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一則用面具破解中國人臉識別系統的新聞引爆業界。這家華人在美國創辦的AI企業——Kneron(耐能智慧)成功欺騙了包括支付寶和微信在內的諸多人臉識別支付系統,完成了購物支付程序,甚至進入了火車站。對此,支付寶和微信均回應會採用相關技術抵禦,一旦出現刷臉支付導致盜刷可申請全額賠付。所以,可以明確的是,目前人臉識別技術仍然存在缺陷!
本周,英偉達今年的GTC CHINA在蘇州召開。會議的亮點聚焦自動駕駛領域,英偉達推出了一款「系統級晶片」,以及一系列相關工具。此外,滴滴、文遠知行、高德地圖等國內自動駕駛相關企業也宣布與英偉達展開合作,推出各自解決方案。由此可見,在業界普遍唱衰的情況下,英偉達仍然將自動駕駛領域視為今後的重點,尤其是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
此外,百度高管稱2024年部分城市可叫到無人計程車、英特爾2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AI晶片製造商、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結盟打造智能家居統一新標準、思科殺入晶片市場、Facebook自研作業系統以及孫正義建議人工智慧列入日本高考等要聞也值得關注。以下就是本周AI周報的詳細內容。
本期關注
Kneron用面具破解中國人臉識別系統!
近日,據外媒報導,Kneron(耐能智慧)用一個特製的3D面具,成功欺騙了包括支付寶和微信在內的諸多人臉識別支付系統,完成了購物支付程序。此外,該團隊表示,他們用同樣的方式甚至進入了中國的火車站。Kneron團隊還去機場測試,來到荷蘭最大的機場史基浦機場的自助登機終端,用手機屏幕上的一張照片就騙過了傳感器。「這表明假扮為AI的面部識別技術並未達到安全標準,這將對用戶隱私帶來威脅。」Kneron的執行長劉峻誠說:「已經有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很多公司尚未對其進行升級。它們走捷徑是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
支付寶、微信回應3D面具破解人臉識別:如有盜刷可申請全額賠付
據外媒報導,美國人工智慧公司Kneron使用高質量3D面具成功欺騙人臉識別系統,完成購物支付程序,包括中國的微信和支付寶。對此,支付寶團隊回應稱,此前試圖聯繫這家企業獲取詳細信息,但是對方將該新聞及視頻下架,沒有提供更多信息;微信方面回應稱,目前已採用多項技術,可有效抵禦視頻、紙片、面具等攻擊。此外,支付寶和微信均表示,如果出現刷臉支付導致盜刷可申請全額賠付。
英偉達GTC發布多項技術突破,加強中國AI布局
12月18日,在蘇州舉行的英偉達GTC CHINA上,黃仁勳發布了自動駕駛晶片ORIN。ORIN被認為是一款「系統級晶片」,包含170 億個電晶體,這款產品或許將為英偉達在AI算力上重新佔據領先位置。
今年的GTC大會議題覆蓋了AI框架、開發工具、數據科學、雲計算、實時渲染、光纖追蹤、以及5G通信等等方面。垂直方向則包含了自動駕駛、智能機器、醫療與金融、設計、工程製造等領域。在GTC上,英偉達還發布了全新的TensorRT 7.0版,通過全棧優化,延續超越摩爾定律的算力加速。在過去一年裡,英偉達圍繞CUDA等工具接連發布了500多個SDK和庫,深度學習的訓練能力在過去三年內提高了四倍,深度學習的推理在一年內提高了兩倍。
國內新聞
阿里宣布新一輪組織升級,集中發力推進三大戰略
阿里巴巴宣布新一輪組織升級,集中發力推進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三大戰略。淘寶、天貓將和阿里媽媽合力推進用戶產品和商業產品統一策略下的創新 ;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打通;數字經濟體各項業務技術能力將進一步打通。張勇在全員信中表示:「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是一群人在為同一個目標在戰鬥。」
阿里巴巴架構調整:程立擔任CTO,蔣凡分管阿里媽媽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致阿里人的全員信中表示:張建鋒將卸任阿里集團CTO工作,程立將擔任阿里集團CTO,向張勇匯報;蔣凡在現有淘寶天貓總裁的職責基礎上,將代表集團分管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張憶芬向蔣凡匯報;集團B2B事業群總裁戴珊在負責ICBU、1688、村淘、零售通、速賣通業務基礎上,將代表集團分管盒馬事業群,全面負責打通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
張亞勤出任百度Apollo生態理事會理事長
百度宣布張亞勤出任百度Apollo生態理事會理事長。2019年10月,張亞勤從百度退休。此前於2019年3月15日,李彥宏通過一份公開信,推出百度高管退休計劃,張亞勤是加入退休計劃的第一位高管。
百度Apollo升級自動駕駛平臺,發布車路協同、智能車聯兩大平臺
Apollo發布了全球首個點到點城市自動駕駛開放能力、自動駕駛雲、新一代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小度車載2020等15大新品及解決方案。其中,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重磅發布Apollo5.5,其「點到點城市自動駕駛」能力將全面開放,這是該能力在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對外開放。同時,Apollo還發布了車路協同、智能車聯兩大開放平臺。
百度李震宇:2024年部分城市可隨時叫到無人計程車
在長沙舉行的首屆Apollo生態大會上,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在演講中介紹稱,雖然自動駕駛大規模部署尚待時日,但百度預計2024年某些城市隨時可以叫到無人計程車,目前百度ApolloGo已在長沙街頭進行自動駕駛的「小規模試運營」。
滴滴與英偉達宣布達成合作
滴滴與英偉達宣布達成合作,滴滴將使用NVIDIA GPU和其他技術開發自動駕駛和雲計算解決方案。滴滴將在數據中心使用NVIDIA GPU訓練機器學習算法,並採用NVDIA DRIVE為其L4級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推理能力。
