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下去了!一頓飯餵2個小時,為什麼娃吃飯這麼困難?

2020-12-20 騰訊網

睡眠、吃飯永遠是爸爸媽媽心頭最重要的事。

姐姐家有兩個小孩,每次和她們吃飯,我就替她難受,孩子個個都是吃飯渣。

一頓飯要吃一個多小時,每吃一口要含著飯摸來摸去玩五分鐘,每回必須靠娃媽連催帶罵才勉強往下吞,催到最後總是以娃媽氣得拍桌紅臉、孩子又驚又恐結束。

看別人家的孩子,吃嘛嘛香;自己家的孩子,讓他吃飯就像逼他吃藥一樣,要麼蹦來蹦去要麼愁眉苦臉,飯是一粒一粒吃。

一天三頓飯,頓頓不讓人省心,為什麼讓孩子吃頓飯這麼困難呢!

娃為什麼不愛吃飯?

想要解決問題,我們得從根源上了解問題出在哪裡,才好對症下藥。

你想過嗎,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不喜歡吃飯?

1

第一個,嬰兒期的口欲敏感期被限制,導致感受不太到飯菜的美味

口腔敏感期:三個月左右的孩子都會吃手,會吃到六個月,有些人會吃到一周歲,但是它的頻率一定會慢慢減少。他為什麼會吃手?

因為那個年齡他的口腔比他的手更敏銳。一來他可以通過吃來了解什麼東西是什麼感覺,二來也可以滿足他口腔內部的神經刺激,這樣就會連接到我們的腦功能區,這中間就形成了感覺通路。

如果家長用各種方法不讓他吃手,導致小時候吃手吃的不夠,長大了很多人都會挑食偏食,會咬指甲。這件事情是不可控的,因為是你的生理需要。

想到小外甥嬰兒期有段時間也比較愛吃手,但她爺爺每次看到都會邊用手拍掉邊大聲呵斥不能吃手不衛生。細想外甥現在吃飯難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口欲期沒有得到刺激。

2

第二個,從添加輔食開始,媽媽錯誤的餵食行為導致孩子對吃飯形成不好的反饋

孩子為什麼要吃飯?

這個問題分解開來看其實涉及到兩個主體:

1、我們為什麼要孩子吃飯?

2、孩子自己為什麼吃飯?

很多家長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寄託了太多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既期望孩子健康,又期望孩子長得好,長得高,長得壯;還期望孩子通過飲食中的營養促進某些智能和體能的增長,期望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而對於孩子而言,他才不擔心自己長得高不高,壯不壯,聰不聰明,會不會營養不良。他也完全無所謂要不要養成好習慣。

他只需要「我餓了,我覺得好吃,我喜歡吃」,這就是他進食的全部理由。

所以啊,你和他講,吃飯才能長高,才能怎樣怎樣,人家完全不Care。

人天然能夠從吃當中獲得愉悅、快樂和滿足。

所以,當你的孩子一臉愁容的面對著面前的食物,你就知道,吃飯對於他來說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在和一些有娃家庭的相處中,常常能看到這樣的餵飯難場景:

爸爸:你吃不吃?你不吃我今天揍你!

寶寶:不吃!就是不吃!

哇哇哇……

場景2

媽媽:寶寶,來把飯飯吃完,吃完了,媽媽給你買汪汪隊。

寶寶:不行,不行。還要給我買佩奇!

場景3

媽媽:你今天吃青菜了,媽媽好高興啊,寶寶真棒!

第二天。

寶寶:媽媽,你看,我今天吃青菜了。我棒不棒?

媽媽:……

久而久之,這樣的場景一再上演,吃飯不再是吃飯,它脫離了吃飯的本質,變成了任務或者工具甚至武器。

飯桌變成了權力鬥爭的戰場,關於管理權與自主權的鬥爭,一方壓迫,一方反抗。或者變成了談條件的談判桌,又或者變成了取悅表演的舞臺。

3

第三個,寶寶剛開始學吃飯時,家長為了圖省事,堅持自己餵飯

孩子在剛開始學吃飯的時候,TA的手部精細動作跟肌肉力量都不太夠,常常是弄得一地狼藉把自己弄成花貓,結果飯菜還沒吃到幾口。

這時候,很多媽媽會看著著急,吃的滿地都是還沒吃到幾口,於是媽媽就自己開始動手餵了。以為這樣不用收拾寶寶還吃得快,多省事。然後媽媽們圖這一時的省事,卻要為以後多少個「追餵」的時間買單!

