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25日長沙市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傳出初升高升學指導要改革,方案將儘快拿出草案後,一周後長沙市教育局就組織舉行了中考改革座談和聽證會。目前流傳出來的,主要有下列兩段信息。
最新消息:長沙中考總分制已於今天的聽證會基本定型,語數英都是120分,提前科:生地分數折合成30/100,各佔30分,體育40分,總分100分;理綜物理分數折合成60/100,佔60分,化學佔40分;文綜:歷史、政治分數分別折合成50/100,各佔50分,2018屆學生中考總分制已成定勢,不搞等第,看總分,其實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科目既要全面發展,更要精益求精才能穩駐名校。網絡社群
今天教育局中考改革座談會講話要點:1、今年的中考分數制是肯定的了。2、估計語文數學英語的分數直接按照卷面分來,英語還會計入10分人機對話口語分。3、生地文綜理綜的分數將乘以係數後再計入總分。4、體育40分計入總分。5、綜合素質評價也採取分數制,20分計入總分。6、採取分數制後,2021年的各高中招生計劃將更精確,比如某高中分數線定在620分,619分的同學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所以估計2021年上普高人數會大幅下降。7、直升生取消,指標生增加,指標生直接降分(20–30分)錄取。網絡社群
以上兩段信息內容基本一致,綜合起來看,那麼長沙市可能的新方案就是:
語文、數學:各120分
英語:120分(含10分人機對話口語)
理科綜合:物理60分、化學40分合計為100分
文科綜合:歷史50分、道德與法治50分,合計為100分
提前科目:生物、地理各佔30分,體育40分,合計100分
綜合和提前科目,有可能按賦分制計分,不算原始分。
以上合計總分660分。
另外,綜合評價可能算20分分值,按等級賦分模式計入中考總分。
這樣,中考總分就是680分。
當然,以上信息,只是長沙市教育局第一次聽證座談會的討論草案,教育局、專家、學校和家長各方會就各個細節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討論研究,最後出臺一個既有政策性、又有科學性,還有可行性的方案,與大家見面。
但有一些趨勢和具體細節的可行性,咱們可以綜合各種信息,加以分析和判斷。
首先,中考改革新方案在2021年中考開始實行的可能性非常大。
8月25日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剛剛傳出中考要改革,一周後就組織了聽證座談會,拿出新方案草案,速度非常快。按這樣的效率,應該11月左右正式的新方案就會出臺,那麼新方案從2021級開始執行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之前的各種中考、甚至高考政策從出臺到執行落實,都比較快,2020年的外地生招生政策從出臺到實行甚至不足一個月。
其次,英語考試人機口語、綜合評價賦分計入中考總分,這兩條分步實行的可行性比較大。
加強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教育和考核評價,與國際教育接軌,是英語教學的趨勢和方向。所以,聽力、口語納入英語能力的考核範圍,並逐漸加大其比重,這是教改的方向。
但目前長沙市要在中考中立刻實行人機對話,無論從考試的硬體條件,還是從口語教學基礎的現狀,都還有一些暫緩一步的必要。
綜合評價賦分計入總分沒有上述硬體和環境的窒礙。外地市也有一些綜合評價賦分納入中考總分的做法用作參考。具體做法是:把綜合評價分類,制定評價標準,分檔評分。然後控制各檔分數的比例,按賦分制計入中考總分。
目前,綜合評價的細化和賦分制規則,還有很多細節工作要做,要完善。並且素質評價缺乏硬性標準,操作不當易引發輿情。所以,我的猜測這一項在2021級實行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副科的賦分可能還有調整的可能,體育分值佔比大。
新方案草案中,同樣高考必選科目的歷史和物理,分值不同,同樣是高考四選二科目的政治、地理、生物,政治佔50分,地理生物卻只有30分,相差比較大。
這些,可能會有調整的必要。
體育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科目,納入中考考核範圍,有其必要性。但如果分值佔比過大,按方案草案,分值高於高考科目生物和地理、與化學等同,還是佔比比較高。
第四、副科是直接按原始分換算,還是與高考接軌按分數排序賦分,暫時是未知數
直接按原始分乘以佔比分值的百分數,換算成副科分值,這種方式簡單易懂好操作。
與高考接軌,按分數排序,分段賦分,是對新高考的一種提前演練和熟悉,雖然複雜一點,但意義不小。
以上兩種做法都有道理,具體要等正式方案出臺。
綜上所述,新中考方案的細節,還有進一步研究修改的可能,咱們須等待正式方案出臺。但長沙中考由等級值改總分制則是大勢所趨。
那麼,新中考方案下,會給我們目前在校初中生帶來哪些影響呢?