文遠知行推出首個自動駕駛車頂一體化集成套件
在英偉達主辦的GTC China 2019上,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文遠知行WeRide推出首個自動駕駛車頂一體化集成套件——WeRide Smart Suite3.0。該套件由文遠知行與戰略合作夥伴英偉達、德昌電機共同研製,為合資公司文遠粵行RoboTaxi的量產和運營而打造。
高德地圖與英偉達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
在英偉達GTC2019中國技術大會上,高德地圖與英偉達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基於高德高精地圖與英偉達自動駕駛晶片及定位算法,為汽車行業合作夥伴提供高精定位解決方案。目前,雙方已開始進行融合定位的測試和開發工作,而基於實際道路的高精定位效果將在明年3月舉行的英偉達GTC2020技術大會上公布。
威馬展示L4級Valet Parking自主泊車解決方案,最早2020年量產
12月18日,威馬汽車展示了其與百度共同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Valet Parking自主泊車解決方案計劃,該方案最早於2020年量產,將能夠在特定場景下實現自主泊車功能。
鵬程電動與AutoX將在深圳推行無人駕駛計程車
深圳市鵬程電動汽車出租有限公司與深圳裹動智駕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就無人駕駛RoboTaxi商用落地研究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鵬程電動將提供品牌運營管理經驗,AutoX將提供RoboTaxi平臺,共同推動純電動無人駕駛RoboTaxi在深圳的規模化商業運營。
360與奔馳合作,修復智能網聯車潛在漏洞
奔馳宣布與360攜手修復了19個奔馳智能網聯汽車有關的潛在漏洞,並向漏洞發現團隊360 Sky-Go頒發卓越獎。受此啟發,奔馳計劃在2020年發起聚焦安全的「漏洞報告獎勵」項目,鼓勵為其提供漏洞報告的安全研究員及團隊。此外,雙方將於近期召開的信息安全會議上共同發布相關研究細節。
通用CEO:所有自動駕駛汽車都應為純電動汽車
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近日發表觀點稱,所有自動駕駛汽車都應為純電動汽車,而不是混合動力或者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此外,通用汽車原計劃在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推出的新型電動汽車或為凱迪拉克電動跨界車,擁有半自動駕駛能力。
極飛無人機向科技公司轉型:發布首款無人車
12月19日,極飛科技發布首款地面作業無人車R80,無人車含噴灑系統的售價34999元,裸車版本24999元;可用於其它拖拉機的自駕儀售價19999元。極飛想通過地面產品,與空中無人機結合,豐富作業類型,收集更多數據,向智慧農業、精準農業方向發展,建立更高行業壁壘。截至 9月20日,極飛全球在運營無人機超過42000架,服務了超過3億畝農田、637萬農戶。
OPPO將與阿里巴巴聯手推動中國智能家居互通互聯聯盟
在2019 OPPO開發者大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硬體終端總經理茹憶在大會宣布,OPPO將與阿里巴巴聯手推動中國智能家居互通互聯聯盟。
OPPO發布OPPO IoT「啟能行動」
在2019 OPPO開發者大會上,OPPO發布OPPO IoT「啟能行動」,以及OPPO在IoT領域的未來布局。「啟能行動」是OPPO提出的面向IoT行業領域的能力開放行動,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內容:HeyThings IoT協議、HeyThings IoT服務平臺以及音頻互聯協議。其中,音頻互聯協議明年6月將率先開放第一批能力,包括快速配對、TWS耳機及充電盒電量顯示等功能。
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刷新世界紀錄
澎思科技稱,近日,其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在非受限場景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上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並打破了VCIP 2019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的最好成績。澎思科技基於自主研發的全局和局部深度特徵融合算法模型,實現了車輛再識別算法關鍵指標平均精度均值和首位命中率的大幅度提升,在VERI-Wild數據集上平均精度均值mAP達到85.35%。
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成績單:連結200餘家生態夥伴,引入超100個解決方案
20日,首屆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年會舉行。騰訊公布了2019年產業生態平臺建設成績單: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已連結超過200家生態夥伴,成員估值超過2000億元。騰訊與合作夥伴已累計在政務、醫療、工業、零售、交通、金融等19個行業,引入超過100個聯合解決方案,共同服務客戶超過20萬家。截止到目前,騰訊合作夥伴數量已突破7000家,覆蓋渠道、服務、諮詢、研發等各領域。
中國聯通升級雲計算戰略,稱3至5年成為第一梯隊
在12月20日的聯通沃雲峰會上,聯通雲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可發布了聯通沃云云計算戰略,並進行了深入闡釋。沈可表示,聯通沃雲既要成為合格的雲服務商,又要加速成為領先的雲運營和管理服務商。他透露,聯通沃雲的目標是3-5年成為雲計算行業的第一梯隊。
楊元慶:聯想未來的戰略將圍繞「端-邊-雲-網-智」展開
在2019崇禮論壇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指出,在「數據智能」驅動產業變革的大潮中,聯想未來的戰略將圍繞「端-邊-雲-網-智」展開,也可被概括為3S——從Smart IoT智能物聯網、Smart Infrastructure智能基礎架構和Smart Vertical行業智能三個維度入手,大力推進智能化轉型,致力於做智能化變革的引領者和賦能者。
