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負面」情緒,能產生最高價值?

2020-08-28 未秧

哪種「負面」情緒,能產生最高價值?

「我選錯了專業很後悔,我很痛恨這種感覺,我該怎麼讓自己不後悔?」

「我做錯了一件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假如我沒有那樣做該有多好。」

這幾句話挺戳人的,似乎大家最怕的不是犯錯,而是後悔。

今天就來聊聊:後悔真有那麼糟糕嗎?

後悔是人類才有的高級認知情緒

後悔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消極的認知和情緒狀態,包括為壞結果責備自己,對錯失的機會感到失落,希望撤銷之前的選擇等。

後悔產生的前提是,在心理上模擬各種可選結果,涉及思考和感受。

所以動物和小孩子不會後悔,後悔是具有審視能力的人類才有的高級認知情緒,在日常決策推理和社會學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據心理學家統計,後悔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第二常見的情緒。

在以下情況更容易後悔:

▷機會更多

機會越多,越容易想像不同的結果,越有可能後悔。

比如,單身時有很多追求者,婚後生活不幸,就容易後悔是否選錯人。

▷年齡漸長

年輕時候,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光陰與可能, 隨著年齡增長,定局越來越多,我們會越來越後悔。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人的情緒調節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所以年紀較大的人即使會有更多的後悔事件,也能更多與後悔和解。

▷沒有聽從內心

如果選擇與內心相悖,或者與價值觀、目標不一致的時候,更容易後悔。

比如,為了滿足父母而結婚,為了更好找工作去讀了理科……這些後悔,如果一直沒有糾正,會在心裡停留很多年。

▷無所作為

心理學家發現,最讓人們意難平的不是犯錯或者出糗,而是未能完成「理想的自我」。

在短時間內,人們更容易為自己的行為和錯誤而後悔,而長遠來看,無所作為更容易導致後悔。

可怕的不是後悔,而是從後悔中只得到痛苦

後悔雖然是消極情緒,但如果能利用好,就能成為適應性情緒,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心理學家尼爾·羅斯的研究表明,後悔是有利的,在大部分負面情緒中,產生的價值最高。

每犯一個錯,都是人生重要一課。每一份後悔,也都藏著重要信息。

後悔是對過去行為的內部反饋,讓我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形成自我監督,並在未來做出更謹慎的決定。

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說過:「只有向後看,才能理解生活。」

如果人生一直無怨無悔,我們也就沒有足夠的洞察力和智慧來理解生活。

我們怎麼可能深切地知道:敢於冒險和挑戰,多麼重要。喜歡就去爭取,深愛就好好珍惜,多麼可貴。

又怎麼會懂得:時間,一去不復返。有些機會,沒有抓住就失去了;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關鍵不是拒絕後悔,而是創造性地理解後悔

