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孩子1年級就可以獨立上下學,他們是如何保證交通安全又防範「梅姨」的

2021-03-02 父母堂

撰文:小花媽媽

開學了,神獸們歸籠。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娃剛上小學,從學校到家要走上一段路,或者需要乘坐公交地鐵,你能放心地在沒有大人陪同下,讓娃一個人完成這段路嗎?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不願意,接送孩子上下學,是每個上學日對家長來說風雨無阻的任務。

有一個讓國內家長都好奇的日本現象是:日本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就連1年級新生,家長都放心讓TA獨自行動,這是什麼原因呢?在我國可是書包都要家長背著上下學的啊。

以前去日本玩的時候,我曾搭過早間的日本地鐵,常常見到單獨或者三五成群的日本小學生穿梭於車廂之間。

他們身穿校服,戴著學生帽,背著款式相似的書包,上面還掛著乘車的票卡,身邊沒有大人陪同,年紀小的估計只有六七歲左右。

在日本,除了讓孩子自己上學,讓孩子獨自去家附近跑腿買個醬油之類的,也是件平常的事。

像《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經典動漫中,也多次出現了孩子獨自幫父母外出跑腿的場面。

作為一名家長,你會讓自己6、7歲的孩子獨自乘坐交通工具上學嗎?會讓4、5歲左右的孩子幫你去家附近的商店跑腿嗎?

以上這些事,在日本家長眼中,都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他們崇尚「獨立教育」。

2015年,澳大利亞SBS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小型紀錄片《自立的日本孩子》,其中就記錄了一位日本7歲孩子Noe Ando獨自上學的全過程:吃完早餐後出門前往地鐵站,搭乘電車,期間中轉新宿站,一個號稱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鐵站之一。

在Noe Ando的母親看來,如果父母一直在身邊陪同,她就永遠無法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

「要是她迷路了,或是上錯了車,她就必須自己找出原因。如果她找不出來,也就回不了家了。」

秉持「自立教育」的日本家長們都認為,孩子是小花也是大樹,成長過程中需要陽光、雨露,更需要在風雨中歷練。

日本的小學是按人口密度分,家住哪兒,就在已劃好片的小學入學。一般情況下,如果在城市裡的公立學校就讀,從家到學校的路程,基本在步行時間二十分鐘之內。需要乘坐交通工具去的話,也保證孩子能在住所的4-6公裡內入學。

學校會事前規定好學生上下學的路線,開學前每家都會收到入學資料,其中有一份很重要的就是「路線圖」,選好家到學校的路徑,如果不申請變動的話,今後的6年都是這一條線路。

如果有兩條線路都能回家,其中有一段路不一樣,按規定不能擅自換路回家。在開學前一個月左右,家長會帶著孩子反覆考察一段路線。

這些孩子往返學校的路線,叫做「通學路」,在馬路上或者街邊的電線桿上,都有顯著的標識,提醒來往車輛注意減速和避讓孩子。雖然在通學路上沒有家長親自送,但並不代表沒有人看著。家離的近的孩子會組成一個「通學小組」,由高年級的帶隊,引領和保護一下低年級的學生。

就近派出所的警察會派出警車巡邏,並派人手和所在地區的居委會熱心的志願者們一起在路邊執勤。

家長會(PTA)會組織家長在通學路上執勤,對全職媽媽來說比較方便,像上班族媽媽輪到執勤的時候,就需要跟公司請假。在日本的公司裡,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社會常識,所以這種假也很好請。

警署會定期去學校宣講交通安全知識,比如畫好的通學路路線是走過街天橋,那就絕對不能為了圖個方便去走橋下的斑馬線;路上遇見了困難應該向誰求助……

日本人的交通安全意識,大概就是這樣從小培養出來的,然後就在習以為常中長大成人了。孩子很容易出現交通事故,是因為他們往往突然竄出來,駕駛員來不及避讓,這是因為孩子的視野一般只有大人的60%,他們沒有看到路上有車。