嘉楠CEO張楠賡:2020世代將是整個產業經濟智能化升級的10年
日前舉辦的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上,嘉楠董事長兼CEO張楠賡表示,2020世代將是整個產業經濟智能化升級的10年,關鍵在於計算體系結構變革。隨著算法和場景趨於固定,專用計算將成為主流架構。據嘉楠介紹,作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AI晶片公司,截至9月30日,公司Q3收入增長4.5倍,AI晶片出貨量增長2倍,專利數增長近20%。
IBM高級副總裁羅思民:將通過軟硬體投資落實AI和混合多雲戰略重點
IBM高級副總裁羅思民表示,「IBM在戰略上有兩大重點:一個是混合多雲,另外一個是無處不在的AI。(我們)在硬體、軟體的投資中,都有這兩大戰略重點的落實。」此外,IBM相信,未來企業的CIO需要應付的雲廠商數量在10家以上,這會造就一個以不同公有雲或是公有雲和私有雲共存的混合多雲市場。羅思民稱,「IBM能夠幫助CIO做好多雲環境的技術規劃、應用實施和安全管理。」
董明珠:格力每年需要50億元至80億元的晶片
2019中國(珠海)集成電路產業高峰論壇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建議,談「芯」要落地,而且要落到傳統製造業這個「地」,格力每年就需要50億元至80億元的晶片。
手術機器人在上海完成了首秀!
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內,一臺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前列腺癌根治術在進行——手術床邊是一臺「長」有四支纖長「手臂」的銀白色機器人,隨著主刀醫生發布的指令,機器人的「手臂」靈活、精準地展開操作,在患者狹小的盆腔空間內靈活翻轉,完成了切除病灶、縫合切口等一系列操作。
首個5G無人駕駛交通運營樣板落地張江
全球首個車路城一體化智慧城市5G無人駕駛交通運營樣板,正式落地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人工智慧館並對外開放。華人運通對外展示了「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的未來城市出行方案。
廣州市與華為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7日,廣州市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穗籤署「鯤鵬+昇騰」產業戰略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包括共建「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發展「鯤鵬+昇騰」產業聯盟、共建「鯤鵬+昇騰」生態集聚區、開展應用示範、加強人才培養等方面內容,將推動廣州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及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華為:鯤鵬產業創新中心正式落地深圳灣
12月18日,鯤鵬產業創新中心正式落戶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並啟動對外運營,此次創新中心的正式上線是落實今年9月深圳市與華為籤署的《聯合打造全國鯤鵬產業示範區戰略合作協議》建設內容的舉措。
華為與綿陽市政府、長虹電子等籤訂戰略及項目合作協議
12月18日,全國首批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鯤鵬生態應用示範工程,在中國(綿陽)科技城正式發布。此次,綿陽在全國範圍內響應國家技術戰略號召,實現了鯤鵬生態應用示範工程的成功落地,確保了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自主化。華為與綿陽市政府、綿陽遊仙區、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籤訂戰略及項目合作協議,這標誌著集技術、產業、生態為一體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基地正式落地。
京東物流投用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東莞亞洲一號
京東物流全面投用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東莞亞洲一號。京東方面介紹成,該中心建築面積近50萬平米,單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60萬單,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件中件商品。東莞亞洲一號集自動入庫、存貨、打包、分揀、出庫等全流程作業於一體,同時配備現代化生活配套設施,此外,黑燈倉庫、人機CP、減量包裝、新能源車等環保舉措和創新模式也將成為標配。
國內首個實時數字人在重慶誕生
達瓦未來(重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實時數字人場景,電腦設計出來的虛擬模型可以實時做出與真人一模一樣的動作、表情。這也是中國第一個全流程自主研發的實時數字人。實時數字人可廣泛應用於數字影視、虛擬偶像、虛擬演播等領域。憑藉實時影像技術,達瓦未來今年與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一起完成「國慶70周年閱兵仿真系統建設」任務,首次實現可視化仿真閱兵。
小米武漢總部產業園正式投用
12月18日,小米武漢總部產業園正式投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未來十年希望能把武漢建成小米的超大研發總部和人工智慧時代的技術高地,給武漢總部設定的目標是未來要能夠容納1萬名員工。
新思科技宣布武漢全球研發中心建成投用
新思科技18日宣布其武漢全球研發中心建成投用。新思科技武漢全球研發中心專注於開發全球半導體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所需的前沿技術和產品。新思科技是晶片自動化設計解決方案提供商,晶片接口IP供應商。
