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愛魯迅,是中國最好的日本朋友,大江健三郎的名句太有魅力!

2020-12-17 刺蝟讀書

大江健三郎對我國非常友好,曾經多次訪問中國,他是魯迅先生的鐵粉,莫言曾經稱他在某種意義上很類似於魯迅。1935年1月31日,大江健三郎出生於日本,他的寫作生涯囊括諸多大獎,1994年更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今天是這位日本作家85歲生日,我們就用他作品中10句經典語錄來感受這位大師的文字魅力。

大江健三郎受魯迅影響巨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自己的母親,因為他的母親非常喜愛中國近代文學,尤其喜歡魯迅和鬱達夫。他的母親有多喜愛魯迅,舉個小例子。在大江健三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他的母親當著所有嘉賓說:他比魯迅可差遠了。

在大江健三郎10歲的時候,日本投降,美國對日本軍事佔領,這時候新憲法與民主思想教育對他影響極大,也對他日後反對侵略戰爭、關注社會問題以及人類命運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在15歲的時候,大江健三郎轉入夏目漱石曾經執教過的學校,在這期間,他創作詩歌、小說、評論、隨筆達40餘篇。

在大學時代,大江健三郎考入東京大學,後從文科專業轉入法國文學專業,師從渡邊一夫教授,這時他熱衷於閱讀加繆、薩特、福克納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從1957年開始,大江健三郎頻繁獲獎,在大學期間拿下五月祭獎;1958年,獲得芥川文學獎,宣告以職業作家身份踏入日本文壇;1965年,獲新潮文學獎;1967年,獲得谷崎潤一郎獎;1989年,榮獲歐洲共同體設立的猶羅帕利文學;1992年,獲得義大利蒙特羅文學獎;1973年,獲第野間文學獎;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大江健三郎是反戰鬥士,在當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強烈拒絕接受由日本天皇本人授予的文化勳章。並在發表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時,將南京大屠殺列為20世紀人類三大人道主義災難之一。在2006年,還曾前往南京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2009年訪問我國的時候,大江健三郎參觀了魯迅故居及魯迅博物館。

大江健三郎的很多小說有強烈的自傳色彩,由於深受法國作家薩特等人的影響,他的小說慣用象徵的手法,有強烈的象徵意義。代表作《廣島札記》、《萬延元年的足球》、《飼育》、《個人的體驗》等。

今天是大江健三郎的85歲生日,我們就用他作品中經典的十句名言,來感受他的文字魅力。

好的對手會讓你越戰越勇。——大江健三郎

我最高興的事情就是人家說我像魯迅。——大江健三郎

即使是嫉妒之語,我也不能從她的話裡毫無損傷地逃掉。——大江健三郎

如果認為自己現在為止的生活方式是錯的,那就應該換一種活法,而不是一死了之。——大江健三郎

小個子男人回答著,眼裡閃爍的眼神足以使「鳥」吃驚,那是弱者獨特而悲哀的尊嚴。——大江健三郎

母親說:「你為什麼讀書呢?難道只是為了消磨時間嗎?如果讀完一頁,接著就忘了的話,難道你僅僅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忘性嗎?」——大江健三郎

你們即將在這所大學裡開始學習,我要告訴你們並以此結束今天的講演:首先要獲得閱讀外語的能力,同時要擁有可靠的朋友。——大江健三郎

我一直為克服自己缺少忍耐力這一點而努力,其他人做一次的事,我要做十次;其他人做十次的話,我就做一百次。我靠的就是這樣的努力。——大江健三郎

我在文章裡經常寫到大兒子光患有智障,寫到我們全家因他創作的音樂而快樂,而設法寧靜地生活至今。之所以說設法,是因為我們總是在超越接連不斷地出現的困難。——大江健三郎

如果你感到哪本書實在是一本好書的話,那麼就請隔一段時間重新讀遍,而且每遍,都用不同顏色的彩筆畫上線,在空白處記下閱讀時的雜感。這是一種有益的讀書方法。——大江健三郎

