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防軍艦?美國最新瀕海戰鬥艦遇大霧不敢動彈

2020-12-22 局座召忠

文/千耳

近日,美國海軍公布了其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LCS-19)在密西根湖上進行航行測試的照片。畫面中霧氣騰騰,「聖路易斯」號被「仙氣」環繞。這時如果問一句你敢動麼,「聖路易斯」號將回答:不敢動不敢動。

(來源:defense daily)

試問這「仙氣」到底是何方神聖,竟把「聖路易斯」號嚇得動彈不得。

原來這就是平流霧,當溫暖的空氣遇到溫度較低的下墊面上時,下部就會冷卻形成霧。平流霧生成迅速而且來去突然,對航空飛行和艦船航行的安全威脅極大。

平流霧消散後「聖路易斯」號繼續前進

(來源:naval technology)

自2017年以來,美國撞船事故頻發。今年上半年,美國在建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德爾伯特布萊克」號在密西西比州被一艘半潛運輸船撞擊。而就在本月初,美國一艘特種部隊隱身艇與海警船相撞,造成至少9人受傷。

美國可能真的是撞怕了,所以平流霧一出來,為了安全起見,「聖路易斯」號只能趕緊停船等待霧散。但這也沒啥辦法,畢竟人美國海軍軍歌裡都唱了,「我們的航向永不變」,可能美國軍艦都是「奉旨」直行。

(來源:網易雲音樂)

「聖路易斯」號是美國第19艘瀕海戰鬥艦,也是美國第10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而且她還是美國海軍第七艘以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命名的軍艦。

(來源:wikipedia)

「聖路易斯」號從2017年5月17號開始在威斯康辛州馬裡內特造船廠進行設計和建造,2018年12月下水。近日,「聖路易斯」號開始在美國五大湖進行最後的驗收試驗。試驗期間,美國海軍對「聖路易斯」號進行了綜合測試,以測試推進裝置、船舶操縱和輔助系統的性能。按照計劃,「聖路易斯」號將於明年春天正式交付。

「聖路易斯」號下水

(來源:prnewswire)

瀕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縮寫:LCS),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艦艇計劃一部分,是冷戰後美國艦艇轉型的一種體現。2004年5月通用和洛馬兩家公司同時競標成功,前者研發了「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後者研發了「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是一款專門在近海淺水作戰的戰艦,它吃水量小,噸位僅為3000噸左右,速度可達40節,具有速度快、反應靈活的優點。而且它還掃雷和反潛兩手抓,能夠對模塊化任務包進行轉換。除此之外,它還很漂亮,局座曾多次在節目裡提及瀕海戰鬥艦靚麗的外觀。

但是,我們要辨證的看問題,有優點就一定有缺點。局座在節目裡說過,這個瀕海戰鬥艦最大的缺點,就是上述的那些優點,它都很難實現……美國想把瀕海戰鬥艦設計成多功能的輕型戰艦,啥都往上堆,但效果卻並不是很好。瀕海戰鬥艦自服役以來,事故頻發。

2013年10月,「自由」號瀕海戰鬥艦進水2015年12月,「密爾沃基」號瀕海戰鬥艦因故障被拖回基地2016年8月,「科羅納多」號瀕海戰鬥艦首航期間經歷「工程損害」2019年6月,「畢林斯」號瀕海戰鬥艦和貨船相撞……(因事故太多,此處僅作列舉)

2019年6月瀕海戰鬥艦和貨船相撞現場

(來源:The Drive)

瀕海戰鬥艦可能已經快集齊了所有能出的事故。瀕海戰鬥艦連個垂髮都沒有,且經過實踐檢驗,戰鬥力弱,火控和雷達防禦系統也都不同程度的缺陷。除此之外,動力系統也不太好,頻繁出現斷電故障。可以說是要啥沒啥,用戶體驗感極差。

就這樣,瀕海戰鬥艦還大老遠的跑來南海整事。2015年5月,中國海軍丹東艦在南沙巡航時,與「航行自由」的美國「沃斯堡」號(LCS-3)瀕海戰鬥艦相遇。在喊話警告驅離無效的情況下,丹東艦徑直撞向對方。隨後,美國軍艦發出「誤入」的信號並很快駛離。

「沃斯堡」號(LCS-3)

(來源:US Navy)

而近來,美國又有新動作,宣布首次向南海地區同時部署兩艘瀕海戰鬥艦,分別是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LCS-10)和蒙哥馬利號(LCS-8)。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10月在日本關島附近海域參加聯合軍事演習,而蒙哥馬利號和澳大利亞軍艦於11月剛在南海舉行了聯合演習。