中國電建承建西南地區首個超算中心正式開工
四川省2019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中國電建水電七局承建的成都超算中心項目佔地面積36畝,是西南地區首個超級計算機中心,重點建設「矽立方」「動力樓」「科研樓」,按照300P峰值性能進行總體規劃,一期完成建設峰值性能170P,預計2020年6月前完成。
國際新聞
英特爾宣布20億美元收購AI晶片製造商HABANA實驗室
據外媒報導,英特爾公司宣布,已經以約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Habana Labs。英特爾表示,該交易完成後,Habana Labs仍將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並將繼續由其當前的管理團隊領導,向英特爾的數據平臺事業部匯報工作。
大眾將於2022年在卡達推出無人駕駛公共汽車服務
據engadget消息,大眾汽車與卡達達成一項協議,將於2022年年底之前在多哈推出自動駕駛電動公共汽車服務。屆時,將有兩種車型在多哈西灣地區提供自動駕駛公共乘車服務。一種是自動駕駛Buzz麵包車,共35輛,每輛最多可搭載4人,路線都是半固定的。另一種是大眾旗下另一品牌汽車斯堪尼亞巴士,可乘坐更多人。這兩種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都由大眾的MOIA和奧迪的AID提供。
豐田:L4級別自動駕駛將先用於出行服務,個人使用仍需時間
據路透社報導,豐田研究院高級研發公司執行長詹姆斯 庫夫納稱,豐田將首先在計程車等出行服務領域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自動駕駛電動公共汽車將於2020年開始封閉測試,2021年開始公開測試,2022年底正式上線運行。其稱,「要使個人汽車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還需花費更多時間。」
美政府調查第12起涉及特斯拉Autopilot交通事故
美國汽車安全機構上周五表示,他們將調查第12起可能涉及特斯拉Autopilot駕駛員輔助技術的車禍。
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結盟:打造智能家居統一新標準
據外媒報導,亞馬遜、谷歌和蘋果公司周三達成一項合作夥伴關係,旨在打造智能家居新標準,讓消費者使用起來更方便。三家公司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該項目建立在一個共同的信念之上,即智能家居設備應該是安全、可靠和無縫使用的。該項目以網際網路協議(IP)為基礎,旨在實現智能家居設備、行動應用程式和雲服務之間的通信,並為設備認證定義一套特定的基於IP的網絡技術。」
百度和三星電子準備於明年初生產人工智慧晶片
據外媒報導,百度和三星日前宣布,百度首款用於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崑崙AI晶片已經完成研發,將於明年初量產。百度崑崙晶片建立在該公司先進的XPU基礎上,XPU是一種百度自主研發的用於雲計算、邊緣計算和AI的神經處理器架構。這款晶片將使用三星的14納米工藝技術生產,並利用i-Cube封裝解決方案。
亞馬遜將為太空網際網路柯伊伯項目設立新總部
據外媒報導,亞馬遜將為太空網際網路Kuiper(柯伊伯)項目設立新的總部和研發地點。Kuiper項目是亞馬遜正在建設的高速衛星網際網路產品,通過部署數千顆低地球軌道的衛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尤其是在那些網際網路服務覆蓋欠缺,或是在那些根本沒有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地區,消費者將因此能夠獲得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亞馬遜加入交換機開源項目:或顛覆博通等晶片製造商
據CNBC報導,日前Linux基金會宣布,亞馬遜將參與為一款名為Dent的開源軟體的運作。Dent是一種針對交換機開發的作業系統,是用於在網絡中路由數據的硬體。傳統上,這一市場一直由大公司主導,例如提供大量底層晶片的博通和銷售成品組裝產品的思科。通過創建開源替代方案,亞馬遜及其交易夥伴可以降低這些公司的控制權以及產品價格。
思科殺入晶片市場,與博通、英特爾競爭
據彭博社報導,思科近期宣布已經開始向主要數據中心運營商包括微軟公司和 Facebook 公司,提供交換晶片。以往思科不單獨出售晶片,而是將晶片配備在網絡設備裡供用戶使用,其晶片特性通常不為外界所知。
此次單獨出售交換晶片成為思科最具突破性的舉措,這款名為 Cisco Sillicon One 的交換晶片隨之揭曉,最大的亮點是提供統一的可編程晶片架構。就在思科公布晶片的前幾日,另外一家半導體巨頭公司博通也公布了其最新 Tomahawk 4 交換晶片,稱其性能是市場上同類交換機晶片的兩倍,是下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網絡所需的理想部件。
消息人士:博通為射頻無線晶片業務尋求買家
消息人士稱,博通正考慮出售旗下一個無線晶片部門,此舉將加速公司從半導體製造商的根基上轉型。消息人士透露,博通正在與瑞士信貸合作,為其射頻部門尋找買家。該部門在博通2019財年的收入為22億美元,是前身公司Avago的原始業務之一。這筆交易可能價值100億美元,但尚不清楚這能否實現,可能也不會達成協議,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
Facebook正在構建自主作業系統,減少對安卓系統依賴
據外媒報導,Facebook不希望其Oculus或增強現實(AR)眼鏡等硬體受制於谷歌,因為它們都依賴後者的安卓作業系統,這就是Facebook委託微軟Windows NT聯合開發者馬克·盧科夫斯基從頭開始為其構建自主作業系統的原因。需要明確的是,Facebook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仍將在安卓系統上運行。
Facebook再曝數據洩露事故,波及全球2.67億用戶
Facebook又出現數據洩露事故。據報導,Facebook一個資料庫洩露,裡面包括用戶手機號、姓名、ID,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進入資料庫,受影響的用戶高達2.67億。12月14日,安全研究人員鮑勃·迪亞琴科發現Facebook資料庫洩露,之後資料庫撤下。雖然Facebook及時處理,關閉訪問通道,但是當時信息已經開放近2周,在黑客論壇上甚至可以下載到數據。
