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 | 寒門難出貴子,是對奮鬥者的公平

2021-02-09 中國青年報

教育資源差異,早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很多人覺得寒門難出貴子是社會的不公,然而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寒門難出貴子,體現的恰恰是對奮鬥者的公平——如果你不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你的孩子也很難實現他的夢想;把自己的夢想嫁接在孩子身上,越來越不現實。

我小時候,見過每天打麻將,躺在家裡啃老的成年人,他們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爹媽這輩子算完了,你要爭氣。而這些說自己完了的爹媽,還不到四十歲。

還有個男同學,母親沒文化,生完孩子就不工作了,父親是工人,特別愛喝酒,喝完酒就打他,說他不好好學習。男同學後來頂父親的職進廠當工人。

上升通道受阻的說法,是這兩年的事。之前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每個人,只要有點智商、肯吃苦努力、願意跟時代一起前進,都有機會走出自己的階層,過踮起腳尖夠得著的生活。

- 02 -

我有個農村親戚,初中畢業來武漢做裝修,吃苦耐勞性格又好,慢慢有了裝修隊,買了房,還在小區門口開一間五金雜貨店,把妻子接出來守店,兩個孩子在武漢讀不錯的小學。

另一個親戚跟他一起出來,受不得氣,吃不了苦,離婚後帶著女兒回到農村。農村生源減少後,很多學校取消或者合併,好老師也走得差不多了。我清明回去祭祖,看到他在釣魚,說你們在城裡吸毒氣吃毒雞蛋,哪像我過得這麼舒服。話鋒一轉,卻要求我把他女兒帶來武漢讀書,說女兒聰明,如果在武漢讀書,一定能考上好大學,在農村就耽誤了。

我當時心裡又急又氣:那麼多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不努力,現在知道為孩子著急了?

這個親戚,是典型的寒門,不僅窮,而且懶惰、天真。

《喜劇之王》劇照

- 03 -

按常理,一個人窮,應該很上進,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但我看到的很多寒門都不是這樣。越窮越天真,覺得財富來得容易,累了不願意,苦了不願意,被老闆說幾句也不願意。等到孩子沒出息的時候,就開始抱怨階層固化,卻忘了別家孩子的父母搏命的時候,你在釣魚、打麻將、玩遊戲。

越是拼搏過的父母,越知道教育的重要。他們明白奮鬥的艱難,人生的不容易,能將自己受過的苦,換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優良的學習、思考習慣,傳承給孩子。

而從沒有拼搏過的成年人,嘴上說教育很重要,心裡想的卻是人生全靠命,投機又取巧。他們只看到成功,看不到成功後面的艱辛,只看到有錢人吃肉,看不到有錢人失眠。他們身上有一種反智的天真:我的所有夢想,只要生個孩子,就能幫我實現。

六神磊磊寫過一篇文章,說真正可怕的不是階層固化,而是智商固化。有很多成年人,智商永遠停留在初中水平。

有一次坐計程車,司機說一個牌友家的孩子,父母下崗,拿低保,從小在麻將桌旁寫作業,今年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

「什麼父母培養,都是扯淡。孩子不是學習的料,怎麼都沒用。」

父母是文盲,天天打麻將不管孩子,結果孩子考上名牌大學。這樣的低概率事件,在不重視教育(或者只是嘴上重視)的寒門,特別受推崇。

這就不是階層的固化,而是智商的固化了。

《喜劇之王》劇照

- 04 -

信息如此發達,時代日新月異,寒門的家長如果還活在過去,往輕了說是天真,重了說就是反智,是對知識的不尊重。

亂世出梟雄,在和平盛世,優秀是一種傳承,是幾代人的努力,而不是意外或者運氣造就的。

港媒曾報導,謝霆鋒為兩個兒子購買了3億港幣的教育基金,方便他們將來去任何地方讀最好的學校。

大兒子lucas一歲的時候,謝霆鋒把自己拍危險動作戲的鏡頭,剪了一段兩分鐘的視頻,送給他當生日禮物。目的是讓兒子明白:「爸爸就是這樣賣命拍戲養活你的!不管你今後長大做什麼工作,都要有上進心,有很好的人品,才有好前途!」

(完整版視頻,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

看出來了吧?寒門與非寒門的父母,最大的區別,不是財富,而是思維。非寒門的父母,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儘可能多地創造財富,他們給孩子的寄語是:「我很拼,你肯定也是好樣的」。

而寒門的大多數父母,哪怕正值壯年,想的也是我沒機會拼了,你一定要拼;我實現不了的夢想,你要幫我實現;我偷的懶,你要幫我補回來;我輸了,你要贏。

前者是有價值的父母,後者是有期待的父母。價值容易催生更高的價值,期待往往是空中樓閣。

不要輕意相信階層固化,更不必忿忿不平。先想想自己,作為成年人,貴為父母,有沒有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活在三流人生中,依然有勇氣為夢想買單。認真對待生命的每一分鐘,認真賺錢,認真花錢,認真與孩子交流,告訴他們,什麼是生活與夢想,奮鬥與挫折。

當你有了這些,階層其實已經不是問題。向上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不是方向問題。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我不過無比正確的生活》。公眾號: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微博:有個艾小羊 。

—THE END—

睡不著,聊幾句? 