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左)

蒙哥馬利號(右)

(來源:U.S. Navy)

這種雙艦部署的模式可以提高任務效率,即便有一艘瀕海戰鬥艦出現了故障,另一艘也能及時補位,不會對任務的完成產生較大影響。看來美國自己也覺得瀕海戰鬥艦太不靠譜,得給自己多上一道保險,就是不知道雙倍的部署會不會帶來雙倍的「鬧心」。

這回美國加派了一艘瀕海戰鬥艦,不知道又要整啥么蛾子。但是就瀕海戰鬥艦這小身板,小編以為還是悠著點比較好。

相關焦點

  • 又一艘「雞肋」軍艦下水!美國瀕海戰鬥艦這麼差勁,為何還在造?
    為此美國海軍的軍艦普遍噸位較大,並且以防空、反潛、反艦等主要海軍作戰任務為設計方向,整個艦隊偏重於遠洋作戰的需求。為此,美國海軍改變了作戰策略,開始把自己的防禦線向前推進,企圖推進到"潛在對手的海岸線"。按照新的戰術設計,美軍軍艦需要頻繁進入敵對國家的近海活動,這樣原先的大型軍艦顯然施不開,而且由於目標巨大,容易暴露目標並遭到攻擊。所以美軍開發了先進的瀕海戰鬥艦,以專門用於在"潛在對手"的近海周邊活動。
  • 美國海軍「堪薩斯城」號瀕海戰鬥艦下水
    新華社華盛頓9月22日電(記者劉陽)美國海軍22日在阿拉巴馬州莫比爾市為「堪薩斯城」號瀕海戰鬥艦舉行下水儀式。  據美國媒體報導,「堪薩斯城」號造價約5億美元,艦艇全長約129米,最高航速約40節,載員約40人。「堪薩斯城」號舷號「LCS-22」,是美海軍第11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 還沒服役的美國軍艦居然在加拿大撞船 到底咋回事?
    當然,要在下水後進行這麼一段內河旅行,對於"自由"級瀕海戰鬥艦來說也並不是什麼輕鬆事:相比起波瀾不驚的近海,內河複雜的航運乃至氣候條件都對這些新軍艦構成了較大挑戰:在2018年初,同屬"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小石城"就同樣在蒙特婁遭遇了數十年一遇的嚴寒氣候,把這艘鋁合金戰艦"凍"在該地動彈不得。
  • 造價5.2億美元的瀕海戰鬥艦,頻頻陷入癱瘓狀態
    近日據媒體報導稱,美國海軍開始展開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相關審查。今年11月份,4號艦「底特律」號因故障失去動力則被直接拖回了美國本土。而這並非是該級戰艦首次出現此類問題了。在這之前,已有數艘曾因機械故障致使其陷入癱瘓狀態。現如今,每艘造價高達約5.2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更是被美媒稱作是「漂浮垃圾堆」。
  • 美第17艘瀕海戰鬥艦命名 美軍懷疑其缺乏重要作戰能力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4月18日報導稱,美國海軍4月14日在威斯康星州的馬裡內特海事公司造船廠將其最新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命名為「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是美國海軍推出的第17艘瀕海戰鬥艦,也是第9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瀕海戰鬥艦包括「獨立」級和「自由」級兩種型號。「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是單體船設計,而「獨立」級擁有獨特的三體船船體和更大的飛行甲板。「自由」級由美國防務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而「獨立」級則由美國奧斯達公司建造。
  • 外媒猜中國056輕護將與美瀕海戰鬥艦對峙南海
    它在滿載時總重1440噸,比美國海軍的護衛艦要小得多,多名觀察人士都認為它屬於輕型護衛艦。《朝鮮日報》認為,中國準備向南海部署新型隱形戰艦的同時,美國也計劃在新加坡部署最新隱形瀕海戰鬥艦「自由」號。美國《星條旗報》披露,「自由」號將於3月1日正式在新加坡開始為期8個月的海外部署,這也是瀕海戰鬥艦服役以來首次部署。
  • 詳解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美軍21世紀艦艇計劃的產物,又一科幻戰艦
    唯一大量量產服役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當年美軍提出瀕海戰鬥艦LCS計劃主要是為了研發一種低成本的小型多功能水面作戰艦艇用來滿足21世紀初期的各類瀕海作戰,同時用於取代佩裡級護衛艦用於近海的反潛作戰、保護兩棲部隊登陸、護送艦隊和美國本土海岸線的防衛需求。