蘋果正研發衛星技術,可直接向設備發送數據
據外媒報導,知情人士今日稱,蘋果公司擁有一個秘密研發團隊,致力於衛星和相關無線技術的研究,試圖找到將數據(如網際網路連接)直接傳輸到其設備上的新方法。該知情人士稱,蘋果目前擁有約12名來自航空航天、衛星和天線設計行業的工程師參與該項目,目標是在五年內部署他們的成果。此外,知情人士還表示,該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不排除將來被放棄的可能性。
德國機構探索在生物醫藥領域應用人工智慧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19日發布公報說,該中心與德國生物醫藥企業賽多利斯合作啟動「賽多利斯人工智慧實驗室(簡稱SAIL)」,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圖森未來與美國供應鏈服務企業麥克萊恩達成合作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圖森未來已經與美國的供應鏈服務企業麥克萊恩(McLane)合作,在亞利桑那州的兩條運輸路線上,為麥克萊恩的合作餐廳提供每天四次的食物運輸服務。另外,圖森未來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 最近的聯合研究表明,圖森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能為重型卡車節省至少10%的燃油消耗。
政策導向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發布7大熱點領域技術白皮書
19日,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聯合賽迪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發布「見證質量」技術白皮書,此白皮書系列按照領域共分為智能製造、政務數據、機器人、網絡安全,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工程監理、設計等7大部分。其中,《車載智能計算基礎平臺參考架構1.0》面向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發展需求,在總結國內外發展實踐的基礎上梳理車載智能計算基礎平臺參考架構。
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發布,2022年產業收入超過120億元
12月19日,北京經信局官微發布《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實施「五四三二」工程,培育發展醫療健康、特種、協作、倉儲物流機器人以及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推廣產學研用協同、央地協同、創新創業孵化、跨界融合四大產業創新模式;加大機器人在工業領域推廣應用力度、開展服務民生領域示範應用和推動公共安全領域示範應用;完善機器人產業配套體系,推動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協同發展。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市機器人創新能力和產業實力明顯增強,培育2-3家國際領先企業、10家國內細分領域領軍企業,打造1-2個特色產業基地,全市機器人產業收入超過120億元。
北京首次允許自動駕駛路測進行載人載物測試
12月13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在官網上發布與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印發的《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此次《實施細則》修訂的最大的特點,是北京首次允許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載人和載物測試,這是繼廣州、上海後第三個一線城市開放自動駕駛載人測試。
工信部支持天津(西青)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復函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天津(西青)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工信部明確,該先導區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包括:規模部署蜂窩車聯網C-V2X網絡,完成重點區域交通設施車聯網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統能力提升,明確車聯網通信終端安裝方案,建立車聯網安全管理、通信認證鑑權體系和信息開放、互聯互通的雲端服務平臺等。
嘉興發布科技領域「雙百雙千計劃」:將建立1000億元以上產業引導基金
嘉興市發布了2.0版科技新政——「雙百雙千計劃」,未來3年將統籌100億元以上財政和國資資金,1000億元以上產業引導基金,引育100個以上高端人才團隊,推動1000項以上高層次科創項目落地。
日本將出臺多項新法:對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不利
據外媒報導,日本政府正在對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提出新的合同披露要求,這項法律要求旨在防止任何大型公司濫用其市場權力。日本將加強對其所稱的「平臺者」的監管,所謂的「平臺者」實際上指的是大型國際科技公司,尤其是指蘋果、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這些新舉措,旨在防止大型企業在暗中悄悄地獲得對規模較小的本土企業的不公平優勢。
學界新聞
Nature揭榜2019年度十大傑出論文!中科院、復旦入選
近日,Nature評選出了2019年度十大傑出論文,覆蓋機器人、天文學、物理、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中科院、復旦大學研究入選,包括三篇華人一作的論文。
ICLR 2020放榜!共收到2594篇論文提交,創歷史新高!