憑著《甄嬛傳》裡「槿汐姑姑」一角大火的孫茜,是娛樂圈裡有名的育兒專家,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兒子小老虎的日常和自己的育兒心得。

在小老虎很小的時候,孫茜就開始注重他的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的培養。

同齡人還在被家長追著餵飯,1歲多小老虎已經自己動手吃飯了,從孫茜的微博內容可以看出:吃飯現場一片狼藉,但小老虎卻樂在其中,極其享受。

孩子生下來,一雙深邃的眼眸總是好奇地張望,對這個世界充滿著想像和思考。

待他們自己能爬能走的時候,所到之處,一雙小手盡情的觸碰、感受。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不喜歡自己動手,面對這個多彩的世界,他都想自己來。

吃飯亦是如此。

孩子在7個月左右會有搶勺動作,喜歡碗筷碰撞在一起發出的砰砰聲;十個月左右會自己拿勺並模仿大人吃飯,或是用手抓飯。

這時我們要做的,僅僅只是小手洗乾淨,然後給他相應的吃飯工具。

或許孩子會弄得滿地狼藉,我們收拾殘局比給他餵飯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我們會生氣或是責罵孩子,然後決定,下次還是給孩子餵飯算了。

而孩子,發現自己動手吃飯這一行為得不到我們的肯定和認可,也不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久而久之,他也就失去自己動手的熱情和欲望。吃飯對他而言,也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

如何讓孩子自主吃飯、愛上吃飯

上面孩子就是孩子吃飯難的三個主要原因,對於已經養成這種習慣的孩子來說,家長要幫助改正,得花費比剛開始多好幾倍的時間精力;對於還沒開始學吃飯或者剛剛學吃飯的寶寶,家長一定要有遠見,避免犯上面的錯誤。

那麼,如何讓吃飯渣孩子愛上吃飯、自己吃飯呢?

1.下狠心

針對吃飯喜歡跑來跑去、邊吃邊玩的娃,飯菜上桌,就把孩子放到寶寶椅上,和家人一起吃。不吃就下桌,絕不追喂,並和孩子約定:在下次吃飯前,沒有任何食物可以吃。

兩餐間,不要因為孩子說我餓、哭得可憐,就打破了自己的玻璃心,給水果,給零食。

媽媽們,為了美好的明天,一定要下狠心啊!

並和家裡的老人協商好,誰都不能壞了規矩。不出一個星期,孩子就會知道,只有在餐桌上,才能吃到食物,不然就會餓肚子。

2.拗造型

對於那種就是比較執拗的娃,用食物的造型營造一種視覺美,是成功的第一步。

相信很多媽媽都買過做餅乾的模具吧,將無聊的麵包拗出巧虎、琪琪的造型,除了麵包,還可以用模具拗各種蔬菜、水果、雞蛋等食物的造型。

還有一些通用原則:

1、放輕鬆,家庭中所有人包括學校的老師忽略吃飯問題至少一個月。所有人達成一致:嚴禁談及或者討論孩子的不愛吃飯問題。但是,一旦孩子有好轉的跡象,就拼命放大他在吃飯問題上的進步。心理學原理叫做,進行正強化。但是如果繼續給他貼不愛吃飯的標籤的話,就是進行負強化,會越來越嚴重。

2、吃飯要有儀式感,全家同桌進餐很有必要。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就餐環境,大家都開心的吃飯。她可以不吃,但是必須坐在餐桌上。