讓上下學的孩子能被駕駛員看到,日本採取了相當細節的小措施。

我們可以發現日本學生在路上都會戴一頂小帽子,叫做「通學帽」,要求上下學路上必須佩戴。

一年級新生除了有黃色的通學帽之外,還有黃色的書包套,醒目的黃色讓孩子更容易被看到。

大人還會教孩子們在過馬路時要高高的舉起手臂,讓駕駛員叔叔看到自己。在路上行走能被駕駛員及時看到,交通的安全性就會得到很大的保障。

日本的書包都有很多別致的設計,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書包上一般都掛有像鑰匙鏈一樣的警報器裝置,如果孩子遇到緊急情況,一拽就能發出響亮的警報聲,向周圍人提醒。

一定會有家長疑問,要是有人販子怎麼辦?

日本的拐賣人口現象也比較特殊,日本有1.26億人口,但每年誘拐案件卻不足百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日本刑法對拐賣兒童和收養被拐賣兒童刑期大體相同,所以沒有買賣,就沒有拐賣。

其次,日本人看待誠信問題是當做比命更加重要的,對拐賣人口這種事情絕對的零容忍。如果犯了跟誠信有關的問題(如造假、拐賣、作弊),從監獄出來後才是真正進入「人間地獄」的開始,將會失去購買車輛、購買不動產、貸款等事情的資格,簡單來說就是被剝奪了所有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生不如死。

每年不足百件的誘拐案件與各界的努力也息息相關,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會給小朋友制定三原則:拒絕、逃跑、不靠近。

↑老師給學生指定的三原則

在路上或是其他情況下學生感覺到危險,看到掛有「兒童110之家」標誌的人家、店鋪,就可以趕緊進去求助,貼有這樣標識的民宅或商家都是自願參加活動的自願者。

集體主義精神貫穿了他們的一生,從幼兒園裡的學前教育就開始體現了,孩子們從小就會被灌輸一種集體觀念:求助於他人,服務於他人。

這種「社會信任感」能讓日本家長如此放心孩子、放心社會。

以上種種措施都大大降低了意外的發生,日本孩子在通學路上,會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日本父母才會放心地讓孩子出門。

