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美國海軍是沒有「護衛艦」這一艦種的。除了每年服役約2到3艘阿里伯克級宙斯盾飛彈驅逐艦之外,兩型瀕海戰鬥艦(LCS)勉強能算是護衛艦,自誕生以來,LCS爭議重重,其中最讓美國海軍難以忍受的是,LCS火力太弱,甚至被認為比我海軍的056輕型護衛艦還不如。
現在,美國海軍計劃建造的34艘LCS,已有約20艘建成、服役。
雖然其擁有超群的航行速度和動力配置,但LCS的火力卻被美國海軍和各路軍事觀察家批判不已,一門MK110型57mm艦炮和2門MK46型30mm艦炮,就是全部的對海打擊武器了,另有一套拉姆或海拉姆艦空飛彈防身,火力真不如比它噸位小一半、便宜的多的056,後者還有4單元的鷹擊83J中遠程反艦飛彈,還可「共架」發射新型飛航式反潛飛彈。
作為美國海軍瀕海作戰轉型的產物,LCS起初是有對海/對陸攻擊飛彈的。那就是美國陸軍、海軍聯合研發的XM501「網火」非瞄準線多用途飛彈,其水面戰模塊,至少可搭載2組各15單元的「網火」飛彈,分別可發射射程70公裡的LAM巡飛彈和40公裡的PAM精確攻擊飛彈,打擊沿岸目標、敵快速攻擊艇不在話下。
誰知,這「網火」系統實在不爭氣,在2011年宣告下馬。這讓LCS的水面作戰能力大打折扣,徹底變成了高價低能「炮艦」,隨後美國海軍是病急亂投醫,把跟牙籤一樣小的AGM-176「獅鷲」反坦克飛彈搬上艦,然後又從挪威買來NSM反艦飛彈作為遠程打擊武器,而「獅鷲」威力過小最終被放棄。
現在,美國海軍已經選定了把陸軍成熟的長弓海爾法機載反坦克飛彈整合進LCS,稱為地對地飛彈模塊(SSMM),而根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最新的報導,美國海軍日前宣布,已經在瀕海戰鬥艦上完成了SSMM和長弓海爾法的結構性測試,即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裝備。
雖然長弓海爾法射程不過8公裡,但總算讓LCS的水面戰模塊不再唱「空城計」。它將用M299型垂直發射箱,部署在自由級(單體船)瀕海戰鬥艦直升機庫兩側的垂髮裡,一共可攜帶24枚,長弓海爾法飛彈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雖然射程遠不及「網火」飛彈,但總比射程5公裡的「獅鷲」強不少。
臨時抱佛腳,把「海爾法」搬上船,美國海軍直言不諱是應對敵國沿岸小艇威脅。
眾所周知,美伊現在依然緊張對峙,伊朗海軍和革命衛隊海軍的小艇部隊,是美國海軍的心頭大患,這些小艇可攜帶火箭炮、反坦克飛彈等武器,速度快、數量多,是對美國海軍主力戰艦的非對稱打擊手段,而瀕海戰鬥艦航速可達45節以上,攜帶「海爾法」飛彈後,一次齊射,可消滅24艘這樣的小艇。
一旦美國海軍大批在瀕海戰鬥艦部署這種飛彈,這些高科技於一身的「新時代快艇」現身波斯灣的日子就快了,對伊朗來說,是險惡且極具針對性的打擊手段,絕不容低估。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有趣有料的軍情秘聞,盡在烏龍防務直通車,喜歡我的觀點,就關注並隨我上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