作為深度學習領域的頂級會議,ICLR 素有深度學習頂會 「無冕之王」 之稱。ICLR 2020共收到2594篇論文提交,其中,有687篇被接受,接受率為26.5%。共計48篇Oral、108篇Spotlight和531篇posters。粗略統計,大概有320篇被接受的論文中有華人學者參與,佔比47%。放榜後,不少華人學者分享了自己組的戰績。
2019年AI研究排名:美國7倍領先中國,谷歌雄霸全球第一
一年一度的《AI研究排名2019年版》終於出爐了!排名研究了2200篇被接受的論文,還列出了一份作者及其附屬組織的名單,並計算了每個組織的出版指數。美國出版指數接近中國7倍,中國位居第二;清華、北大入圍全球大學排名前20;騰訊、阿里、百度、華為入圍全球公司排名前20。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在公司排名中,位居中國第一,奪得8.8分,超越了阿里、百度和華為。
微眾銀行與人工智慧算法研究所Mila達成戰略合作
12月13日,微眾銀行與蒙特婁學習算法研究所 (Mila)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是Mila在中國範圍內第一次與金融機構合作。雙方將以「聯邦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為發力點,結合微眾銀行金融業務場景,共同打造更安全的金融AI實踐,並將金融級AI應用於更加廣泛的行業領域。
5G動態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開通國內首個5G SA共建共享商用站點
據中國聯通消息,廣東聯通和廣東電信開通國內首個5G SA共建共享商用站點。官方稱在聯通電信共建共享5G精品網分區建設城市廣州和深圳,廣東聯通和廣東電信在各自承建區域內同步開通了5G SA共建共享商用站點。
中國聯通與華為達成合作,聯合布局5G+VR市場
中國聯通近日與華為在VR領域達成合作,在華為最新VR頭顯產品「VR Glass」上市之際,雙方將在VR技術、平臺方案、網絡方案、應用場景、市場營銷等多方面進行聯合。
電信5G網絡增強方案獲認可
近日制定5G標準的國際組織3GPP召開全會,明確了5G的下一步技術演進路線。中國電信牽頭的5G網絡覆蓋增強立項得到了全球四十多家公司的支持並獲得通過。
統計局:5G等新一代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空間還是比較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我們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潛力還是很大的,畢竟目前來看我們的人均基礎設施投資存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並不高。未來看,養老、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投資空間還是很大;新一代的基礎設施像網際網路、通信5G發展方面,空間還是比較大;還有鐵路、軌道交通、城市停車場等交通建設方面也有很大投資空間。
雄安新區首個5G智慧銀行網點揭牌
據雄安發布消息,12月20日,雄安新區首個5G智慧銀行網點——中國農業銀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支行正式揭牌開業。中國農業銀行以該5G智慧網點為依託,利用網點5G網絡環境,通過「智慧貨架+刷臉支付+智能配送技術」的配合使用,將銀行與周邊商圈進行深度融合。
全國首個普通公路5G應用落戶河南
12月17日,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全國首個普通公路5G基站近日在國道310中牟段搭建完成,經現場實測,下行速率達700Mbps以上,可為過往車輛、行人提供5G應用服務。在交通運輸部選定的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第一批試點9個省份中,河南省是唯一的普通幹線公路試點。該基站的搭建完成,標誌著試點正式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徐鋒:5G時代中興手機希望重回主流隊列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中興終端事業部總裁徐鋒表示,5G時代,中興通訊整體策略是「5G先鋒」,希望引領技術創新,包括從系統到終端、完整的5G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作為中興通訊終端業務負責人,徐鋒希望5G時代中興通訊終端能夠重新回到主流手機品牌隊列。
華為攜手合作夥伴成立上海5G雲VR國際產業聯盟
華為近日與十多家合作夥伴一起共同成立上海5G雲VR產業聯盟,共同推動5G雲VR領域生態發展,該聯盟匯聚政府、業務提供商、集成服務商,提供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服務平臺,先期將聚焦教育培訓、黨建宣傳、醫療健康和文創娛樂四大行業,後期逐步走向更多領域。
華為在倫敦設立5G研發基地,尋求與當地企業合作
據外媒報導,華為日前在英國倫敦設立5G研發基地,尋求與當地企業共同推進研發工作。華為研發基地名為「5G創新與體驗中心」,該中心將介紹利用5G來開展網路遊戲和遠程醫療等案例。華為Victor Zhang表示,將促進與英國企業及技術專家的合作,並展示5G應用於商業等領域的巨大潛力。
默克爾重申不會將華為排除出德國市場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聯邦議院上重申,反對將華為公司排除在5G網絡建設範圍之外。默克爾表示,她贊成盡一切努力來確保網絡安全。默克爾說,華為不僅在德國,而且在歐洲其他國家都參與了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網絡建設。上周,德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的西班牙電信德國公司宣布,將在5G網絡建設中採用華為的設備。
歐洲已有21個國家或地區明確表示將使用華為5G設備
據外媒報導,華為的5G設備目前已獲得多個國家的訂單,歐洲就已有21個國家或地區明確表示將使用華為的5G設備。這21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英國、法國、德國、挪威、義大利、摩納哥、西班牙、瑞士、愛爾蘭、葡萄牙、荷蘭、芬蘭、希臘、賽普勒斯、奧地利、羅馬尼亞、匈牙利、土耳其、瑞典、俄羅斯和塞爾維亞。
歐洲最大5G工業應用研究項目在德國啟動
德國弗勞恩霍夫製造技術研究所13日說,該機構與瑞典電信設備生產商愛立信等合作夥伴一起,啟動了歐洲迄今最大規模的5G工業應用研究項目,在專用的5G頻段探索不同的工業應用場景。
區塊鏈要聞
新華社:「央行數字貨幣」或將在不久的未來破繭而出
多方研究顯示,全球多家央行已在數字貨幣研發上取得進展,「央行數字貨幣」或將在不久的未來破繭而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日前發布研究報告說,目前已有諸多國家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發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或有意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包括法國、瑞典、沙特、泰國、土耳其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人民銀行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將推出一攬子計劃,目標是替代一部分現金。
