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怎麼改

2020-07-27 光明網

作者:韓立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2020年高考命題秉持「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增強德育時代性,將疫情防控內容巧妙融入試題,突出文化立意和能力立意,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中國精神,體現『以考育人』『立德樹人』,彰顯鮮明素質教育導向。從高考對中學教學的反饋來看,以下四點顯得尤為重要。

加大回歸教材和回歸課堂的行動力度,體會重基礎和友好性

2020年高考命題重點考查教材主幹知識、採取分步設問方式提升學生做題的感受度和體會試題的友好性。在語文試題中有的閱讀材料與課文作者相關,使學生感到親切、熟悉。化學重點考查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無機物的製備及其應用、實驗基礎與科學探究、有機合成及應用等主幹內容,使基礎知識紮實的學生更有獲得感和成就感。如何讓學生體會試題的友好性和做題的獲得感呢?學科教師要積極踐行新課標理念,重視教材內容,回歸課堂本質,夯實基礎知識,做到教材無盲區。高三備考要把握好新高考備考方向,要強化教材備考,從忽視基礎知識和重視教輔的備考思維上轉向重視教材基礎知識和教材備考的新思維,讓學生真正走進教材,全面掌握基礎知識。

加大學以致用和活學活用的結合力度,體會考能力和發展性

2020年高考,一是強調了考查學生關鍵能力,聚焦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和關鍵素養。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中,近半要求學生以應用文文體完成,如發言稿、演講稿、書信、主持稿等,體現學以致用,要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提供助力;二是多學科均加強了對批判性思維、辯證思維能力的考查;三是體現學科知識整合,凸顯活學活用。有鑑於此,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是要引導學生走向問題型學習,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二是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圍繞問題開展討論、對話學習活動,學會相互質疑和交流,敢於發表自己見解,逐步形成高質量的思維品質和能力,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三是要指導學生掌握高級思維學習方法,培養高級思維能力。

加大生活事件和社會責任的融合力度,體會拓視野和時代性

2020年高考將重大社會生活事件有機融入試題,體現時代特色和發展成就,一些考題聚焦於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心懷家國。如高考生物試題有機融入新冠肺炎疫情素材,從措施、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變和影響等方面進行考查。由此看出,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是要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創新動向,關心時代發展成就,讓學生不僅關注書本知識,還要與時俱進,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二是引導學生關注人類未來,拓展課程視野、國際視野,引導學生思考個人在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發展中的責任和使命。

加大素材選取和體美勞教育整合力度,體會查全面和素質性

在考查方式上,通過選取能夠融合學科內容的素材,2020年高考命題將體美勞教育的引導和考查內容、要求、情境有機結合,自然呈現在試題當中。如對體育健康意識的考查,主要是通過創設與體育運動相關的情境,增加現場感和真實感,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是要強化全面德智體美勞的和諧成長意識;二是在各科教學中要創設與勞動、與體育、與人類優秀作品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研究其蘊含的原理,培養健康意識、勞動意識和審美意識;三是著眼於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不僅關注高考考試科目的學習質量,更要關注高考科目所蘊含的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提升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27日08版)

