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熱小經濟 快餐店幾乎成家長"據點"

2020-12-20 齊魯網

  「高考經濟」越來越熱,每年因高考拉動的經濟都是個不小的數字,那麼今年山東棗莊27789位考生,又會帶來怎樣的商機呢?商家們又是如何趁機搶佔商機的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棗莊三中東校、三角花園等地。

  8日,記者在三中東校了解到,周邊小商店的生意也迎來了一個小高峰。一家商店的老闆告訴記者,平時店裡的生意就不錯,高考期間更是帶動了礦泉水、紙巾、扇子及各類生活用品的銷量上漲。而往年拉動經濟的主打————文具用品今年的銷量不容樂觀。隨著高考越來越人性化,很多學校自己發放文具,直接導致文具銷量下降。

  今年高考遇「高烤」,受天氣影響,空調快餐店以及售賣清涼飲料的小店成了最受歡迎的商家。記者在一家快餐店看到,這裡聚集了很多來陪考的家長。附近一位餐館老闆表示,這幾年高考,快餐店幾乎成了家長等待孩子的固定「據點」,自然會帶動飲料、香菸等物品的銷量。不光如此,記者還發現,周 邊報亭的生意也是格外「火」。「我們這裡沒有報紙了,一大早報紙就賣完了,棗莊晚報在短短的時間裡就銷售一空。」上午9時,一家報亭的老闆告訴記者。很多家長也表示,想第一時間看到關於高考的一切信息。

  雖然眼下高考還在進行時,但記者在考場外卻了解到,針對考生的電子產品促銷卻紅紅火火。記者看到某品牌電腦打出了「憑準考證或高考成績單購買手提電腦享受半價優惠」等標語,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另外,一些手機賣場更是抓緊備戰,「凡憑準考證、大學錄取通知單購機者,均可額外贈送話費,或享受購機優惠」。在三角花園類似這樣的宣傳標語、促銷條幅隨處可見。