百度區塊鏈總經理肖偉:明年將重點探索「可信計算+區塊鏈」
百度區塊鏈總經理肖偉表示,2020年,區塊鏈有三大重點領域:第一,基礎方向聯盟鏈是最核心的,會把聯盟鏈的能力做到最好。第二,可信計算加區塊鏈,也是一個非常重點需要投入的方向,來解決數據流通的問題,解決數據的可用不可見。第三,會探索一些分布式身份的應用,還有版權、供應鏈金融等等這些垂直的應用。
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正式發布普洱茶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
近日,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在雲南玉溪正式發布普洱茶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據官方介紹,該平臺系行業內首次將AI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將普洱茶餅獨特的紋路特徵記錄與數字「身份證」匹配,從源頭確保茶餅實物與數字信息的唯一對應關係;並以外包裝的二維碼+茶餅紋路形成「二碼合一」,結合區塊鏈進行不可篡改記錄。
迅雷鏈推出16大區塊鏈產品解決方案,宣布將逐步全面開源
12月14日,在互鏈脈搏主辦的「2019 In-Chain全球區塊鏈峰會」上,迅雷鏈總工程師來鑫發布了覆蓋6大核心領域,共計16項區塊鏈產品解決方案,並宣布迅雷鏈將在近期從核心代碼開始逐步全面開源。據迅雷鏈介紹,作為底層區塊鏈平臺,迅雷鏈對外開源有利於打造更加信任、開放的區塊鏈生態,一系列解決方案也將為區塊鏈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落地提供切實參考。
2020年「區塊鏈+金融」將落地開花
12月14日消息,分析認為,進入2020年,區塊鏈將正式進入一個新時代,即智能合約時代,加密數字幣+智能合約+分布式應用(DApp)等都會落地,尤其是在金融領域,例如股票、貸款、抵押、產品、智能財產和智能合約等場景。
鄔賀銓:年底5G用戶或將超千萬,5G建設主要看2020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網絡建設、終端、資費、應用及安全等方面是影響5G普及速度的主要因素,5G網絡建設和用戶發展將主要看2020年;2019年大部分5G信號還沒有做到室內覆蓋,未來一段時間則需要把5G室內覆蓋方面補上;4G時代有上百款4G終端,而目前的5G終端大概只有幾十種,未來5G終端種類會更多,且形式不僅限手機,將有更多虛擬實境、增強現實以及智能屏、智能音箱等5G終端出現。
資本市場
「錙雲科技」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服務商錙雲科技已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和湖畔山南資本。錙雲科技是一家針對離散製造業提供數位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包括底層數據採集、中間層PaaS平臺、數據湖、以及SaaS應用等。
徐工信息漢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完成A輪融資3億元
徐工信息漢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完成A輪融資3億元,本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賽富亞洲投資基金、中電基金、中新融創、新華報業傳媒、嘉興基石韞嶸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漢雲工業網際網路關鍵技術的研發、漢雲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等。
智能客服公司「一知智能」獲4000萬元A+輪融資
專注智能客服賽道的「一知智能」近期已完成40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業務拓展和團隊建設。一知智能成立於2017年8月份,是一家主攻自然語言處理和人機互動領域的企業服務公司,擁有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語音合成、多輪對話、知識圖譜等全棧式人機語音交互自研能力。
IC設計公司「飛驤科技」完成超1億元的B+輪融資
深圳飛驤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規模超過1億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和元禾厚望領投。飛驤科技董事長兼CEO龍華表示,通過本輪融資,飛驤獲得了充分的資金支持來確立5G射頻技術優勢、擴大4G射頻市場佔有率,並有望獲得5G射頻第一批市場訂單。飛驤科技副總裁陳立強稱,本輪融資還將主要用於加大5G產品的研發,以及國產供應鏈的深度布局。
Waymo收購人工智慧公司Latent Logic
據外媒報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收購了人工智慧公司Latent Logic,以尋求加強自己的模擬技術。此次收購使Alphabet在英國的一個關鍵地區獲得了立足點,並使其有機會接觸到當地人才。Latent Logic的總部位於英國牛津,是一家專門從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人工智慧公司。
英偉達收購晶片公司Mellanox Technologies將獲歐盟反壟斷機構批准
知情人士周三表示,美國晶片製造商英偉達68億美元收購晶片公司MellanoxTechnologies將獲得歐盟的無條件反壟斷批准。該交易仍需等待中國監管機構的批准,Mellanox在中國的客戶包括阿里巴巴和百度。
「DataVisor維擇科技」完成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
「DataVisor維擇科技」正式對外宣布,獲得由泛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數千萬美元的C+輪融資,光源資本為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除了新融資,DataVisor還與谷歌、PWC普華永道正式結為戰略合作夥伴,此前DataVisor維擇科技的合作夥伴還有微軟、Experian等,DataVisor將與它們在網際網路和傳統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韓國自動駕駛算法公司「斯特拉德」 獲2700萬美元B輪融資
韓國自動駕駛算法公司「斯特拉德」宣布獲得27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PoscoCapital領投,IDG Capital、韓國工業銀行、燈塔聯合投資、LSS私募股權投資、Mirae資產風險投資、Neoplux和Timefolio資產管理跟投。本輪融資後,斯特拉德總融資金達4000萬美元,將繼續專注自動駕駛(攝像頭)視覺感知技術的開發。
飛行員輔助系統研發商「Skyryse」獲1300萬美元融資
近日,美國矽谷初創公司「Skyryse」獲得1300萬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Ford Motors的董事長Bill Ford和Fontinalis。這筆融資將用於繼續開發Skyryse推出的「Flight Stack」。Skyryse是美國一家飛行員輔助系統研發商,開發用於直升機的人工智慧系統,自成立以來已融資了3800萬美元。
工業機器人初創公司「Gecko Robotics」完成4000萬美元B輪融資
