碼複雜又沒規律,該咋整啊?
我想起來教孩子認字製作卡片的事情,於是自己也做了三十多個卡片,卡片正面寫商品種類,背面寫貨碼,這樣死記硬背了一個星期,我終於背過了貨碼。背過後,給顧客稱東西就快多了。
這下,我才放下心來,這份工作總算穩了。
我們除了按照貨碼給顧客稱重,平時來貨了還要搬貨,月末還要統計和盤點。
除了這些大活之外,我們平時還要經常檢查商品有沒有超過保質期,保證在過期之前把商品挑出來。否則,一經發現就會被罰款。
另外就是擺放和清潔了,每天都用溼潤但不滴水的抹布擦乾淨貨架,這樣不僅我們看到這樣乾淨整潔的環境自己都神清氣爽,而且客戶的購買慾也會強一些。
當然,我們擦地、拖地都是一天兩次,分別是早晨上班和晚上下班的時候。平時如果看到地面比較髒,就一邊拖地一邊用硬紙板扇扇風,儘量讓地面早點乾燥。要是一不注意,客戶滑倒了,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02
為啥有時售貨員對你愛答不理?其實售貨員也有「臨時工」
其實我們售貨員內部也有不同種類。就拿一個大超市來說吧,有的人是由商場發工資,而有的人是由私人承包的老闆發工資。這樣,如果超市管理不好的話,很容易出現「各掃門前雪」的情況。
舉個例子,假設我是超市的正式員工,負責賣餅乾等散裝零食。隔壁的熟食攤位是由私人老闆承包的,這樣賣熟食的售貨員是由熟食攤位的老闆發工資。
這樣,假如我平時正好去廁所,而客戶恰好需要稱東西。但是,賣熟食的售貨員就不會主動幫忙去稱,就算她樂意幫忙,如果她的老闆看到她不管自己手頭的事兒而是去給店裡幫忙就很不樂意。
一來二去,店裡的員工也不樂意給私人家的攤位幫忙。這樣風氣很不好,甚至鬧出了笑話。
有次我們商場的老闆請人來給我們培訓,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問我們到底是掙誰的錢?
有的店員說是掙老闆的錢,有的人說是掙超市的錢,就沒有一個回答「掙客戶的錢」。
的確平時店裡的員工面對客戶時,都因為不是自己負責所以愛答不理,甚至互相推脫,這樣客戶的感覺非常不好。我們內部的工作人員知道這是各自負責的範圍不一樣,可是客戶只在乎自己整體的感受。
長此以往,也難怪我們超市效益越來越差,不虧本就不錯了。
其實私人老闆這樣做,也非常小家子氣了。因為,如果自己招聘的員工不靠譜,多和我們交流還是能避免一些問題的。
例如,我們超市的熟食是由私人老闆負責的,這個私人老闆僱傭了2個服務員,平時這兩人一個早班一個晚班。本以為能夠相互配合、互相溝通。但是,這兩個人卻一直互相掩飾,一起偷老闆的肉。
這個老闆告訴這兩位服務員,如果看到肉不新鮮的話就及時和他聯繫,把貨退回去。但是,這兩個服務員在和送貨退換貨的人聯繫時,經常把一小部分肉退回去,大部分肉都拿回家吃了。
因為平時大家都井水不犯河水,明明我們周圍幾個售貨員知道這三個人偷肉,但是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也沒和這個熟食店的老闆說過這件事。
後來,因為這幾個人偷肉太多,雖然賣出去的貨不少,但是算下來並沒有掙多少錢。就這樣老闆沒給她們過年發東西,這兩個人就走了。
新招的賣肉服務員是我以前的熟人,我悄悄告訴她多小心配送貨的人,防止自己賣的錢多但是都被別人坑走了。
從那以後,這個老闆才算真開始掙錢。
只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平時大氣點真沒啥,說不定還能有好處。如果不是這個老闆這麼摳,估計我們早就提醒他這回事兒了。
03
明碼標價後面,也有我們看不到的小心機
你可能覺得超市裡一分錢一分貨都明碼標價很實在,現實情況卻是人為了掙錢什麼辦法都能想出來。
例如,我們買東西如果售貨員直接給裝入購物袋的話,她可能就會把日期不新鮮的裝進去,甚至還會多裝。明明客戶只要10塊的東西,她故意裝上15塊錢的東西。
這樣一來,顧客不要求倒出來她就能多賣些,萬一客戶較真把多裝的倒處來她也沒有什麼損失。
這都是最低級的小心機,現在我就說一個我感觸最深的事兒吧,就當為各位想看我故事的讀者,提供一個生活的注意事項。
當時我在超市賣貨,旁邊就是賣生肉的,有客戶選好了生的牛羊肉然後請賣家幫忙絞餡,絞完餡以後才稱重量算價錢。
這樣看起來很合理,但是其實還真有小心機。我是怎麼發現的呢?
因為我靠著這個攤位近,經常聽到有顧客抱怨:我沒買這麼多肉,為啥絞出來這麼多?還有的人抱怨:我買的是瘦肉,為啥出來的還有肥肉?
一次兩次我沒放到心上,但是時間久了就覺得不對勁。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路過他們的絞肉機時才發現了貓膩。
原來,他們用一塊布蓋著絞肉機,在絞肉機裡面的角落裡,都塞滿了肥肉、肉皮、碎肉等等。
顧客又不往裡面看,所以每次絞肉的時候,他們都把不好賣的肉一起塞進去絞成肉餡。
這樣絞完肉餡以後再稱重,就相當於變相把不好賣的肉全賣出去了。
知道這個操作以後,我去買肉的時候都盯著他們絞肉餡,實在不行就自己回家弄,基本很少在外面絞肉餡了。
還有就是,我們在外邊買肉,最好找那些把肉豎著掛起來,先買先割的攤位。這樣不僅比較新鮮,而且因為是把肉掛著,這樣肉就沒法注水,買的肉也比較好。
只能說,現在有些人為了多掙點錢真是絞盡腦汁,手段也是讓人嘆為觀止,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都有我們看不到的行業黑料。
絮絮叨叨說的都是最平常的事兒,也不知道對各位有沒有幫助,如果你有什麼想要提問或者交流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如果你對你的職業有啥看法,或者你有啥職業故事,歡迎聯繫我,我幫您告訴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