3、零食和牛奶就不要心軟了。一旦隨意破壞規矩,會前功盡棄。

4、孩子假如不吃飯,就加大她當天的運動量。

END

猜你還想看

相關焦點

  • 這麼餵飯,看似愛娃,其實是害娃!這幾個錯誤做法,儘快改改
    有了孩子後,每次吃飯成了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倒不是不知道做什麼飯菜,即使不知道,網絡上查查菜譜就好了,其實最讓家長頭大的是孩子不好好吃飯,吃一口喊五分鐘,一頓飯下來,花費一個小時,爸爸媽媽氣炸了,孩子還哭得稀裡譁啦。
  • 2歲的孩子吃飯滿屋跑?3種食物別再餵了,難怪娃變成「吃飯難」
    上周末的時候領著孩子去鄰居張奶奶家串門,沒想到都已經一點多了,張奶奶的小孫子還沒吃飯,一進門就看到張奶奶在給孩子餵飯。小孫子在家裡的客廳上躥下跳,張奶奶一邊招呼著坐下,一邊還得繼續追著孩子餵飯。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家裡恨不得全體出動,來哄著孩子吃飯,一頓飯磨磨唧唧能吃上一個小時,一直到飯都涼了,但是又不能讓孩子不吃飯,家長就開始採用這種追著趕著吃飯的策略。
  • 寶寶死活不吃飯,媽媽餵的東西噴一臉,6個月娃不吃輔食怎麼破?
    文丨福果媽媽 你經歷過最絕望的餵飯是什麼樣? 怎麼讓娃好好吃飯,是很多寶媽最為頭疼的事。 寶寶六個月之後需要添加輔食,補充更多更豐富的營養,這是必須的,卻也是很多寶寶邁不過去的坎。
  • 這樣餵飯,以為愛娃,實則「害」娃!這幾個壞習慣,必須改正
    有了孩子之後,尤其是添加輔食開始,媽媽想要安安靜靜的吃頓飯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為什麼呢?因為有個飯渣寶寶!不吃飯母慈子孝,一吃飯雞飛狗跳!這不吃,那不吃,辛辛苦苦做了兩個小時的飯,娃2分鐘就開始鬧著離開飯桌,心累!
  • 餵飯寶寶走紅,一娃吃飯全家「伺候」,「小皇帝」是這樣煉成的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孩子的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小朋友就像天生不知道餓似的,吃頓飯特別費勁,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家長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久而久之,餵飯、哄吃,好像都成了理所當然,一家好幾口人,基本上都是圍著孩子轉。對於慣孩子這一點,爺爺奶奶有時比父母還沒有底線。
  • 「寶寶不愛吃飯,吃飯就要餵」,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可山珍海味擺在面前,孩子不吃啊。去他家,發現吃飯時,孩子是不會主動坐在餐桌上的,他玩他的。姥姥把飯準備好,追著他喂,也只是吃幾口就說飽了,每頓飯如此。家裡的零食準備得很多,隨手都能拿到。呆不了多久,給我女兒零食,她都吃飽了。每次出去玩,家長都會背一包吃的:牛奶、麵包、餅乾等,我每次就帶一瓶水。
  • 娃不想吃飯,與食物本身關係不大,關鍵看父母哄娃吃飯的技巧
    閨蜜女兒很開心地接過「土豆棒棒糖」吃了起來,再也不吵著要叉子了,而我女兒也不要叉子了,也要「土豆棒棒糖」,這好辦,我用筷子也給她做了個「土豆棒棒糖」。她們兩這頓飯吃得特別帶勁,自己就著「土豆棒棒糖」把碗裡的飯都吃光了。
  • 希望寶寶好好吃飯,怎麼就這麼難?真相都在這裡
    如果你家是老人帶娃,那一定會遇到這種情況:你想讓孩子自己吃,但老人偏要喂,而且還振振有詞:你不喂?涼了怎麼吃?營養不良怎麼辦?沒關係的!以後上了幼兒園,老師肯定會教的!那我在這裡給你打包票,寶寶如果像這樣餵三年,到了幼兒園,每天午餐時一定都會餓肚子。今天我們就來探尋一下「寶寶為什麼不想吃飯」的幾個真相。
  • 為什麼家長越喂,孩子越抗拒吃飯?請停止「中國式餵飯」
    孩子剛出生時,一餓了就急著要吃奶;慢慢地到了吃輔食的階段,就需要家人細心地喂,不合胃口的東西一律不吃。隨著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寶寶越來越挑食,對吃飯也就越抗拒。為什麼家長越喂,孩子越抗拒吃飯?請停止"中國式餵飯",別害了孩子小紅的寶寶已經2歲了,一到吃飯的點,小紅就要全副武裝地做好準備。寶寶愛玩的玩具、吃飯的座位都要安排妥當,之後再拉寶寶過來吃飯。這還不算完,小紅還要叫上婆婆一起,婆婆陪孩子玩耍,她在旁邊喂。小紅的寶寶有些好動,吃飯的時候愛跑來跑去,小紅被迫拿著碗在後面跟著。後來小紅買了兒童專用餐桌椅,把孩子強行留在餐桌旁。
  • 「不好好吃飯,那就餓著!」
    如果說,寶寶1歲前帶娃是24小時「抱抱哄哄」那寶寶1歲後就是24小時「鬥智鬥勇」就連每一餐都是一場battle從生氣「恐嚇」到玩具「引誘」總之就是撬不動「金口」 來看看後臺留言,媽媽們如何「控訴」▼專注力有待加強,而好奇心日益膨脹 先來看個表現在你應該能理解,為什麼寶寶吃頓飯都不專注吧?
  • 還在給孩子餵飯的家長看過來:教你5個妙招,讓娃從此愛上吃飯