總是追求無怨無悔,反倒是一種理想化,讓人無法有效地應對這個不可預測、錯誤不可避免的世界。

試圖避免後悔的人經常會感到焦慮和無力,因為他們更關注於不犯錯,而不是為了實現理想而冒險。

不怕後悔的人,更能保持成長與學習的心態。

所以,重要的不是追求無怨無悔,而是在後悔發生的時候,創造性地去處理它。

01

原諒錯誤,接納自己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

犯錯的時候,可以自我反思,但不要陷入自我怪責的怪圈;允許自己痛苦,但不要被後悔吞噬。

同情地去理解錯誤,接受現在的處境,哪怕它很壞。

不要在腦海中重複「如果怎樣」的想法,接受人生無法重來一次。

只有先原諒和接納,後悔才可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02

重新評價過去,從錯誤中學習

過去的行為,無論感覺如何糟糕,都可以通過重新評價來改變。

轉負為正的關鍵是,從錯誤中學到更多東西,讓錯誤變得有意義。

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負面後果上,要多留意後悔是如何被激發的。

03

如果真的造成了傷害,請儘量去彌補

有些錯誤的代價過於巨大,隨之而來的後悔也無法輕易釋懷。

比如衝動出軌,傷害了最愛的人;沉迷賭博,輸掉了人生……

那麼請向傷害過的人道歉,並努力去彌補傷害。

不要因為內疚羞愧而拖延正確的行為,也不要因為覺得為時已晚而拒絕改變。

只要抱著積極的態度去處理,一定會迎來和解。

不過,如果後悔帶給你的壓力和痛苦不可承受,無法自己平復的時候,千萬不要硬抗。

最好選擇和安全的人,比如親密的朋友,或者專業的諮詢師傾訴來紓解情緒。

傾訴,是一個梳理內心、回歸平靜的過程,讓我們自身擁有思考和找到答案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這就是典型的心理喚醒產生的情緒。複雜情緒是基本情緒的混合由雙因素理論可以知道,複雜的負面情緒來自於人的自我解釋和自我預期,特別是高強度的負面情緒體驗大部分都是由於自我解釋造成。憂傷的背影來自憂傷的情緒事實上,不同的人對於同一消極事件產生的情緒可能完全不同,這取決於我們的歸因方式,當歸因在自身就會產生自卑、懊悔等消極情緒,當歸因在外部就會產生憤怒等負面情緒
  • 難以擺脫的負面情緒,是患上抑鬱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許是工作壓力太大,心力交瘁;也許是和家人發生了矛盾,卻沒有傾訴的對象;也許是情緒低落、想哭,但卻不知道原因...... 負面情緒是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體驗,很多人都會對負面的情緒強烈牴觸。 但是,負面情緒真的毫無價值嗎?我們又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呢?
  • 負面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幫你揪出這5大罪魁禍首
    原標題:負面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幫你揪出這5大罪魁禍首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可能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困擾,人際關係變得緊張以及和家人出現矛盾時,會伴隨在生理和情緒上的變化,要了解導致負面情緒的原因,及時扼殺在搖籃中。   負面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 為什麼總是有負面情緒?
    圖片來源於網絡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們的認知,當然不同的人遭遇的處境也不一樣。但在相同處境下,不同的人對處境的解讀不一樣,產生的情緒也不一樣。負面情緒的產生,個人認為的根源主要如下:1欲望或渴望未得到滿足。2對自己歪曲的認識。3身體狀態不好。基於當前的狀況對未來存在危機感。當未來的可能性漸漸在我們心中變成威脅時,我們的焦慮隨之上升。工作壓力是導致負面情緒的重要原因。緊急任務,績效指標考核,同事關係,公司環境,行業境況等都會使我們產生負面情緒。這些逆境都會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
  • 對方對你產生負面情緒時,才是你挽回的最好時機
    負面情緒的產生要知道如何處理對方的負面情緒,首先就要知道這個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對方在給你發洩負面情緒的時候,她心裡是有一種欲求的,她的欲求是什麼?是想要得到你的回應。因為在她的心裡她是一個受害者,是你對不起她。
  • 合理宣洩負面情緒
    任何負面情緒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它的漠視和無能為力。沒有一個人會永遠處於正面情緒之中,因為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會遭遇挫折,都會遇 到棘手的問題,所以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甚至沮喪、絕望的時候。 但是,在負面情緒產生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度去面對它。
  • 「負面情緒」並不是壞事
    >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文 / 涼爽人是情緒性動物,每個人都在接收、解讀他人的情緒,同時也在發散自己的情緒給他人。「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每一種情緒都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每一個情緒都是一種語言信息,作用是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人溝通。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又稱負面情緒。
  • 怎樣消除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存在於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雖然導致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是所引起的後果都是不好的,甚至是非常嚴重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不順心,負面情緒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消除負面情緒,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生活。
  • 比負面情緒更有害的,是逃避負面情緒