相關焦點

  • 課堂教學怎麼改?路徑設計很重要
    往往教師的經驗越豐富、知識越深厚就越難以接受新課改理念;而新教師雖有改革熱情,但不會有的放矢,導致課堂有形式無實效,過程熱鬧非凡,結果毫無深度。這就需要一個標準去改變差異,需要一個框架去改變觀念,這就是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價值。
  • 中職課堂教學診改如何克服「難」和「累」
    因此,「難」與「累」可以說是課堂教學診改的普遍特徵,「難」主要體現在觀念與設計層面,「累」主要體現在專業與技術層面。結合日常實踐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推進中職課堂教學診改。馬上行動。推進課堂教學診改,沒有靈丹妙藥,立馬行動、趕快「做」,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 教學研究:無論課堂教學怎樣改,教師都要做好「精講點撥」
    教學研究:無論課堂教學怎樣改,教師都要做好「精講點撥」教學研究:無論課堂教學怎樣改,教師都要做好「精講點撥」王營傳統課堂教學,教師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講解知識點,造成教學重複、低效。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一背景下,有的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不再需要教師的講解了,有的學校甚至硬性規定「課堂上教師只講5分鐘」。其實,無論課堂教學怎樣改,都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主演變為導演,由課堂的主宰變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作用的發揮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高效學習和精講點撥上。
  • 【川布蘭生物優秀案例】新課改、新課堂、新教學
    自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生物學科教學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科教學活動的熱情,在新型教學資源與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輔助下歷練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從而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灌輸式」、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科教學模式終將退出歷史舞臺。
  • 打造高效課堂---教研饕餮 課改盛宴--------祁縣第三小學課堂教學改革講座巡禮
    為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把課改理念植入每個教師腦海, 5月9日,祁縣第三小學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福州市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課改理念,領略了學習共同體的課堂魅力
  •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效率?這六個策略絕對管用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方興未艾,在這個大背景下,語文教學如何去做?方能適應新課改,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呢?具體到語文教學上,就是四個基本點:(1)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4)培養和發展學生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的能力。語文課堂要提高效率,語文教師必須對課改的這個基本精神把握好、落實好,如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2.要理解並落實好新課改的基本理念。
  • 知道一線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看法!就明白教學改革任重道遠!
    一線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有看法!學校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某些專家,你們怎麼根據教學實際來研究教學規律的?拿一些新名詞唬人而已!這些教育磚家們就是不讓你省心,今天改,明天改,把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改得一團糟,老師成天忙於新方法的學習,還搞什麼教學?別搞些「神秘」的!摸透學生,因材施教就是好課!只要能保證學生在校有充足時間預習,複習鞏固,教學質量一定能提高,否則一切免談!
  • 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課堂?盤點課堂教學改革難點在哪裡?
    課堂是王道課堂是老師上課之所在課堂是學生學習之所在課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多少年來我們繼承延續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我們知道這樣的課堂需要改進,需要變化但是到真正改起來談何容易!從八九十年代,教改開始國家倡導的用意是好的發現問題想改是對的但怎麼改?改成什麼樣?卻沒有人給出現成答案導致課改一茬茬波波不如意各種的課堂教學展示評比專家點評現場感真的感覺不錯!
  • 對高中政治「新課改」模式下課堂教學的思考
    廣豐一中實施新課改多年來,給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廣大政治教師隊伍通過一系列培訓和展示課、觀摩課,對新課改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和理解,並且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產生了一些困惑,結合教學實踐,對「新課改」模式下的課堂教學進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 課改 | 課堂教學中,有一種痛叫「合作痛」!
    (作者系分享式教育教學倡導者)「成也小組,敗也小組」,從前期課改走過來的人幾乎都有這樣的體會。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曾提醒,教育改革與實驗的時代,也是混亂與迷惘的時代。小組合作同樣如此,它如同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益;運用不好,會導致課堂陷入雜亂低效的境地。那麼,合作有風險,如何防控呢?
  • 「立學課堂」:南通課改的當代表達
    從行政推動到學術引領,區域課改怎樣才能形成專業表達?從整體要求到個性探索,區域課改如何通過建模實現文化建構?江蘇省南通市近年來圍繞「立學課堂」的實踐探索,對此作出了獨特的解答。文化傳承 讓南通課改「學」進去南通,一向有著崇尚教學改革的傳統。
  • 立學課堂:南通課改的創新實踐
    在「12字12條」的引領下,南通課改由原先的自發狀態邁入自覺狀態,2016年成功申辦全國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成果博覽會。2017年江蘇省教研室教研人員兩赴南通,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專題調研,總結、推廣南通課改經驗。
  • 平涼市課堂教學(優質課)競賽與課改發展研討活動在涇川一中舉行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平涼市2020年中小學課堂教學(優質課)競賽與課堂教學改革發展研討活動(歷史、思想政治)在涇川一中順利舉行。本次大賽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改」的原則,全面開展基於以「單元主題教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比賽期間,三十三位優秀教師選手課前潛心鑽研教材,及時掌握學情,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說課論文。比賽中,各位參賽教師課堂形式靈活多樣,異彩紛呈,激情洋溢、活力四射,並且充分運用新媒體,展現了中學教師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場豐足的智慧盛宴。
  • 中職教學診改,教研部門如何推進?
    診改的落腳點在於提高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教研部門推進中職教學診改,要領會診改工作實質,聚焦課堂教學,設計教研活動,以活動促診改。教研活動設計要堅持以校為本,以促進教科研成果的轉化為切入點,引領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切實體驗教學診改的意義與價值。其次,以問題為導向。
  • 教研部門如何推進中職教學診改
    首先,聚焦課堂教學。診改的落腳點在於提高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教研部門推進中職教學診改,要領會診改工作實質,聚焦課堂教學,設計教研活動,以活動促診改。教研活動設計要堅持以校為本,以促進教科研成果的轉化為切入點,引領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切實體驗教學診改的意義與價值。其次,以問題為導向。
  • 從新課改的角度看,課堂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什麼?名師告訴你:創新
    課堂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什麼?這是一個長期以來頗具爭議性的話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在筆者看來,從當下方興未艾的新課改的角度來認識這個問題,課堂教學過程的本質似乎可以界定為兩個字:創新。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這種交流—互動的課堂教學觀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兩個顯著的特點:開放性和創新性。先說開放性。課堂教學的開放性,首先是指教師的開放。
  • 語文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四個教學環節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新形勢下基礎教育階段給語文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就是在傳統的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創新訓練,無論何種形式的新課改,無一不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創新精神。
  • 課堂教學改革的三大目標
    對於2017年的課堂變革,我深深地期待:在課改持續走向深層變革、學生的學習持續走向深度學習的基礎上,能夠朝著「有形、有魂、有習得(生長)的目標持續努力。期待是一種美麗,但美麗的綻放需要過程。
  • 關於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斷想
    眼下,新一輪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改革正在我校如火如荼的進行! 之所以說「新一輪」,是因為從教甚至在求學期間,課改就一直伴隨著我們,群體的,個體的;主動的,被動的,花樣百出,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 主體課堂教學模式(一)
    前言課堂是學生成長的最重要的舞臺,教學的精緻最終必須落實在課堂的精緻上。平日,教師們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是如何讓課堂精緻,如何讓課堂高效。課改檢查組每到一校,教師們詢問最多的是教學方法,而且是如何儘快改變現有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精緻方法。在聽了檢查組推薦的幾種課堂教學模式後,教師們喜出望外,紛紛索要材料,並記下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