對於「孩子上下學」的話題

你有什麼想說的

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討論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日本孩子1年級就可以獨立上下學,他們是如何保證交通安全的
    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不願意,接送孩子上下學,是每個上學日對家長來說風雨無阻的任務。 有一個讓國內家長都好奇的日本現象是:日本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就連1年級新生,家長都放心讓TA獨自行動,這是什麼原因呢?在我國可是書包都要家長背著上下學的啊。
  • 日本孩子1年級就可以獨立上下學,他們是如何保證交通安全的
    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不願意,接送孩子上下學,是每個上學日對家長來說風雨無阻的任務。有一個讓國內家長都好奇的日本現象是:日本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就連1年級新生,家長都放心讓TA獨自行動,這是什麼原因呢?在我國可是書包都要家長背著上下學的啊。1日本孩子竟然能自己上學?
  • 一年級的日本孩子可以獨立上下學,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想到混亂的交通狀況,想到車輛還會與行人搶路,孩子獨自上下學的事過個一兩年再說吧。於是你就可以看到,一到了上下學的時間,各個學校門口擁擠不堪,堵滿了家長和他們的交通工具。日本學校放學之後,你看不到一個家長在外面接孩子。學校還會明文規定家長不能開私家車、摩託車來學校接送孩子,生病和受傷除外。如需汽車接送,得提前向校方申請。
  • 日本孩子獨立上下學 中國家長「羨慕嫉妒恨」
    中國的孩子上下學一般是由家長或者是家中的老人接送,而日本的孩子上下學不需要大人的接送,自己一個人就去了。這引起了非常多的育兒專家的關注。中國孩童佳佳已經6歲了,正在上一年級。佳佳的學校雖然離家不遠,是佳佳的父母還是堅持每天都接送,風雨無阻。佳佳的父母上班本來就很忙,還要接送孩子就更累了。於是佳佳的鄰居勸阻佳佳的媽媽,讓他們不要再接送孩子,讓孩子自己回家。
  • 沒有大人接送,日本孩子怎麼上下學?
    世界有我看,世界有我闖,歡迎收看「外聘網小聘看世界」又到了開學季,你是不是也看到,一到了上下學的時間,各個學校門口擁擠不堪,堵滿了家長和他們的交通工具。,就連1年級新生,家長都放心讓TA獨自行動,這是什麼原因呢?
  • 日本小學一年級真的自己上下學嗎?
    好久沒有寫孩子在日本讀書方面的文章了,今天趁此機會來好好聊一下很多剛定居日本的父母特別關心的話題:孩子在日本上小學的話,一年級就要自己獨自上下學?會不會不安全?他們具體怎麼操作來保證安全?我知道國內很多家長為了小孩的接送問題很頭疼,所以這篇文章可以具體看一下日本的區別,原因,以及學校具體怎麼保證孩子安全的方法,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給那些準備帶孩子來日本上學的爸媽看一下,做好心理準備。從我女兒自己情況來看,這的確是真的,的確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需要自己上下學。
  • 來看看獨立上下學的日本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2、規定好上下學的路線學校規定好上下學的路線。以我家入讀的學校為例,開學前會把一套書面資料發到家,其中就有路線圖。選好路線---畫好從家到學校的路徑----不申請變動的話,今後六年都是同一條路線。比如,紅色路線與粉色路線,都能回家,只是其中一小段路不一樣。但按規定,不可以擅自換路線回家。
  • 孩子太小不敢放手,日本的孩子咋就這麼獨立?
    孩子還小家長都不放心,而且長久以來接送孩子上下學,成了每個中國家長風雨無阻的任務。一到上下學的時間,各個學校門口擁擠不堪,堵滿了家長和他們的交通工具。如果這個任務父母還承擔不了,只能找爺爺奶奶等退休了的長輩幫忙接送。這種情況在日本卻大不相同。多數情況下,日本子們都是自己上下學的。
  • 在日本為什麼放心讓小學生自己上下學?
    在日本的街頭,你經常能看見一群戴著橘黃色安全帽的小朋友,排著隊獨自過馬路,全程沒有一個大人在旁邊帶領。讓人覺得很奇怪,這些孩子看上去年紀都很小,為什麼家長會放心讓他們自己過馬路,放學回家呢?而且沒有戶口這一說,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只要家在哪,就可以在已劃好的片區的小學入讀,保證孩子步行15分鐘左右就能到達學校。學校在開學的時候,會讓家長在學生信息表上,畫好從家到學校的通學路線,如果不申請變動,整個小學時期都是同一條路線。而且按照規定,不可以擅自更改路線。
  • 日本父母讓孩子自己上下學?看到日本對人販子的處罰:瞬間明白了
