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個媽媽在群裡發信息說孩子老是吃手,小的時候敏感期給他隨意吃手,現在三歲多了又開始吃手,怎麼說都不聽,甚至吃手頻率還會增強,其實,孩子自己也知道吃手不好,但不自覺的時候就會吃手,手指頭都吃細了,該怎麼辦啊。
寶寶剛出生時,當嘴巴觸碰到母親乳頭時,會條件反射地作出吸吮的動作,這是寶寶的生理本能。尤其是寶寶在飢餓的時候不管是嘴巴碰到什麼東西都會自然地作出吸吮的動作,而手是寶寶最直接最容易得到的,所以更容易將其當做吸吮工具以及玩具。所以吃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一、寶寶吃手的原因
1、孩子「口欲期」需求
孩子出生後最初吃手是因為餵養時候的吸吮未得到很好地滿足而進行一種替代,主要是安撫自己的心理需求,並不屬於不良習慣,只是一種本能的表現。
孩子成長到2-3個月左右,認識到手的作用並開始發揮這種優勢,或者抓到別的東西放進嘴巴進行品嘗「世界」,或者將手作為「安撫奶嘴」安定自己的情緒。
2、缺乏愛與安全感
孩子內心敏感,哪怕只是一個躺著的小嬰兒,他們也需要別人的關心與安慰,他們會用哭、喊去吸引成年人的目光,如果沒有得到相關的需求,就會產生一些其他的情緒。
很多爸爸媽媽不理解為什麼孩子大了反而無緣無故吃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不足,孩子內心缺乏愛與安全感,靠吃手緩解自己內心的那種孤寂。
3、慣性驅使,吃手上癮
孩子本身吃手是本能,但因為某些特殊情況,吃手變成一種習慣,就如同很多人喜歡吃零食一樣,吃手是孩子內心不自覺產生的一種依賴,受到慣性驅使上癮而無法戒除。
二、寶寶吃手的害處
1、造成牙齒畸形
很多孩子吃手過多,導致牙齒不能完全咬合,產生牙齒的不整齊現象,比如牙齒突出,比如牙齒缺角等,對孩子整體的儀容相貌產生很大影響,不得不採取一些強制性措施進行糾正牙齒。
2、會遭到嘲笑
在大家的認知裡面,只有很小的小嬰孩才會吃手,如果一個已經上了幼兒園大班或者上了小學的小朋友當著其他人吃手,會遭到其他同學小朋友的取笑、嘲諷,這很容易造成這些吃手小朋友的緊張、焦慮,吃手變得更加頻繁。
3、不利於寶寶健康
我們的手一直暴露在空氣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物品,這些物品外裝除了含有細菌,還有含有一些有害物質。如果孩子吃手,就會將這些吸入口腔,輕則牙齒感染,重則腸胃受傷。
三、減少寶寶吃手頻率
1、給予足夠的吸吮時間
母乳餵養不止利於寶寶身體健康,更能減少寶寶吃手的頻率,因為母乳餵養更能讓寶寶在心理上產生滿足感,躺在媽媽懷抱裡的寶寶更易感覺安全,自然減少了吸吮手指的時間。
2、轉移寶寶注意力
寶寶感覺無聊時會吃手,那麼就讓寶寶不無聊,注意他的注意力,可以給寶寶講故事,聽音樂。玩玩具,當他的注意力在別的事情身上,就會減少吃手的頻率。
簡而言之,寶寶吃手是其成長的正常現象,但作為家長需分清楚寶寶為何吃手,並及時糾正這一習慣,避免出現細菌感染,更要避免寶寶長大後依然吃手的壞習慣!
轉自:https://www.shudaibaby.com/show-138-7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