    導讀:今天去朋友家,她的兒子快4歲了,吃飯時孩子說沒玩兒夠,朋友就端著碗跟著孩子後面,一口一口的邊餵邊玩兒,Ada看到小弟弟玩兒,也有點坐不住了,朋友說道:你可別學小弟弟啊,小弟弟吃飯習慣不好,阿姨如果不餵他就不吃。
  • 養育大實話:孩子不吃飯,餓他幾頓就好了?答案是不管用
    1、孩子習慣了餵飯,沒有養成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很多孩子從小就被餵飯餵習慣了,自己吃飯的時候不是吃得一塌糊塗,就是吃得慢吞吞的,有些大人看不下去了,就忍不住拿起勺子,寧可一口一口地餵飯給孩子吃。如果孩子從小就被大人「搶」了勺子,習慣了被餵飯,他們就會越來越依賴大人餵飯,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在幼兒園吃飯總是吃不好的原因之一。
  • 孩子不愛吃飯,「強迫餵下去」還是「餓他一頓」?聽聽專家怎麼說
    導讀:現在社會很少有家庭因為給孩子吃不飽飯而發愁,相反,大多數家長發愁的都是孩子不愛吃飯。今天包麻麻看了一篇文章,講得是《兩個名牌大學畢業生教不明白一個小學生:如何能不焦慮?》,文章探討了全社會父母普遍的焦慮問題,其中有一位媽媽的留言獲得無數點讚:說不焦慮的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怎麼能不焦慮呢?娃不好好吃飯=身體素質差=學習不跟趟兒=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化身啃老一族=被人嘲笑,我就是這樣焦慮的。
  • 餵飯方式不對會讓娃「變笨」!這幾種餵娃方式,家長別再繼續了
    有了孩子後,很多事情都讓家長頭疼不已,其中給娃餵飯,家長們要使出各種招式,有時候效果也不太好,餵飯這件事讓家長們很無奈。專家表示,餵飯方式會對孩子地智力造成影響,餵飯方式不對會讓娃「變笨」!錯誤餵娃方式一:給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 孩子吃飯總要人餵,如何讓娃獨立進食?
    橙子始終認為寶寶自己吃飯是個很自然的事情,能力到了,肯定就會了。以前都是一窩蜂的去追著喂,現在好像衝向另外一個極端,一窩蜂的逼著孩子自己吃,一歲不會用勺子好像就落後了似的。其實小朋友們從開始有自己吃飯的意識,到完全自理,大概要分三個階段一,自不量力階段時間:9個月左右特點:搶勺子搶碗,不給就使勁哭。
  • 娃不配合吃飯,不好好吃,吃幾口就不吃……早就該培養他自主吃飯
    N個"一口"下去,娃不想吃也被塞了好多下去。2、邊看手機/iPad,或邊玩玩具/講故事邊吃飯,一停就不吃。3、娃哭著鬧著不肯坐餐桌,就在家追著餵飯。5、看娃自己吃飯吃得慢還挑食/撒得或扔得到處都是,擼起袖子就代勞了。
  • 餵一頓飯花了兩頓飯的時間,你為什麼還在追著孩子餵飯?
    看過一位媽媽這樣訴苦:養孩子過程中,最難的就是餵飯了。他的寶寶今年兩歲半,每天的每頓飯,有如皇帝出宮,需要一整套的流程:首先是媽媽把可選的飯菜列出來,讓寶寶選,孩子選好之後,媽媽再做,做好飯後,要用寶寶喜歡的碗盛飯菜,到這裡,寶寶吃飯的流程還不算正式開始。等到媽媽拿起了碗和小勺,開始餵寶寶飯的時候,寶寶的演出拉開序幕了。
  • 孩子不願意吃飯,說明父母餵飯的方法不對
    ,孩子的媽媽,或者奶奶就會追到小朋友的後面,一邊看著他玩,一邊餵他吃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或許你會回答一句:因為你不這樣餵孩子,孩子他不吃飯呀! 但是我認為:即使孩子不吃飯,你也不能這樣去喂!你這樣喂,第一是太縱容他了,第二是對他的身體健康太好。
  • 難怪孩子在幼兒園不肯吃飯,餵飯的這幾個常見錯誤,你中了幾個?
    本來全家就很擔心安妮不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害怕孩子哭鬧、想家。一天下來,老師說安妮哭鬧的問題倒不大,就是午飯幾乎沒吃。這可嚇壞了前去接孩子的爺爺奶奶。老實說,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己拿小勺子吃飯,差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手抓著吃。但是安妮對著飯一動不動。老師擔心安妮不吃飯身體不好,在忙完其他小朋友之後,過來給安妮餵飯,但是安妮依然不肯吃。就這樣幾乎僵持了半個下午。
  • 「沒一點媽媽的樣子」,寶媽先吃飯後餵娃被罵,愛自己有錯嗎?
    小張聽到這,沒好氣地說:她自己在樓上呆著呢,周圍人看小張情緒低落,便問小張發生了什麼。原來,就僅僅是因為小張吃飯的時候自己先吃的飯後餵娃,所以被婆婆罵了幾句:「沒一點媽媽的樣子,自己先吃真自私」。而且同樣是上了一天的班,為啥丈夫可以先吃,自己卻要餵完孩子吃。周圍鄰居聽到這,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安慰小張別把婆婆的話放心裡去。畢竟小張的婆婆是個「老古董」,甚至可以說整個小區也找不出這麼「傳統」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