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美食板塊呈現了小籠包、四大金剛等特色上海小吃,還有大閘蟹、紅燒肉為代表的本幫菜。(上海市測繪院供圖)
這真的是一張地圖?開闢了美食板塊,小籠包、大閘蟹、紅燒肉照片一字排開,還首次以歷史文化風貌區作為主題分隔……
這真的是一張地圖。它的名字叫做「Shanghai Map」,是上海市測繪院推出的首張英文旅遊地圖。
特別的是,這張地圖上開闢了美食板塊,呈現小籠包、四大金剛等特色上海小吃,還有以大閘蟹、紅燒肉為代表的本幫菜,同時手繪上海的建築藝術並配以詳細介紹,還涵蓋了上海的大型節慶、酒吧、夜生活,以地圖、文字及圖片相結合的形式,推薦上海熱門的觀光遊覽路線。語言以英文為主,但保留了路名和軌道交通的中文名稱,以便讀者在實地能進行比對。
經過一個星期的加緊印刷,現已碼上各大書店貨架,還將亮相於8月16日開幕的上海書展。
對於喜歡上海和本幫菜的外國朋友來說,這是一份再好不過的旅行攻略了。
新聞連結:一個老外的小籠包索引
這位在上海生活了10年的美國人沈佳偉喜歡上海,也喜歡上海的美食。作為一名美食撰稿人,他希望成為連接中美飲食文化的橋梁。於是,他花了16個月的時間跑遍53家館子,吃了十幾斤的包子,寫了一個名為「上海小籠包索引」的小冊子。
小籠包素以皮薄汁多、餡多肉鮮而聞名,也是上海人評判小籠包好吃與否的重要標準。因此,沈佳偉設計了一個公式,小籠包的得分等於汁的重量加上餡兒的重量,然後除以皮的厚度,得分12以上的小籠包為A類,6.75以下的則為C類。
沈佳偉說,他要用自己的方法量化上海小籠包的技術含量,而他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是生煎包。
原標題:市測繪院推出首張英文旅遊地圖:小籠包大閘蟹上了「城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