  據某品牌電腦促銷人員告訴記者,如今,筆記本電腦基本上成為大學生的「必需」裝備,按照往年的經驗來講,高考後電腦銷量將會呈現出「井噴期」,所以各商家早早就開始市場預熱。其實,除了電腦之外,一些手機、數位相機等產品的促銷活動也早早地瞄準了高考大軍。(張莉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永康經濟開發區這家快餐店幾乎無剩菜,怎麼做到的?
    之後,有好幾位讀者致電姐妹花記者,稱經濟開發區黃城裡村有一家自助的快餐店,雖名為自助,但剩菜率可以說幾乎為零。 據稱,這家店開店6年,如今菜品單價漲了5倍,可顧客還是絡繹不絕,雖為快餐店,但其人均價格幾乎可以和城區一些現炒菜餐館相提並論。這家快餐店緣何能如此受到市民的青睞?又是如何制止餐飲浪費的?
  • 上海家長陪考送考、在咖啡館抱團緩解焦慮
    「我們一家人最近都小心翼翼,唯恐影響孩子高考,睡覺怕他著涼,吃飯怕他燙著,這幾天我們不但電視不看了,說話都不敢大聲,生怕影響到孩子。」一名上海家長這樣描述自己的陪考經歷。開考前,家長們早早把孩子送到考場。開考後,部分家長站在考場外久久不願離去。「我還不想走,在這裡陪她一會。」
  • 莫言:《陪女兒高考》,萬千陪考家長的心聲
    趕快看後邊的車牌尾數,是629,心中大喜,但轉念一想,女兒極不喜歡理科而學了理科,二模只模了540分,怎麼可能考629?能考575就是天大的喜事了。車過了三環路,看到一些學生和家長背包提籃地向幾家為高考學生開了特價房間的大飯店擁去。雖說是特價,但每天還是要400元,而我們租的房間只要120元。
  • 她是山東高考狀元,英語差1分滿分,高中三年幾乎每次都考第一
    宋稚中的學習成績十分穩定,高中三年來,每次考試她幾乎都能考年級第一,宋稚中的學習效率很高,她並不是最勤奮的學生,但對每一道錯題都認真研究,儘量避免犯第二次錯誤。2018年高考,宋稚中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16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8年山東省高考理科狀元,其中宋稚中的語文考了126分、數學考了150分、英語考了149分、理綜考了291分。
  • 高考,既考學生也考家長,如何正確理解和面對?
    「六月考學生,七月考家長」,這是多年來在家有考生的家長中,一直廣泛流傳且有點調侃味道的話。「六月考學生」指的是考生參加高考,「七月考家長」指的是家長要協助考生做好志願填報。這一定程度上是廣大考生家長對中國高考的概括和總結。既強調了高考志願填報的重要,同時也反映了廣大考生和家長對高考競爭或者是對應試教育的無奈,從考生和家長的角度反映了高考改革的必要性。
  • 韓國快餐店深夜成了旅館
    今年冬天,在韓國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裡,有些人常常是買個漢堡或一杯最便宜的飲料,趴在餐桌上過一夜。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這些人被當地媒體叫做「快餐店難民」,他們沒有錢去「泡網吧」,為了節省每晚1.2萬韓元(約合人民幣75元)的網吧包夜費,只好在通宵營業的快餐店裡將就一下。  不過,他們並不都是無家可歸者,大部分到快餐店過夜的人都是為了省錢:有人為了節約打車費,在這裡等公交車或地鐵;有的是代理司機,在等待顧客;還有不回家整夜閒聊的青少年等。
  • 他是北京高考狀元,高中三年從沒考過第一,高考逆襲成理科狀元
    梁思齊,北京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梁思齊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他在班上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常常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梁思齊的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兒子的學業。2011年,梁思齊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97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1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梁思齊的語文考了123分、數學考了145分、英語考了141分、理綜考了288分。
  • 高考語文考140分容易嗎?
    高考語文考能140分嗎?到目前止,還沒有人敢這樣提問。對於這個問題,你自己都可以回答,語文考140分幾乎不可能!但是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高考語文考120分還是很容易做到的。,把字寫的乾淨整齊美觀,只要你能做到,高考語文作文分數不低,目前全國各地重視卷面書寫(不是重視硬筆書法)。
  • 高考也是在考家長,可憐天下父母心
    每年高考都牽動著全社會。而最操心的莫過於考生的父母,他們隨著考生的在考場血戰,也在考場外經歷著一場「高考」。為了孩子十年寒窗能夠金榜題名,他們盡其所能為創造一切條件,從幕後走到前臺,舔犢之情盡在不言中。
  • 高考是人生大考!考孩子,也考家長!
    2020年的高考,整整推遲了一個月。高考期間,各地狀況頻發,安徽暴雨考試延期,貴州公交入水,雲南高考地震,令人無限感慨,今年的高考,實在是不同尋常。其實,拋開這些自然因素,屬於不可抗力引起的自然災害,這些都是防不勝防的。回歸到正常層面上來,高考的過程,也是家庭矛盾凸顯的特殊時期。
  • 高考的另一面,考的是家長
    等候考生的家長一波接著一波,焦急地,緊張地,期盼地,等待!有手拿鮮花的家長,有穿著旗袍希望孩子「旗開得勝」的媽媽,有頭髮花白顫顫巍巍的爺爺......等待著自己孩子的家長們圍在一起,有說有笑,「沒問題,孩子都能考好的」!
  • 高考考的是學生,志願考的是家長!
    2020年高考已經落幕了,莘莘學子,寒窗苦讀。成績已經定型,那麼志願的難題已經凸現出來了,今年分數線普遍下調,可是學校擇優錄取,難倒了考生,整垮了家長。接下來,作為家長,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專業,學校及是否補習。高考還算是公平的,一部分運氣,一部分努力。理科和藝考理等同臺競技,報考需謹慎!
  • 丹東的考生家長注意了!警惕高考「考後危險期」
    對大部分考生和家長來說,高考前那一段時間最為重要,但往往缺乏對孩子「後高考時代」的關注。殊不知這一疏忽,極易造成風險隱患甚至釀成悲劇。近年來對高考期間處警情況的綜合分析,考生「考後危險期」儼然成為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一大熱點。
  • 2019高考正式開考 家長穿旗袍送考寓意旗開得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7日電(記者 張尼)7日上午9時,2019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超千萬考生步入考場。與此同時,各地公安、城管等多部門也積極聯動,保障考點周邊秩序,為考生及家長提供便利服務。7日早上,一位考生走入人大附中考點。
  • 高考沒考好,為什麼家長比孩子更難以接受?
    但家長對考得好不好,能不能上名校,比孩子還要在乎這件事,真的是這個社會的通病。每年高考放榜的時候,只要有家長的地方,都在談名校、說分數。孩子沒考好的家長就垂頭喪氣,仿佛到了窮途末路。考得好的就特別起勁了,說話聲音也要高很多,仿佛撿到了寶貝。即使是沒有孩子參加高考的家長們,說起這些也是一樣的熱情、起勁。
  • 詭神痴話:高考場外「潛規則」,家人為考生助陣,幾乎無所不用
    昨日高考第一天,考生們或信心滿滿,或忐忑不安走進考場,而考場外的父母、祖父母、兄姐等家人卻是焦慮不安,恨不能親自代考,為了助陣,家人們幾乎無所不用之極,衣食住行,皆是悉心安排,唯恐疏漏釀成一生悔恨。,比如安徽某著名高考名校,就有一年一度的萬人送考傳統,送考車隊領頭那輛車,車牌為91666,寓意考生們「就要666」。
  • 高考考一個好大學人生就成功了嗎?家長給孩子灌輸的錯誤方式
    高考考一個好大學人生就成功了嗎?家長給孩子灌輸的錯誤方式!或許是當月考的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或許是被作業摧殘到崩潰的時候,或許只是日常訓話的時候。指著高考改變命運的每個人,多少都是沿著這樣的聲音一路來不及懷疑地走向高考,以至於畢業多年後依然還能想起來老師和家長說這些話時的或恨其不爭或循循善誘的語氣。
  • 「讓孩子們平安考出好成績」
    7月7日,社會關注已久的2020年高考拉開帷幕。北京高考首日,近5萬名考生在期待的目光中走進各區考場。早晨8時,北京景山學校考點,考生們陸續趕來,參加當天的第一門考試科目——語文。  「今年的高考既是考生的學業大考、人生大考,更是北京的防疫大考、組織大考。」高考前一日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如此形容本次高考。
  • 現在的中考形勢要比高考更嚴峻,幾乎是6成的淘汰率
    現在的中考形勢要比高考更嚴峻,幾乎是百分之60的淘汰率!朋友所在的山東某市區,1200名左右地方上的初中畢業生參加中考,所在的區一中分配給地方上的名額只有500人左右,也就是說有700名左右的初中畢業生,將無緣進入高中繼續深讀!
  • 她是重慶高考狀元,高中三年沒考過年級第一,高考逆襲成文科狀元
    羅詩語,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羅詩語的父親是忠縣拔山中學的高中老師,母親是忠縣拔山中學的初中老師,出生在這樣一個教師家庭,羅詩語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她從小學開始,在班裡的成績就經常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