近日,工業機器人初創公司「Gecko Robotics」在B輪融資中獲得了4000萬美元,由Drive Capital領投,Peter Thiel’s Founders Fund,Y Combinator和Next47Peter Thiel跟投。Gecko Robotics專注於使用無損檢測技術進行工廠檢測,公司研發的小型攀爬機器人可用於檢測工業水箱等設備。
雷達晶片組解決方案供應商「Arbe」獲3200萬美元投資
以色列新一代4D成像雷達晶片組解決方案供應商「Arbe」宣布完成3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光控Catalyst中國以色列基金、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源清資本等新投資者,以及Canaanpartners、iAngels、360 CapitalPartners等早期投資者和產業投資者。Arbe將把這筆資金投入到雷達晶片組的全面量產。
聊天機器人開發商「Hugging Face」獲1500萬美元融資
近日,聊天機器人開發商「Hugging Face」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融資,此輪融資由Lux Capital領投,A.Capital、Betaworks、Richard Socher、Greg Brockman、Kevin Durant跟投,資金將用於建立自然語言處理庫。
聊天機器人服務提供商「TravelFlan」完成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專注於旅遊細分場景的聊天機器人服務提供商TravelFlan完成了700萬美元的A輪投資,由 SPK AITravel Tech基金領投,線性資本、Construction-Radiant Tech風險投資基金、香港ITVFC基金等跟投。TravelFlan 創立於2015年,旗下有兩項技術AI 聊天機器人和聚合了合作商資源的一站式管理系統。
調查報告
5G經濟報告:中國5G產業鏈有國際競爭優勢
《中國5G經濟報告2020》顯示,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5G市場,中國5G產業鏈已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報告稱,在技術標準方面,中國倡導的5G概念、應用場景和技術指標已納入國際電信聯盟(ITU)的5G定義,中國企業提出的靈活系統設計、極化碼、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絡架構等關鍵技術已成為國際標準的重點內容。
中國企業綜合調查:四成製造業工人受到機器人替代影響
12月18日發布的中國企業綜合調查報告顯示,使用機器人企業所僱傭的勞動力人數佔樣本總體的比例從2008年的12%提升至2017年的37%,10年之間快速提升約25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約有40%的製造業勞動力人口已受到機器人使用的潛在影響。
《時代》周刊評選出10年來影響重大的十大科技產品,大疆幻影無人機、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等入選
據外媒報導,《時代》周刊近日正式發布了自家評選的自2010年以來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十大科技產品,其中包括iPad、特斯拉Model S、樹莓派 、谷歌Chromecast、Switch、大疆幻影無人機、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蘋果手錶、AirPods耳機、Xbox輔助手柄。
愛立信:2030年將出現感知網際網路,大腦就是用戶入口
愛立信最新發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消費者期望到2030年將出現感知網際網路。消費者設想人腦作為用戶界面,並且設備能對人類思想做出響應,從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交互範式。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感知網際網路的服務將使得社會環境保護更具可持續性。報告指出,到2030年之前,能夠與人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以及觸覺等感官交互的互聯技術將會帶來一系列有益的服務,並且這種服務將成為普遍現實。
業界聲音
工信部科技司司長胡燕:晶片不突破,AI發展就是空中閣樓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胡燕表示,未來的人工智慧的發展一是應當堅持自主創新、咬緊牙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二是人工智慧發展應當堅持應用牽引,加速技術產品的應用落地,三是堅持改革探索,打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人工智慧的發展不能再走沙灘建高樓的模式,晶片作業系統等底層基礎技術不突破,人工智慧產業就是空中閣樓,是為別人做嫁衣。」
任正非:判斷華為是不是好公司看行動和做事結果,不是上市與否
任正非12月11日接受拉美、西班牙媒體採訪時表示,判斷華為是不是一家好公司,要看行動和做事的結果,而不是上市與否。此外,關於其目前的工作動力,任正非稱,「可能因為美國總打壓我們,讓我產生了動力。本來我都準備退休了,然後他打我一下,又讓我留下給公共關係部打工。」
馬雲:實體經濟是先進智造業加現代服務業
馬雲表示,實體經濟是先進智造業加現代服務業,線上和線下經濟不能對立,發展實體經濟和金融發展不能對立,製造業和服務業不能對立。未來我們面臨三個巨變,一是世界格局的變革,未來20年世界經濟充滿著難以想像的機遇;二是技術的變革,不僅貿易規則要改寫,金融、物流的遊戲規則也都要重構;三是中國國內的經濟結構也在改變,從製造業走向現代服務業,內需是中國百年不遇、千載難逢的金礦。
朱嘯虎:資本將會向企業服務、智能製造等產業領域遷移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表示,「產業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未來10年的長周期發展機遇。」此外,朱嘯虎建議創業者,未來十年創業重心要從「一個中心點」轉變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他看來,人口紅利基本結束了,但技術紅利還有很多機會。同時,因為企業服務的資本效率遠高於消費網際網路,未來資本將會向企業服務、智能製造等產業領域遷移。
孫正義建議人工智慧列入日本高考:不考試,學生不會好好學
據外媒消息,日本軟銀集團執行長孫正義周二表示,日本學生「如果沒有被要求,就不學習(某個科目),讓我們把人工智慧定為強制性科目,那麼日本學生就會迎頭趕上。」孫正義指出,與美國等國家相比,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工智慧相關專利的(排名)差距越來越大,換言之,他認為日本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水平和日本的經濟水平並不相匹配,「日本已經失去了過去,但可能正在失去未來。」
Step 1: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公眾號「AI報導「AI-Reporting」」Step 2:回復【2】免費獲取完整數據分析資料「包括SPSS\SAS\SQL\EXCEL\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