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進入2020年高考錄取季,如何防範和治理冒名頂替上大學問題?

2020-08-19 潮起海之南

步入7月,高考已經結束,現在各省都進入了高考改卷、志願填報和公布分數階段,接下來就是關鍵的高考錄取,發放通知書和入學報到了。

因為今年6月份剛曝出「山東兩年242人冒名頂替入學,涉及14所高校,其中還有重點大學」事件。其中,山東聊城冠縣高三學生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案,涉案46人被處理。這些涉及今年1071萬名高考考生切身利益的案件備受關注,也是輿論的熱點。這兩個時間節點緊緊相連,讓考生和家長多了一些擔憂,這也是對冒名頂替上大學歷史問題進行清查處置的最佳契機。

我相信各個省份也會正在吸取山東冒名頂替案件的教訓,嚴防嚴控,部署專項的清查工作。

從清查範圍上來講,我認為要進行全面的清查,但也不可能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開始清查,一般要有個時間節點,因為歷史久遠和材料缺失,很早以前的事情也很難清查。

我覺得清查近20年比較合適,就是從2000年開始至今,如果有線索或有舉報更早以前的也要排查。

不僅要清查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以前中專和中師是國家包分配工作的,也是搶手的香餑餑,所以,中專和中師也要查,不能讓這些因為弄虛舞弊者獲利而逍遙法外。

現在曝光出來的是普通高等教育考試錄取的問題,但實際上,以前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繼續教育當中,漏洞更多,程序上的嚴謹性和規範性更差,經常聽聞社會上說的買賣文憑,就是指這些繼續教育中,弄虛作假,直接花錢買的專科或本科文憑。

主要是清查哪些環節呢?

冒領入學錄取通知書、偽造學籍檔案、偽造變造戶籍和上大學報到時,大學對學生的資格審查疏漏等都是關鍵的環節。

手段上可以發動社會投訴舉報,還有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充分利用學信網的信息資源進行比對和篩查,嚴格核實學生的姓名、身份證號、檔案照片,發現可疑的要建檔立冊,逐一排查,對違規者要從嚴處置,既往也要深究,決不能姑息。

最後一項重點任務是,如何救濟被惡意冒名頂替者的利益?這是一個複雜的綜合性問題,從公法上講,冒名頂替者侵害的是刑法和行政法所要保護的利益關係;從私法上講,他又侵害了被頂替者的民事權益。所以,有關部門要建立被冒名頂替者的法律援助機制,幫助他們通過司法途徑追究頂替者的民事侵權責任,取得民事賠償。

還有一個熱議的問題是怎樣解決被頂替者繼續接受教育的訴求。這要結合他們的實際和現有的規定,如果被頂替者有上大學的願望,可以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結合當時他們的分數,錄取到與分數相當的學校就讀,這樣不僅符合法治精神,又合情合理。

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讓弄虛作假者無縫可鑽,這才是防範和治理冒名頂替上大學問題的長效機制。

通過這次對冒名頂替上學的清查,我們要認真地反思,對可能影響高考公平和公信力的制度規範進行一次全面的審視,積極加強輿論引導,維護國家教育公平的公信力,讓社會對國家的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有信心。