    日本的孩子通常是自己乘坐電車上下學,很少有父母陪伴著,甚至周末孩子會一起相約在一起逛街,父母們都不會擔心。那在中國,父母應該如何防範孩子被人販子拐賣呢1. 家長要有防範意識家長首先得有防範意識,帶小孩出去玩耍時,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隨時關注著孩子動向。不要一直刷手機,孩子走了都不知道。並且從小練習孩子記住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名字,告訴孩子穿制服的警察,可以讓孩子在走丟後能夠快速的找到警察並說出你的名字,報出你的手機號碼。
  • 中國孩子接送上下學,日本孩子卻獨自上下學,背後的差距在哪兒
    作為父母對孩子安全問題,的確是非常重視的,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精心照顧。然而前一段時間微博的一則信息,引起了很多父母們的關注,也讓大家看到了日本家庭截然不同的一面。日本的孩子平時上下學都是自己一個人,包括年紀很小的孩子,而且,孩子經常是獨自背著書包在大街走,旁邊根本就看不到家長的身影。
  • 日本孩童每天自己上下學,卻基本沒危險,這兩點讓人販子不敢下手
    前段時間,一個叫「梅姨」的女性的畫像在網絡上流傳,據說這是一個人販子的畫像,但其實雖然有梅姨這個人,這張圖片卻是假的,不過這件事在網絡上這麼火,大家都在找這個人販子,也和大家對拐賣兒童這件事的痛恨。而在日本,情況卻完全不一樣,日本的家長從來不接送孩子上下學,都是讓孩子自己上學如果有孩子要求父母接送,反而會被認為是不夠獨立的表現,那麼為什麼日本人敢讓自己的孩子,自己上學放學,卻不擔心孩子被拐賣呢?
  • 中國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日本讓孩子獨自上下學,背後差距在哪兒
    作為父母對孩子安全問題,的確是非常重視的,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精心照顧。然而前一段時間微博的一則信息,引起了很多父母們的關注,也讓大家看到了日本家庭截然不同的一面。日本的孩子平時上下學都是自己一個人,包括年紀很小的孩子,而且,孩子經常是獨自背著書包在大街走,旁邊根本就看不到家長的身影。
  • 專家批判接送孩子上下學,為何被家長們怒懟、真的只是溺愛嗎?
    ,那就是「我賭不起、也輸不起」,寧願被人說溺愛孩子、也要護他們周全,實際上保護孩子的這種強烈心理,每一位做父母的家長都可以感同身受。,但這份獨立一定是建立在安全範圍內,這就需要給孩子建立起有效且強大的安全防範意識了。
  • 孩子放學路上被拐,僅有0.1%能獲救,這些「防身術」要學會
    這幾天拉著女兒小花一起看了一檔日本兒童安全科普節目——《蘆田愛菜講安全》,由童星蘆田愛菜和一隻山羊主持,在日本深受大家歡迎。這是一檔教育大家預防以小學生為對象的犯罪的安全節目,把現實中真實發生過的兒童安全案例,重新演繹出來,呼籲大家認知危險的種類和應對的方法。
  • 家長接送孩子,是太溺愛影響孩子獨立嗎?看看現實情況如何
    一大學教授說到:日本的中小學不存在家長接送孩子的現象,孩子都是自己坐大巴或者步行上學。中國孩子都要接送,學校門口車水馬龍。新生入學,居然有6個家長送孩子。太溺愛影響孩子獨立,未來沒有希望!看到幾個旅居日本的媽媽拍的視頻,都表示孩子獨立上學,不用送,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中學,都是如此。孩子們上學時自動排成一排,很安靜、很有秩序。
  • 日本孩子獨立上學引熱議,家長:我們也想可是國情不同,容易出事
    日本和中國的距離雖然非常近,但是兩個國家的風俗文化卻是截然不同,就算是接送孩子也有很大的區別。中國的孩子上下學一般是由家長或者是家中的老人接送,而日本的孩子上下學不需要大人的接送自己一個人就去了,這引起了非常多的育兒專家的關注,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兩個國家接送孩子的情況都截然不同呢?這到底是好是壞呢?
  • 為啥日本兒童自己上下學,不怕人販子?看完人販子的處罰:誰敢?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相信大家在看日本影視作品和動漫時,可以發現,日本的情景設定都是兒童自己上下學,不要家長接送,不像中國兒童上下學,學校外面都是等待的家長。在中國,每年的走失兒童高達10多萬,這就意味著有10萬多家庭被拆散,所以家長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都會接送孩子上下學。
  • 你家的孩子幾年級開始獨立上下學
    低年級孩子上下學自然是需要家長接送的,現在不比以往,大街上車來車往,就連農村的街道上,車輛也是來往不斷的,更別說城市裡的大街小巷了。小孩子年齡小,安全意識淡薄,又比較貪玩,周圍潛伏著諸多不安全的因素。孩子是整個家庭的希望,自然不能出任何差錯。
  • 教授怒批家長接送孩子是溺愛,獨立很重要,但不能陷入「偽獨立」
    教授從兩方面加以說明:第一,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容易造成學校附近路段的擁堵,造成一些安全隱患;第二,家長天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頭,上學送,放學接,孩子根本沒有獨立的機會,連自己上下學都不會,漸漸變得什麼都只會依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