我們聽取了一些對教育比較有思考的初中生、高中生家長,老師的看法,並結合外地省市實行中考總分制的現狀和經驗,歸納起來說,有下列一些初步判斷。
一、中考總分制有利於一直來學習紮實,校內成績穩定、拔尖的孩子,總分制受這些孩子和家長歡迎。比如初中在各集團聯合測試中,佔前200名、前300名的孩子們。對特別偏科的孩子有優勢。
在等級制下,近3000名6A生,再加直升生等,可能4000人都可以說成績是一樣的,都可以說是長沙的中考狀元。但總分制下,6A生也要分出一個高下,那麼排名靠前的一半6A生可能相對有心理優勢,可以在中考成績分層中更突出他們的優勢。
對於極度偏科的孩子,比如5A1C這種極度偏科的孩子,總分制對他們相對友善。但現實中這種孩子極其稀少,少於千分之一。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總分制也好,等級制也好,都是競爭。除非孩子剛剛處在分數線上下,否則很難說能在哪種制度下更有優勢。
二、總分制下,長沙四大名校錄取分數線會高企,學生競爭更激烈。
北京2020年中考,總分580分,最高分579,一大堆570分以上的,上千個。由此可見中考競爭激烈和高分之一斑。
初中階段各學科,相對於高中階段來說,主要處於打基礎階段,學科難度相對不高,學生努力取得高分的難度不太高。
在總分制下,學生們肯定需要在各科目上分分必究,越是難度低的科目,比如副科,越是會需要接近滿分,以此才能保證自己的排名。
所以,未來初中學科的學習目標不再是如何達標、拿A,而是如何衝滿分,如何確保自己的領先位置,這種情況下,學生既需要拓展學習,提升解決難題的能力,具備儘可能多的拿分能力,還得反覆訓練,減少不熟練的丟分,細節的丟分。那麼相應的學習和訓練量就會增大。
三、初中校內的課程安排會更緊湊,學習時間延長,作業變多。
正如前面的分析,總分制加劇了學生之間的競爭,高分會變得更普遍。這種情況下,學校和學生都必須加大學習時間的投入,才能取得和保持競爭優勢。
那麼可以肯定,在學校缺乏應對新中考制度的現狀下,必然要延長學習時間,增加學習時間,增加作業量,反覆訓練,提高學生分數。
四、高端優秀學生的競爭會相對集中在語文和文科綜合,中等學生的競爭會相對集中在數學英語。
新中考總分制制度下,語文和文科綜合課程由於其學科難度較大,主觀性更強,高分不易,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取得領先優勢。
但相對來說,高端學生、優秀學生數學、英語、理科綜合課程相對容易取得接近滿分的成績,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語文和歷史政治學科。所以,優秀學生對語文文綜培訓的需要會增加。
中等學生在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這些學科上會相對容易提分,那麼會優先把關注力放在這些學科上。只有待這些學科分數相對較高的情況下,才會把更多精力放在語文上。
五、初中階段有意學科競賽學習的學生會變少,更艱難。
新的中考制度下,直升取消、特殊升學通道變得非常窄,學生須憑中考總分進高中,才有機會進行學科競賽的專業學習。並且,現有的學科競賽升學方式強基計劃對學生綜合成績的要求也非常高,升學通道變得很窄。
所以,幾種組合拳之下,初中學生提前學習學科競賽的意願會變低,確有學科競賽潛質的學生也將變得更難合理從容規劃。
六、課外培訓將更加多樣,家長負擔加重。
原來的體育、生物、地理等學科,長沙學生基本不需要校外培訓,綜合評價也不需要特別準備資料和材料,新中考制度下,可能各科目校外培訓都將成為常態。
七、總分制下,四大招生應該會統一分數線,接受調劑
長沙市希望四大繼續均衡發展,良性競爭,那麼在總分制下,四大統一划定招生分數線,通過調劑來平衡四校生源,是一個相對容易執行且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