    避免負面情緒能讓你在短期內獲得好處,但代價卻是更加長遠和持久的痛苦。在你決定迴避短期的負面情緒的不適感的時候,你就好比一個處於壓力之中想通過喝酒來解壓的人。第二天,當不好的感覺降臨時,就再來一杯。就短時間內來看,可能一切都還過得去。然而,把鏡頭拉長,可以預見的是,如此發展下去,幾年後,這個人不僅沒能解決當初想要逃避的問題,而且還會會發展出一個更大的問題——酗酒成癮。
  • 負面情緒也需要適當的表達
    但實際山,「沮喪」,「難過」,「受傷」,「恐懼」等這些負面情緒也是需要在溝通的時候表達出來的。負面情緒的表達並不是只是抱怨,而是為了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而提出的。 例如感覺到生氣的時候,告訴對方「你睡過頭遲到的行為,讓我覺得非常生氣,我感覺你不重視我們的約定,你的行為對我而言很過分。」
  • 自我管理:處理負面情緒,這樣做才是成熟的人
    我們當然歡迎那些好的、正面的情緒,並且希望自己總能保持下去。但對於負面情緒,正常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不想要,可卻又偏偏逃不過它。 正是因為不喜歡卻又無法避免,才會讓很多人都出現逃避、羞恥的感覺,甚至不敢去面對它。
  • 表達負面情緒,只會讓關係變糟?
    負面情緒太強大了,它會讓人失控。在這個崇尚「成熟」、「理性」的時代,波瀾不驚才是現代人最基本的禮儀。2.體驗某種情緒,也會勾起我們的第二層情緒 人作為高等動物,對自己懷有某種情緒本身,也會產生情緒,這被稱為「元情緒」。
  • 發現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
    為了幫助學生緩解疫情期間的緊張情緒,學校心理中心開展了「情緒列車」主題活動,啟動為期一周的學生情緒覺察記錄。從我班收集的反饋中,學生的負面情緒居多:傷心、生氣、鬱悶、難過。家長也反饋,孩子進入中學後脾氣大,特別是居家學習期間,與孩子溝通更困難。如果長期處於這種負面情緒中,學生的心理能量就會慢慢被消耗,難以靜下心好好學習。為此,我組織了「負面情緒可回收」主題班會。
  • 「胡思亂想」擺脫負面情緒
    &34;擺脫負面情緒理性情緒療法首創者、世界最長壽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情緒的產生分為三個步驟。最開始,我們經歷了某個事件;之後,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觀念對這個事件進行解讀;最後,才產生了相應的情緒。具體而言,當你經歷了某件不好的事情之後,並不一定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你最終的情緒狀態其實取決於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正如那句老話所說&34;,當你遭遇到某件不順心的事情後,但你卻把他視作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這樣一想,你就會覺得釋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樣的處境下,有的人能夠保持樂觀,發掘事物積極的一面;而有的人卻因此萎靡不振,陷入負面情緒中無法走出來。
  • 控制你的負面情緒和怒火——「定「的冥想
    生活中有許多美好,但也有很多挫折和傷痛,當我們被這些傷痛壓得喘不過氣時就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而且這些負面情緒還會傳染給周圍的人,儘管我們經常說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真正能做到的卻沒有幾個人。現在,讓我們不妨用冥想練習來控制情緒,體會一下「定」的感覺和狀。所謂「定」的冥想,就是利用冥想的狀態讓你形成一種平和包容、安寧通透的意識,讓你不再被負面的情緒引導,這也是一種真正健康的心理狀態。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有統計顯示,心理學領域對悲傷、恐懼、憤怒等負面情緒的研究報告數量,比喜悅和其他正面情緒的多出17倍。最重要的正面情緒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在這裡,我們先不講負面情緒會怎樣影響身心健康,而是要強調正面情緒的作用,講講正面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 學會這3句話,不打不罵也能處理好孩子的負面情緒!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可能是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也可能是因為跟小夥伴發生了矛盾。孩子跟成年人不同,他們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孩子就會忍不住發脾氣。這時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有的人會說,熊孩子打一頓就好了。或者以暴制暴恐嚇孩子說:「別鬧了!老實點!」
  • 調節負面情緒和學會時間管控,讓你時間更有價值
    所以如果你任憑自己解釋出來的負面狂漲下去,你只會把情況弄得更糟,負面會越來越強烈。因為你越是用同樣的思維模式去刺激大腦中那些神經元,原有的思維模式就會更加強大穩固,甚至會產生自我放棄自我傷害的行為。很快就game over了,所以趕快重裝葉片,這隻飛機一共有三個葉片,第一個葉片是停止負面,第二個葉片是負面轉正面。第三個葉片正面轉行動,不管什麼時候產生負面,第一步都是先裝上直升機的第一個葉片停止負面,先一腳剎車踩下去,趕快停下來,別讓負面在你腦子裡瘋狂生長負面神經元了。我又不是汽車,哪能說停就停,確實有道理。
  • 面對負面情緒應該如何管理,別讓負面情緒影響自己
    往往都會因為負面情緒害了自己的感情。每個人應該管理自己腦海裡的負面細胞了,看完這幾點負面情緒統統消失。一:學會自我暗示無論生活怎麼樣,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緒,這是一種好的選擇。面對負面情緒我們要學會自我暗示,當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要對自己說:「沒關係,冷靜下來,可以的」。二:要學會接納自己的錯誤,認同自己生活中往往會犯錯誤,當錯誤發生的時候,負面情緒就爆發了。所以要學會接納自己的錯誤,明白自己的錯誤點在哪裡。
  • 合理情緒療法: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負面情緒?
    因為小編大學的專業是心理學,所以學習了一些心理諮詢方面的理論和技巧,今天就教給大家一種容易理解和運用的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和擺脫我們負面情緒的方法:合理情緒療法。合理情緒療法(REBT)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理性情緒療法的治療整體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論」基礎上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