歡迎關注 、評論!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證明了高考的公平
    最近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起了網民的熱議,一致對冒名頂替者進行譴責,要求嚴懲,這是完全正確的。對冒名頂替這一現象進行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正面的東西,那就是高考制度是公平公正的。   首先,高考考試過程無法作假。冒名頂替沒有發生在高考的考試環節,說明高考對是否本人參加考試,檢查是非常嚴格的,用他人冒名頂替本人參加考試幾乎是不可能的。
  • 山東省教育廳:堅決防範高考冒名頂替行為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夏季高考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關延平介紹,山東將進一步加強考試、錄取、入學等環節管理,防範高考冒名頂替行為。
  • 檔案實務|高考冒名頂替如何破解:檔案造假治理+考生維權支招
    在經歷了新冠疫情、南方水患等重重困難之後,2020年高考終於結束。目前各地誌願填報正在進行當中。小編看到➡️來吧,加入人大!向未來奔跑!的招生官宣,依然如同當年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般興奮、驕傲!也為今年的學子們欣喜!莘莘學子即將踏入大學校門,開啟人生新的旅程。但同時有些考生卻因為被冒名頂替而被改變人生軌道,令人唏噓不已。
  • 為防範「冒名頂替上大學」,山東做了什麼?
    7月3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夏季高考工作情況。針對近期網上曝光的幾起冒名頂替入學事件,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關延平做出了如下解答:  近期媒體報導、社會關注的冒名頂替入學事件,大多發生在2006年前,由於當時信息化手段不足、信息公開渠道不暢、身份鑑別技術限制等歷史原因,相關人員採取違法違規手段獲取入學資格。
  • 高考在即,「冒名頂替上大學」卻成了熱搜
    我只要打開手機,都會被類似於「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一些內容刷屏。為何頻頻出現「冒名頂替上大學」?大家還記得前幾年河南省周口市「王娜娜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嗎?現在又爆出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全國類似這種冒名頂替究竟還有多少?現在來說說近期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
  • 山東加強考試、錄取、入學等環節管理 堅決防範高考冒名頂替行為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夏季高考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關延平介紹,山東將進一步加強考試、錄取、入學等環節管理,防範高考冒名頂替行為。
  • 被忽略的另一面:冒名頂替上學案背後的「寬進嚴出」問題
    導語:從1999年齊玉玲案、2009年羅彩霞案、2015年王娜娜案、再到2020年成為社會輿論熱點的山東冠縣陳春秀、東昌府區王麗麗、濟寧任城區苟晶等242人「冒名頂替入學」問題被曝光案件,又一次把高考公平和社會正義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毋庸置疑,這些事件涉嫌多項違法,應該依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和民事責任,向踐踏教育公平者說不,給受害者一個合理說法。
  • 談談冒名頂替上大學
    今天王驍《驍話一下》談山東省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說得挺不錯,不只是山東,各地冒名頂替上大學是跟當年的信息管理混亂有很大關係,太容易暗箱操作了,也不太容易改回來了,2010年後,中國政府的基層治理能力、對人口的控制因為數據的完善而更強大,現在冒名頂替的難度是很大了。我認為高考冒名頂替不止是偷走了別人的一生,更是劣幣驅逐良幣,讓國家人才流失的一個可恥行徑。
  • 那些高考冒名頂替者,他們是如何瞞天過海的?
    目前苟晶和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事件,各級領導均已批示要求嚴查,調查組也已開展了工作,相信很快會有一個結論。但是,事實可能會查出來,責任也許能分清楚,受害人最終也許可能得到一定的賠償。問題是,他們被冒名頂替而改變的命運,是能靠金錢賠償得了的嗎?
  • 仝卓事件、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與「零容忍」報導
    劉榮慶 2020年7月7日中國高考。6月,傳媒界接連發布了舉國驚詫的高等教育界的仝卓事件、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民意訴求高度集中——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一定要零容忍!媒體報導拔出蘿蔔帶泥的「仝卓事件」華商報6月13日A04版頭條《通報三連錘!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
    她和王佳俊均為邵東一中2004年298班應屆文科畢業生,兩人同時參加高考,羅彩霞成績為514分,沒達到湖南省當年的二本錄取分數線。王佳俊成績為335分,遠未達到普通高校本科最低控制錄取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被曝光的冒名頂替他人上學的人數已達250人,其中247人來自山東高校。安徽、山西等地,也有高校公示並處理了冒名頂替者。今年7月2日,教育部在其官網發布了題為《最高標準 最嚴舉措 全力以赴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的通報文章,其中針對公眾關心的「冒名頂替」問題,專門作出了嚴肅表態。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高考生千萬注意
    而就在今年6月期間,有媒體統計檢索發現,2018年-2019年,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冒名頂替者獲得學歷時間為2002年至2009年。據新京報梳理,發現涉事14所高校中,不乏知名高校,如中國海洋大學,有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
  • 如何查詢自己當年是否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對高考成績有異議如何查
    自2013年開始,我國實現「一人一學籍」終身使用制度,同時在大力落實「控輟保學」政策下,冒名頂替他人成績上大學的現象基本已經斷絕。但是在我們的學籍沒有聯網的年代,就有可能被人鑽了空子。那麼,怎麼查詢自己當年有沒有被人冒名頂替呢?方法並不是沒有,但只限於2001年之後,高校學歷在「學信網」可查之後數據查詢。因為雖然我們高考那年的學籍沒有聯網,但是我們的身份證號卻是唯一的。如果有人冒名頂替,那麼冒名者所用身份證號一定和你的是一樣的。
  • 242人冒名頂替本人上大學?請記住:教育公平,是社會的底線
    近日,山東聊城出現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起社會的關注。而近期有媒體披露,在2018年-2019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其中有242人被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取得學歷,公示期後學歷作註銷處理。針對此事,山東省教育廳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對冒名頂替入學零容忍嚴查處。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害苦農家女的人是誰?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消息傳到網絡上,真讓人氣憤不已。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農家女,算是被別人坑苦了!
  • 法治課|冒名頂替上大學觸犯哪些罪名,被頂替的人生如何賠償
    近年來,媒體報導已披露多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哪些環節出現了漏洞,如何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也成為輿論的一個關注點。隨著國家高考制度的改革,在學籍信息全面聯網、考生可從網上查詢到錄取結果的情況下,類似的冒名頂替事件已經越來越少。
  • 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來,冒名頂替入學者該當何罪?
    高考山東「農家女」陳春秀,當發現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時,自己已是而立之年。早在16年前,陳春秀以546高分結束十二年寒窗的高考,但遲遲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家境貧困的陳春秀以為落榜後便外出打工多年,直到2020年5月21日陳春秀參加成人高考後才在網上發現自己當年並未落榜,而是被人冒名頂替上學。據了解,佔用「陳春秀」名字的同縣考生陳燕平,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並進入公務員隊伍工作,享受多年高薪與福利。
  • 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來,冒名頂替入學者該當何罪?
    每一個遭遇被冒名頂替的人,不僅僅是失去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更是受到心靈重創。  山東「農家女」陳春秀,當發現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時,自己已是而立之年。早在16年前,陳春秀以546高分結束十二年寒窗的高考,但遲遲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對個案背後違規鏈條深挖到底● 高考作為我國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選拔性統一考試,是我國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工具。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 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呼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對個案背後違規鏈條深挖到底● 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她和王佳俊均為邵東一中2004年298班應屆文科畢業生,兩人同時參加高考,羅彩霞成績為514分,沒達到湖南省當年的二本錄取分數線。王佳俊成績為335分,遠未達到普通高校本科最低控制錄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