相關焦點

  • 莫言贊大江健三郎:是一個坦率的人
    [導讀]大江先生是一個坦率的人,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愛憎分明,絕不曖昧。他是那種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將自己的寫作與重大世界問題糾纏在一起的作家。《水死》的主人公以大江健三郎亡故的父親為原型,真實反映出日本二戰前後不同時期的時代精神。該書譯者許金龍認為,大江健三郎通過《水死》一書,對自己的精神史進行解剖。這部作品以父子兩代人的命運交織為主線,直接觸碰日本戰後遺留的諸多社會問題,並從哲學角度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 中日大學生視頻討論魯迅《故鄉》,參會中國大學生:日本研究界新...
    不知來自魯迅《故鄉》裡的這一句話喚醒了多少人的學生記憶。據日本共同社16日報導,為紀念中國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發表短篇小說《故鄉》100周年,日本山梨縣都留文科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以及湖南大學舉行線上聯合討論會,約30名中日兩國的大學生通過視頻的方式,就《故鄉》一文討論交流,並闡述各自對這部作品的理解。
  • ...生視頻討論魯迅《故鄉》,參會中國大學生:日本研究界新觀點很有趣
    不知來自魯迅《故鄉》裡的這一句話喚醒了多少人的學生記憶。據日本共同社16日報導,為紀念中國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發表短篇小說《故鄉》100周年,日本山梨縣都留文科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以及湖南大學舉行線上聯合討論會,約30名中日兩國的大學生通過視頻的方式,就《故鄉》一文討論交流,並闡述各自對這部作品的理解。
  • 日本大學研究發現藤野先生曾細改魯迅課堂筆記
    日本大學研究發現藤野先生曾細改魯迅課堂筆記  因為魯迅的一篇文章,藤野先生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日本東北大學魯迅研究課題組15日透露,對魯迅在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留學期間時課堂筆記的分析顯示,他的老師藤野嚴九郎曾對筆記的日語用法作出了修改。
  • 無論喜惡,魯迅和村上春樹都是東亞文化的原點|專訪藤井省三
    一直到上世紀20年代中期,在日本關注魯迅的群體,主要都是關心中國在五四運動後國家發展狀況的那些人。反過來說,除了與中國有特殊關係的人之外,魯迅的名字是不為大眾所知的。有位出版社社長曾打算把體弱多病的魯迅接到日本療養,也有一位漢語教師把巴金接到家裡為他提供長期住所,還有位私立語言學校的老師曾教胡風日語,幫他找到教授漢語的教職。從「五四時期」到1940年期間,這個東京外語組專注於介紹同時代的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界密切交流。
  • 在日本尋訪魯迅印跡:求學座位保留至今
    這個人,就是逝世已80年仍被視為中國近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家之一,且其作品對當代仍有極大警醒和啟示的魯迅先生。在今天的日本,究竟還能找到哪些與魯迅有關的印跡呢?近日,《國際先驅導報》駐日記者進行了一番尋訪。
  • 魯迅先生的作詩功夫,也很了不起,感受一下這些名詩名句的力量!
    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韓國文學評論家金良守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毛澤東同志曾評價:「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二十年後的日本神秘劇《古畑任三郎》
    說白了,在讀了《古畑任三郎》之後,大致相當於上世紀代穿越日本的娛樂圈閱讀。我覺得用史無前例、星光璀璨來形容這部日本劇並不過分。古畑任三郎所有嘉賓明星名單明星更何況,所謂的嘉賓角色並不是簡單的飾演路人,而是罪犯,並田村正和加入節目。
  • 【夏目漱石逝世百年】他何以成為日本的「國民作家」
    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發起「一千年來最受歡迎的日本文學家」的調查。在兩萬多張選票中,夏目漱石以3516票高居首位,超過了《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這樣的結果,與夏目漱石那「國民作家」的稱號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就連之前發行的一版1000日元鈔票上,都印有夏目漱石的頭像。由此可見夏目漱石及其作品在日本文學界及大眾心中的地位。
  • 三郎丸蒸餾所威士忌,日本威士忌的新寵兒
    懂酒的朋友常說:啤酒留給派對,紅酒留給晚會,白酒留給交際,黃酒留給家庭。剩下的威士忌,留給自己,留給窗臺月光。今天明叔為大家推薦這三郎丸蒸餾所威士忌限量,是有錢也不一定買不到的日本威士忌,趕緊來試試吧。
  • 魯迅充滿江湖氣的兩首詩,少年讀時只覺炫酷,中年再讀已溼了眼眶
    魯迅先生的文章以白話為主,而且用詞大膽真實,同行讀了驚嘆,敢這麼寫的也就是他魯迅了,老百姓讀了讚嘆過癮,能寫出這麼真實東西的也就是魯迅了。魯迅曾有30多篇文章被收錄進中小學課本,書中的名言警句也被口口相傳,一時間網上鋪天蓋地都是魯迅的名言警句和表情圖。樹大招風,隨之而火的還有是一種對魯迅的質疑聲,對他的作品和為人。
  • 魯迅在日本的足跡(組圖)
    據東北大學校方介紹,1998年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的時候,還在魯迅先生常坐的座位上坐過,感慨良多。在魯迅一生中,在日本的學習生活經歷對他後來的文學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今年是魯迅誕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本報記者找尋魯迅在日本留下的足跡,感受到在今天的日本,魯迅的魅力依然不小。
  • 魯迅最經典的七言律詩,第三聯是經典名句
    魯迅先生是白話文學的泰鬥,但他對中國的古典文學也有深入的研究,曾著有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的學術專著《中國小說史略》,還寫過許多古典詩歌,留下了許多名句。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魯迅先生寫的七言律詩。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這首詩寫於1932年10月12日,當時,魯迅被北洋政府免職通緝,又受到國民黨政府的威脅與迫害,還受到一些文人的攻擊與陷害。在這一天,鬱達夫同王映霞於聚豐園宴請魯迅,魯迅在席上寫下這首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有著怎樣的人生命運?|日本_教育|福井縣|...
    從1902年到1909年,魯迅先生在日本度過了7年留學生涯。期間,魯迅曾經進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今日本東北大學),學習了約2年。就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期間,魯迅遇上了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20年後,魯迅在廈門大學任教時,想起了藤野先生,揮筆寫下一篇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
  • 民國十五首經典舊體詩,裡面的名句你都知道嗎?
    一代文豪:魯迅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 魯迅詩歌及其名句
    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指出:「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這應該說是對魯迅一生的崇高評價,也是對魯迅詩歌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同魯迅的雜文、小說、散文一樣,這些詩篇是時代的號角,戰鬥的匕首,黑夜裡的火炬,革命者的戰歌。它們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魯迅戰鬥的業績,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留給我們的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現代文學寶庫中晶瑩燦爛的藝術明珠。魯迅的詩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強烈的戰鬥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風貌。
  • 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句句精闢,值得一生回味的名言名句
    而看一切太難,固然能使人無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無結果。搞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力幫助他所愛的人,最好不要隨便談什麼愛與不愛。當然,幫助不等於愛情,但愛情不能不包括幫助。
  • 眾人眼中的病句,卻成了名句,魯迅的「兩棵棗樹」是不是語病?
    但在魯迅先生的著作中,有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卻飽受爭議,明明看起來是病句的一句話,竟流傳千古成為魯迅先生的又一名句。這句話就是:「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該句出自文章《秋夜》,是魯迅於1924年創作的散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