  • 夭壽啦,美國軍艦遠徵加拿大被凍上了
    小編最近在做視頻的時候,嗯,發現了一艘有意思的軍艦,就是這艘。LCS-9,小石城號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芬坎蒂尼公司建造的第5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2015年7月18日下水,17年12月16日正式服役。
  • 火力曾不如056的瀕海戰鬥艦,多裝24枚飛彈,伊朗直喊太毒辣
    除了每年服役約2到3艘阿里伯克級宙斯盾飛彈驅逐艦之外,兩型瀕海戰鬥艦(LCS)勉強能算是護衛艦,自誕生以來,LCS爭議重重,其中最讓美國海軍難以忍受的是,LCS火力太弱,甚至被認為比我海軍的056輕型護衛艦還不如。現在,美國海軍計劃建造的34艘LCS,已有約20艘建成、服役。
  • 世界第一海軍又迎新艦,雞肋的瀕海艦還在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朱姆沃爾特級飛彈驅逐艦,這款滿載排水量1.45萬噸的驅逐艦到了現在被證明是思維徹底走歪了的產物,美國海軍被迫回到正常的發展思路上來,然而即使這樣,有些已經起步的艦艇還是必須硬著頭皮造完的,大不了砍訂單規模。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調查其造價高達5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潛在的設計缺陷,這是這款飽受詬病的水面戰艦遇到的最新問題。報導稱,美國海軍人員目前正在對瀕海戰鬥艦複雜的聯合傳動裝置進行研究分析,以查明其是否存在設計缺陷並導致最近兩艘瀕海戰鬥艦在海上發生一系列動力故障。
  • 美軍「曼切斯特」號戰艦,最新一艘在役的LCS,母港在聖地牙哥
    眾所周知,「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高速網絡化水面戰鬥艦,自從「獨立」號2006年1月開工建造以來,目前已經建造了13艘,其中,2018年5月26日服役的「曼切斯特」號(LCS 14 - USS Mancheste)是最新服役的一艘。
  • 美國七大造船廠至少要關一個?美海軍央求47億美金「疫情救濟」
    其中,美國海軍要求提供近47億美元的救援資金,而全體美國軍隊則要求108億美金。 美國海軍採購主管詹姆斯·格爾茨聲稱,如果不能獲得這筆救助金,不僅海軍將放棄軍艦現代化的努力,而且美國現有七大私營造船廠至少將有一個被迫關閉。
  • 中國海軍2020年服役32艘軍艦,總噸位約14萬噸,超過全球總和1/3
    看完中國海軍在2020年的服役軍艦,我們再扭過頭來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成績。在2020年中,除了中國海軍之外,世界各國一共服役了41艘各式軍艦。雖然美國海軍在排水量總量上比俄羅斯海軍高,但是在軍艦數量上,俄羅斯海軍則強於美國海軍。
  • 「防護」重度汙染、大霧黃色預警,霧霾天行車千萬注意這幾點!
    進入冬季上海霧霾天氣增多今日空氣指數依然飆高達到中度至重度汙染級別大霧黃色預警高掛霧霾天對行車安全有較大影響給大家出行帶來交通安全隱患有出行計劃的小夥伴們先來看一組GIF圖霧霾天氣行車要注意///////////////● 儘量不開車窗儘量少地大幅度打開車窗。
  • 海陸空一個都不缺,近海防衛利器
    目前我國海軍有幾十艘056型護衛艦在服役中,還有數艘在建,該型軍艦排水量不大,體積也較小,堪稱我國最小的主力軍艦。056輕型護衛艦雖小,但在我國的海洋防禦中卻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國家意義重大。但不管怎麼說,較小的體積,較少的排水量以及較低的動力,都讓其戰鬥力不可能比肩054A或者055這種大型軍艦,與此同時,這種輕型護衛艦更是不適合遠洋航行。因此,056的定位便是近海巡航作戰,替換不能適應現代海戰的舊式053H護衛艦以及037型獵潛艇,增強我國近海防衛力量。
  • 軍民融合的榜樣:自由級濱海戰鬥艦的來龍去脈
    當時這艘下水不到一年的新船從紐約出發,中途不加油航行3106海裡(約5752km),到達英國錫利群島的主教石燈塔,用時58小時,平均速度53節,極速階段為70節。以「戰馬」為藍本的「自由」級濱海戰鬥艦滿載排水量放大了幾乎三倍,達到3000噸,是各競標方案中排水量最大的,艦體長115.5米,寬13.1米,最大吃水3.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