小年在留言區等你。




相關焦點

  • 寒門難出貴子是對奮鬥者的尊重
    最近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段話上了熱搜,而寒門難出貴子又引起了網友激烈討論。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誠然寒門難出貴子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據調查。80年代清華生源農村或者貧困地區的學生佔5成,根據2020年清華生源調查,這個比例已經下降至20%。很多人感慨教育越來越不公平,譴責現在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我反而覺得「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是對奮鬥者的尊重。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而有的人則認為當下寒門照樣能出貴子,並且列舉出大量的案例,某某名人是寒門出身,某某富豪是寒門出身。首先,要說說什麼是貴子?考上名牌大學算不算是貴子?大學畢業考上了一個金飯碗算不算是貴子?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上了領導算不算貴子?有房有車算不算是貴子?開了個公司,有一點小小的事業算不算貴子?
  • 促「寒門出貴子」從條件公平求解
    正值大學開學季,寒門貴子的話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近日,教育部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向外公開通報了相關情況——教育部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國家、地方和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政策,形成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寒門難出貴子」,之所以是寒門,首先這個家庭的掌門人,他很有可能是一個懶惰的人,是一個不願意付出的人,是一個自私的人,是一個沒有學歷、不愛學習、不愛成長的人,因此不成功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如果父母不愛學習,不願成長,思想落後,甚至不願意付出,等等這些行為習慣、性格特質,會影響到孩子,孩子成為這樣的人的概率是很高的。窮人是因為有窮人的思維、習慣、心態才導致成為窮人!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逆襲之路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這一話題實為寒門是否可以實現「逆襲」與階層向上流動的探討。然而,由於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困境沒有就此消除,「寒門難出貴子」的論調依舊存在於教育發展的時代浪潮中。這讓筆者感到,寒門貴子的上升之路愈發複雜,而「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更值得探究。筆者認為,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社會階層流動環境的變化、社會階層結構形態的轉變、社會教育資源分布,以及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息息相關。
  • 寒門難出貴子,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呢?首先,我們把貴子的定義太高,認為只有考上清北才是實現貴子的唯一途徑,但是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的時候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就是自己人生中的貴子,所以如果這個要求變低的話,那麼出貴子的現象便會變得多了,所以歸根究底還是人們對貴子的定義太高,所以才會出現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鄭強:過度自主招生阻礙寒門出貴子自主招生是高校為了發現全能型人才,通過自主命題的方式,在高考之外以降分錄取來招攬人才。一次訪談節目中,鄭強教授被問到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時,他說道,寒門難出貴子在於一項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這項制度存在有其合理之處,但不可濫用這項制度。
  • 寒門不怕難出貴子,就怕失去應有的公平正義|談苟晶被頂替一事
    遺憾的是,文章的結論是,「寒門再難出貴子」,作者認為階層固化是不爭的事實,一個海澱小學生的英文單詞量,可能比偏遠地區的中學生還要多,同齡者如何比拼。海澱是北京教育高地,一條不長的街道,各類教培機構林立,一到下班時分,街邊隨處可見人大附(北京知名中學)的學生穿梭於各類培訓中心。人大附知名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有個諺語:現在不努力,以後進隔壁。隔壁是人民大學。
  • 維護教育的公平性,寒門也能出貴子
    01第一次聽到「寒門難再出貴子」這句話是在我高中時期,當時語文老師給我們了北京大學的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中演講這一片段。在演講開始之前,劉媛媛問:我先問現場的各位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誰覺得自己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貧寒想要出人頭地就得靠自己?你們當中又有誰覺得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小孩?
  • 寒門難出貴子?今年寒門學子卻集體爆發
    基本上,每年在高考中都提到「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今年也不例外。但是,今年寒門學子都特別爭氣。他們奪狀元、考清華北大,人數明顯增加。例如,來自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的雙胞胎兄弟,一個進清華、一個去北大。他們都是大山的孩子,家庭條件很普通,應該是大家口中的「寒門貴子」。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有許多的文章或者評論都指出:現今社會,寒門難出貴子;因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偏遠山村的孩子,缺少資源,沒有人脈,即便能考上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從社會的底層開始打拼,很難獲得晉升的機會,更別說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相反,那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家庭,不僅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為孩子「開道鋪路」,讓他們獲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貴門是不是真的容易出貴子呢?恐怕也不一定。
  • 掐指算來,「寒門出貴子」真的越來越難?或許,不是這樣
    寒門出貴子,因為「寒」「貴」轉換的巨大落差,總是讓人無限期待。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有人感慨當下這個社會已固化。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在這裡,不妨當一回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拆一拆「寒門出貴子」這個五字,或許就有一個相當相當有趣的答案。首先是「寒門」,對應的是越來越難,自然是社會的佔比越來越低。
  • 自古寒門難出貴子
    有人說高考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種方式,也有人認為高考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那些認為公平的人的觀點是:高考讓所有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而那些認為不公平的人的觀點來自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不均衡;城市與農村的不均衡;甚至連學校與學校之間也存在不均衡……無論公平與否,都不得不承認,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方式能夠替代高考。
  •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梗從何而出?很多人知其一不知其二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梗從何而出?很多人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句話於2013年8月由一名教師提出,現在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每一個階段都會經歷著一次次的篩選。可是就真的像大家所說的一樣,寒門再難出貴子嗎?今年那個在工地搬磚收到國防科大錄取通知書的孩子,他畢業了。他成功地走出了大山,成功的成長為一名軍官,成功的去守衛祖國的領土。他在今年是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一話題重新開始了討論。他是少數的獲得成功的一名寒門貴子,至於他自己自身的努力分不開,相較來說,對於河南專升本考試的作弊,又使大家沒有辦法相信寒門可以出貴子這句話。
  • 第357期:為何「寒門難出貴子」?
  • 寒門難出貴子?偷來的人生,遲早要還的
    教育公平本該是窮人孩子向上流動的希望,高考錄取公平則是社會對這種向上流動性的信任底線。如果這種底線也被摧毀的話,那窮人家的孩子又該如何才能向上流動,如何才能讓自己走出貧窮,脫離大山。都說寒門已難出貴子,可如果寒門學子面臨的是這種處境,又如何才能出人頭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