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火光染紅天空、樹木燒至焦黑、動物成片死去……誰都未曾想到,澳大利亞4個月前開始的零星山火,會逐漸失控,演變成一場噩夢。
「血色」天空!據一位澳大利亞空軍少校拍攝的畫面顯示,機艙外面的天空在火光中呈現出「血色」,飛機窗外的能見度極低。目前,森林大火已經影響澳大利亞全境。
英國《每日郵報》稱,自去年9月以來,澳大利亞全國範圍內已有600萬公頃土地因山火被毀,是去年夏季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焚毀面積的2倍,更是2018年美國加州野火面積的6倍。
500000000隻動物,死在這場「末日」山火中在這場幾乎橫掃澳大利亞6個州的大火中,受災的不只是人類,動物也未能倖免。
雪梨大學生態學家估算,在火災最嚴重的新南威爾斯州,大約有5億隻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喪生。而在這數量龐大的動物中,大約有8000隻考拉,據信在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斯州被燒死。「如果從全國範圍來算,算上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以及像蝴蝶那樣的大昆蟲,死亡的動物可能達到數十億」,麥考瑞大學教授安德魯·比亞蒂說。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6日報導,澳大利亞第三大島嶼袋鼠島(又名坎加魯島)本是澳大利亞至關重要的生態棲息地,島上設有6座保育公園,珍稀動物不計其數。袋鼠島山火始於去年12月20日,截至上周末,島上過火面積已達17萬公頃,相當於該島總面積的1/3。按澳媒的話說,昔日的動物天堂,如今已經化作一片「灼熱廢土」。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受火災影響,袋鼠島上「最受傷」的動物就是考拉。據粗略估算,該島上約5萬隻考拉至少已經死亡過半,不少僥倖生還者也受到了嚴重灼傷。多家媒體特別強調,袋鼠島上的考拉對該物種的存續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是全澳唯一一個免疫衣原體病毒的考拉大型族群;因為身體強壯、不易生病,它們被動物學界稱作「考拉的基因池」「物種的未來」。
記者實拍澳洲大火慘烈景象:路邊動物屍體堆積如山1月5日,來自《地球》雜誌的高級記者Brian Kahn拍攝一段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山火後的視頻,隨即引發關注。視頻中,公路邊成百上千隻動物慘死,燒焦的袋鼠、考拉、牛羊等牲畜的屍體橫臥在路邊。
城市遭「嗆」、冰川變色澳大利亞不斷延燒的林火過去數周令多座主要城市遭「嗆」,首都坎培拉6日「再次輕鬆成為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城市」,以至於澳大利亞內政部、衛生部、災難應對部門等多個政府機構被迫轉移工作地點。
衛星圖像顯示,大火產生的濃煙隨風飄過塔斯曼海,直奔紐西蘭,使紐西蘭各地籠罩在煙霾中,天空也變為橙色,當地冰川也被林火菸灰燻成了褐色。專家還警告,若澳大利亞持續遭受類似極端林火侵襲,紐西蘭冰川可能會加速「滅亡」。
濃煙漂洋過海影響智利和阿根廷當地時間6日,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被厚重霧氣籠罩,最高氣溫比去年夏季同期下降2到3度。據智利國家氣象臺發布的消息,這一天氣狀況並非因聖地牙哥城市汙染導致的霧霾所致,而是受近期澳大利亞大範圍山火產生濃煙的影響。智利國家氣象臺公布的衛星雲圖和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山火所產生的濃煙隨著太平洋上空的氣流,飄過約1.1萬公裡,於上周末抵達與澳大利亞同緯度、位於太平洋東海岸的智利沿海,並逐步向智利中部和南部移動,從6日開始影響到聖地牙哥的當地氣象。預計聖地牙哥目前的霧氣陰天和低溫天氣還將持續數日。同時,澳山火濃霧還在向南美洲大陸東部蔓延。
另據阿根廷國家氣象臺的觀測數據,澳山火濃霧已越過阿根廷與智利交接的安第斯地區開始影響阿南部省份的氣象。從本周起,一些地區上空出現了淡淡的橙色薄霧,太陽呈現淡紅色。而到目前,智利和阿根廷兩國尚未有受澳山火濃霧影響而發生自然災害和造成人畜直接受害的報告,也未發布相關的氣象災害預警。
為何山火燒了四個月反而越燒越大?整整四個月的時間,澳大利亞的山火不但沒有撲滅,反而逐漸蔓延。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山火至今無法撲滅?客觀原因:澳地理氣候特徵易引發山火,雖四面環海,但內陸遠離海洋,極度缺水、荒涼,沒有大的河流湖泊;澳大利亞主要樹種是桉樹,佔森林面積70%。桉樹樹皮樹葉富含油脂,脫落後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溫,也非常容易自燃;最近幾年澳大利亞變得越來越乾熱,極端災害天氣越來越普遍。高溫乾旱疊加,使得火災更容易發生。主觀原因:澳大利亞政府沒有對火災足夠重視,行動遲緩。此前,澳大利亞採取的應對山火措施是控制山火,莫裡森政府所採取的措施和此前應對也差不多。沒想到火勢太猛,造成人員和財產的巨大損失。澳大利亞歷史上首次出動軍隊應對火災,但民眾認為行動過於遲緩,早前就應該採取措施重點應對。綜合環球時報、中國新聞網、國際在線、央視新聞、微天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