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秋季開學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如何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工作?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不同階段中小學校的老師,看看他們都給出了哪些建議。
小學生:父母與孩子一起選擇開學生活用品
【兩江新區童心小學課程部主任李婷婷】
一、心理準備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小朋友,首先建議家長能夠和小朋友交流談心,幫他們儘快的了解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的差異,幫助孩子建立即將進入小學的心理準備。
對於其他年級的小朋友,家長應該和往常一樣,和孩子一起調整作息,做好即將進入上學狀態的準備。
二、防疫準備
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動畫,查找相關資料,關注學校的官微宣傳,關注社會新聞,了解疫情的發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溫故知新,複習在幼兒園和小學學到的相關防疫知識,教會孩子做好自護。
三、生活準備
各年級孩子都應該在家長的陪伴下共同選擇生活用品,包括書包,飯盒,水杯等,做到簡單、實用、美觀,不鋪張,不浪費,不攀比。尤其是一年級的新手爸媽,可以在學校的指導下為孩子準備相關的生活用品,並教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物品,不丟三落四。
四、學習準備
作為其他年級的孩子,應該一如既往地在老師的指導下準備好所需的學習用品。同樣需要做到簡單、實用、美觀,不鋪張,不浪費,不攀比。此外,還需要根據學習規律做好必要的預習,調整好心態,為自己的新學期規劃目標。
而一年級的孩子,家長除了按老師指導準備好相關的學習物品以外,家長還應該多多對孩子進行學習興趣方面的培養,不過度地給孩子提出要求,讓孩子首先愛上學校,尊敬老師,樂於學習。
入學的第一周,是一年級孩子養成良好的在校學習生活習慣的關鍵期。老師都會給出具體的指導,家長要按照老師的要求,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督促和幫助。
初中生:轉變身份意識,一切從零基礎開始
【重慶外國語學校初一年級班主任蔣德勇】
一、心理準備
1.身份意識轉變:作為初一新生,首先要明確自己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不再是小學六年學校——家之間兩點一線運轉,需要有獨立生活、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和意識。
2.時間意識:初中課程開設增多,需要掌握的內容也就隨之增多,因此在時間上要更加精打細算、爭分奪秒,做任何事都需要規劃,學生不妨開始做一些與學習相關的計劃。
3.原點意識:中學是一個新的起點,由於小學與初中學習內容有很大區別,因此小學階段的優秀成績已成為過去,應該首先去除光環概念。進入初一,一切從零基礎開始,每位同學都應該一步一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學習,萬不可躺在既有的成績上過日子。
二、能力準備
1.整理能力,初中學習資料多,要學會歸類整理,讓自己的課桌潔淨,物品擺放有序;在學習上,也要學會不斷梳理所學知識,不斷積累。
2.控制能力,在學習、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網路遊戲等誘惑,要學會控制自己,遠離與學習不相關的事情。
三、調整準備
1.作息調整。進入初中,學習、生活時間都排得很滿,各學科之間要實現無縫連接,首先需要從作息上進行調整。建議學生從現在開始,白天按照行課時間來規劃生活、學習,晚上就寢時間也做到與學校同步,提前進入學習狀態。
2.生活調整。遠離電子產品,遠離不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書籍雜誌等,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和或冷等食物,保證身體健康。為了確保良好的學習環境,校園嚴禁使用智慧型手機,因此建議提前準備一個僅供打接電話的老年機。
四、學習準備
名著適量(如一周兩本)、各科筆記本、改錯本,姓名貼若干、運動鞋、運動裝、筆及其它文具。
雖然初中教學與小學有所不同,但絕非沒有聯繫,建議學生在開學前可以將小學學過的知識如古詩詞、練習題,尤其是小升初銜接的題再梳理一遍,有助於知識的對接。
如果有孩子提前準備了初中學習資料,也可以先看看,大致了解一下。
高中生:梳理總結假期完成的學習任務
【重慶一中高二18班班主任王紅旗】
一、生活及心理準備
調整作息時間。開學前幾天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來起居飲食,讓自己逐步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
改變社交方式,將主要的社交方式從線上逐步過渡為線下,減少網絡的使用時間,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現實之中。
堅持運動,每天安排一個小時左右的戶外活動時間。
提前準備開學後要用的各種生活和學習用品,如校服、文具、書本等,在準備的過程中「喚醒」相應各方面的「開學模式」。
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在心中想像或與同學、老師、家長聊一聊開學之後最期待的一些事情以及各種場景,增強自己對開學的期盼,以積極、歡迎的心態迎接新學期。
保持和諧的家庭關係,積極地與父母溝通,共同準備開學。
二、學習準備
檢查作業是否已經完成,並利用最後這幾天將自己假期中完成的學習任務從頭到尾再過一遍,加以總結,梳理出自己的疑問,等開學後及時找老師或同學解決。
預習幾天的新課,最好是每一課都預習出幾個疑問,可以增強對於課堂的期待感。
做好新學期規劃,從目標、時間安排等方面,對自己的新學年提出要求,也給自己加油打氣。
三、疫情防控準備
此外,同學們還要配合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返校的疫情防控準備。
密切關注學校的各項通知,及時了解開學報到等事項的具體安排。同時注意一定要從官方權威平臺或渠道了解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秦健 王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